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4 考向3 化学工艺流程(选择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4 考向3 化学工艺流程(选择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05 08:52:30

文档简介

考向3 化学工艺流程(选择题)
INCLUDEPICTURE "../典例.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典例.TIF" \* MERGEFORMAT (2021·山东等级考)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中有气体生成
B.③
C.④时温度不宜过高
D.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
INCLUDEPICTURE "../色块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色块j.TIF" \* MERGEFORMAT 审题思维 关键信息解读
① 根据工艺流程逆向分析可知,以二氧化硫和纯碱为原料,得到的结晶成分为NaHSO3,则母液为__饱和NaHSO3__溶液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__H2SO3__,溶液呈酸性,所以加入纯碱进行中和,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2SO3+2Na2CO3===Na2SO3+2NaHCO3__,__NaHSO3+Na2CO3===Na2SO3+NaHCO3__,所以调节pH为8进行中和后得到__Na2SO3__和__NaHCO3__
② 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混合吸收,此时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SO3+SO2+H2O===2NaHSO3↓__、__SO2+NaHCO3===CO2+NaHSO3↓__
③ 由①分析可得,母液中含__NaHSO3__和__H2SO3__,无NaHCO3
④ NaHSO3高温时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2NaHSO3Na2SO3+H2O+SO2↑__,用含氧气的气体干燥时,温度过高会变质生成__Na2SO4__
本题答案为__B__
INCLUDEPICTURE "../举一反三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举一反三j.TIF" \* MERGEFORMAT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上题制备的无水NaHSO3作原料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1说明酸性:H2SO3>H2CO3
B.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HSO3是否被氧化
C.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解析】反应1为二氧化硫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则说明酸性:H2SO3>H2CO3,A正确;反应1结束后,溶液中为亚硫酸氢钠溶液,不与氯化钡反应,若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沉淀为硫酸钡,可证明NaHSO3被氧化,B正确;反应2为2NaHSO3+Zn===Na2S2O4+Zn(OH)2,亚硫酸氢钠中硫化合价从+4下降到+3,作氧化剂,还原剂是锌,化合价从0升高到+2,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错误;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故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D正确。
答案:ABD
INCLUDEPICTURE "../核心必备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核心必备j.TIF" \* MERGEFORMAT
化学工艺流程的结构
INCLUDEPICTURE "../技法点拨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技法点拨j.TIF" \* MERGEFORMAT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模板
INCLUDEPICTURE "../考场练兵·提素养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考场练兵·提素养j.TIF" \* MERGEFORMAT
1.实验室用TiCl4水解法制备纳米TiO2的简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TiCl4发生水解反应,可生成TiO2·xH2O
B.氨水的作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可用AgNO3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D.制得的TiO2纳米颗粒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解析】选D。TiCl4发生水解反应:TiCl4+(x+2)H2OTiO2·xH2O↓+4HCl,A正确;Ti4+水解显酸性,加入氨水促进水解,B正确;沉淀的表面附有TiCl4,可用AgNO3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C正确;制得的TiO2纳米颗粒,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错误。
2.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H++[B(OH)4]-,Ka=5.81×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为NH3
B.可选用KCSN溶液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
C.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主要目的是除去Fe3+和Al3+
D.H3B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3BO3===Na[B(OH)4]
【解析】选C。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中加入硫酸铵溶液,得到气体,根据硼镁矿和硫酸铵化学式知,得到的气体应为NH3,用NH4HCO3吸收NH3得到(NH4)2CO3;过滤得到的滤渣1应为难溶于硫酸铵溶液中的SiO2、Fe2O3、Al2O3;调节滤液pH=3.5再过滤得到H3BO3,此时滤液中主要含有MgSO4,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铵进行沉镁,得到Mg(OH)2·MgCO3,加热分解可以得到轻质MgO;母液中含有(NH4)2SO4。溶浸时,主要是硼镁矿和硫酸铵反应,根据流程可知该过程有氨气产生,结合元素守恒可得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Mg2B2O5·H2O+2(NH4)2SO4===4NH3↑+2MgSO4+2H3BO3,产生的气体为NH3,A正确;Fe3+和KSCN溶液混合得到血红色液体,所以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铁离子,B正确;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目的是有利于析出H3BO3,C错误;H3BO3存在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加入NaOH消耗氢离子,促进平衡正向移动,Na+结合[B(OH)4]-生成Na[B(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3BO3===Na[B(OH)4],D正确。
INCLUDEPICTURE "../高考猜押竞技场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考猜押竞技场j.TIF" \* MERGEFORMAT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漫画中提到的“碳中和”目标的是(  )
A.向燃煤中添加碳酸钙
B.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C.借助光伏、风电、核电等技术发电
D.利用光驱动合成生物学,将二氧化碳合理转化
【解析】选A。“碳中和”指的是区域在一定时间内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吸收、节能减排等形式,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据此解答。A.向燃煤中添加碳酸钙,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错误;B.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正确;C.借助光伏、风电、核电等技术发电,减少火电的利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正确;D.利用光驱动合成生物学,将二氧化碳合理转化,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正确。
2.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盐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ClO有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B.NaHSO3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C.NaCl易溶于水,可用于工业电解制备钠
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抗酸药物
【解析】选A。NaClO有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消毒杀菌就是利用了NaClO的强氧化性,A正确;漂白纸浆是利用SO2的漂白性,B错误;工业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备金属钠,与氯化钠是否易溶于水无关,C错误;NaHCO3可用于制抗酸药物,是利用了其能和酸反应生成CO2,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无关,D错误。
3.新材料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
A.“天宫二号”航天器使用的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钛合金
B.“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太阳翼的材料——石墨纤维复合聚酰胺薄膜
C.“太阳能路灯计划”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砷化镓
D.“领雁”AG50轻型运动飞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解析】选A。A.钛合金是合金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密切混合和结合所构成的物质,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B.石墨纤维是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聚酰胺薄膜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B错误;C.砷化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C错误;D.玻璃纤维是由熔融玻璃快速抽拉而成的细丝,不是金属材料,故D错误。
4.化学在医疗、能源、宇宙探索等方面均发挥着关键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烯烃
B.用“人工肾”进行血液透析原理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利用了胶体的物理性质
C.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是一次能源,核电、光电等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其成分为高纯二氧化硅
D.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的国旗,所用的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是复合材料
【解析】选A。A.四氟乙烯含有氟元素,不属于烃类,属于卤代烃,故A错误;B.血液属于胶体,“人工肾”内部含有半透膜,透析是利用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故B正确;C.光导纤维主要原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晶体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以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故C正确;D.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是复合材料,故D正确。
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从富含NaIO3的废液中提取碘单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中试剂不能用Cu和浓硫酸代替
B.装置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IO+8OH-===5SO+I2+4H2O
C.可用淀粉溶液检验装置②中碘单质的生成
D.实验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SO2全部吹入③中被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选B。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从富含NaIO3的废液中提取碘单质,装置①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进入装置②中发生反应,通入的是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反应环境是酸性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NaIO3+4H2O===3H2SO4+I2+2NaH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IO+4H2O===5SO+I2+8H+,剩余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实验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SO2全部吹入③中被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环境,据此分析选项。A.铜和浓硫酸需要加热才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装置①中试剂不能用Cu和浓硫酸代替,故A正确;B.装置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IO+4H2O===5SO+I2+8H+,故B错误;C.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可用淀粉溶液检验装置②中碘单质的生成,故C正确;D.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是污染性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实验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SO2全部吹入③中被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故D正确。
6.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湿法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nFe2O4溶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ZnFe2O4+8H+===Zn2++2Fe3++4H2O
B.加入ZnO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以除去溶液中的Fe3+
C.加过量ZnS可除去溶液中的Cu2+是利用了Ksp(ZnS)>Ksp(CuS)
D.为加快反应速率,净化Ⅰ和净化Ⅱ均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解析】选D。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用稀硫酸酸浸,溶液中会有Zn2+、Fe2+、Fe3+、Cu2+金属阳离子进入,加入H2O2用于氧化亚铁离子,然后用ZnO调pH除去三价铁离子,过滤之后加入硫化锌沉铜,电解得到的硫酸锌溶液制取锌。ZnFe2O4溶于硫酸生成Zn2+、Fe3+、H2O,离子方程式为ZnFe2O4+8H+===Zn2++2Fe3++4H2O,A正确;加入ZnO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以除去溶液中的Fe3+,B正确;加过量ZnS可除去溶液中的Cu2+生成更难溶的CuS,是利用了Ksp(ZnS)>Ksp(CuS),C正确;净化Ⅰ中的H2O2在温度较高时会分解,该反应需要控制温度不能太高,D错误。
7.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为了验证生成的气体能与某些钡盐溶液反应和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流顺序是a→b→e→f→g→h→c→d
B.铜网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氧气
C.实验结束后,还需向装置中通入过量的空气
D.实验中的Ba(NO3)2溶液可用BaCl2溶液代替
【解析】选D。先通过浓硫酸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黄铜矿在空气中煅烧,再利用铜网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中的氧气,最后用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硫酸钡沉淀,利用硫酸钡沉淀的质量计算黄铜矿的纯度。根据对实验的分析可知,顺序正确,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过量的氧气会与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生成硫酸根离子,无法达到实验目的:验证生成的气体能与某些钡盐溶液反应,所以未反应的氧气需要除去,B不符合题意;该实验是通过测定硫酸钡的质量来获得黄铜矿的纯度,所以二氧化硫需要被完全吸收,通入过量的空气可达到此目的,C不符合题意;实验目的之一是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与某些钡盐溶液反应,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能反应,只能利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的氧化性进行验证,D符合题意。
8.碘酸钙[Ca(IO3)2]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是广泛使用的既能补碘又能补钙的新型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已知:碘酸是易溶于水的强酸,不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制取Ca(IO3)2·H2O的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过程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I2和IO
B.转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5Cl2+12OH-===2IO+10Cl-+6H2O
C.将水层溶液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除去HIO3水溶液中少量I2
D.向水层中加入Ca(OH)2或CaCl2粉末,经过滤、洗涤、干燥制得Ca(IO3)2·H2O
【解析】选B。由流程图可知I2最终转化为“Ca(IO3)2·H2O”,氧化剂的氧化性比还原剂、氧化产物的氧化性都强,故Cl2的氧化性比I2和IO都大,A项正确;由流程图可知,转化时Cl2氧化I2,生成Cl-和目标物质IO,但反应的环境不是碱性环境,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10Cl-+2IO+12H+,B项错误;CCl4可除去未反应完的I2,通过萃取进行分离,C项正确;氧化生成的HIO3是强酸,与Ca(OH)2或可溶性的钙盐反应生成难溶的Ca(IO3)2,最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制得Ca(IO3)2·H2O,D项正确。
9.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 ℃、NO:-152 ℃。
(1)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农业及燃料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生产水合肼均采用尿素法,即利用NaClO溶液、NaOH溶液与尿素[CO(NH2)2]反应制得水合肼。生成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生成无毒害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空气中的氧气能氧化NO,所以必须先排尽空气,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完全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的气体产物检验不完全。(2)该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无尾气吸收装置,会导致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3)①如果有NO,则经过装置B冷却后,进入C中的气体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即现象是C中出现红棕色气体;②装置B的作用是冷凝使NO2完全液化。(4)装置A中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5)①NaClO溶液、NaOH溶液与尿素[CO(NH2)2]反应可制得水合肼,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钠,故生成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CO(NH2)2+2NaOH===N2H4·H2O+Na2CO3+NaCl;②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生成无毒害的物质氮气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2NO23N2+4H2O。
答案:(1)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完全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的气体产物检验不完全 (2)无尾气吸收装置
(3)①C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冷凝使NO2完全液化
(4)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
(5)①NaClO+CO(NH2)2+2NaOH===N2H4·H2O+Na2CO3+NaCl ②2N2H4+2NO23N2+4H2O
PAGE考向3 化学工艺流程(选择题)
INCLUDEPICTURE "../典例.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典例.TIF" \* MERGEFORMAT (2021·山东等级考)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中有气体生成
B.③
C.④时温度不宜过高
D.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
INCLUDEPICTURE "../色块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色块j.TIF" \* MERGEFORMAT 审题思维 关键信息解读
① 根据工艺流程逆向分析可知,以二氧化硫和纯碱为原料,得到的结晶成分为NaHSO3,则母液为__ __溶液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__ __,溶液呈酸性,所以加入纯碱进行中和,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 __,所以调节pH为8进行中和后得到__ __和__ __
② 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混合吸收,此时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 __
③ 由①分析可得,母液中含__ __和__ __,无NaHCO3
④ NaHSO3高温时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 __,用含氧气的气体干燥时,温度过高会变质生成__ __
本题答案为__ __
INCLUDEPICTURE "../举一反三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举一反三j.TIF" \* MERGEFORMAT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上题制备的无水NaHSO3作原料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1说明酸性:H2SO3>H2CO3
B.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HSO3是否被氧化
C.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INCLUDEPICTURE "../核心必备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核心必备j.TIF" \* MERGEFORMAT
化学工艺流程的结构
INCLUDEPICTURE "../技法点拨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技法点拨j.TIF" \* MERGEFORMAT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模板
INCLUDEPICTURE "../考场练兵·提素养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考场练兵·提素养j.TIF" \* MERGEFORMAT
1.实验室用TiCl4水解法制备纳米TiO2的简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TiCl4发生水解反应,可生成TiO2·xH2O
B.氨水的作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可用AgNO3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D.制得的TiO2纳米颗粒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2.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H++[B(OH)4]-,Ka=5.81×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为NH3
B.可选用KCSN溶液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
C.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主要目的是除去Fe3+和Al3+
D.H3B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3BO3===Na[B(OH)4]
INCLUDEPICTURE "../高考猜押竞技场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考猜押竞技场j.TIF" \* MERGEFORMAT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漫画中提到的“碳中和”目标的是(  )
A.向燃煤中添加碳酸钙
B.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C.借助光伏、风电、核电等技术发电
D.利用光驱动合成生物学,将二氧化碳合理转化
2.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盐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ClO有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B.NaHSO3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C.NaCl易溶于水,可用于工业电解制备钠
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抗酸药物
3.新材料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
A.“天宫二号”航天器使用的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钛合金
B.“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太阳翼的材料——石墨纤维复合聚酰胺薄膜
C.“太阳能路灯计划”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砷化镓
D.“领雁”AG50轻型运动飞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4.化学在医疗、能源、宇宙探索等方面均发挥着关键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烯烃
B.用“人工肾”进行血液透析原理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利用了胶体的物理性质
C.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是一次能源,核电、光电等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其成分为高纯二氧化硅
D.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的国旗,所用的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是复合材料
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从富含NaIO3的废液中提取碘单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中试剂不能用Cu和浓硫酸代替
B.装置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IO+8OH-===5SO+I2+4H2O
C.可用淀粉溶液检验装置②中碘单质的生成
D.实验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SO2全部吹入③中被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6.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湿法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nFe2O4溶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ZnFe2O4+8H+===Zn2++2Fe3++4H2O
B.加入ZnO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以除去溶液中的Fe3+
C.加过量ZnS可除去溶液中的Cu2+是利用了Ksp(ZnS)>Ksp(CuS)
D.为加快反应速率,净化Ⅰ和净化Ⅱ均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7.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为了验证生成的气体能与某些钡盐溶液反应和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流顺序是a→b→e→f→g→h→c→d
B.铜网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氧气
C.实验结束后,还需向装置中通入过量的空气
D.实验中的Ba(NO3)2溶液可用BaCl2溶液代替
8.碘酸钙[Ca(IO3)2]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是广泛使用的既能补碘又能补钙的新型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已知:碘酸是易溶于水的强酸,不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制取Ca(IO3)2·H2O的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过程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I2和IO
B.转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5Cl2+12OH-===2IO+10Cl-+6H2O
C.将水层溶液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除去HIO3水溶液中少量I2
D.向水层中加入Ca(OH)2或CaCl2粉末,经过滤、洗涤、干燥制得Ca(IO3)2·H2O
9.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 ℃、NO:-152 ℃。
(1)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农业及燃料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生产水合肼均采用尿素法,即利用NaClO溶液、NaOH溶液与尿素[CO(NH2)2]反应制得水合肼。生成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生成无毒害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