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画杨桃》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张图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看图,回答。
3.从不同角度看,我们看到的图片也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画杨桃》这篇文章,看看从中能得到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先来听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听准字音。
2.字词学习展示:(1)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积累了哪些词语呢?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2)出示词语PPT。(3)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双响炮读词。师生共同正音。 半晌 教诲(4)出示红色会认字,同桌互读。(5)开火车读生字。
3.多音字指导。(1)出示多音字“倒”。(2)请学生汇报预习时整理到的读音。(3)课件出示两个读音(dǎodo),生尝试组词。(4)教师通过做动作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两个读音与字意。(5)出示多音字的句子,生自由练习,指生尝试朗读,通过实际运用的方式锻炼字音使用。
4.游戏巩固识字。通过“摘杨桃”的方式练读会认字。
5. 现在请你快速默读,根据预习结合刚才的录音,来说说课文围绕画杨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根据PPT进行填空补白。
(三)、精讲点拨,深化质疑
1. 体会我画杨桃的态度。①“我”是怎样画杨桃的?请划出相关句子,读一读。②从“认认真真”和“老老实实”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③这种态度值得学习吗?学生回答。2.看到“我”画的杨桃,同学们和老师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1)体会同学们的嘲笑。①学生读文找句子。通过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②交流后让学生读读文中的句子,读出同学们的嘲笑。 “杨桃是这个样子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方式:指名读——体会——再读——齐读)(2)理解老师的态度和做法①听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没有笑,他是怎么做的?划出这段话。②学生交流。③“审视”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理解“审视”。④同学们想想:老师这一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
3.出示第一次对话,体会同学们对“我”的嘲笑。(1)出示第一次师生对话。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2)你为什么这么读?引导学生发现标点符号(感叹号),帮助体会同学们的心情和指导朗读。(3)师生合作朗读。(4)通过朗读,你有什么感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4.出示第二次对话,体会同学们的吞吞吐吐,难为情。(1)出示第二次对话,生自由读一读。(2)通过朗读,你有什么感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发现标点符号:省略号。帮助体会和朗读。(3)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朗读。体会同学们心情的变化,由嘲笑变为不好意思、内疚。(4)学生回答。
5.出示PPT展示师生两次对话。①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段对话,你发现什么?前一段对话回答得很简单,很干脆,很坚定,同学们还在嘲笑;后一段对话里有很多省略号,同学们的语气支支吾吾、吞吞吐吐。②想想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大家看到的和我看到的一样。③语言能代表我们的心情,想到刚才还嘲笑别人,同学们心情怎样?(不好意思、后悔、自责)④请你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读这段话。
6.过渡语:听了你们真情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由刚开始的严肃变得和颜悦色了,引导学生体会老师感情的变化。他和颜悦色地说——引读(课件出示老师对学生说的那番话)引导理解:这段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看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不要随意嘲笑别人。)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7.指导朗读,尝试背诵老师含义深刻的话语。
8.小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四)、拓展阅读
师:同学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接下来将要学的《小马过河》,园地五中我爱阅读的《好天气和坏天气》,请大家读一读,看看又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13画我 杨桃 同学角度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