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6分)
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根据如下图,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的情况判断,方框内的两个光学元件可能是
A. 两个凸透镜
B. 两个凹透镜
C.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凹透镜在左,凸透镜在右
D.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凸透镜在左,凹透镜在右
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
A.等于l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l0cm与20cm之间.
3、一个焦距是l0厘米的凸透镜,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50厘米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厘米处的过程中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减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增大
4、以下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猴子看到的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人站在平面镜前,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镜中所成的像越小;
C.凸透镜成虚像一定是放大的,凸透镜成实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是缩小的;
D.能在教室的不同位置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5、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在物镜焦点附近,是因为
A.物镜的焦距太大 B.物镜的焦距太小
C.物体离物镜太远 D.物体离物镜太近
6、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玻砖,在它内部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形气泡,当一束平行光垂直于玻砖向下照射时(中心位置切面如图所示),在地面MN区域内可能会看到
A.矩形亮斑
B.矩形暗斑
C.矩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
D.矩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7、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使屏远离透镜 B.使屏靠近透镜
C.使屏向上移动 D.使屏向下移动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右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9、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对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10、人脸识别系统中,如图5,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前lm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R.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6m.
11、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5cm C.10cm D.5cm
12、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第Ⅱ卷(非选择题 64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6分)
1、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凸起程度可改变的水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的_____像;向左移动蜡烛,保持光屏和水透镜位置不动,为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应通过注射器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
2、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盛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镜,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等大”)的烛燃焰的像。
3、小张同学最近感觉视力下降,他去看医生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为他讲解视力下降的道理.由图可知,他的右眼患有
___________视,应佩戴____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矫正视力 .
4、一束平行光通过 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这点称为该透镜的焦点,一个透镜有 个焦点。
5、太阳灶是________镜,为了受热快必须把加热物体放在________;汽车上的观后镜是________镜,使用它的目的是________。
6、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
三、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4分,共计28分)
1、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_______和_______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 cm,像的大小比物 .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B
3、答案: B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D
7、答案: A
【详解】
根据题意,当物距20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此时u=v=2f=20cm,则焦距为f=10cm;更换凸透镜焦距为15cm时,15cm<20cm<30cm,即蜡烛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为v>2f=30cm,则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出现清晰像.故A正确.
8、答案: A
9、答案: D
【详解】
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拍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
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10、答: A
11、答案: A
12、答案: A
二、填空题
1、答案:放大 实 抽水
【解析】由图可以知道,物距小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向左移动蜡烛,即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即光屏应该向左移动,才能使得像清晰,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不变,仍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即需要让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需要让凸透镜变薄,故应该向外抽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放大;实; 抽水.
2、答案:凸透 缩小
3、答案:近;凹.
4、答案:凸 2
5、答案:凹;焦点;凸;扩大视野
6、答案:C A B
三、实验探究
1、答案:平行光源 刻度尺 透镜 光屏 烛焰
2、答案:(1)焦距 (2)15 大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