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2 海水的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读“海洋水温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比热容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2.若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
3.“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读“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完成下题。
若商船12月从①出发,2个月到达④海域,海域①~④中船舶吃水最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世界局部区域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4.有一艘货轮从大西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海水的盐度变化顺序是( )
A.小-变大-更大 B.大-变小-更小
C.小-大-小 D.大-小-大
5.有一艘货轮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货轮吃水深度的变化顺序是( )
A.浅-深-浅 B.浅-深-更深
C.深-浅-更浅 D.深-浅-深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海水盐度的分布,可以描述为( )
①自河口向外海递增②自西向东递增③自河口向外海递减④自东向西递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域轮廓 B.降水 C.河流径流 D.蒸发
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9.图中曲线,分别对应表示表层海水盐度、温度、密度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②①
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图a),绘制了各海湾2001~201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值)变化折线图(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各海湾的海冰面积( )
A.2001年冬季均较2002年冬季大 B.10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
C.2002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 D.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增大趋势
11.影响莱州湾L值整体大于渤海湾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海水深度 ③海水盐度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各题。
12.海域①~④中,蒸发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海域①和④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差别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受( )影响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性质
14.海域①~④中获得的净辐射值最低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绿潮是世界许多沿海国家近海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自2007年至2018年,由大型绿藻浒苔形成的绿潮在黄海连年暴发。研究发现,浒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C,其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2009年5-8月研究海域(34°~36°N,120°-122.5°E黄海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研究发现2009年5月份,南黄海海域开始出现浒苔,7月份浒苔数量最多,8月份浒苔数量大量减少。据此推测.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海水的( )
A.盐度 B.密度 C.温度 D.营养盐
16.浒苔暴发的源地是苏北浅滩.而浒苔集结地却位于山东半岛沿海水域,影响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水质
17.该海域海水5-6月营养盐含量明显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浒苔大量消耗 B.光照强分解快
C.沿岸海水下沉 D.海水盐度变低
读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8.影响图中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深度 D.海水运动
19.关于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赤道处最低 B.在两极地区高 C.纬度低,密度低 D.纬度高,密度高
20.海水盐度最低的海域是( )
A.红海 B.地中海 C.波罗的海 D.死海
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30米处,存在一个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温度突变的水层,限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称为黄海冷水团,其大小和强弱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不同季节黄海中部海域水温与盐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图示黄海冷水团表现最不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2.导致夏季黄海中部海域上层海水盐度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水注入多 B.降雨量大 C.蒸发量小 D.风力强盛
23.下图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三个观测站中( )
A.①位于大西洋
B.②的纬度位置最高
C.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D.1km以下的海域,水温变化都很小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5.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26.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P岛附近海域盐度大约为( )
A.3.05 B.3.15 C.3.25 D.3.35
28.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0.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盐度 D.海陆位置
海水的盐度是指10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图6下图示意2020年12月西北太平洋部分边缘海域海水盐度分布规律,该月一般轮船满载货物从上海出发,沿图中虚线所示航线前往天津,用时3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12月份,黄海海区海水盐度整体由南向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川径流 B.降水强度
C.海水温度 D.海区封闭
32.吃水深度是指船角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长度,在图示整个航程中,该轮船吃水深度变化规律是( )
A.浅一深一较深 B.浅一较深一深
C.深一较深一浅 D.深一浅一较深
二、综合题
33.读南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b海区盐度比a海区盐度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2)b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低,主要是因为_______。
(3)d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
(4)a、b、c、d四个海区的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___。
34.【海洋地理】
水温、水下能见度、风浪等因素会影响潜水活动。红海水下生物景观丰富多彩,是世界顶级潜水胜地,适宜潜水时期长。与设施完善的东南亚等潜水胜地不同,红海多发展"船宿潜水",即住在船上至少两日的潜水活动。下图示意红海的位置。
分析红海水域适宜潜水的自然条件,并简述红海多发展"船宿潜水"的原因。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场的形成需要有利的地形和天气条件,布袋盐场是我国著名的盐场。下图左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下图右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
(1)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指出台湾海峡海水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3)说明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
【分析】
1.
读图,曲线②的特点是随着纬度增加,海水温度降低,故表示的应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纬度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故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所以该题选D。
2.
由图中曲线①可知,该海域表层水温约25℃,可判断其不可能处于高纬度海区,A错误;由图可知,随着深度增加,海水温度递减,B错误;由图可知,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C正确;观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可知,大致以1000米深度为界,0~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而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睛】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3.C
【解析】
【详解】
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浮力越大,船舶吃水越浅。海域③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盐度低于其他三个海域,船舶吃水深。C正确。故选C。
4.A
5.B
【解析】
【分析】
4.
有一艘货轮从大西洋(盐度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盐度高),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世界盐度最高海区),海水的盐度变化顺序是小-变大-更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
有一艘货轮从红海(盐度最高,吃水最浅)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盐度较高,吃水较深),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盐度更低,吃水更深),货轮吃水深度的变化顺序是浅-深-更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水的盐度的相关知识。
6.A
7.C
【解析】
【分析】
6.
读图可知,河口地区盐度低于2.8%,向东盐度逐渐升至3.4%以上,因此图示区域的海水盐度是自河口向外是递增的,即也是自西向东递增的,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形态判断,图示河口为长江的入海口,长江的径流量比较大,注入海洋的淡水量比较大,稀释了河口附近的海水盐度,河口附近的海水的盐度较低,距离河口较远的区域受河流注入的淡水影响渐小,海水的含盐度逐渐升高,由此可知,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径流,C符合题意;图示海域的轮廓、降水、蒸发与周边地区并没有明显差别,不是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排除A、B、D。故选C。
【点睛】
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入海径流、洋流等的影响。
8.C
9.A
【解析】
【分析】
8.
海水表层的温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A、D错;海水表层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赤道附近盐度较低,C正确,B错;海水表层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附近表层海水的密度小。故选C。
9.
海水表层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①表示海水盐度;海水表层的温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③表示海水温度;海水表层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②表示海水密度。因此分别对应表示表层海水盐度、温度、密度的是①、③、②,A正确,B、C、D错。故选A。
【点睛】
海水表层的温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海水表层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海水表层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10.A
11.C
【解析】
【分析】
10.
读图可知,2001年冬季,各海湾L值均大于2002年,因此海冰面积2001年大于2002年,A正确。10年间辽东湾L值年际变化最大(约150千米),因此辽东湾海冰面积年际变化最大,B错误。2002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L值相等,但渤海湾整体面积较莱州湾更大,因此渤海湾海冰面积应大于莱州湾,C错误。随时间变化各海湾L值有增有减,海冰面积也是有增有减,D错误。故选A。
11.
由图示信息可知,莱州湾为黄河直接汇入的海湾,较之于渤海湾、辽东湾的海河、辽河等河流汇入,黄河流量更大,汇入海湾后海水盐度很可能更小,盐度越小越易结冰,③正确;并且黄河含沙量较之于海河、辽河更大,入海湾之后堆积使得海湾更浅,海湾水深浅,海洋性弱,更易结冰,②正确。与太阳辐射、人类活动无关,①④错误。故选C。
【点睛】
莱州湾海冰多的原因:黄河直接汇入的海湾,黄河流量更大,汇入海湾后海水盐度很可能更小,盐度越小越易结冰;并且黄河含沙量大,入海湾之后堆积使得海湾更浅,海湾水深浅,海洋性弱,更易结冰。
12.D
13.D
14.B
【解析】
【分析】
12.
海水蒸发量的大小与温度高低呈正相关,四个海域中,海域④水温最高,蒸发量最旺盛。故选D。
13.
海水温度越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越多;两海域纬度位置相当,正午太阳高度相当,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A、C错误。大气环流影响较小,B错误。海域④受暖流影响,水温比受寒流影响的海域①高,输送热量较多,D正确。故选D。
14.
海域②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收入最低,盈余量最低且为负值,故净辐射值最低,B正确。①③④纬度偏低,热量收入多于②海域,净辐射值高于②海域,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海面净辐射值大小及时空分布,取决于海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和放出的长波有效辐射,以太阳高度角、云量和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影响较大。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收入大于支出,净辐射值较高。
15.C
16.B
17.A
【解析】
15.
读图可知,5-6、7-8月黄海海域的盐度变化很小,由此可排除A选项;7-8月份表层海水的密度差别不大,由此可排除B项;黄海海域的营养盐在5月份含量最多,但是浒苔数量7月份最多,由此可排除D选项。排除法可知该题选C。浒苔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C,2009年5月份黄海海域表层海水均温约15°C,南黄海海域开始出现浒苔,6月和7月表层海水平均温度为21.78~24.64°C,黄海海域浒苔数量最多;8月份表层海水均温为25~28°C,超过浒苔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浒苔数量开始减少。C正确,故选C。
16.
浒苔在苏北浅滩发育群体孕育和发展,并在东南风和由南向北黄海表层流的作用下分散,而逐步漂向黄海中部,黄海表层流遇到山东半岛阻挡,表层流和沿岸流交汇在山东半岛沿海,从而使山东半岛沿海成为最有利于浒苔集结的水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
图示反映浒苔生长较多时期是该海域营养盐含量较低时期,结合材料中浒苔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可推知浒苔生长会消耗大量营养盐,导致海水营养盐含量下降。A正确,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浒苔生长的环境及其对海水性质的影响。考查图表信息的阅读与应用能力。通过分析盐度和营养盐随时间的变化可知其生长的环境。
18.A
19.A
20.C
【解析】
【分析】
18.
本题考查影响世界海水密度的因素,据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增大,这是由于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海水吸收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海水收缩,因此密度不断增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由图可知表层海水密度最低处位于赤道偏南,A错误,符合题意;两极地区密度最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整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表层海水的密度增大,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
本题考查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红海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几乎无地表径流汇入,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A错误;地中海轮廓封闭,降水量较少,蒸发旺盛,盐度也比较高,B错误;波罗的海,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周边众多河流淡水注入,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C正确;死海是湖泊,盐度大,且不是海,D错误。故选C。
【点睛】
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1.波罗的海海域较封闭,与大西洋的水体交换少;2.波罗的海沿岸河流众多,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3.波罗的海纬度高,常年气温低,蒸发量较小。
21.C
22.B
【解析】
21.
由材料可知,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30米处,存在一个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温度突变的水层,限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称为黄海冷水团。黄海冷水团表现最不明显的季节应为下层水温高于上层水温,且水温差异较大,上下对流较强的季节。由图可知,秋季符合以上条件,故选C。
22.
由于是黄海中部海域,受河水注入影响小,A错误。夏季降雨量大,上层海水被稀释,盐度小,B正确。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C错误。风力强盛,蒸发量大大,上层海水盐度偏高,D错误。故选B。
【点睛】
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1、在外海或大洋,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2、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
3、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23.D
【解析】
【分析】
【详解】
170°W附近的海域不可能位于大西洋,结合图中水温分布可知,应位于太平洋,A错;③表层水温最低,纬度位置最高,B错;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小,C错;读图可知,1km以下的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都很小,D正确,故选D。
【点睛】
24.D
25.C
26.A
【解析】
24.结合图例,从图中可读出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依次为10~50、50~100、100~150、500~1000、1000~5000,密度自西向东递增,D正确。
25.图示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携带泥沙多,河流入海后越靠近岸边水体含沙量越大,水体越浑浊,从而造成浮游植物光照时间短,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呈正相关,因此越接近岸边,浮游植物密度越小,C正确;
26.由材料“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可知,冬季比夏季水温低,总数量减少;冬季长江流域降水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泥沙输送减少,近岸水体透明度提高,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A正确。
27.B
28.D
【解析】
【分析】
27.
根据等值线数值特征判断,P处西南侧为3.1%等盐度线,P处东南侧为3.2%等盐度线,因此P处盐度应为3.1%~3.2%之间,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数值在其之中,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8.
图中等值线向外海凸出,是向盐度值高处凸出,表明等值弯曲处的盐度比两侧盐度低,该弯曲处西侧有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注入,大量淡水稀释了海水盐度,使得盐度比南北两侧低,也导致了图中等值线向外海凸出,D符合题意;该海域降水量差异小,不是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原因,排除A;当地没有一条东西流动的洋流流经,因此洋流不是当地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原因,排除BC。故选D。
【点睛】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河流淡水注入量;洋流性质;海域的封闭程度。
29.B
30.A
【解析】
【分析】
29.
从图可以看出,上下层海水温度差异最大是在夏季,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结合材料中温跃层的概念可知,此季节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相比于夏季而言,其他季节温跃层表现并不明显,B正确,ACD错,故选B。
30.
读图可知,自冬季到夏季,黄海海域表层水温升高,而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总体北移,黄河海域太阳辐射增强,表层海水接受太阳辐射量增多,水温升高;自夏季到冬季,黄海海域表层水温降低,而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总体南移,黄河海域太阳辐射减弱,表层海水接受太阳辐射量减少,水温降低;同时,图中信息显示,黄海海域水温总体底层变化幅度较小,其原因在于随着深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大大减弱,底层接受的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相对于表层较小,水温季节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综上分析可知,太阳辐射是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而洋流、盐度、海陆位置等均不是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A正确,BCD错,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抓住材料信息“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同时注意图中上层水温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将该变化规律与黄海海域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结合起来,调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31.C
32.D
【解析】
【分析】
31.
12月份,黄海海区海水盐度整体由南向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温度,C正确。河川径流对黄海影响不大,12月份降水少、海区没有封闭,ABD错误,故选C。
32.
吃水深度跟密度有关,盐度越高,密度越大;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浮力越大,吃水越浅,在图示整个航程中,在上海附近盐度受长江水稀释是最低的,读图可知,图示整个航程中盐度变化规律是很低--高---低,所以该轮船吃水深度变化规律是:深一浅一较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有关知识。
33. 高 a海区有大量河水注入,稀释盐度 c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海区有寒流带来的高纬度低盐度海水 c、b、d、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大洋表层盐度的主要因素。
【详解】
(1)a海区和b海区均位于赤道附近,但是a海区位于亚马孙河河口而亚马孙河河流水量大,所以a海区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使河口处盐度比同纬度b处低得多。
(2)b海区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较低;c海区在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量少于蒸发量,故盐度较高。
(3)c海区和d海区大致在同一纬度,但是d海区有秘鲁寒流经过,带来高纬度的低盐度海水,故盐度偏低。
(4)综合上述分析,再结合等盐度线的数值分布规律,即可排出四点盐度的高低顺序为c、b、d、a。
34.自然条件∶纬度低,热量充足,海底生物多,水下景色壮观;注入的河流少,含沙量小,水下透明度高;水温高,且季节变化小,全年皆适合潜水;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风浪小,海水平稳。原因∶岸边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齐全,接待能力差;船宿能够延长停留在海上的时间,方便游客前往离岸更远的潜水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和综合思维。
【详解】
根据题意,影响潜水活动的因素主要有水温、水下能见度、风浪等。水温上,红海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海底生物种类丰富,水下景观好。北部地区长期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水温高且季节变化小,全年都适合潜水,风浪小,潜水活动安全。水下能见度取决于含沙量,红海两岸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河流汇入较少,含沙量小,水下能见度高。红海多发展“船宿潜水”的原因主要是红海两岸环境较为恶劣,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齐全,游客接待服务较差,不利于旅游业发展。而“船宿潜水”既可以让游客感受独特的服务和风景,又可以方便游客到更远的潜水点并且长时间停留在海上,还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等。
【点睛】
红海海域地处副热带海区,水温高,蒸发量大,周边河流注入少,海域较为封闭,海水盐度较大,含沙量小,水下能见度高。
35.(1)低。有大量河水注入,降低了盐度。
(2)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水盐度较高;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晒盐。
(3)相同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不同点:冬季盐度较低,南北盐度差异更大。夏季盐度较高,等盐度线稀疏,南北差异较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台湾附近区域为切入点,考查盐度的影响因素、盐场的影响因素等。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以及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
(1)
盐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蒸发量、降水量、河水注入、海域的封闭程度等。据图可知,台湾海峡西部为中国大陆福建省,福建省东部有大量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台湾海峡,所以,降低了台湾海峡海水的盐度。而同纬度的太平洋是没有河水注入的,所以盐度较高。
(2)
盐场的影响因素有:地形、气候、原料等。据图可知,台湾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岛的西南部,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较多,蒸发旺盛,利于晒盐;布袋盐场纬度大约在23°N附近,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强;该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盐分含量大,原料充足;台湾岛西南部地形比较平坦开阔,有利于大规模晒盐。
(3)
据图可知,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的相同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或者东南盐度高,西北盐度低。不同点:通过数值对比可以发现,冬季盐度较低,夏季盐度较高;冬季南北方向上盐度差异更大,夏季南北差异较小。因为冬季气温低,海水蒸发量较弱,所以海水盐度低;夏季温度高,海水蒸发量大,所以海水盐度高。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