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课堂同步练习(山东专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有“热带大陆”之称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临印度洋,东临大西洋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C高原是非洲最高的埃塞俄比亚高原
D.AB两条河流中,B河长度长,水量大,水位的年际变化小
2.下列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
B.经济类型为“单一商品经济”,以出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为主
C.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殖民统治
D.本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2021·山东泰安·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集“热”“黑”“高”“富”“穷”于一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部分属于热带——“热非洲”
B.黑种人的故乡——“黑非洲”
C.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最高——“高非洲”
D.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富非洲”
4.(2021·山东德州·二模)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判断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临大西洋,西接印度洋 B.刚果河两次穿过3°S纬线
C.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超过7000米 D.地形类型主要以高原、平原为主
(2021·山东·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末)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下图为“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不同气候区设立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 )
A.在雨林区的抗寒性 B.在草原区的耐热性 C.在沙漠区的抗旱性 D.在高原区的节水性
6.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 )
A.增加水稻品种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提高粮食产量 D.抵御当地自然灾害
7.我国与非洲进行农业合作的原因是( )
A.可以充分发挥非洲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优势
B.帮助非洲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C.我国劳动力匮乏,可以充分利用非洲廉价的劳动力
D.协助非洲开发丰富的农业资源,实现互惠双贏
(2019·山东德州·七年级阶段练习)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题:
8.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非洲岛屿较少,影响气温分布 D.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9.图中甲河的名称及其注入的海洋,组合正确的是( )
A.刚果河—大西洋 B.亚马孙河—太平洋
C.尼罗河—地中海 D.赞比西河—印度洋
10.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山”,形成此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人为因素 D.海陆因素
(2021·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教学研究中心期中)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由于这里一年之中分干季和湿季,牧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下图是东非高原多多马和基塔菜的降水资料及马赛人在两地之间的游牧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东非高原基塔菜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可知两地都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2.每年的10月~第二年5月,马赛人的游牧方向是( )
A.由多多马向北游牧 B.由多多马向南游牧
C.由基塔菜向北游牧 D.由基塔菜向南游牧
(2020·山东济南·期末)下图为非洲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推断下列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看不到的是( )
①茂密的热带雨林,大象在其间戏水 ②成群的企鹅在聚集在沿海地区 ③北极熊在觅食 ④在一望无际的热带草原,长颈鹿吃着树梢上嫩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量最大的是甲河 B.乙河冬季会结冰
C.丙河沿岸有茂密的雨林 D.丁河7月份水位上涨
15.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毁林开荒会加剧土地荒漠化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以缓解粮食、环境问题
C.毁林开荒可以加大粮食种植面积,使粮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过度放牧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021·山东青岛·七年级期末)2021年5月,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的主题是“新起点新机遇新作为”。读图1非洲地形和矿产资源分布图、图2非洲传统民居茅草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②河流均自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大西洋③撒哈拉以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④北部沙漠面积广大,气候干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关于非洲茅草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就地取材,易于搭建 B.全年高温,茅草屋遮阴效果好
C.降水总量不大,茅草屋可以避雨 D.当地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2021·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其中提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广泛开展扶贫合作,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读非洲西部海岸国家加纳进出口。
18.目前,撤哈拉以南非洲依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 )
①长期的殖民统治 ②国际贸易中存在不合理的商品贸易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自然条件太差,地理位置不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加纳的经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该地区脱贫的合理措施有( )
A.努力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族工业
C.大力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 D.大力推销外国的产品
20.中非合作加快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消除贫困的进程,但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
①人口多,增长快 ②粮食短缺 ③矿产资源短缺 ④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21.(2020·山东威海·七年级期中)中国和非洲国家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堪称发展中国家间关系的典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科特迪瓦是非洲高速增长的国家代表。阿比让港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西非最大的航空港。农业是科特迪瓦的经济基础,目前主要出口木材、可可、咖啡、香蕉、棕榈油、矿砂、橡胶、棉籽及金刚石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水泥、机器设备、燃油及消费品等。
(1)结合图,描述科特迪瓦的海陆位置:____,由图知科特迪瓦的地势起伏特点是____,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
(2)2017年,中国政府向科特迪瓦援助了巡逻艇以及相关的海军装备……结合地图说明我国的援助对于科特迪瓦的重要意义:____。
(3)有人评价科特迪瓦是“守着聚宝盆饿肚子”,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该国“聚宝盆”称号的由来:____,如果要到该国投资做生意,你准备进行在该国进行哪些投资:____。
(4)该国北部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次年6月再返回。结合图分析牧民季节性迁移放牧的原因____。
22.(2021·山东·宁津县育新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非合作论坛”是我国与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自2000年开始每3年举行一次,其宗旨是平等磋商、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材料二非洲主要物产、河流分布图。
(1)图示大洲所处的位置主要在____纬度,有世界上面积最大____气候分布,其特点是____。
(2)非洲北临地中海,东临____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____为主。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农|牧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出现了人口,粮食与____三大问题。
(4)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优势?____。
(5)你认为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____河,判断理由是什么?____。
23.(2020·山东淄博·期末)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非洲小朋友波比的日记摘录:“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村庄北面是连绵的山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一条河流发源于北部山地,蜿蜒从西绕村庄向东南流去,村庄东面有一片水塘,周围是大面积的可可种植园,我们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其他农作物很少,主要依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和日用生活品……”
(1)写出图中所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沙漠。
(2)波比小朋友家乡的人们肤色黝黑,属于________色人种。
(3)根据材料判断波比的家乡有可能在图中所示的甲乙丙三地区中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为世界最大的盆地:________盆地,该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波比的家乡所在国家的经济可能具有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4)读图可知,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结合图2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以及图3非洲茅草屋示意图,谈谈当地民居和气候的关系________。
(5)非洲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向东一直延伸到非洲东海岸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________。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因素 D.人为因素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7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
【分析】
1.
据图可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有“热带大陆”之称,A正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B错误。C高原是南非高原,C错误。AB两条河流中,A为刚果河,B为尼罗河,尼罗河长度长,但由于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河流水量小,D错误。故选A。
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A叙述正确。经济类型为“单一商品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B叙述错误,D叙述正确。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殖民统治,C叙述正确。根据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B。
【点睛】
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号称“非洲屋脊”。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刚果河是世界水能最丰富的河流。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南、北回归线分别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南部和北部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有“热非洲”之称,A正确;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目前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90%以上,有“黑非洲”之称,B正确;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高,有“高非洲”之称,C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丰富,有“富非洲”之称,D正确。故选:C。
【点睛】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得,沿南纬3°非洲地形剖面图,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所以A错误。图中刚果河两次穿过3°S纬线,所以B正确。由图中可得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超过6000米,所以C错误。图中主要地形类型有乞力马扎罗山、东非高原、刚果盆地,地形中高原和盆地占主要部分,所以D错误。故选B。
【点睛】
5.C
6.C
7.D
【解析】
【分析】
5.
雨林区气候湿热,可研究耐热性;草原区分干、湿两季,可研究节水性;沙漠地区干旱少雨,可研究抗旱性;高原区气温低,可研究抗寒性。故选C。
6.
人口和粮食是非洲面临的两大问题,非洲引进杂交水稻,能够提高非洲的粮食产量,缓解当地粮食不足的问题。故选C。
7.
我国与非洲进行农业合作,是可以协助非洲开发丰富的农业资源,实现互惠双贏;非洲的农业生产技术低下,帮助非洲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是错误的做法,我国劳动力丰富,故选D。
【点睛】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线;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8.B
9.C
10.B
【解析】
8.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炎热,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B符合题意。
9.从图中可知,甲是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尼罗河由南向北流向地中海;C符合题意。
10.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山”,形成此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海拔高,气温低)。
11.B
12.D
【解析】
【分析】
11.
多多马位于南半球、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每年5~10月,北半球的基塔莱是湿季,降水多,11月~次年4月南半球的多多马是湿季,降水多,故两地都属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12.
多多马位于南半球、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每年5~10月,是北半球的基塔莱的湿季,降水多,11月~次年4月南半球的多多马是湿季,降水多,故5~10月,游牧位置由南向北迁移,10月~次年5月,游牧位置由北半球的基塔菜向南迁移。故选D。
【点睛】
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一年分为明显的旱湿两季,半年降水较多,半年少雨,在雨季里,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天气燥热,满目枯黄。
13.B
14.C
15.C
【解析】
【分析】
1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刚果盆地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可以看到大象在其间戏水 ;企鹅是南极地区的动物,不能看到;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动物,不能看到;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草原面积广阔,有一望无际的热带草原,可以看到长颈鹿吃着树梢上嫩叶。所以②③不能看到,依据题意,故选B。
14.
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甲河流是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地区,水量较小,A错;乙河流是尼日尔河,位于热带地区,没有结冰期,B错;丙河流是刚果河,流域内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沿岸有茂密的热带雨林,C对;丁河流是赞比西河,位于南半球,流域内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夏季多雨,流量大;1月分为南半球的夏季,1月流量大,水量上涨,D错,故选C。
15.
由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不足。为了提高粮食产量,采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措施提高粮食产量。不合理的毁林开荒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出现,A对;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以缓解粮食、环境问题,B对;毁林开荒可以加大粮食种植面积,使粮食问题得到暂时解决,但不能得到彻底解决,C错;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D对;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刚果河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大,没有结冰期;由于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粮食不足,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16.A
17.D
【解析】
【分析】
16.
非洲一片广阔高原,高原的东南部较高,西北低,①正确;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②错误;撒哈拉以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个富饶大陆,③正确;北部沙漠面积广大,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④正确;故选A。
17.
非洲茅草屋就地取材,易于搭建,A正确;全年高温,茅草屋遮阴,凉爽透气,效果好,B正确;该地区降水总量不大,茅草屋可以避雨,C正确;当地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故选不正确的D。
【点睛】
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
18.A
19.B
20.C
【解析】
【分析】
18.
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殖民统治、人口增长过快和国际贸易中存在不合理的商品贸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故选A。
19.
加纳以出口木材、矿产等廉价的初级产品为主,而需要进口交通设备、机械等价格昂贵的制成品,因此要使该地区脱贫,需要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出口的情况,引进外资及技术,发展民族工业。故B符合题意。故选:B。
20.
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故选:C。
【点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发展落后。非洲也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不断的破坏生态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
21.(1) 位于非洲的西部,南临几内亚湾(或临大西洋) 北高南低 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带
(2)该国位于几内亚湾沿岸,这里受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影响严重,该国需加强海上军事力量、确保几内亚湾附近海域边防安全
(3) 热带经济作物丰富:可可、咖啡、橡胶、油棕等;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铁金刚石资源;海岸线漫长,渔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港口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等等 投资建饮料、原料加工厂、投资建轮胎厂、炼油厂、采矿厂等、捕渔业和水产加工业、发展国际港口贸易
(4)该国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6月进入湿季,牧草茂盛,11月进入干季,牧草干枯;南部地区靠近热带雨林区,终年降水较多。所以北部牧民11月放牧向南迁移,6月牧民又北迁返回。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科特迪瓦位置图、非洲政区图和非洲气候图为背景材料,设置了4道小题,涉及了科特迪瓦的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分布和畜牧业,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1)
读图,科特迪瓦位于非洲的西部,南临几内亚湾,几内亚湾是属于大西洋的边缘海湾。由此可以看出,科特迪瓦海陆兼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从图中可以看出,科特迪瓦的几条主要河流大多数自北向南注入,几内亚湾由此可以判断,科特迪瓦的地势起伏特点是北高南低。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因为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
(2)
科特迪瓦位于几内亚湾沿岸,这里受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影响严重,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该国需要加强几内亚湾海上军事力量,确保给内压弯附近的海域边防安全,所以,中国政府向科特迪瓦远住了巡逻舰和相关的海军设备,增强科特迪瓦的军事力量。
(3)
科特迪瓦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好,这里盛产咖啡、可可、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这里生产石油、天然气、金刚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科特迪瓦南邻几内亚湾海岸线漫长,渔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港口条件优越,同时,这里的森林资源也非常丰富,因此,科特迪瓦是守着一个“聚宝盆”。我们可以到科特迪瓦投资建设饮料原料加工厂投资建设轮胎厂,炼油厂采矿场,捕鱼业,水产加工业发展,国际港口贸易等方面来促进科特迪瓦的经济发展,提高起国际经济实力。
(4)
该国牧民季节性迁移主要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分为干湿两季,六月进入湿季,牧草茂盛,此时,牧民赶着大量的牲畜在这里停留,到了11月,进入干季,牧草干枯,而此时,南部地区附近的热带雨林区由于终年降水较多,草场资源丰富,所以,北部的牧民于11月份放牧向南迁移,到了6月份,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又会进入湿季,牧草生长条件良好,所以牧民又北迁返回。
【点睛】
22.(1) 低 热带沙漠 全年高温少雨
(2) 印度 高原
(3)环境
(4)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5) B B河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而A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较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非洲主要物产、河流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设置了5道小题,涉及了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1)
读图,非洲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大部分地区处于低纬度;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热带沙漠气候主要位于撒哈拉大沙漠和西南角狭长地带,而撒哈拉沙漠占非洲总面积的1/4,全年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2)
非洲北临地中海,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
目前,非洲人口,总数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2位,但是,多年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4)
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
(5)
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B刚果河,因为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而A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较少。
【点睛】
23.(1)撒哈拉
(2)黑色
(3) 甲 刚果 热带雨林
出口单一产品
(4) 热带草原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草原,当地人建房充分考虑气候的影响,就地取材,搭建房屋,茅草屋墙体由木棍、树枝和泥土构成,比较薄,透气性好,房顶由厚厚的茅草覆盖,房屋阴凉通风,遮风避雨,既适应了气候,也满足了当地人们居住的需要。
(5)C
【解析】
【分析】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1)
从图中可知,A是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2)
据材料可知,波比小朋友位于非洲,其家乡的人们肤色黝黑,应属于黑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是目前世界黑色人种最大聚居地。
(3)
据材料“村庄北面是连绵的山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一条河流发源于北部山地,蜿蜒从西绕村庄向东南流去。”可知,这条河应该是刚果河,在甲乙丙三地区中的甲地区,该地区为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据材料“周围是大面积的可可种植园,我们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其他农作物很少,主要依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和日用生活品……”可知,波比的家乡主要是种植可可,出售可可为主,因此其所在国家的经济可能具有的基本特点是出口单一产品经济。
(4)
据图1非洲气候分布图可知,非洲大部分在热带地区,主要是热带气候,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结合图2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以及图3非洲茅草屋示意图可知,该地区大部分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分干湿季节。当地人建房充分考虑气候的影响,地处草原,可以就地取材,搭建房屋;墙体由木棍、树枝和泥土构成,比较薄,透气性好,可以适应高温的环境;房顶由厚厚的茅草覆盖,干季到来时房屋内可以阴凉通风,湿季到来时也可以遮风避雨,既适应了气候,也满足了当地人们居住的需要。
(5)
非洲大陆东岸是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这些地方地势高,气温较近地面要低,尤其是湿润水汽很难到达,降水少。所以,非洲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向东一直延伸到非洲东海岸,而是变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与纬度因素、海陆因素、人为因素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答案第2页,共9页
答案第1页,共9页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课堂同步练习(山东专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有“热带大陆”之称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临印度洋,东临大西洋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C高原是非洲最高的埃塞俄比亚高原
D.AB两条河流中,B河长度长,水量大,水位的年际变化小
2.下列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
B.经济类型为“单一商品经济”,以出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为主
C.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殖民统治
D.本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2021·山东泰安·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集“热”“黑”“高”“富”“穷”于一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部分属于热带——“热非洲”
B.黑种人的故乡——“黑非洲”
C.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最高——“高非洲”
D.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富非洲”
4.(2021·山东德州·二模)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判断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临大西洋,西接印度洋 B.刚果河两次穿过3°S纬线
C.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超过7000米 D.地形类型主要以高原、平原为主
(2021·山东·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末)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下图为“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不同气候区设立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 )
A.在雨林区的抗寒性 B.在草原区的耐热性 C.在沙漠区的抗旱性 D.在高原区的节水性
6.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 )
A.增加水稻品种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提高粮食产量 D.抵御当地自然灾害
7.我国与非洲进行农业合作的原因是( )
A.可以充分发挥非洲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优势
B.帮助非洲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C.我国劳动力匮乏,可以充分利用非洲廉价的劳动力
D.协助非洲开发丰富的农业资源,实现互惠双贏
(2019·山东德州·七年级阶段练习)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题:
8.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非洲岛屿较少,影响气温分布 D.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9.图中甲河的名称及其注入的海洋,组合正确的是( )
A.刚果河—大西洋 B.亚马孙河—太平洋
C.尼罗河—地中海 D.赞比西河—印度洋
10.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山”,形成此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人为因素 D.海陆因素
(2021·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教学研究中心期中)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由于这里一年之中分干季和湿季,牧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下图是东非高原多多马和基塔菜的降水资料及马赛人在两地之间的游牧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东非高原基塔菜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可知两地都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2.每年的10月~第二年5月,马赛人的游牧方向是( )
A.由多多马向北游牧 B.由多多马向南游牧
C.由基塔菜向北游牧 D.由基塔菜向南游牧
(2020·山东济南·期末)下图为非洲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推断下列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看不到的是( )
①茂密的热带雨林,大象在其间戏水 ②成群的企鹅在聚集在沿海地区 ③北极熊在觅食 ④在一望无际的热带草原,长颈鹿吃着树梢上嫩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量最大的是甲河 B.乙河冬季会结冰
C.丙河沿岸有茂密的雨林 D.丁河7月份水位上涨
15.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毁林开荒会加剧土地荒漠化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以缓解粮食、环境问题
C.毁林开荒可以加大粮食种植面积,使粮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过度放牧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021·山东青岛·七年级期末)2021年5月,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的主题是“新起点新机遇新作为”。读图1非洲地形和矿产资源分布图、图2非洲传统民居茅草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②河流均自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大西洋③撒哈拉以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④北部沙漠面积广大,气候干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关于非洲茅草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就地取材,易于搭建 B.全年高温,茅草屋遮阴效果好
C.降水总量不大,茅草屋可以避雨 D.当地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2021·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其中提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广泛开展扶贫合作,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读非洲西部海岸国家加纳进出口。
18.目前,撤哈拉以南非洲依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 )
①长期的殖民统治 ②国际贸易中存在不合理的商品贸易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自然条件太差,地理位置不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加纳的经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该地区脱贫的合理措施有( )
A.努力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族工业
C.大力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 D.大力推销外国的产品
20.中非合作加快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消除贫困的进程,但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
①人口多,增长快 ②粮食短缺 ③矿产资源短缺 ④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21.(2020·山东威海·七年级期中)中国和非洲国家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堪称发展中国家间关系的典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科特迪瓦是非洲高速增长的国家代表。阿比让港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西非最大的航空港。农业是科特迪瓦的经济基础,目前主要出口木材、可可、咖啡、香蕉、棕榈油、矿砂、橡胶、棉籽及金刚石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水泥、机器设备、燃油及消费品等。
(1)结合图,描述科特迪瓦的海陆位置:____,由图知科特迪瓦的地势起伏特点是____,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
(2)2017年,中国政府向科特迪瓦援助了巡逻艇以及相关的海军装备……结合地图说明我国的援助对于科特迪瓦的重要意义:____。
(3)有人评价科特迪瓦是“守着聚宝盆饿肚子”,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该国“聚宝盆”称号的由来:____,如果要到该国投资做生意,你准备进行在该国进行哪些投资:____。
(4)该国北部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次年6月再返回。结合图分析牧民季节性迁移放牧的原因____。
22.(2021·山东·宁津县育新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非合作论坛”是我国与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自2000年开始每3年举行一次,其宗旨是平等磋商、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材料二非洲主要物产、河流分布图。
(1)图示大洲所处的位置主要在____纬度,有世界上面积最大____气候分布,其特点是____。
(2)非洲北临地中海,东临____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____为主。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农|牧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出现了人口,粮食与____三大问题。
(4)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优势?____。
(5)你认为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____河,判断理由是什么?____。
23.(2020·山东淄博·期末)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非洲小朋友波比的日记摘录:“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村庄北面是连绵的山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一条河流发源于北部山地,蜿蜒从西绕村庄向东南流去,村庄东面有一片水塘,周围是大面积的可可种植园,我们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其他农作物很少,主要依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和日用生活品……”
(1)写出图中所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沙漠。
(2)波比小朋友家乡的人们肤色黝黑,属于________色人种。
(3)根据材料判断波比的家乡有可能在图中所示的甲乙丙三地区中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为世界最大的盆地:________盆地,该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波比的家乡所在国家的经济可能具有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4)读图可知,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结合图2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以及图3非洲茅草屋示意图,谈谈当地民居和气候的关系________。
(5)非洲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向东一直延伸到非洲东海岸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________。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