湘音8下 6.1.1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音8下 6.1.1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05 08:1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目标 :
1、会唱《“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能够结合图形记谱听辨主题的变奏次数。
2、了解音乐大师——海顿,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3、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有关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哼唱和记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
2、旋律的变奏创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播放《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提问:聆听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2、《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作品介绍
(1)创作背景
《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传说当时伦敦的贵族是音乐会的常客,但是他们来听海顿的音乐会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所谓的高雅品位,在那里附庸风雅,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海顿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写了这部《惊愕交响曲》。
(2)作者简介
海顿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一生创作了108部交响乐,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交响乐固定成为四个乐章,给了交响乐一个基本格式。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2、聆听作品主题部分
(1)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等方面谈感受。
(2)分析主题旋律,随琴哼唱
主题音乐特征
旋律 简洁流畅
节奏 轻松活泼
音色 柔美的弦乐器主奏
力度 轻柔,乐段中间出现一次很强的合奏强音
3、完整聆听
(1)聆听音乐,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作品结构
(2)讨论:主题出现了几次?你能从自己所画的结构图中发现主题再现的特点吗?
A+A1+A2+A3+A4+尾声
4、音乐知识——变奏曲
变奏曲是指音乐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5、分段播放音乐并讨论,主题的各个变奏是如何变化的
主 题 弦乐奏出 简洁轻快
变奏一 在原基础上加入小提琴演奏的副旋律 轻快流畅
变奏二 C大调转c小调,ff强音记号 第二次“惊愕”
变奏三 双簧管和小提琴,较弱的力度 欢乐优美
变奏四 加强配器和力度,运用琶音,附点节奏 热情沸腾
尾声 强调主题,渐弱结束 惊愕后的平静
三、创作实践——变奏
1、学习几种简单的变奏手法
例:
(1) 以“节奏”为主体的变奏
(2)以“节拍”为主体的变奏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