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教育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五柳先生传》2004—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28个试题(省市按音序排列)
10(未出现) 09(2);08(4);07(2);06(6);05(4);04(7);课外文段(3)
课内文段
1、2009·乐山市
文言翻译。(3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
译文:
译文:喜欢读书,不在字句上作过分深解;(1分)每每有心得,(1分)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1
分)(翻译中意思相近即给分)
2、2009·眉山市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②〖畜〗同“蓄”。 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
A.符合 B.恰好 C.满足 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6.C
7.A
8.B
9.①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
3、2008·恩施自治州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24.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曾不若孀妻弱子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故人不独亲其亲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文: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26.欣赏文中插图,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
答:
27.根据下面句子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五柳先生的衣食志趣再现出来。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答: 24.(2分)B。
25.(2分)①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②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评分说明:一句1分。
26.(2分)读书适意,醉酒怡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评分说明:意思答对2分。
27.(2分)示例:挡不住风雨的简陋居室冷清寂寞,破旧不堪的粗布短衣补丁无数,常常空空如也的锅碗瓢盆一贫如洗,但他却安然自若,不改己志。评分说明:酌情给分。
4、2008·荆门市
一、(10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③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⑤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⑥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⑦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⑧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⑨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欤?
8、《五柳先生传》的作者陶渊明,是 (朝代)诗人,是 诗派的代表人物。(2分)
9、解释加点的词。(2分)
期在必醉 衔觞赋诗
造饮辄尽 或置酒而招之
10、翻译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分)
译文: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与上文哪几句话意思相同或相近?请将句子序号写在下面。(2分)
12、为人作传,不知姓名处所,有悖常理;言其志趣,平淡无奇,不足称道。请认真揣摩文章,说说你对这种写法的理解。(2分)
5、2008·乌鲁木齐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完成17~21题。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 或置酒而招之
会宾客大宴 一食或尽粟一石
C. 期在必醉 D.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失期,法皆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译文:
19.填空。
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______________”一句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20.文章赞美了五柳先生怎样的精神?你是否喜欢这个人物?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17.B
18.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19.思想性格 志趣爱好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0.赞美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6、2008·双流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乐其志 此乐何极
B.期在必醉 失期当斩
C.或置酒而招之 一食或尽粟一石
D.颇示己志 寻向所志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亦不详其姓字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真不知马也 D.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8.下面对所选文段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突出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C.文中的五柳先生虽然“好读书”,但只满足于了解文章大概,而不能作深入理解。
D.文章末段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这是对先生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译文: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6、C
7、D
8、C
9.(4分)(1)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把(它)作为自己的号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不因为贫贱而忧愁,不因为富贵而心情急切”亦可)(每句2分,第(1)句翻译通顺1分,落实“因”和补充出“以(之)为”的“之”,每点0.5分;第(2)句翻译通顺1分,落实“戚戚”和“汲汲”,各0.5分)
7、2007·孝感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7、A
8、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10、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8、2007·烟台市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2分)
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9、2006·达州市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15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 ) (2)( ) (3)( )(3分)
(1)A、期在必醉 B、君问归期未有期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 B、怅恨久之
C、楚人怜之 D、又数刀毙之
(3)A、亲旧知其如此 B、其两膝相比者
C、以彰其咎 D、其真无马邪
19、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21、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 》;
作者: (2分)
人物形象: (2分)
18、(1)A(2)B(3)D。
19、(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0、(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
21、略
10、2006·桂林市
古诗文阅读与欣赏(18分)
[阅读材料一]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威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钦?葛天氏之民钦?
[阅读材料二] [阅读材料三]
饮 酒 过故人庄
陶渊明 孟浩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问群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7、指出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1分) (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C、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D、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 ( )
A、许 学生不知何许人也 B、以 因以为号焉
高可二黍许 以乐其志
C、会 每有会意 D、而 或置酒而招之
会宾客大宴 既醉而退
9、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小题2分)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富贵。
译文:
10、“好读书,不求甚解“在[阅读材料一]中的意思是什么?今天,句意有了什么变化?(2分)
答:
11、《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写的自传,他“性嗜酒”,“造钦辄尽,期在必醉”,但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请问他内心在意的是什么?试结合[阅读材料一][阅读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12、[阅读材料一][阅读材料二]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找出[阅读材料二]最为生动刻画隐士形象的两句诗,并说说其动传神在哪里?(3分)
答:
13、请从[阅读材料三]中,找出陶渊明的诗在语言上对后世诗人、诗风影响的例子,并做简要分析。(2分)
答:
14、指出下面对[阅读材料二][阅读材料三]的赏析不当的一项(2分) ( )
A、两位诗人的笔下,菊花都诗人情感的载体,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B、陶渊明曾自比为“羁鸟”,“池鱼”,说自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如今他重归田园,喜不自胜,“欲辨已忘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句中“合”、“斜”两字化静为动,全句描写出景物由近及远,富有层次。
D、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两句与[阅读材料三]表明了相同的人生态度。
7、(A)
8、(B)
9、翻译下列句子。
①译文:到别人家喝酒总是要一醉方休。或: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造”、“期”两词的理解必须正确,且全句通顺方可得满方,否则酌情扣分。)
②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中)于发财做官。(“戚戚”、“汲汲”两词的理解必须正确,且全句通顺方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10、答:文中意: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咬文嚼字。今意: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入理解。(每问1分,意近即可。)
11、答:陶渊明在意的是人民生活的安乐,社会风氯的淳相朴;在意的是心灵与大自然的契合。(2分,答出其一点即可得满分,表达不准确酌情扣分。)
12、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分)。采菊、悠然、见;“采菊”一词既展现了诗人自得其乐的生活,也体现了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悠然”、“见”则形象地表现出他悠闲自得的心境地。(2分,能抓住其中关键的词得1分,分析合理1分)
13、答:找出相关诗句1分;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出陶渊明诗歌具有“清新自然、带有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的语言特色(或答“冲淡而醉厚”亦可)2分
14、(D)
11、2006·黄冈市
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3~ll题。(11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j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亦不详其姓字( ) (2)每有会意( )
(3)期在必醉( ) (4)其言兹若入之俦乎( )
9.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我的译文:
10.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2分)
我的理解:
11.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我的介绍:
8 . ( l )知道; ( 2 )休会.领会;(3 )期望,希望;(4)辈,同类。(4分,每题 1 分)
9 .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分,如关键词语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10 .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2 分,意近即可)
11 .参考示例: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 3 分,能从生活状泥、性格、、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
12、2006·龙岩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6-8题。(10分)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字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黥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
(1) 不知何许人也 许:__________
(2) 好读书 好:__________
(3) 亲旧知其如此 亲: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因以为号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戚戚于贫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赞同五柳先生“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6、(3分)(每小题1分)(1)处所(2)爱好、喜欢、喜爱 (3)亲戚
7、(4分)(1)(2分)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2)(2分)不为贫贱而忧虑。
8、(3分)
示例:赞 同:因为他读书只在领会文章要旨,并不过分在一字一句上费工夫,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我们在有限时间内快速阅读,获取更多信息。
不赞同:因为对文章要旨的理解是在对一字一句理解基础上实现的,没有对文章内容、手法的理解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
(以上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表意见1分,理由2分)
13、2006·泰安市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王子猷①居山阴②,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③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迭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王子猷:书法家王羲之之子。②山阴:今浙江绍兴。③《招隐》:左思的一首田园诗。④剡:读shàn,今浙江嵊县。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造饮辄尽
③不戚戚于贫贱
④人问其故
8、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译:
②经宿方至,迭门不前而返
译:
9、试举例说出陶渊明、王子猷共同的性格特点。(4分)
7、①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见解 ②往,到 ③忧愁的样子 ④原因
8、①他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②走了一夜才到,但是到了(戴安道的)门前并没有进去反而回去了。
9、都具有率真放达的性格
14、2006·烟台市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2分)
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6.(1)降职或远调 (2)不用说 (3)平民 (4)通“德”,感激。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15、2005·东营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3题。
(一)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分)
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
8.答案: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劳累 ④ 助词,将宾语前置。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9.答案: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
的庸人。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
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6、2005·济宁市
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8题。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二)
靳秋田索画(之二)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
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
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郑板桥集》
5.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亦不详其姓字 详:
②每有会意 会意:
③绝不知乐在何处 绝:
④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慰: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8.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
同点。(只谈一点即可)(3分)
5.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
评分:本题4分,每问答对得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6.答案:①详细地知道②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③断然,绝对(根本)④宽慰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解释准确得1分。
7.答案:①(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②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译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举例:④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绝不知乐在何处”。 ②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等等。
评分:本题3分,意思对即可。
17、2005·南通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8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的样子。 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 D.亦雅咏不辍(停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 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
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
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
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
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7.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
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4. C
5. D
6. D
7.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追究;每逢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4分。每句1分)
8.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3分)
18、2005·孝感市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固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每有会意(料想,猜测),便欣然忘食
B.造饮辄(就)尽,期(希望,愿望)在必醉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挂心,在意)去留
D.不戚戚(忧愁的样子)于贫贱,不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富贵
6.对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但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天性喜好喝酒,但因家里贫穷不能常有酒喝?
C.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冷冷清清,不能遮风蔽日?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
7.下列四项中不能体现五柳先生志趣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 B.性嗜酒
C.或置酒而招之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8.对本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B.本文的“赞语”既进行了评论,又照应了前文。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C.本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但思想过于消沉,不足为取。
D.本文多次使用带“不”的句式,突出了五柳先生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及其高洁志趣。
5.A
6.A
7.C
8.C?
19、2004·广州市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6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选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14.解释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1)亲旧知其如此( ) (2)造饮辄尽 ( )
(3)期在必醉( ) (4)无从致书以观 ( )
(5)俟其欣悦( ) (6)卒获有所闻( )
15.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6.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在兴趣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读书的方式和目的上,不同之处是什么? (5分)
14 .(1)旧友,旧交 (2)往,到 (3)希望,愿望(4)取得,买到 (5)等待 (6)终于
15. (1)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不能遮挡寒风,也不能遮掩烈日。(2)因此别人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16 . 相同:都非常喜欢读书。 不同:前者读书“不求甚解”,求“会意”,目的是“自娱”;后者借书、抄书、求师,目的是“观群书”、求上进。
20、2004·海南省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9-9题。(20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大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性嗜酒( )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4)饮少辄醉( )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
21.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4分)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4分)
(1)“五柳先生”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4分)
19. (1)处所、地方 (2)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就
20. .(1)忘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2)环绕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或:滁州城四周都是山)
21.(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21、2004·河北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五 柳 先 生 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3、文章的作者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你还学过他的《 》(1分)
4、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3分)
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______________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置:______________
③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去: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指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分)桃花源记 饮酒 归园田居 (写出其中任意一片,没有错误即可)
4.(2分)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5.(3分)①嗜:爱好,特别喜欢。 ②置:置备,置办。 ③去:离开 (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6.(4分)①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②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7.(3分)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立于世俗之外)、自得其乐(率真自然)、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人。(答出一方面的1分。意思对即可)
22、2004·苏州市
阅读《五柳先生传》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燕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4分)
A.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B.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洋洋科与造物者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C.曾不吝情去留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翁亭记》)
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楼记》)
E.忘怀得失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7.《五柳先生传》的结尾,有一段评论性的文字。请你默写出其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品格的一句话。(2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分)
[译文]____________
9.“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典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答]____________
10.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他这样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你有什么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
6.C、D(A.亲戚 亲近 B.往、到 创造 C.离开 D.冷清的样子 E.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9.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23、2004·宿迁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 ——10题。 ( 15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 【 】(4分)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
B.好读书,不求甚解
辙生好为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
C.便欣然忘食
主人日再食 (《送东阳马生序》)
D.因以为号焉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宠辱偕忘 (《岳阳搂记》)
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9.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3分)
答:
10. 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4分,有创见的加分)
答:
7.B、E (共4分,每项2分)
8.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到……去;期:期望、希望。)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
(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共4分,每题2分,四个重点词译得不准确,每个扣1分,扣完为止)
9.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结合自己读书习惯(1分),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3分);辩证、有创见的加1-2分;仅答“赞成”、“不赞成”不得分。(共4分)
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
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24、2004·盐城市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5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0、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颇示己志: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12、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 (3分)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14、赏读与拓展(4分)
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
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2分
10、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很 2分
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 (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
12、饮酒、读书、写文章 3分
13、B
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5、益阳市·2004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故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好读书,不求甚解:hào喜欢 B.性嗜酒:sì爱好
C.常著文章自娱:zhuó通“着” D.箪瓢屡空,晏如也:ān悠闲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或置酒而招之 B.不知日之入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并写出一个能完整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
兴趣爱好:
性格:
1.A
2.B
3.兴趣爱好:好读书、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课外相关文段
26、2008·南通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
敌国不敢谋( )
百姓不信( )
方是之时(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4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2.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4分)
①
②
23.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问题。(4分)
十年春,齐师代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魏王在“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时任用田文为相,请结合选文中鲁庄公的言行,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20、①率领 ②国家 ③信任 ④正当,在
2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
22、要点:①性情率真 ②心胸开阔 ③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④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 ⑤善于与同僚沟通
23、要点:取信于民 ;善于用人。
27、2008·青岛市
课外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7分)
韩愈传(节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②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风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刺史。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i):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寻登进士第( ) ②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译文:
12.通读全文,你认为韩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分)
答:
10.(1)不久,随即。 (2)向来,一向。
11.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学,不需要等待别人鼓励。
12.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大意正确即可)
28、2007·连云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8~12题。(15分)
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的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1)何惧而匿 (2)浩然再拜
(3)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 (4)欲荐诸朝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0分)
A.卒不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维以实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朝宗怒,辞行/停数日,辞上 D.君与韩公有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黑质而白章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B.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先帝刨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2)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12.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水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3分)
8. (1)隐藏 (2)两次 (3)一起 (4)之于
9.选C。
1O选D
11. (1)你不要求做官,但我并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 (注意“仕”和“奈何”的翻译,仕是做官的意思;奈何是为什么的意思。) (2)适逢他的老朋友来了,一起畅饮,非常高兴。(注意“会”和“剧”的翻译会是适逢的意思,剧是流畅、痛快的意思。)
12.隐居山林,40岁才到京城,诗中语句不为帝王所喜:率性而为,不喜约束。(意思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原课件中心网站) www.21cnjy.com 第 1 页 共 22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2 五柳先生传
课文说明
一、整体感知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二、问题研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练习说明
一、背诵课文,画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通过背诵,增加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等等。“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是开放性练习,没有统一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二、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指书中的旨意。)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期,期望。)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三、△这篇文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请课外查找有关资料,结合你所读过的陶渊明诗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道拓展性练习,意在沟通课内外的联系,沟通本课与学生以前读过的陶渊明诗作的联系。此题没有统一答案,重在引导学生课外查找有关资料,谈自己的看法。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有利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有关陶渊明资料的能力。谈自己的看法,同时又是一种口语表达的练习。
四、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这是一道要求学生动手写的练习。见“有关资料”中的“参考译文”。翻译的过程,事实上也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过程。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动手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积累文言词语,同时也能认识到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的语言特点,从而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建议
一、可以指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二、以点拨为主,多练习诵读。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有些句子如“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可作简要介绍。
三、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同学从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同学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导背诵。
四、本文是作者的自画像,却采用了史传的形式,对于这样写的好处,可稍作点拨。
五、课文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应予以注意: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
有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
学生已经学过《桃花源记》,对作者的名字和大体事迹是比较熟悉的,不用再作介绍。下面摘录两条有关陶渊明家庭生活状况和嗜酒的材料,供参考。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宋移晋祚(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二、补充注释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 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所以又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娄
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三、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四、《五柳先生传》赏析(孙静)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
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猛志逸四海”。《饮酒》诗中又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对年近四十仍然功业无成,颇为感慨。中年几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又加上性情耿介,不会圆滑,难免不惹祸患,便毅然归田。他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他的可贵处就在于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五柳先生传》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全文不长,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间。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却能做到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艺术功力。
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飘忽,也起得风趣。但不要轻轻看过,以为只是作者的趣笔,实则其中隐含深意。“许”做“处所”解,“何许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视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却不知何地人,可见他不在流俗观念之中。古人又是重声名的,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希图能够声名不朽,而先生却连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为号,可见他又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不仅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说足,而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来便使“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极平淡,味极深醇,这就是苏东坡评陶诗所说的“似癯实腴”的境界。作者《归园田居》诗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传》文的“宅旁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又隐隐散发出一股田园气息,映衬出一个田园幽居者的形象,可以说没有一点闲笔墨。嵘评陶诗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同样可以移来评他的文。
“闲静”二句用正叙点出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情操。正因为不为荣名利禄动心,所以能守志不阿,也因此才高出于流俗之上。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话是比较能说到点子上的。“闲静少言”与“不慕荣利”相照应,“闲静”即不尚交往,“少言”即不喜应酬,也就是陶诗中所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意,二句前后呼应,互为补充。
下面集中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分四个方面写,中心则突出其悠然自得的情调。“好读书”四句是讲读书。对于“不求甚解”,解法一向很有分歧,其实它只是对下文“会意”而言的。意思是说读书不求对书的系统的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己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作者《赠羊长史》诗说:“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是这种读书态度的最好说明。“性嗜酒”八句是讲饮酒。“造”当“到”解,“造饮”即到那里饮酒。“不吝情”是“不系恋”、“不在意”之意。亲旧招饮,造饮则醉,却不以去留为意,见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更为浓足。作者《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曾说:“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这几句便是写他醉酒陶情的意态。“环堵”五句是写安贫。“堵”即“墙”,“环堵萧然”就是四壁空空。“短褐穿结”是说穿的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箪瓢”分别是盛饭和盛水器,“箪瓢屡空”即饮食不继。“晏如”是安然的样子。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却处之坦然。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见出先生的高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平和的一面时说,他“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这里所写的境界。“常著”四句是写著文,他吟诗作文,用意也是在示志娱情。示什么志,娱什么情呢?就是本篇传记中所写的高志奇情:憎恶世俗,守志于田园,甚至是陶醉于田园。他借文章“导达意气”,自乐其志,所以忘怀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终。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风神宛然。古人说文章作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陶文够得上这样的标准。
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黔娄”见于《高士传》,是齐国一个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黔娄之妻的话见于《列女传》。“戚戚”是忧愁的样子,“汲汲”是热中追求之意。“其言”句意思是,黔娄之妻的话所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兹”是连词,起承接作用,有“则”、“斯”之意。“若人”,这个人,指五柳先生。如果我们把《传》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那么也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赞”中这几句话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可以说是“赞”体的“明”的作用。“无怀氏”见《庄子》,“葛天氏”见《吕氏春秋》,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陶渊明常用古史传说指称自己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即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时代。《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羲农”即指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时代。赞赏五柳先生简直是无怀氏、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等于说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文章的境界更高了,文章的思想也进一步升华了,可以说是“赞”体的“助”的作用。作者的《与子俨等疏》说:“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里写的显然是这种生活的折射。
《五柳先生传》在写作上的特色,还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
我国史书比较发达,传记一类文字也出现较早。《史记》《汉书》都包括大量人物传记。但是这些都是史传,本质上属于历史。所以,尽管它们也具有文学性,甚至被称为“传记文学”,对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舍,但总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迹。《五柳先生传》不同,它是纯文学性传记,不等于人物的纪实。说《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况”,也只是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以为这就是陶渊明的全部真实,便未必妥当了。比如“闲静少言”四个字就很值得推敲。在对世俗一面来说,陶渊明是“闲静少言”的,所谓“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可是在另一个生活圈子里,他既不“闲静”,也不“少言”。他和田园中的农户“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和志同道合的佳邻好友“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都是“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另外,他在实际生活中也不是整天那样悠然。由于他是“欲有为而不能者”,心情并不能完全平静。五十岁时写的《杂诗》还在说:“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对壮志未伸、年华虚度竟然焦灼到整夜不得安眠,哪里悠然呢!他的生活不断下降,“夏日抱长饥,寒冬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有时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向人乞讨去了,也是无法一味“晏如”的。他还写了《述酒》《咏荆轲》《读山海经》等诗,写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那样的诗句,对时事的激烈情绪溢于言表,可见也没有完全遗世,成为无怀氏、葛天氏王国里的公民。所以《五柳先生传》虽是自况,却不等于全面纪实,而是创作。它不拘人物之迹而传人物之神。对于陶渊明来说,虽然并不符合全部实迹,却比任何史传的记载更能表现出陶渊明的风貌。它着重刻画出一种人物精神,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为“陶渊明精神”,这是作者理想的、衷心倾慕的、在诗文作品中竭力表现的精神,也是作者千百年来给人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这就是艺术和典型的力量。《五柳先生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传记,开创了文学传记体,隋末唐初人王绩作《五斗先生传》,即承其流。这是一。
第二、如果我们稍微细心一点,便会发现,本文对人物的描写,大半都是总结性语言。从性情品格到读书、饮酒、处贫、著文各方面生活,无一不是概括性的结论。好像作者在给五柳先生做鉴定。没有写一件具体事实,但每一项中都包含大量的事实,所以,简约的语句中含有丰富的内容,高度凝练。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但是特点并不就是优点,用总结性的语言刻画人物,也可以写得干枯,而且很容易流于抽象、概念。本文的妙处在于,虽然使用结论式的语句,却决不抽象化、概念化。每一条都含有丰满的生活意境;逐条叙来,又具有诗一般的韵味。这是因为作者提炼出来的结语,已经充分生活情态化、形象化、诗化了,显示了作者概括生活、表现生活的巨大能力。两晋时期玄风盛行,清谈玄言崇尚用简约的语言表述深奥的意蕴,那时连品题人物也讲究隽语传神,我们可以在《世说新语》中看到这方面的具体描写。影响及于文风,便取精约明净,简语传神。陶文的这一写法可能与这种风气有关。
第三、作者写《五柳先生传》,着重刻画五柳先生的精神,不是无谓的。显然是颂扬这种精神和这样的生活态度,也显然是以这种精神和态度睥睨世俗。所以《五柳先生传》不仅是自况,还是自许、自赞。但是这赞许之意,并不直接诉诸文字,而是寓于字里行间。于叙事中见颂扬,于颂扬中见兀傲。粗粗读来,作者只是不动声色地勾勒人物形象,转一体味,扬己傲世之意尽在其中。“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箪瓢屡空,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些平平淡淡的似乎完全是客观叙述的语句中,包含多少颂扬与自我肯定!“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不言傲世,傲世之意自在言外。这是很高的写作本领,压抑着满怀激情不使流泄,结果笔端饱含感情,表现得更为含蓄,也更有感人力量。
第四、文字的特色也值得注意。朱熹评陶渊明的诗说:“平淡出于自然”。陶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非常朴素质实,决不选声设色,讲究词藻色彩的华美。有柳有宅已足够了,便无取乎绿柳黄墙。《归园田居》诗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也只取桃柳绕屋,而不讲桃红柳绿。作者在这一点上,与在他之前的郭璞、之后的鲍照、同时的颜延之,都大异其趣。他的表现方式则纯取白描,只是用平淡的语言直叙情事,摹状物象,使人好像透过玻璃观物,不觉其有语言文字,而直触到其中的事、物、情。作者的文笔又极其自然,如清溪流水,随物曲折,如白云浮天,舒卷自如,读起来丝毫没有吃力之感。宋人杨时说,陶渊明“冲澹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话是不错的,用力学便不免做作,做作也便无法自然。必须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方能造自然之境,自然与“率意任真”分不开。但就文字表现上来说,平淡自然又不是率尔操觚所能办到的。文字要运用到十分圆熟的地步,才能达到平淡自然的境界,所以它是文字的高境。这里不是说只有平淡自然的文章才好,而是说平淡自然是文字的高格之一,是文艺百花园中独具风韵的一朵奇葩。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五、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
陶潜《五柳先生传》,“不”字为一篇眼目。“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重言积字,即示狷者之“有所不为”。酒之“不能常得”,宅之“不蔽风日”,端由于“不慕荣利”而“家贫”,是亦“不屑不洁”所致也。“不”之言,若无得而称,而其意,则有为而发;老子所谓“当其无,有有之用”,王夫之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船山遗书》第63册《思问录》内篇)。如“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仇兆鳌选林云铭《挹奎楼稿》卷二《〈古文析义〉序》:“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南村》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若不求‘解’,则‘义’之‘析’也何为乎?”窃谓陶之“不求甚解”如杜甫《漫成》之“读书难字过”也;陶之“疑义相与析”又如杜甫《春日怀李白》之“重与细论文”也。……书之须细析者,亦有不必求甚解之时;以词章论,常只须带草看法,而为义理考据计,又必十目一行。一人之身,读书之阔略不拘与精细不苟,因时因事而目宜焉。
陶潜《自祭文》:“人生实难,死如之何!”按语意本《全三国文》卷五二嵇康《圣贤高士传·尚长》:“喟然叹曰:‘吾知富贵不如贫贱,未知存何如亡尔!’”《后汉书·逸民传》作“向长”,记此言作“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潜曾撰《尚长禽庆赞》,即见本卷。《全唐文》卷六九六李德裕《问泉途赋》:“昔向子平称‘吾已知’云云,陶靖节亦称‘人生实难’云云,今作赋以问之”;早以二语连类。庾信《拟咏怀》之九:“不特贫谢富,安知死羡生!”倪注《庾子山集》卷三此诗,未知其用向长语也。秦观《淮海集》卷五《自作挽词》设想己死于贬所、身后凄凉寂寞之况,情词惨戚,秦瀛撰《淮海年谱》元符三年:“先生在雷州,自作《挽词》,自《序》曰:‘昔鲍照、陶潜皆自作哀词,读余此章,乃知前作之未哀也。’”信然,而集中无此自《序》。
(摘自《管锥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六、《五柳先生传》赏析(邱子钊)
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闲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传》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志趣。
对他的名字作了介绍之后,接着写他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一是饮酒,一是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他虽然隐姓埋名,但与道家说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并不一样。不过,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二个志趣──饮酒。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这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三个志趣──著文章。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他实际上是有痛苦的,但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解脱。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明作者也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这就是陶渊明诗文的一大特色。
(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导入:我们学习过陶渊明什么作品?——《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背诵《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背诵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_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解题:五柳先生是什么意思?——陶渊明的号。
为什么以五柳先生为号?——请看《五柳先生传》。
关于自传
自传,传记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但就内容而言,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相同,实际上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
走进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shì号靖节先生,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谥shì号: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 朋友或门人给予的称号。
时代背景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好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音频朗读
听读课文 读准字音(注意链接有flash朗读)
朗读正音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宴yàn
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戚qī qī于贫贱,不汲汲jí jí于富贵。”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 翻译
要求:①在注释里找出加蓝色字词的解释;②利用工具书或自己推断加红色字词的解释。
③逐句,逐段翻译全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亦:也。
其:代词,他,指五柳先生。
姓字:姓名和表字
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因:因而。
以为:以之为,把(它)当作。
焉:语气助词,无实义,不译。
译: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闲:闲适。
静:沉静。
慕:羡慕。
译: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好:爱好,喜欢;
甚:很,非常;
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意,指书中的旨意。
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
译: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作深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性:天性,天生。
嗜:爱好,喜欢。
译: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置:摆。
招:打手势叫人来,这里是邀请的意思。
之:代词,他,指五柳先生。
饮:喝酒。
必:一定。
译: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邀请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
既:已经。
退:离开,辞去,指回家。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语气,相当于“竟”。
译: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冷冷清清的样子)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蔽:遮蔽。
译: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遮不住风和阳光。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褐:粗布衣服。
穿:破洞。
结:补缀连结。
译: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颇:稍微。
“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滕野先生》
颇:很。
示:表达,显示。
译:常常写文章来自我娱乐,从文中也稍微表达出自己的志趣。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忘怀:忘却。这里指不在意。
忘怀得失:忘却自己的得与失。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译: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赞曰:赞语说。
之:助词,的。
有言:曾经说过。
于:因为。
译: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关于“黔娄”:
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
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其言 兹若人之俦乎?
其言:这句话;她的话。
兹:对这个问题争论激烈。老师们基本上同意下面的意见:兹,这;若,此。“兹”与“若”是同义词并用,是同义复合,翻译时只译为一个“这”即可。
兹若人:此人(这人),指五柳先生。
之:指示代词,这。
译:这句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觞:洒杯。
衔觞:喝酒。
赋诗:作诗。
衔觞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以:来。
乐:使……快乐。
译: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使自己的心志快乐。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无怀氏、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朴厚实。
之:助词,的。
欤:语气助词,无实义,不译。
译: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读懂文意
文章叙议结合,第一段为叙传:写五柳先生的生活,第二段为议赞:赞扬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其中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你能从前文中找出与这两句话相呼应的句子吗?
不戚戚于贫贱——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
填表:
文中第一段写了五柳先生四方面的情况,分别是籍贯姓字,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活状况。仔细读第一段,从文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这几方面的句子。
主要方面 相 关 内 容
籍贯姓字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思想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曾不吝情去留,忘怀得失。
志趣爱好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生活状况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得出五柳先生有三大爱好:好读书,好饮酒,好著文章。
讨论:请细细品味文章语句,并结合先生的生平,说说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⑴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读书不能死抠字眼,而力求真谛,同时还与作者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 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读书不为功名利禄,这是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娱的写照。
咬文嚼字
如何理解“不求甚解”?
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而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
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释怀和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⑵好饮酒而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功名利禄,而只是“自娱”,这又是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
⑶好著文章而自娱。
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淡泊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深入体悟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除了运用叙议结合的写法,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不”字为一篇眼目
“不”: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总结“多用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名作欣赏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布置作业
明星档案
认真阅读《五柳先生传》这篇课文,用原文中的语句为陶渊明设计一份明星档案。
文坛巨星——陶渊明档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7张PPT)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21世纪教育网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我们学习过陶渊明什么作品?
《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
背诵《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背诵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附1
自传,传记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但就内容而言,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相同,实际上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
关于自传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shì号靖节先生,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
谥shì号: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 朋友或门人给予的称号。
走 进 陶 渊 明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时代背景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好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听读课文 读准字音
音频朗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hào
shì
zhé
lìn
hè
dān
yàn
朗读正音
céng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朗读正音
qián lóu
shāng
jí jí
zī
chóu
qī qī
yú
注释 翻译
要求:
①在注释里找出加蓝色字词的解释;
②利用工具书或自己推断加红色字词的解释;
③逐句,逐段翻译全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亦:也。
其:代词,他,指五柳先生。
姓字:姓名和表字
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因:因而。
以为:以之为,把(它)当作。
焉:语气助词,无实义,不译。
译: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闲:闲适。
静:沉静。
慕:羡慕。
译: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好:爱好,喜欢;
甚:很,非常;
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意,指书中的旨意。
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
译: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作深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性:天性,天生。
嗜:爱好,喜欢。
译: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置:摆。
招:打手势叫人来,这里是邀请的意思。
之:代词,他,指五柳先生。
饮:喝酒。
必:一定。
译: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邀请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
既:已经。
退:离开,辞去,指回家。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语气,相当于“竟”。
译: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冷冷清清的样子)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蔽:遮蔽。
译: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遮不住风和阳光。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褐:粗布衣服。
穿:破洞。
结:补缀连结。
译: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颇:稍微。
“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滕野先生》
颇:很。
示:表达,显示。
译:常常写文章来自我娱乐,从文中也稍微表达出自己的志趣。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忘怀:忘却。这里指不在意。
忘怀得失:忘却自己的得与失。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译: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赞曰:赞语说。
之:助词,的。
有言:曾经说过。
于:因为。
译: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关于“黔娄”
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
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其言 兹若人之俦乎?
其言:这句话;她的话。
兹:对这个问题争论激烈。老师们基本上同意下面的意见:兹,这;若,此。“兹”与“若”是同义词并用,是同义复合,翻译时只译为一个“这”即可。
兹若人:此人(这人),指五柳先生。
之:指示代词,这。
译:这句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觞:洒杯。
衔觞:喝酒。
赋诗:作诗。
衔觞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以:来。
乐:使……快乐。
译: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使自己的心志快乐。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无怀氏、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朴厚实。
之:助词,的。
欤:语气助词,无实义,不译。
译: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文章叙议结合,第一段为叙:写五柳先生的生活,第二段为议:赞扬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其中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你能从前文中找出与这两句话相呼应的句子吗?
传
赞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不慕荣利
填表
主要方面
相 关 内 容
籍贯姓字
思想性格
志趣爱好
生活状况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曾不吝情去留,忘怀得失。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文中第一段写了五柳先生四方面的情况,分别是籍贯姓字,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活状况。仔细读第一段,从文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这几方面的句子。
请细细品味文章语句,并结合先生的生平,说说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得出五柳先生有三大爱好:好读书,好饮酒,好著文章。
⑴好读书
读书不能死抠字眼,而力求真谛,同时还与作者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 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读书不为功名利禄,这是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娱的写照。
而不求甚解。
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如何理解“不求甚解”?
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而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
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释怀和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⑵好饮酒
而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功名利禄,而只是“自娱”,这又是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
⑶好著文章
而自娱。
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淡泊名利
率真自然
安贫乐道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除了运用叙议结合的写法,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
“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曾不吝情去留”
“不蔽风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字为一篇眼目
“不”
总结“多用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淡泊宁静的隐士)
生活:环堵萧然 晏如也
志趣 读书:好读书 不求甚解
饮酒:性嗜酒 期在必醉
写文章:常著文章以自娱
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志趣
赞: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 不同流合污的精神风貌)
(不慕荣利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
小 结
文章从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五柳先生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名作欣赏
认真阅读《五柳先生传》这篇课文,用原文中的语句为陶渊明设计一份明星档案。
文坛巨星——陶渊明档案
姓名:陶渊明 朝代:
名: 字:
号:
性格:
爱好:
生活状况:
作品: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①“好读书”
②“性嗜酒”
③“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书中求乐
——隐士风范 淡泊宁静
——率真自然(或率真放达)
东晋
元亮
潜
“五柳先生”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名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安贫乐道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课文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2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狠抓基础
1.给加点字注音。
好读书( ) 嗜酒( ) 黔娄( ) 衔觞( )
箪( ) 俦( ) 吝情(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
(3)性嗜酒__________ (4)每有会意__________
(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 (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
(7)晏如__________ (8)以乐其志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各句。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本文是一篇 ,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7.简答题
(1)根据课文第一段,说说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文第二段的“赞”,归纳了五柳先生哪两个特点。
二、强攻阅读
(一)课内精段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号__________。
9.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____________ 辄____________
10.解释加点的字。
(1)或置酒而招之__________ (2)环堵萧然__________
(3)期在必醉__________ (4)短褐穿结__________
11.对下列句子里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其姓字(其:他的)
B.因以为号焉(因:因此)
C.既醉而退(既:已经)
D.以此自终(以:用)
12.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13.将下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4.怎样正确地评价他的居住习惯和生活细节?
(二)课外美文阅读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①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A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B时皆服其量⑥。
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②参政知事:副宰相。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⑤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完结。问,追究。⑥量:度量,气量。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喜记人过( )
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
③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
④蒙正遽止之( )
16.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
②蒙正遽止之 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
A:
B:
18.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
①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与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因此,中学生应当特别重视学习方法。
②法国17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③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时代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只凭“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进行学习,肯定无法适应。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决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效率。效率从何而来?爱因斯坦的公式“W=X+Y+Z”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Y代表方法。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加和抵消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
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这些获奖者大多认为,学生在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蒋南翔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的吗?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说明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何等重要。
⑤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在知识的密林中成为手持猎枪的猎人,获得有效的进攻能力和选择猎物的余地。”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曾对《科技导报》记者说,很重要的素质是向知识的“进攻性”,不需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的和次好的学生的标准。
1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④段引用了蒋南翔先生一个生动的比喻,其中“猎枪”比喻的是什么?“干粮”比喻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第⑤段中加点的“这种素质”指的是什么?(限30字以内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狠抓基础
1.hào shì qián shānɡ dān chóu lìn
2.(1)何处 (2)到……去;每每,总是 (3)喜好 (4)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5)急切追求的样子 (6)推究;代词,指五柳先生类 (7)安然自若的样子 (8)使……欢乐
3.(1)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愁苦,不为了富贵而急切追求。
(2)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
4、传记 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
5.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
6. B
7.(1)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2)①不愁贫贱,也不追求富贵。 ②怡然自乐,返璞归真,希望过先民那种纯朴天真的生活。
二、强攻阅读
(一)课内精段阅读
8.东晋 陶渊明(或陶潜) 五柳先生
9.shì zhé
10.(1)有人 (2)墙 (3)希望 (4)破、坏
11.B 12.B
13.(1)平时悠闲平静少说话,不去追求名利。
(2)心中便忘记了得失,用这种生活态度过自己的一生。
14.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思想值得学习,但他消极避世,放浪形骸的行为并不值得效法。
(二)课外美文阅读
15.①过错 ②这 ③假装 ④立刻,急忙
16.①——C ②——A ③——B
17.A: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B: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大。
18.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三)现代文阅读
19. 中学生应当特别重视学习方法。
20. (1)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加或抵消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3)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21. “猎枪”比喻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干粮”比喻积蓄的知识。这样生动形象地写出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的重要性,用此来强调并证明了中心论点,指明掌握学习方法比积累知识重要。
22. 向知识的进攻性,不安于接受书本上的答案,发现与书本不同的东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