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北师大版《崂山道士》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五年级下北师大版《崂山道士》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22 07: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崂山道士北师大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单元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
示的中心。
2.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
事情节。
教学目标简介作者和作品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 《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简介作者和作品故事情节 开端:王生慕道,求师学法。
发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
结局:王生回家,演法失灵。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拓展延伸 真有穿墙术吗?蒲松龄写《崂山道士》的用意何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