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课堂同步练习(山东专版)(Word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课堂同步练习(山东专版)(Word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04 17:28:03

文档简介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课堂同步练习(山东专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聊城·一模)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
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受地势的影响,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2.(2021·山东·济南市槐荫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中)读亚洲地形、河流示意图可知,受地势影响,亚洲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南向西北流
B.自北向南流
C.呈向心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3.(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阶段练习)关于亚洲地形主要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C.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低 D.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
(2022·山东·奚仲中学七年级期末)“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指的是( )
A.天山 B.阿尔卑斯山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5.“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面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均流向太平洋
B.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大洋
C.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D.“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
6.(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阶段练习)亚洲面积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加上地形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强 D.海洋性气候强
7.(2022·山东·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科研中心一模)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亚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D.亚洲的河流全部为外流河,无内流区域
(2020·山东威海·期中)下面两幅图是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图)和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亚洲地势特点是( )
A.东西高,中部低 B.南北高,中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9.两图中字母A表示同一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德干高原
C.东北平原 D.东西伯利亚高原
(2022·山东·九年级专题练习)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0.“一带一路”在亚洲地区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中亚
11.陆上丝绸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环境困难有( )
①沙漠广布 ②湿热难耐 ③环境脆弱 ④终年冻土 ⑤多高原高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2.小明想利用看假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研学之旅,途中所见所闻不正确的是( )
A.甲地有椰林沙滩 B.乙地是黑种人的故乡
C.丙地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D.丁地人民喜食牛羊肉
(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三大半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B.甲半岛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仰犹太教
C.乙半岛夏季盛行东北季风 D.丙半岛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
14.图中传统民居反映出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2019·山东·中考真题)读亚洲大陆300N局部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黑海和地中海 B.大西洋和地中海
C.红海和阿拉伯海 D.地中海和红海
16.青藏高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冷湿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阿拉伯高原终年炎热干燥 B.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C.印度河平原人口稀疏 D.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
18.(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讲地说理图是宝,图文结合易学好!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认真研究了“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获得很多地理信息,是否准确 下列有关亚洲的信息,正确的有( )
A.赤道、回归线和极圈均穿过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B.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C.图中甲、乙两种不同的气候的主要形成因素是纬度因素
D.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有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2021·山东德州·二模)下图为亚洲轮廓和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植被覆盖
20.甲地气候的突出优点是( )
A.水热资源丰富,可以种植热带作物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旱涝灾害少
C.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积累营养物质 D.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1.自然环境能影响人类活动,根据乙地气候推测,当地居民生活可能是( )
A.居民多居住在通风散热的高脚屋 B.大多数人以船为交通工具
C.有的居民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D.人们出行大多乘坐狗拉雪橇
22.(2020·山东济宁·一模)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C.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D.缺失热带雨林气候
23.(2020·山东东营·二模)图为亚欧大陆气候分布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⑧气候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按照⑥→⑧→⑩的顺序,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
C.②、⑤、⑥所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干湿分明的特点
D.⑤、⑨两气候区高温期不一致,多雨期一致
(2019·山东·胜利一中九年级学业考试)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解答题
26.(2022·山东·奚仲中学七年级期末)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⑤________洋,南临⑥________洋。
(2)受海陆因素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________气候显著。
(3)高原C是________,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受________因素影响,这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湖泊G是________,它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
(4)河流①②④发源于亚洲的中部,呈________状向四周分流。由此可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5)H位于________半岛,此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
27.(2020·山东威海·期中)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各要素,明确其相互联系。读“亚洲气候类型和山脉、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气候),②____(湖泊)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北京一位雨伞生产商要开拓亚洲雨伞推销市场,在A、B、C三地中,销路最好的应该是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图中准确反映该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
(3)亚洲河流众多,多呈____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这种流向是因为亚洲____的地势特点造成的。
(4)D地的年平均气温比C地低很多,主要受____因素的影响。受纬度、海陆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以下特点:____。
28.(2021·山东泰安·八年级期中)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综合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常用的方法。综合法一般是从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入手,逐项研究其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最后综合概括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知位置: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大部,北、东、南三面濒临着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赤道穿过南部,________穿过北部,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在________(填序号)。
①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2)析气候:归纳亚洲气候特征是________(1点即可)。②、③两地比较,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看地势: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据图3推测亚洲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
(4)识水系:亚洲的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下列关于亚洲水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亚洲河流都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 B.亚洲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
C.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 D.西部和北部河流数量多
(5)探生活: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请从甲、乙景观中任选其一,描述其服饰或民居等生活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图3简要说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亚洲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南北跨纬度约9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A叙述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B叙述错误;亚洲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等,使得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C叙述正确;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特点,D叙述错误。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由图可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源远而流长,ABD正确、C不正确。依题意,故选C。
4.D
5.C
【解析】
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故D正确。天山、昆仑山和阿尔卑斯山都不是海拔最高的山峰,阿尔卑斯山在欧洲。故ABC错误。故选D。
5.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但不全流向太平洋,比如印度河流入印度洋。故A错误。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但没有注入大西洋的河流。故B错误。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故C正确。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并不都向东流,比如叶尼塞河向北流入北冰洋,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6.A
【解析】
【详解】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大洲,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三条重要纬线穿过,跨经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东西跨距最长,加上地形复杂多样,使得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强是与海陆位置有关,亚洲气候的海洋性不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B
【解析】
【详解】
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A错误;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B正确;亚洲气候类型多样,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气候类型没有呈现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故C错误;亚洲的河流大多数为外流河,内流区域广大,故D错误。故选B。
8.C
9.A
【解析】
【分析】
8.
读图甲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南北低,读图乙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东西低,故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图中字母A表示的是亚洲地势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称号,故A正确,德干高原位于亚洲南部,东北平原位于亚洲东部,东西伯利亚高原位于亚洲北部,而且也不是亚洲海拔最高的地形区,BCD错误。故选A。
【点睛】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 ,是世界第一大洲。
10.D
11.D
12.C
【解析】
【分析】
10.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密集区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是人口稀疏区。故根据题意排除ABC,选D。
11.
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穿过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到达欧洲。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的是①③⑤,故选D。
12.
读图可知,甲是中南半岛,位于热带,有椰林沙滩;乙地是非洲东部,是黑种人的故乡;丙地是西亚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丁地畜牧业发达,人民喜食牛羊肉,故不正确的是C。根据题意排除ABD,选C。
【点睛】
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13.A
14.D
【解析】
【分析】
13.
由图可以看出,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以热带气候为主,全年热量充足,故A正确。甲半岛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但乙和丙不是使用阿拉伯语,三个半岛都不是信仰犹太教,故B错误。乙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由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故C错误。丙半岛受中国横断山脉延伸的影响,地势是北高南低,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故D错误。故选A。
14.
①表示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降水少,当地民居多以士坯房为主,平顶,墙体厚,窗户小;②表示的中南半岛因气候湿热,当地民居多以高脚屋为主,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影响两地民居最显著的差异是降水不同,与气温关系小,与地形和土壤无关,故选D。
【点睛】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5.D
16.A
17.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亚洲的相关知识。
15.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选项C正确。
16.青藏高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海拔高、气温低),选项A正确。
17.阿拉伯高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选项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选项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印度河平原人口稠密,选项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选项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点睛】
亚洲是世界最大的大洲,自然环境复杂,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央的青藏高原,向四周分流入海。
18.B
【解析】
【详解】
读图可知,赤道、回归线和极圈均穿过亚洲,但是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故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等,其中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故选B;图中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以为温带季风气候,两种不同气候主要形成因素是海陆因素,甲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故排除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多数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有部分内流河,未向四周注入海洋,流向有不同,故排除D。
【点睛】
亚洲纬度位置在10°S到81°N之间,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注入四周海洋
19.B
20.D
21.C
【解析】
【分析】
19.
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甲处离海近,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降水丰富;乙地离海远,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小,降水少,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故选B。
20.
从图中可知,甲地气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不适合种植热带作物,降水不均、旱涝灾害频繁,气候日较差不如乙地大,故选D。
21.
由图可知,乙地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当地多以草原和荒漠为主,居民多以游牧生活为主,住帐篷和土坯房为主,以骆驼为传统工具,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及产生的影响,要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
22.C
【解析】
【分析】
【详解】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亚洲和北美洲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亚洲和北美洲都有热带雨林气候,C对,ABD错。故选C。
23.A
【解析】
【详解】
读图可知,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⑧气候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按照⑥→⑧的顺序,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⑧→⑩大陆性逐渐减弱;②、⑤、⑥所示气候都具有夏季高温,夏季降水丰富的特点,⑤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⑨为地中海气候,两气候区高温期一致,多雨期不一致。故A正确,B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点睛】
该题考查亚洲的气候。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24.B
25.A
【解析】
【分析】
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4.
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地位于亚洲的南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区;②地属于高原山区由于空气稀薄,人口稀少,③地较为干旱,④地为寒冷的极地,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生存;根据题意,选项B符合.
故选B.
25.
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类型中,④是寒带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高山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最大的是①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学生应主要结合地形、气候掌握人口的分布特点.亚洲的气候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6.(1) 太平 印度
(2)季风
(3) 青藏高原 地形 里海
(4) 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5) 阿拉伯半岛 热带沙漠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亚洲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5个问题,涉及亚洲位置、气候、地形地势、河湖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由图可知,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⑤太平洋,南临⑥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2)
由图可知,亚洲东临太平洋,受海陆因素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季风气候显著。
(3)
由图可知,高原C是青藏高原,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越高,气候越低,受地形因素影响,这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湖泊G是里海,它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4)
由图可知,河流①叶尼塞河、②长江、④印度河都发源于亚洲的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由此可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5)
由图可知,H位于阿拉伯半岛,为西亚地区,此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
27.(1) 温带大陆性气候 里海
(2) 温带季风气候 B 这里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多雨 ③
(3) 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4) 地形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季风气候显著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亚洲气候类型和山脉、河流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了4个问题,涉及亚洲的气候、河流、湖泊、地形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由图可知,图中①为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里海,里海是世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2)
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北京一位雨伞生产商要开拓亚洲雨伞推销市场,在A、B、C三地中,销路最好的应该是B地,判断理由是这里B地是马来群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马来群岛是世界三大雨林区至一。图中准确反映该地气候特点的是③,③图全年温度约28°C左右,全年高温,最大降雨量在3月约450毫米,最低7、8月约100毫米,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3)
亚洲河流众多,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水往低处流,这种流向是因为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造成的。
(4)
D地为喜马拉雅山脉,年平均气温比C地西亚低很多,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受纬度跨越大、海陆远近不同和地形海拔高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以下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季风气候显著。
【点睛】
28.(1) 北极圈 ①③④
(2)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②
(3) 高原、山地 中间高,四周低
(4)C
(5)图中甲是生活在亚洲北部的居民生活,气候寒冷,人们用狗拉雪橇出行;乙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房屋墙体薄、屋顶坡度大,当地人经常用水降温。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亚洲轮廓和气候、自然景观、地形比例图为材料,设置了5个问题,涉及亚洲的位置、气候、河流、自然景观等问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大部,北、东、南三面濒临着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赤道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在: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故①③④正确;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②错误。故选①③④。  
(2)
亚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所以气候也复杂多样;亚洲东部地形平坦,东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因为面积广大,内陆面积广大,所以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由图可知,②是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③位于亚洲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比较,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②。
(3)
由图可知,亚洲的高原和山地占比75%,可知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河流大多自中部流向四周,由亚洲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为中部高,四周低。
(4)
亚洲的大河大部分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少部分短小的季风区河流发源于季风区,故A错误;亚洲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流入海洋,少部分为内流河没有流入海洋,故B错误;亚洲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故C正确;亚洲西部和北部河流数量较少,故D错误。故选C。
(5)
由图可知,甲、乙两景观图片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其中甲是生活在亚洲北部的居民生活,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居民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乙是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高脚屋,房屋墙体薄,利于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纬度低,气候炎热,当地人经常用水降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课堂同步练习(山东专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聊城·一模)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
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受地势的影响,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2.(2021·山东·济南市槐荫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中)读亚洲地形、河流示意图可知,受地势影响,亚洲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南向西北流
B.自北向南流
C.呈向心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3.(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阶段练习)关于亚洲地形主要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C.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低 D.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
(2022·山东·奚仲中学七年级期末)“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指的是( )
A.天山 B.阿尔卑斯山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5.“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面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均流向太平洋
B.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大洋
C.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D.“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
6.(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阶段练习)亚洲面积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加上地形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强 D.海洋性气候强
7.(2022·山东·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科研中心一模)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亚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D.亚洲的河流全部为外流河,无内流区域
(2020·山东威海·期中)下面两幅图是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图)和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亚洲地势特点是( )
A.东西高,中部低 B.南北高,中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9.两图中字母A表示同一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德干高原
C.东北平原 D.东西伯利亚高原
(2022·山东·九年级专题练习)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0.“一带一路”在亚洲地区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中亚
11.陆上丝绸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环境困难有( )
①沙漠广布 ②湿热难耐 ③环境脆弱 ④终年冻土 ⑤多高原高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2.小明想利用看假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研学之旅,途中所见所闻不正确的是( )
A.甲地有椰林沙滩 B.乙地是黑种人的故乡
C.丙地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D.丁地人民喜食牛羊肉
(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三大半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B.甲半岛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仰犹太教
C.乙半岛夏季盛行东北季风 D.丙半岛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
14.图中传统民居反映出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2019·山东·中考真题)读亚洲大陆300N局部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黑海和地中海 B.大西洋和地中海
C.红海和阿拉伯海 D.地中海和红海
16.青藏高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冷湿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阿拉伯高原终年炎热干燥 B.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C.印度河平原人口稀疏 D.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
18.(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讲地说理图是宝,图文结合易学好!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认真研究了“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获得很多地理信息,是否准确 下列有关亚洲的信息,正确的有( )
A.赤道、回归线和极圈均穿过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B.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C.图中甲、乙两种不同的气候的主要形成因素是纬度因素
D.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有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2021·山东德州·二模)下图为亚洲轮廓和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植被覆盖
20.甲地气候的突出优点是( )
A.水热资源丰富,可以种植热带作物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旱涝灾害少
C.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积累营养物质 D.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1.自然环境能影响人类活动,根据乙地气候推测,当地居民生活可能是( )
A.居民多居住在通风散热的高脚屋 B.大多数人以船为交通工具
C.有的居民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D.人们出行大多乘坐狗拉雪橇
22.(2020·山东济宁·一模)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C.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D.缺失热带雨林气候
23.(2020·山东东营·二模)图为亚欧大陆气候分布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⑧气候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按照⑥→⑧→⑩的顺序,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
C.②、⑤、⑥所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干湿分明的特点
D.⑤、⑨两气候区高温期不一致,多雨期一致
(2019·山东·胜利一中九年级学业考试)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解答题
26.(2022·山东·奚仲中学七年级期末)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⑤________洋,南临⑥________洋。
(2)受海陆因素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________气候显著。
(3)高原C是________,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受________因素影响,这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湖泊G是________,它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
(4)河流①②④发源于亚洲的中部,呈________状向四周分流。由此可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5)H位于________半岛,此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
27.(2020·山东威海·期中)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各要素,明确其相互联系。读“亚洲气候类型和山脉、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气候),②____(湖泊)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北京一位雨伞生产商要开拓亚洲雨伞推销市场,在A、B、C三地中,销路最好的应该是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图中准确反映该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
(3)亚洲河流众多,多呈____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这种流向是因为亚洲____的地势特点造成的。
(4)D地的年平均气温比C地低很多,主要受____因素的影响。受纬度、海陆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以下特点:____。
28.(2021·山东泰安·八年级期中)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综合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常用的方法。综合法一般是从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入手,逐项研究其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最后综合概括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知位置: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大部,北、东、南三面濒临着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赤道穿过南部,________穿过北部,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在________(填序号)。
①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2)析气候:归纳亚洲气候特征是________(1点即可)。②、③两地比较,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看地势: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据图3推测亚洲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
(4)识水系:亚洲的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下列关于亚洲水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亚洲河流都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 B.亚洲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
C.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 D.西部和北部河流数量多
(5)探生活: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请从甲、乙景观中任选其一,描述其服饰或民居等生活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图3简要说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