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4 19:5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覃塘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5,选修《语言文字运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话语权简单来说就是说话权,也就是控制舆论的权利。一般情况下,谁掌握话语权,谁就能够主导舆论的走向。如今的社会,话语权通常由媒体控制。媒体主导着舆论的走向,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有关话语权争夺的历史,在将文学争斗转变为政治争斗时,话语权成为推动中国文学史进一步演绎的关键。中国古代文学受到话语权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们能够从文学史的政治和伦理批评中看到,这些文学中所描绘的社会要素都会受到话语权的影响。今天,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仍能看到儒家思想的身影。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一个学派,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但在孔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儒家学说并没有得到认同。孔子为了能够让更多人支持儒家学说,曾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但其学说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在秦始皇时期受到过焚书坑儒的重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之后儒学的发展一直比较顺利,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长期以来,人们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比如忠,孝、诚等都是来源于儒家学说的。儒家思想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比如儒家思想中的忠君思想,就是要对君主表示绝对的服从,这其实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思想的重要体现。
先秦各学派都希望拥有话语权。从我国古代文学史中,也能够清晰地知道先秦诸子百家提出各自的学说和思想,都是希望能为君主服务,能够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比如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依法治国,尽管其思想存在差异性,但是他们都具有同样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拥有话语权而进行争夺。实践证明,学派在拥有话语权之后,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并将自己提出的治国思想进行实践。
儒家思想在汉代时期得到重用,儒家思想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因此儒家学派也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并体现出了权威性。中国古代文学还具有非常强大的政治教化功能,当时的统治者已经能够意识到政权的维护以及统治地位的长久延续,必须要对国民进行思想上的统一,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举措就是教育。另一方面,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并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关于“礼”,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也就是说要克制约束自己。这些道德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地位。比如司马迁《史记》这一著作的编写正是受到了儒家话语权的影响,而司马迁本人也是坚定不移维护儒家话语权立场的,所以他在作品中对墨家思想具有较大的抵触,而更加遵从儒家思想与文化。当然,从这些方面也可以证明,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一定的话语权。
我国古代文学中存在的争论和传承,基本上都是以话语权为主要的方向,所以话语权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维度。而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中,儒家文学的影响与意义十分深远,儒家学派话语权是存在变动的,而这样的变动对我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摘编自米慧杰《基于儒家话语权以及我国古代文学史有关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掌握话语权的一方一般能够主导舆论的走向。当前话语权通常由媒体控制,媒体的舆论主导着人们的生活。
B.儒家学派对话语权的获得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C.尽管道家学派和法家学派治国的思想存在不同,但他们都渴望得到话语权,因为他们想将治国思想进行实践。
D.中国古代文学史存在着话语权争夺,儒家学派话语权的变动对我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话语权的内涵说起,引出儒家话语权,并阐述了儒家话语权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影响。
B.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阐述了儒家思想由不被认同到具有影响力的发展过程。
C.文章举司马迁《史记》的例子,论证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一定的话语权。
D.文章运用“一般情况下”“一定的”“基本上”等限定词语来表述,体现出论述语言的严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能看到儒家思想的身影,所以中国古代文学受到了儒家话语权的影响。
B.儒家主张“忠君”,对君主表示绝对的服从,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封建专制思想,带有政治色彩。
C.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强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通过教育来对国民进行思想上的统一。
D.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认为人人都应该做到,这些道德标准初步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绿色办奥,是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精细性,高效益是其本质特征。一方面,本次冬奥会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场馆的遗产,既免去了重建新场馆带来的新污染,也直接降低了筹办冬奥的经济成本,是生态性和经济性的双赢,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为主办城市和广大民众带来长期的积极收益,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改革精神,也是成功办奥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场馆的规划建设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场馆的搭建和安装方式。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变身“冰立方”,采用全面感知、智慧控制等手段监测冰面,选择厚约0.26毫米的膜材材料以降低热辐射对制冰系统运转的负荷。在未来,国际级别的游泳赛事、大型冰上赛事、大众冰水娱乐活动等都可在该场馆进行。场馆的绿色与可持续规划,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绿色办奥,是对绿水青山的切实守护,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我国提出了争取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在此次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中,低碳的理念指导着每一步工作。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四个冰上场馆使用了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过了8成,这些严格实施的低碳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在无形中减缓了温室效应,守护着我们的绿水青山。
(摘编自罗钰娇《“绿色冬奥”彰显大国风范》)
材料二: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的场馆全部使用绿电,这意味着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风力发电、水力发减少赛事筹办和举办过程中的碳排放,为了“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全部实现中和”的目标。张家口冬奥村按照中国最高的绿建三星标准进行建设,房间采暖用电全部来自风力发电。
走进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厨房,映入眼帘的是电磁摇摆汤锅、双头双尾电磁灶、万能烤箱等现代化厨具。
冬奥会各个场馆在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处置等方面也运用了诸多新技术。张家口赛区建设了高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赛区的生活污水会被全收集、全处理、再利用。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在冬奥会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各种低碳节能的清洁能源车辆。据悉,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全部的赛事车辆中占比达84.9%,为历届冬奥会之最。
新能源汽车以电动车和氢能大巴车为主。对于电动车,很多读者肯定会觉得奇怪。零下数十度的低温,电动车怎么还能正常运行,不会趴窝吗
冬奥会使用的电动车电池为新型的全气候电池。此前在腾讯WE大会上,科学家王朝阳表示这会中亮相。全气候电池不惧怕极限低温,哪怕在零下30℃的环境中,冻透了的电池也只需要三十秒时间,就可以把电池自加热到零度以上,电池即可以正常工作。
除了电动车外,新能源氢能大巴也参与赛区核心区的接驳服务。氢能大巴搭载从材料到零件均是我国自主打造的“氢腾”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比赛时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这些大巴每辆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7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天的吸收量,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赛区外,交通体系中也有智能动车的参与。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目前在京张高铁清河站上线。列车采用轻量化技术,环保可降解材料、石墨烯空气净化装置,灰水再利用系统打造绿色低碳空间。在列车的车头设计方面,采用仿生学车头方案,使得运行阻力减小7.9%,综合能耗降低10%以上。
(摘编自“财经头条”)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冬奥会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遗产,同时利用科技手段规划建设场馆,创新场馆的搭建和安装方式。
B.绿色冬奥即使用绿色电力,就是使用由可再生能源转化而成的电能,让“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全部实现中和”。
C.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贯穿着低碳的理念,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全部使用绿电,比赛车辆大部分使用节能与清洁能源。
D.在冬奥会中电动车使用的全气候电池不惧怕极限低温,在零下30℃的环境中,也可以自加热到零度以上,从而正常工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升级为“冰立方”,提高了标准,未来国际级别的冰上赛事,大众冰水娱乐活动等都可以在此进行。
B.冬奥会各个场馆在生活污水处置上运用了诸多新技术,所有赛区建设了高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会被再利用。
C.参与赛区核心区的接驳服务的新能源氢能大巴搭载的“氢腾”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从材料到零件均是我国自主打造的。
D.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为北京冬奥会量身打造,最大的特色是车头设计采用仿生学车头方案,使得运行阻力减小。
6.三则材料都涉及“绿色冬奥”内容,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石库门前 何建明
在上海,这是一栋并不太显眼的建筑,而现在每天都有无数仰慕者前来参观瞻仰,并在它门口留影纪念,这里是中共“一大”会址。
石库门前后的那些抹不掉的身影和声音,总在我脑海中萦绕……
他的名字我们都很熟悉,叫邓中夏。他是五四运动中冲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学生领袖,但他作为中共“一大”会议的重要筹备者身份却鲜为人知。而我仿佛看到了他为了“一大”召开而在石库门前后忙碌的身影。
1921年6月末的一天,邓中夏带着已经写好的准备向“一大”会议递交的报告,来向李大钊告别,并说明了他作为北京小组的“一大”代表将无法参加“一大”会议的原因。李大钊向邓中夏交代,上海的会他可以不参加,但会议筹备工作还是要邓中夏张罗。
邓中夏全力以赴做好。上海方面已经通过秘密渠道来通知,确定7月下旬召开“一大”。7月4日,邓中夏立即赶赴上海,他代表北京小组向大会筹备处递交了《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给中共一大的报告》,同时与上海几位筹备“一大”的同志一起商讨了会务议程和会议文件。
此时的邓中夏,虽已不是“一大”代表,但他却把“一大”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一一检查落实。他还与上海的“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一起,来到石库门查看会场,对会务人员座位,会场安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座位都具体给予了指导性安排。
1921年7月23日,开天辟地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的一栋石库门内举行,13位“一大”代表以及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共15人参加大会。这房子的主人叫李书城,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胞兄。
“来,我们一起在这儿照个相。”那一天,我在石库门前遇见一群穿着鲜艳、喜气洋洋、听口音是浙江人的中年妇女,她们正簇拥着在“一大”会址门前留影。
一打听,果然是浙江人。“我们是王会悟大姐的老乡,从浙江桐乡来的!”领头的一位女同志骄傲地说。
王会悟,作为中共“一大”会议的“秘密会务人员”,她当时的任务是在石库门放哨。1921年7月30日,中共“一大”会议还在进行之中。当晚,突然有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陌生男人从虚掩的后门阀入石库门内的一层房间,在屋内环视了一遍后,边称“找错了地方”,边退出门外。王会悟立即向正在楼上开会的“一大”代表们报告了此事。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马上终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
上哪儿才是比较安全的呢 “我想到了家乡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就建议到南湖去包一个画舫,在湖中开会。李达去与代表们商量,大家同意了这个意见。”王会悟后来回忆。
为此,王会悟立即启程,先一步赶到嘉兴。她在城内包租了两间房间,作为代表们的歇脚地,然后又委托这家旅店租了一条游湖的画舫。不日,从上海来的“一大”代表们陆续来到南湖,在细雨蒙蒙中完成了建党大业。
“今天我们来‘一大’会址,就是来感受一下当年王会悟大姐临危不惊并将一生献给党的事业的勇气和精神的。”王会悟的这些老乡满怀自豪。
与石库门毗邻的“邻居”,是上海有名的时尚之地——“新天地”。这个与“一大”会址一墙之隔的时尚世界,每天从上午开始直至深夜,都是中外游客与上海市民们最喜欢游逛的地方。“新天地”是上海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交融地、聚集处。
“当时我们承担了这一片社区的保护性重建和开发工作,就把它定位为新的一片与‘一大’会址毗邻的反映中国现代生活方式的地方,因此简称它为‘新天地’——‘一'加‘大’,就是‘天’字。”“新天地”建设参与者、学者周永平这样向我介绍。
“‘一大’会址的建筑标志就是石库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承担这片社区开发改造任务之后,就把保护和重现石库门元素放在重中之重,对旧石库门的每一块砖,每一根梁全部编了号,再认真精细地进行清洗处理,然后按原样砌筑上去。同时又对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胆的时尚设计,形成了现在的这种‘旧元素、新关系’的上海石库门地段的时尚中心。”周永平讲述了当年他们改造“新天地”的过程。
花岗石铺地的步行街穿行在石库门建筑群中,让老上海人有了怀旧的好去处,而就在这种怀旧中又发现了石库门新的美。上海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缩影,“到了石库门旁的‘新天地’,就等于看到了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也就多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当年在此诞生的原因和那一代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今天我们在这里都看到和感受到了。”周永平说,常听来此的“老外”这样感叹道:原来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所创造的美好生活,竟然如此打动我们的心弦。
在熙熙攘攘的“新天地”中心步行街上。,我随意走进了一家坐下来可以看见“一大”会址的西餐厅,“新天地”的社区商圈经济模式,现在已经普及全国各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既是我们在对文物性建筑群保护开发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独特而创新的做法,同时又通过合理利用红色文化的优势,来促进和创造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继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而此刻,在我的眼前,清晰地映出两行醒目的大字: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从这儿走向未来。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库门前后的那些抹不掉的身影和声音,总在我脑海中萦绕……”承上启下,由现实转入回忆,引出有关人物的事迹。
B.王会悟的浙江桐乡老乡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时满怀自豪,想要感受当年王会悟大姐的勇气和精神,从正面描写了王会悟的形象。
C.“新天地”的改造注重保护和重现石库门元素,同时又对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胆的时尚设计,形成了上海石库门地段的时尚中心。
D.“’老外’这样感叹道:原来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所创造的美好生活,竟然如此打动我们的心弦”,体现了他们对中国发展的认可。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围绕石库门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留候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日:“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汉王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良说汉王日:“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日:“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良进口:“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B.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C.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D.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即刘邦,沛县人,西汉王朝开国皇帝,秦末任泗水亭长。
B.咸阳,秦统一后定都于此。因位于山之南,水之北,故称咸阳。
C.侯,古代爵位名,为《礼记》中五等爵的第二等,候要比伯高一等。
D.谥,也称谥号,是古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而给予的褒扬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打算用两万军队去攻击秦朝峣关下的军队,而张良认为秦军还很强大,不可以轻敌,他主张使用疑兵之计,派人用财宝去收买秦将。
B.张良向汉王进言,如果想要击败齐国,就要重用黥布、彭越和韩信。黥布是勇将,与项王有隔阂;彭越在梁地反叛;韩信能够独当一面。
C.张良体弱多病,从未单独率军作战,但足智多谋。汉王对韩信想自立为齐王一事非常生气,汉王在张良的劝说下派他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的印信。
D.封赏功臣时,高帝认为张良功劳大,说他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高帝让他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没有接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5分)
(2)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建康层楼 王冕[注]
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
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逃。
江山如画知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
六代繁华在何处 败红残绿野萧萧。
[洼]王冕,元末诗人,这首诗是他青年时期游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时所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危”字突出了层楼之险,“客恨饶”即“客恨多”,引起了下文。
B.颔联中“羞”“空”暗含着情感,诗人远眺,看见北雁南飞,听见雁声嘹亮。
C.颈联中诗人感慨“江山如画”,此时只有无私的清风明月才能慰藉自己的内心。
D.尾联中“败红”“残绿”“野萧萧”渲染了萧瑟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心情。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 ▲ ”和“ ▲ ”的不足,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2)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 ▲ ”的景象也勾起了词人的故国之思;而“ ▲ ”则是对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论语·为政》中,孔子教导子路对待学问的正确态度是“ ▲ , ▲ ”,孔子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诸子学尤其是近代诸子学研究逐渐升温,成为哲学,文学和史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近代思想家的诸子学研究与肇始于乾嘉学派的诸子学 ▲ 。因此,(▲)。事实上,近代诸子学既与乾嘉学派具有 ▲ 的理论渊源,又与乾嘉学派不可 ▲ 。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两者立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相去甚远,秉持的立言宗旨和价值诉求 ▲ 。正如近代哲学肩负着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的双重历史使命,近代思想家对诸子思想的解读和诠释也直接服务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斗争和现实需要。也就是说,近代诸子学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理论初衷与意蕴特质。深入剖析近代诸子学的时代特征,有助于既直观感受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的差异,又有助于当下诸子学研究进行历史借鉴。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脉相承 亲密无间 相提并论 截然不同
B.一脉相承 不可分割 等量齐观 迥然相异
C.一以贯之 亲密无间 等量齐观 截然不同
D.一以贯之 不可分割 相提并论 迥然相异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学术界一直侧重强调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的传承关系,而对二者之间的差异重视不够
B.学术界一直对差异重视不够,关于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而侧重强调传承关系
C.学术界一直侧重强调传承关系,关于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而对差异重视不够
D.学术界一直对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之间的差异重视不够,而侧重强调二者的传承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助于既直观感受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的差异,又有助于为当下诸子学研究进行历史借鉴。
B.既有助于直观感受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的差异,又有助于当下诸子学研究提供历史借鉴。
C.既有助于直观感受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的差异,又有助于为当下诸子学研究进行历史借鉴。
D.既有助于直观感受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的差异,又有助于为当下诸子学研究提供历史借鉴。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云层内的各种微粒因为碰撞摩擦而积累电荷,当积累的电荷量足够多时,会产生放电的现象。而放电通道中释放的巨大热量使周围空气受热而急剧膨胀,在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发出强烈的震动,并伴随巨大的爆炸声。这就是我们能看见闪电和 ① 。
云层与地面间发生放电时,喜欢挑软柿子捏,即优先通过距离近且导电性好电阻小的路径,电阻越小就越吸引喜好走捷径的闪电。人体,树木,金属等的导电性远比空气的导电性好,这就给人或建筑物等带来被雷击的风险。
当建筑物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上会聚集大量感应电荷,与带电云层形成一个电容很小的电容器。当感应电荷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时,避雷针尖端的电场强度足够大,使得它与云层之间的空气被击穿,电阻急剧减小,形成放电通道。避雷针通过导线连接地面,其电阻与建筑物相比小很多,电荷将沿着导线传入大地,避免 ② 。由此可见,所谓“避雷针”, ③ 。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请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荀子·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而《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结合材料和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覃塘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不合文意,“媒体的舆论主导着人们的生活”错误。原文是“媒体主导着舆论的走向,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影响”)
2.B(分析不当。没有引用论证)
3.B(A项,因果颠倒,“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能看到儒家思想的身影”是结果,不是原因。C项,不合文意,“通过教育来对国民进行思想上的统一”不是“为了强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而是为了“政权的维护以及统治地位的长久延续”。D项。分析不当,“这些道德标准初步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地位”错误。原文是“这些道德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4.B(分析不当。“绿色冬奥即使用绿色电力。就是使用由可再生能源转化而成的电能”错误,“绿色冬奥”包括使用绿色电力,但内涵丰富,不仅仅指使用绿色电力)
5.C(A项,不合文意,“升级为'冰立方'提高了标准”错误,不是“升级”“提高了标准”,而是“变身”,即“改造”的意思。B项,扩大范围,“所有赛区建设了高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说法错误,原文是“张家口赛区”D项,无中生有。“最大的特色”于文无据)
6.①材料一侧重从绿色办奥意义的角度,阐述了绿色办奥是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②材料二侧重从绿电的角度,介绍北京冬奥会场馆全部使用了绿色电力。③材料三侧重从绿色交通的角度,介绍北京冬奥会主要使用各种低碳节能的清洁能源车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7.B(分析不当,“从正面描写了王会悟的形象”错误,应是“从侧面描写了王会悟的形象”)
8.①中共“一大”在这里召开,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②上海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缩影。中国共产党建党那一代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人们在“新天地”都能看到和感受到。③“新天地”的社区商圈经济模式。已经普及全国各地;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叙写了每天都有无数仰慕者前来参观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并在它门口留影纪念。②回顾了邓中夏和王会悟这些幕后英雄当年为中共“一大”顺利召开所做的贡献。③交代了“新天地”的改造过程和现在的繁华热闹,并抒发了一些感慨。(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C(原文标点: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11.D(谥号不一定是褒扬的称号)
12.B(张冠李戴,不是齐国,而是楚国)
13.(1)这只是秦将准备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不顺从。(如果)士兵不顺从(就)一定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而攻打他们。(“独”“因”“解”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
(2)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皇上在留地相会,这是上天把我交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侥幸时常有效(“起”、“幸”和状语后置“会留”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仆僮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以厚礼)安莽,而是把全部家财来寻求刺杀秦王的刺客,为韩国报仇,因为他的祖父、父亲做过五代韩王相国。沛公从雏阳向南穿过轘辕山时,张良领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用两万军队去攻击秦朝烧关下的军队,张良游说说:“秦军还很强大,不可以轻敌。我听说那位守关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这种商人之类的人是可以用利益收买他的心的。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行,为五万人准备吃的东西,在各个山头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派郦食其带着贵重财宝去收买秦国守关的将领。”秦将果然背叛秦朝,想与沛公军队联合,一起西去袭击咸阳,沛公想采纳他的意见。张良说:“这只是秦将准备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不顺从。(如果)士兵不顺从(就)一定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而攻打他们。”沛公于是率军袭击秦军,把他们打得大败。沛公于是率军来到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做了汉王。汉王让张良多赠送项伯财物,让项伯代替请求汉中土地。项王就答应了项伯的请求,(汉王)于是得到了汉中土地。张良劝告汉王说:“大王何不烧毁经过的栈道,断绝回去的道路呢 向天下表示您没有东回的心思了,以此稳固项王的心。”(汉王)于是让张良回去。(汉王)前行,随后烧毁断绝经过的栈道。项王因此没有了西忧汉王之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从小路西归汉王。来到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舍弃函谷关以东等地区作为封赏。谁能和我一起建功立业呢 ”张良上前说:“九江王黥布是楚王的勇将。与项王有隔阂;彭越与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可以立即利用。而汉王的将领中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能独当一面。如果想舍弃这些地方,就送给这三个人,那么楚王的大军就可以攻破了。”而最终攻破楚王大军的,是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从未单独率军作战,经常作为出谋划策的大臣,时时跟随汉王。汉王四年,韩信攻破齐国而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说汉王,汉王派张良授予韩信齐王的印信。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王到达阳夏的南边,作战不利而在固陵坚守营垒,诸侯逾期不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他的计策。诸侯都到来了。汉王六年正月,封赏功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这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皇上在留地相会,这是上天把我交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侥幸时常有效,我希望受封在留县也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后留侯去世,谥为文成侯。
14.A(理解错误,“危”字突出的不是“层楼之险”,而是“层楼之高”)
15.①对六朝帝王偏安江左,沉缅享乐的嘲讽之情;②对江山如旧、人事已非和繁华不再的感慨之情;③对英雄豪杰建功立业,重整山河的期待之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1)犹有未树也 犹有所待者也
(2)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17.B(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一以贯之: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根据语境,第一空选用“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不容许割裂、拆开。亲密无间: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根据语境,第二空选用“不可分割”。等量齐观: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根据语境,第三空选用“等量齐观”。迥然相异:差别很大。明显不一样。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根据语境,第四空选用“迥然相异”)
18.A(先说“传承”,再说“差异”,和前后文衔接更好。排除B、D两项,再比较A、C两项,C项中,“关于近代诸子学与乾嘉诸子学”独立成句,与前后文衔接不好,排除C项)
19.D(A项,语序不当,将“既”放在第一个“有助于”前面;搭配不当。将“进行”改为”提供”。B项,成分残缺,在“当下诸子学”前添加介词“为”。C项,搭配不当,将“进行”改为“提供”)
20.①听到雷声的原因 ②建筑物被雷电破坏 ③其实是“引雷针”(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
21.因为云层与地面间发生放电时,优先通过距离近且导电性好的路径,(2分)而人体等的导电性远比空气的导电性好,(2分)所以有被雷击的风险。(1分)(意思答对即可,句子不包含因果关系的酌情扣分)
22.【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和立意参考
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引用《荀子·劝学》中的名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引用孔子的语录,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材料引导我们思考学与思的关系;不能整日空想,而要善于学习,善于借助别人的成果和经验;不能只顾埋头学习,而要学会思考,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写作任务是结合材料和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参考立意:①不能只是空想;②学与思应结合;③努力学习,不忘独立思考。
(二)写作任务和要求分解
任务一:思考和感悟
作文必须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立意不准确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
任务二:结合上述材料
材料的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所体现,有概述或分析。要由材料引出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任务三:明确文体
文体不限,自定文体。但要有文体意识,选择使用什么文体,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规范。
(三)题意评分解说
题意 评分等级 文章特征
符合题意 一类文 54~60分 A.明确回答了引导语中的问题,立意准确,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B写作重点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充实,感悟深刻,表达精彩,亮点突出。C.文体特征鲜明。
二类文 48~53分 A.明确回答了引导语中的问题,立意准确,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B.写作重点较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较充实,感悟较深刻,表达流畅,有一些亮点。C.文体特征鲜明。
三类文 42~47分 A.回答了引导语中的问题,立意基本准确,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B.写性一般。C.文体特征不够鲜明。
基本符合题意 四类文 36~41分 A.没有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有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悟立意不够准确。B写作重点不突出,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言不流畅,逻辑混乱。C.文体特征不鲜明。
偏离题意 五类文 35分及以下 A.部分偏离题意的,酌情给分(21~35分)。B.完全离题的,酌情给分(0~20分)。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完全忽略写作要求,完全没有文体意识,仅选取材料,写作任务或写作要求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
(四)补充说明
1.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字数等扣分
①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②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⑥完全空白的,评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