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21 22:0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
闫文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七课《记承天寺夜游》说课单元主题自然山水


材都在描写自然山水之
美中,融入了作者的
细腻情思,是人心和
自然的交融。本课教学目标:
1.品析文章语言,感受月夜
小景之美。2.体会作者被贬
后月下夜游的微妙心境。
单元教学目标:
1.培养古诗文朗诵能力
2.体会叙述和描写、议论等
表达方式的功能和区别
3.培养对山水景物的感悟
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新课标要求八年级上册 初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与赏析的能力,但感性思维占据主导,理性思维有待发展,他们往往只能分析出语言的浅层意义而发掘深层涵义存在一定的困难,或者说有时会遇到表述“失语”的尴尬境地。这需要我们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说

式普育学校教学模式真实课堂教学模式长期的教学实践、学情、师资条件 和谐教学法 五环节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际教学策略


式一及时
评价及时三实
设计实、反馈实、检测实三真
真思考、真合作、真理解
高效课堂普育学校教学模式三要素


式学案导学
小组合作
当堂达标
普育学校教学模式十二字理念:
以学定教
顺学而教
当堂达标6.课堂小结,拓展延伸3.疏通文意,理清结构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4.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5.当堂达标,背诵佳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语文学科文言文阅读课新授课模式2.熟读正音,注意节奏
27 短文两篇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26 三峡 散文
郦道元
散文
苏轼
散文
周密散文
张岱第六单元 自然山水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使至塞上》 王 维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游山西村》 陆 游呈现单元知识树,明确单元主题以及本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地位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屡遭贬谪:其诗《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作者与背景 朝中御史诬陷苏轼作诗讽刺王安石的“新法”,此事触怒皇帝,苏轼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名无实的闲职)。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课外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体会感情学习目标:1.掌握“遂、盖、但”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识记“户、念”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
2.品析文章语言,感受月夜小景之美。
3.体会作者被贬后月下夜游的微妙心境。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表述清晰、简洁,为学生的学习制定明确的方向自学指导一: 请你放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一读注意勾画出拿不准的字音,二读注意停顿与节奏,三读试着读得自然、流畅。
合作学习流程:
1.个人起立朗读,读毕三遍即坐
2.组内互读互查,纠正字音节奏
3.组内练习朗读,班上一展风采
二.熟读正音,注意节奏此环节是教师强化课堂评价的开始
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下,要评论到“组”,而不是“个人”。
什么重要就评论什么,如课堂纪律不好,那么哪个小组守纪律,加分;评价常态化(随时评价、板块评价)
评价过程化:自学情况、导学案完成情况、纪律情况、小组合作情况、课堂表现、达标情况。
评价应该以量化为主,适当加分。
(A B C D——0.1 0.2 0.3 0.4) 导学案发挥“导方法”的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循序渐进地读课文。课件中明确“合作学习流程”,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独立完成—组内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字音与节奏bǎixìngsuìhéng适当强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自学指导二: 请你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
合作学习流程:
1.独立疏通文意,标注疑难词句
2.组内讨论交流,尝试共同解疑
3.组内仍有疑惑,组间探讨交流三.疏通文意,理清结构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真思考,真合作
导学案设计实,课堂学生反馈实月色入户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虑,想到只是共同,一起也 睡觉于是原来重点字词门重点词语的翻译突出呈现,有助于学生掌握落实到重点词语的翻译,导学案设计实寻友出游夜游感想记承天寺夜游
月夜景色结构之美
元丰六年十月十
二日夜(时间)月色入户(起因)怀民相与(人物)
步于中庭(地点)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竹柏倒影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三.疏通文意,理清结构让学生通过疏通文意,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感情、品赏写法做铺垫自学指导四: 1.请你细读课文并结合结构知识树思考文章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由此谈谈文章在写作方面的特点。

合作学习流程:
1.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
3.班上分享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深入阅读文本,研读文章语言,体会情感与写法寻友出游夜游感想记承天寺夜游
月夜景色记叙描写抒情结构之美
元丰六年十月十
二日夜(时间)月色入户(起因)怀民相与(人物)
步于中庭(地点)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竹柏倒影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三种表达方式有序而完美地交融,蕴含微妙心境在文章的结构知识树上进行动态呈现,实现两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自学指导四: 2.请你再次细细品读文章,深入到文章具体的一字、一词、一句,说出你品悟到的文章语言的妙处。(修辞、精妙用词等角度) 学习流程:
1.独立品悟 2.班上分享
赏析提示:
请组织好语言,按照以下格式来表述。
我认为______________很妙,
因为________。(答出作用与情感)
赏析完毕,请你通过朗读让大家
感受到你品悟到的美。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的字、词、句边阅读、边思考、边探索、边挖掘,体会文章妙处所在规范学生答题语言和思路“设计实”——对学生的思考提供操作性强的回答模式,设计实实在在,到底让学生干什么老师要清楚。
语言精炼

情感精妙
结构精巧
意境精美
文章之美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三种表达方式有序完美地交融仅84字,朴素,简练月色清幽宁静,若真若幻一个“闲”字尽显微妙心境以知识树形式梳理出文章写法之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指导写作五.当堂达标,查漏补缺真理解,设计实,检测实,反馈实,堂堂清,人人清。教师作出及时评价,查漏补缺,量化加分小组记分 当堂反馈五.当堂达标,背诵佳句达标形式灵活多样
27 短文两篇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26 三峡 散文
郦道元
散文
苏轼
散文
周密散文
张岱第六单元 自然山水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豁达之心赏空明月色,
从容之举笑苦难人生。回归单元,展示单元知识树,深化主题。学习目标二次呈现,让学生明白所学总结本课主要内容,进行单元回顾与课堂小结,小结内容不仅局限在学习内容,还包括学生表现
苏 轼
《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贬谪心境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被贬惠州《惠州一绝 》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被贬黄州《初到黄州》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乐观 旷达
苦难之中笑对人生拓展延伸,联系旧知,生成新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课堂内外的通道人景情闲积水空明落寞旷达课
标评价建议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重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多种功能具体建议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教师、学生自我、学生之间互评,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五个方面有机联系,三个维度交融整合。文言文我的评价建议评价是否读熟、背会通过默读翻译课文,为品读打基础。评价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品读评价考察学生能否读出文中的情感。通过朗读正音、把握节奏,为翻译打基础,为品读打基础。在评价中渗透文言文朗读技巧的指导。评价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课下朗读默读品读课下 课 上音义情学生教师家长 伴随课堂每一步,评价及时优胜小组我们最棒!课
标课程资源意识学校做法内容教师做法教科书其他书籍网络影视演讲会等实践场所图书馆等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人情认真分析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认真开发潜在资源人的资源因素课程实施中生成的语

我的课程资源学校内外课堂内外教科书内外
苏 轼
《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贬谪心境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被贬惠州《惠州一绝 》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被贬黄州《初到黄州》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乐观 旷达
苦难之中笑对人生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扎实有效,要真实到位。既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请您多多指教!感谢各位老师耐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