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分子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分子世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21 21:4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安市第六十八中学教学能手评选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走进分子世界
【课时】 一课时
【教材版本】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材章节】《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子模型,了解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本章的重点。苏科版教材中将本节内容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才刚刚入门。此外,分子世界对学生来说又比较陌生和抽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少,尽管对这部分教学总体要求不高,但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两种科学探究的形式同时展开,一是以实验活动的形式进行,二是以科学发展史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科学家探究未知世界时常采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建立模型法,逐步完善对分子模型的建构。
【教学方法】以学生小组合作为基础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并且综合运用演示、观看视频图片、阅读、讲解、练习等方法。
教学思路:利用互联网的“百度”搜索功能搜索到大量的视频、图片资料,与苏科版教材进行整合。以科学发展史为线索,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问题,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模型、无法短时间完成的实验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从浅入深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完善分子模型的过程中加深对分子世界的认识。
【教学过程】
课 题
一、走进分子世界
课 型
新授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 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 法。
2、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并能从微观分子角度定型的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难点:通过活动逐步建构分子模型。
教具准备
粉笔、纸、高锰酸钾、烧杯、酒精、冷水、热水、红墨水、玻璃管、铅块、钩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引入]课前在教室内喷花露水,让同学们猜气味
提出问题:我们是怎么感觉到气味的?
花露水是怎么进入我们的鼻子的?
空气为什么没有阻挡它?
为解决上述问题,老师今天带领大家走进分子世界,相信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新课教学
1、研究方法
[讲解]: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研究无法看到的微观结构时常常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现在我们借用科学家的这种方法认识物质的结构。
[板书]走进分子世界
2、建立分子模型
[分组实验]用放大镜观察粉笔线条
让学生说出现象,并说明粉笔的结构
[演示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
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明水为什么变成紫红色的
[演示实验]酒精和水混合于玻璃管中
让学生说出现象,并说明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阅读]阅读幻灯片上的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那种结构能够解释上述现象,请选择,并尝试解释。
[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2: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3: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学生选择并解释,老师引导]
[讲解]: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但分到一定程度,物质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举例说明,得到分子概念。
(此处提出化学性质到初三再学)
[讲解分子的大小]由1标准大气压下1立方厘米的气体分子个数得分子很小
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讲解观察微观世界的工具]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拍摄的分子图片展示。
物质微观结构从微粒模型到分子模型
[板书](1)物质是有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过渡]我们刚才喷的花露水现在还能明显闻到吗?
引导学生猜想并得出结论:分子在运动
3、分子运动
[讲解]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演示实验]气体扩散,
闻气味分辨醋和酒
液体扩散 ,
红墨水使整杯水变红
固体扩散
金片和铅片彼此渗入
[板书](2)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提问:
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你认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如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或第二个问题由老师举例讲解
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类似现象能说明这一结论?
[过渡] 分子间有空隙,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为什么物体总是一个整体?
引导学生猜想并得出结论:分子间有引力
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铅块挂钩码实验
展示链接的图片
引导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到结论,
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类似现象能说明这一结论?
[小过渡]:1、我们的文具盒不容易拉伸也并不是很容易压缩,说明什么问题?
2、分子间有引力,为什么没有聚成一团,而彼此之间却有间隙?为什么?
[板书](3)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
[讲解]据时间情况,简要介绍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问]现在你能不能解释:花露水的气味是怎么进入我们的鼻子的?
空气为什么没有阻挡它?
三、学生小结
四、课堂练习
1、物质是由______组成的,分子间__间隙;
2、分子一直处在________________;
3、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
4、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现象中,能从分子运动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秋天,桂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6、气体分子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 )
A、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
B、分子间有相互排斥力
C、分子间有较大的空隙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关于分子之间的作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引力
B、只有斥力
C、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存在引力或斥力
8、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的缘故,压缩液体和固体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______的缘故。
9“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____,分子间几乎没有____ 的作用。
观察,思考
思考,理解。
四人一小组,分组实验、观察,组内讨论后回答
观察现象、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归纳结论。
分析课本提出的观点,建立物质的微观结构模型
建立分子模型
了解显微镜的作用
归纳结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猜想、回答
观察、思考、回答气体分子、液体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固体分子也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归纳实验结论: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思考回答。
同桌讨论回答。
分组实验:
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
分组轮流发言,组间交流。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观察、思考、回答分子间有引力
思考回答
归纳实验结论: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学生压压自己的文具盒
思考得出结论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反思回答
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学生做练习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介绍科学方法,为整节课提供方法的指导。
通过实验现象体验物质由微粒组成,微观粒子间存在空隙,为分子模型的建立搜集证据。
增强学生思辨能力
通过数据建立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通过类比,对分子大小由感性认识
了解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识和研究微观世界的推动作用。
通过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能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定性地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对问题进行探究,加深对分子世界的认识。
拓展延伸扩大知识面
图片直观、增强冲击力
拓展延伸扩大知识面
首尾呼应
学生通过归纳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合,理清知识脉络。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及时反馈,检验学情。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走进分子世界
1、物质是有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3、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
学生课后思考
课后作业
1、思考题
(1)分析:为什么长期堆煤的墙角侧壁上用小刀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
(2)、分析:液体蒸发和固体升华说明什么问题?
2、课后作业
(1)练习册第七章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
(2)[阅读]学生阅读,并知指导,可以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
[阅读]纳米材料
【教学反思】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教材内容并不同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调整和加工。因此在教学预设过程中,我把握苏科版物理教材的精髓,利用互联网的“百度”搜索功能,将搜索到的大量的视频、图片资料进行整合,有针对性的处理好教材,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以科学发展史为线索,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对问题进行探究,加深对分子世界的认识同时体验 “学中玩,学中乐”的乐趣。
本节课利用了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分子模型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了学生对分子模型的理解。这节课需要演示的扩散实验,有的需要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于是几年才能完成,通过视频快进,短时间内就能将整个实验过程呈现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探究活动、回顾小结等环节,教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