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极地地区课堂同步练习(山东专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东营市晨阳学校七年级开学考试)读北极地区地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大洲为北美洲,B国家为俄罗斯
B.中国在北极地区建设的第一个科考站是黄河站
C.人们在北极地区发现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D.黄河站在巴罗角的正北方向
(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末)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如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是因为( )
A.积雪少,降水多 B.有极昼,较温暖
C.有极夜,冰山少 D.光照好,风力大
3.关于罗斯海新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寒带 B.临太平洋
C.位于中纬度地区 D.位于中山站的西南方向
4.某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 )
①煤炭资源的勘探 ②因纽特人的分布
③冰川面积的变化 ④企鹅的生活习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一模)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于2019年7月11日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突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乙地区较甲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其原因是( )
①该大洲极夜时间比北极地区长一个多月
②该大洲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更强烈,吸收的热量更少
③该大洲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更高
④该大洲的地势比北极地区更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甲乙两图中ABCDE大洋中为同一大洋的是( )
A.A与B B.B与C C.C与D D.D与E
(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每年,我国科考队员都要赴南极考察。考察结束后,大部分科考队员返回国内,留下少数队员维持站区的正常运转和开展部分考察工作,等待下一批科考队员前来交接,这个过程被待为“越冬”。下图是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B.昆仑站纬度最低
C.均位于南极圈以内 D.均位于南极大陆的边缘
8.关于在中山站“越冬”描述正确的是( )
A.越冬期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 B.越冬期即使在深夜也是阳光万丈
C.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 D.越冬队员要戴好面罩以防晒伤
(2021·山东·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末)当地时间2020年2月14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南极长城站起航,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罗斯海新站。下面是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 )
A.位于高纬度B.位于东半球C.有极昼极夜现象D.有四季更替现象
10.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下列项目不属于科考关注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海洋环境考察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旅游资源开发
(2021·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中)2021年2月9日,南极西摩岛测得20.75°的高温,打破纪录。同期,南极多处出现粉色“西瓜雪”。“西瓜雪”是一种淡水的单细胞绿藻,在低温下保持“冬眠”状态,一旦环境温度合适,它就会开始疯狂生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西摩岛打破高温记录时,是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关于南极地区“西瓜雪”现象,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预示南极地区气候改善 B.南极地区污水排放超标导致
C.可以开发南极“西瓜雪”旅游项目 D.指示全球变暖加强,南极冰盖融化加速
13.(2021·山东威海·期末)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其原因有( )
①南极地区纬度更高 ②南极地区海拔更高 ③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④南极地区人口更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1·山东济宁·八年级期中)读两极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B.气候变暖C.板块的运动D.注入的海水增多
15.有关两极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B.B处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C.乙图中,C处是我国的长城科考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D.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020·山东·鲁村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我国在南极地区陆续建设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58°W,62°S),中山站(76°E,69°S),昆仑站(77°E,80°S),泰山站(77°E,74°S),据此完成下题。
16.我国南极考察站中,一年中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时间最长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7.我国南极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8.泰山站在昆仑站的( )
A.西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2月份建成。如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的原因是( )
A.积雪少,降水多 B.白昼长,较温暖
C.有极夜,冰山少 D.光照好,风力大
20.某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查项目有( )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煤炭资源的开发 ④世界气候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21.(2021·山东德州·二模)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科一: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俨然成为一个“高端旅游品牌”,旅游者通常选择乘飞机先到南美洲阿根廷,再乘游轮到南极地区观光游玩。
材料二: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于2018年2月7日在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高正式选址奠基,克服恶劣气候条件胜利完成了任务,预计2022年建成。
材料三:南极地区分布有世界珍稀濒危生物,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1)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A代表_________。图中我国五个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_________方向。
(2)南极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有_____________,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时间选择在北半球冬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呼吁关于极地旅游不应“大力提倡”,而是要“严格限制”,理由是_________。
(4)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____,这对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_________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5)南极被称为“白色荒漠”,形成2000多米的巨厚冰层的原因是_________。
22.(2022·山东·无棣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雪三岛,极地探秘研学之旅。
研学旅行近年来成为热门,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2021年7月,无棣县某中学部分同学参加了北极三岛研学旅行。下图为北极三岛旅游线路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来到地处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冰岛,这里气温低,热量和光照不足,粮食、蔬菜、水果曾严重依赖进口。为了解决此问题,冰岛人利用地处两大板块的张裂处,____资源丰富的条件,修建绿色智能温室,提高和调节温室内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生产出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果蔬,并成为欧洲最大的香蕉种植出口国。
第二站:格陵兰岛--“荒野之岛”
(2)学生王小宇在旅行手账中记录了他在格陵兰岛的所见所闻,下面的两篇见闻中,其中有些错误的表述,从中挑出两处。(注:午夜阳光又称极昼)
错误1:____错误2:____
第三站:斯瓦尔巴群岛--“科考基地”
(3)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从科考队员的介绍中得知,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至8月,主要是因为此时段北极地区____、____。
(4)研学中,同学们了解到,为确保全球粮食安全,2008年在斯瓦尔巴群岛建造了“世界末日种子库”。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C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下面的结构图说明了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世界末日种子库”的多种优势条件,请结合相关资料,完成结构图。
气候特征____。
研学小结:“北极三岛”旅行的注意事项
(5)同学们结束本次研学旅行之后,结合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纷纷在微信朋友圈上发表了北极三岛研学旅行的注意事项(如行李装备、旅行过程中的行为举止等)。请你解释相关的原因。
①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____。
②垃圾统一带走:____。
③准备防止皮肤干裂的护肤品:因为空气极为干燥。
④准备墨镜:因为地表冰雪覆盖,反光强烈。
23.(2021·山东泰安·中考真题)神奇大陆蕴希望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独特又极具活力,但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南极大陆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这些神奇美丽的土地,充满着神秘色彩和无限生机,潜力巨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为经济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由图甲可以看出,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____;分布广泛的茅草屋(右图)是这里典型的民居形式,谈谈这种民居与当地气候的关系。____
(2)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多以出口____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这种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3)为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中国以大国形象的责任担当,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与建设援助,给这块大陆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希望,这种合作被称为“____”。
(4)南极洲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除图乙中列出的资源外,请再举一例南极洲的资源。____。图乙中A点的经纬度是____。
(5)放眼未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南极洲的科学研究及利用价值无可替代,然而两地的自然景观(如图)差异巨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9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的沿海部分,图中A大洲是北美洲,B国家为位于亚欧大陆北部的俄罗斯,A说法正确;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地区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B说法正确;北极地区资源丰富,这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C说法正确;黄河站在巴罗角的东北方向,D说法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2.B
3.B
4.D
【解析】
【分析】
2.
罗斯海新站之所以选择在2月份建设,这是因为由于地球公转运动的影响,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份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有极昼、气温较高,适合建设,B正确。南极地区降水少,有极夜和风力大不适合建设,ACD错误。故选B。
3.
由图可以看出山,罗斯海新站是位于南极圈以内的南寒带,故A错误。从经度位置看,该站濒临太平洋,故B正确。位于60°- 90°之间的高纬度地区,故C错误。根据经纬网定向,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可以看出,罗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故D错误。故选B。
4.
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冰川面积的变化、企鹅的生活习性、煤炭资源的勘探等。因纽特人分布在北极地区。故D①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
南极洲,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南极洲由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5.C
6.A
【解析】
【分析】
5.
乙南极地区比甲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气候更寒冷。故选C。
6.
甲图中A是大西洋,E是北冰洋;乙图中B是大西洋,C是印度洋,D是太平洋,故两图中大洋中为同一大洋的是A与B。故选A。
【点睛】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7.A
8.C
【解析】
7.
读图分析可知: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A正确。长城站纬度最低,B错误。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C错误。 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南极大陆的内陆地区,D错误。故选A。
8.
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合适南极科考。考察结束后的过程被称为“越冬”,此时南极地区气温很低,有极夜现象,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C正确。故选C。
【点睛】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9.A
10.D
【解析】
【分析】
9.
读图分析,我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位于60°S以南,都位于高纬度,A正确;长城站和罗斯海新站位于20°W以西到160°E之间,属于西半球,其他三个科考站位于东半球,B错误;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C错误;除长城站以外其他四个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内,属于南寒带,终年酷寒,四季更替不明显,D错误。故选A。
10.
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环境考察、保护生物多样性都是南极科考重点关注的项目;南极的地理环境非常脆弱,以保护为主,不适合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故选D。
【点睛】
东西半球的判断
11.B
12.D
【解析】
【分析】
11.
读图可知,西摩岛位于南极地区,其打破高温记录时是2月9日,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12.
根据材料:“西瓜雪”是一种淡水的单细胞绿藻,在低温下保持“冬眠”状态,一旦环境温度合适,它就会开始疯狂生长。南极多处出现粉色“西瓜雪”,说明全球变暖,南极地区气温升高,冰盖融化加速,D正确。“西瓜雪”的出现并不是南极地区气候改善,A错误,南极地区没有污水排放,B错误。开发此旅游项目会破坏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C错误。故选D。
【点睛】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13.B
【解析】
【分析】
【详解】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所以,②③正确。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纬度相同,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所以,①④错误。故选B。
【点睛】
14.B
15.C
【解析】
【分析】
14.
在两极地区图上,白色表示冰雪,蓝色表示海洋,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说明北极地区冰雪出现融化现象,使得冰雪面积逐年减少,这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B正确。故B。
15.
甲图为北极地区图,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A说法正确;B处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B说法正确;乙图为南极地区图,C处是我国的长城科考站,但这里位于南极圈以北,没有极昼极夜现象,C说法错误;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冰洋的象征,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极地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里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但近年来,科学家观测到两极地区出现冰雪融化、冰川变薄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极地冰雪融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临海城市将被淹没,不但会使陆地面积减少,经济损失也不可估量。此外,极地地区冰雪融化,生态环境恶化,一些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16.C
17.A
18.B
【解析】
【分析】
16.
读图可知,在我国南极地区的四个科学考察站中,除去长城站外,都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昆仑站的纬度最高,极昼极夜时间最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长城站,该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昆仑站、中山站和泰山站都位于东半球,故选:A。
18.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从经度看,泰山站和昆仓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从纬度看泰山站在昆合站的北方;由此可知,泰山站在昆仑站的正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我国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低的是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是昆仑站,最靠近南极点。
19.B
20.B
【解析】
19.
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这时有极昼,且是全年较温暖的时期,有利于科考站的建设,B正确、C错误。南极建站主要考虑气温,南极降水少,A错误。风力大不利于建站,D错误。故选B。
20.
在罗斯海新站可以考查冰川面积的变化情况,①正确。企鹅是南极地区的动物,因此可以考查企鹅的生活习性,②正确。南极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是气候恶劣,不适合开发,而且要保护南极的环境,③错误。南极气候酷寒、干燥、烈风,可以借此对世界气候的变化开展研究,④正确。①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 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
21. 大西洋 长城站 东北方向 酷寒、干燥、烈风 北半球的冬季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有极昼 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或保护极地原始的自然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 企鹅 降水量少、寒冷蒸发量小,冰雪经亿万年积累形成巨厚冰层
【解析】
【分析】
南极洲,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南极洲由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被称为冰雪高原。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被称为白色荒漠。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A、B、C三个海洋中,A是有0°经线穿过的大西洋,图中我国五个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长城站是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北方向。
(2)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罗斯海新站之所以选择在北半球冬季奠基,因为此季节是南极地区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高。
(3)之所以要严格限制去南极旅游,是要保护南极地区的最后一块净土,保护极地地区的原始环境。
(4)南极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减少,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加快导致,对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生存带来威胁。
(5)南极被称为“白色荒漠”,形成2000多米的巨厚冰层的原因是:降水量少、寒冷蒸发量小,冰雪经亿万年积累形成巨厚冰层。
【点睛】
22.(1) 高 地热
(2) 错误1:四周被北冰洋环绕 错误2:是生活在这里的白种人错误3:主要因为臭氧层破坏
(3) 气温相对较高 白昼时间长
(4)寒冷干燥
(5) 因为纬度高,气候寒冷 因为生态环境脆弱,自净能力差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极三岛旅游线路图和材料为资料,涉及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特点、气候特征等,综合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及地理文化素养。
(1)
读图可知,冰岛位于60°N以北,位于高纬度地区,这里气温低,热量和光照不足,粮食、蔬菜、水果曾严重依赖进口。为了解决此问题,冰岛人利用地处两大板块的张裂处,地热资源丰富的条件,修建绿色智能温室,提高和调节温室内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生产出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果蔬,并成为欧洲最大的香蕉种植出口国。
(2)
读图可知,格陵兰岛濒临北冰洋和大西洋,故第1处错误为四周被北冰洋环绕;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故第2处错误为是生活在这里的白种人;该地区主要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其冰川正在迅速消融,故第3处错误为主要因为臭氧层破坏。
(3)
北极科学考察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至8月,主要是因为此时段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利于进行科学考察。北极科学考察的主要任务是监测海冰变化、考察古环境变迁、开展航道综合调查等。
(4)
读图可知,斯瓦尔巴群岛的气温只有6.7.8三个月在0℃以上,且气温较低,全年降水稀少,故气候特征为寒冷干燥。
(5)
去北极三岛旅游,①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因为纬度高,气候寒冷;②垃圾统一带走,因为生态环境脆弱,自净能力差。
23. 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茅草屋墙体薄,透气性好,有良好的遮阴避雨效果;就地取材,搭建方便 初级农矿产品 南南合作(中非合作) 淡水(固体淡水);生物资源(企鹅;鲸鱼;南极磷虾等);化学资源;空间资源等 120°E,80°S(东经120度,南纬80度) 纬度位置(纬度因素)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极洲为背景材料,涉及矿产资源、工业、生物资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素养。
【详解】
(1)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的特点是: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匀。分布广泛的茅草屋(右图)是这里典型的民居形式,这种民居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茅草屋墙体薄,透气性好,可以起到良好的遮阴避雨效果;当地是草原,盛产茅草,就地取材,搭建方便。
(2)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落后,多数国家以出口单一的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工业制成品需要进口,这种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3)为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中国以大国形象的责任担当,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与建设援助,给这块大陆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希望,中国也是属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4)南极洲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除图乙中列出的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生物资源(企鹅;鲸鱼;南极磷虾等)、化学资源、空间资源等。图乙中,中心为南极点,地球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转,可以判读:A点对应的那一条经线是60°W,跟A点180°互补,则A点的经纬度是120°E,80°S。
(5)放眼未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属于“热带大陆”,南极洲的科学研究及利用价值无可替代,然而两地的自然景观(如图)差异巨大,属于最寒冷的大陆,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
【点睛】
答案第2页,共8页
答案第1页,共8页第十章极地地区课堂同步练习(山东专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东营市晨阳学校七年级开学考试)读北极地区地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大洲为北美洲,B国家为俄罗斯
B.中国在北极地区建设的第一个科考站是黄河站
C.人们在北极地区发现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D.黄河站在巴罗角的正北方向
(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末)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如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是因为( )
A.积雪少,降水多 B.有极昼,较温暖
C.有极夜,冰山少 D.光照好,风力大
3.关于罗斯海新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寒带 B.临太平洋
C.位于中纬度地区 D.位于中山站的西南方向
4.某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 )
①煤炭资源的勘探 ②因纽特人的分布
③冰川面积的变化 ④企鹅的生活习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一模)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于2019年7月11日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突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乙地区较甲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其原因是( )
①该大洲极夜时间比北极地区长一个多月
②该大洲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更强烈,吸收的热量更少
③该大洲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更高
④该大洲的地势比北极地区更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甲乙两图中ABCDE大洋中为同一大洋的是( )
A.A与B B.B与C C.C与D D.D与E
(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每年,我国科考队员都要赴南极考察。考察结束后,大部分科考队员返回国内,留下少数队员维持站区的正常运转和开展部分考察工作,等待下一批科考队员前来交接,这个过程被待为“越冬”。下图是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B.昆仑站纬度最低
C.均位于南极圈以内 D.均位于南极大陆的边缘
8.关于在中山站“越冬”描述正确的是( )
A.越冬期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 B.越冬期即使在深夜也是阳光万丈
C.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 D.越冬队员要戴好面罩以防晒伤
(2021·山东·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末)当地时间2020年2月14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南极长城站起航,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罗斯海新站。下面是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 )
A.位于高纬度B.位于东半球C.有极昼极夜现象D.有四季更替现象
10.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下列项目不属于科考关注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海洋环境考察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旅游资源开发
(2021·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中)2021年2月9日,南极西摩岛测得20.75°的高温,打破纪录。同期,南极多处出现粉色“西瓜雪”。“西瓜雪”是一种淡水的单细胞绿藻,在低温下保持“冬眠”状态,一旦环境温度合适,它就会开始疯狂生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西摩岛打破高温记录时,是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关于南极地区“西瓜雪”现象,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预示南极地区气候改善 B.南极地区污水排放超标导致
C.可以开发南极“西瓜雪”旅游项目 D.指示全球变暖加强,南极冰盖融化加速
13.(2021·山东威海·期末)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其原因有( )
①南极地区纬度更高 ②南极地区海拔更高 ③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④南极地区人口更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1·山东济宁·八年级期中)读两极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B.气候变暖C.板块的运动D.注入的海水增多
15.有关两极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B.B处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C.乙图中,C处是我国的长城科考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D.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020·山东·鲁村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我国在南极地区陆续建设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58°W,62°S),中山站(76°E,69°S),昆仑站(77°E,80°S),泰山站(77°E,74°S),据此完成下题。
16.我国南极考察站中,一年中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时间最长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7.我国南极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8.泰山站在昆仑站的( )
A.西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2月份建成。如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的原因是( )
A.积雪少,降水多 B.白昼长,较温暖
C.有极夜,冰山少 D.光照好,风力大
20.某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查项目有( )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煤炭资源的开发 ④世界气候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21.(2021·山东德州·二模)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科一: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俨然成为一个“高端旅游品牌”,旅游者通常选择乘飞机先到南美洲阿根廷,再乘游轮到南极地区观光游玩。
材料二: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于2018年2月7日在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高正式选址奠基,克服恶劣气候条件胜利完成了任务,预计2022年建成。
材料三:南极地区分布有世界珍稀濒危生物,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1)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A代表_________。图中我国五个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_________方向。
(2)南极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有_____________,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时间选择在北半球冬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呼吁关于极地旅游不应“大力提倡”,而是要“严格限制”,理由是_________。
(4)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____,这对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_________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5)南极被称为“白色荒漠”,形成2000多米的巨厚冰层的原因是_________。
22.(2022·山东·无棣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七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雪三岛,极地探秘研学之旅。
研学旅行近年来成为热门,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2021年7月,无棣县某中学部分同学参加了北极三岛研学旅行。下图为北极三岛旅游线路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来到地处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冰岛,这里气温低,热量和光照不足,粮食、蔬菜、水果曾严重依赖进口。为了解决此问题,冰岛人利用地处两大板块的张裂处,____资源丰富的条件,修建绿色智能温室,提高和调节温室内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生产出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果蔬,并成为欧洲最大的香蕉种植出口国。
第二站:格陵兰岛--“荒野之岛”
(2)学生王小宇在旅行手账中记录了他在格陵兰岛的所见所闻,下面的两篇见闻中,其中有些错误的表述,从中挑出两处。(注:午夜阳光又称极昼)
错误1:____错误2:____
第三站:斯瓦尔巴群岛--“科考基地”
(3)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从科考队员的介绍中得知,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至8月,主要是因为此时段北极地区____、____。
(4)研学中,同学们了解到,为确保全球粮食安全,2008年在斯瓦尔巴群岛建造了“世界末日种子库”。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C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下面的结构图说明了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世界末日种子库”的多种优势条件,请结合相关资料,完成结构图。
气候特征____。
研学小结:“北极三岛”旅行的注意事项
(5)同学们结束本次研学旅行之后,结合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纷纷在微信朋友圈上发表了北极三岛研学旅行的注意事项(如行李装备、旅行过程中的行为举止等)。请你解释相关的原因。
①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____。
②垃圾统一带走:____。
③准备防止皮肤干裂的护肤品:因为空气极为干燥。
④准备墨镜:因为地表冰雪覆盖,反光强烈。
23.(2021·山东泰安·中考真题)神奇大陆蕴希望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独特又极具活力,但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南极大陆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这些神奇美丽的土地,充满着神秘色彩和无限生机,潜力巨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为经济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由图甲可以看出,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____;分布广泛的茅草屋(右图)是这里典型的民居形式,谈谈这种民居与当地气候的关系。____
(2)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多以出口____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这种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3)为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中国以大国形象的责任担当,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与建设援助,给这块大陆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希望,这种合作被称为“____”。
(4)南极洲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除图乙中列出的资源外,请再举一例南极洲的资源。____。图乙中A点的经纬度是____。
(5)放眼未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南极洲的科学研究及利用价值无可替代,然而两地的自然景观(如图)差异巨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