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生物入侵者》教案(公开课)

文档属性

名称 19.《生物入侵者》教案(公开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22 11: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了解生物入侵,增强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是来自农村,那你们记不记得在夏天的时候,我们的农田里面有一种数量非常多的螺,大家知道这种螺吗?(知道,福寿螺),对,是福寿螺。其实福寿螺原本的故乡是南美洲,在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发现它的味道比较鲜美,营养价值也很高,所以把它作为特种经济作物引进广为养殖。但是福寿螺也并不就是好东西,它的繁殖力很强,过了不久养殖者就要不了那么多了,怎么办?于是大量的福寿螺被遗弃掉,大家想想,如果一个人被遗弃掉会怎么样?很可能会没得吃没得穿饿死冷死是吧,但是被遗弃的福寿螺没有死,因为它的适应性极强,无论是农田还是天然湿地,它们都能生长繁殖。而且它们的食量极大,澡类,禾苗等都是它们的腹中餐,包括一些很粗糙的植物它们都能啃食,曾经在很多地方出现过刚插下的秧苗很快就被田里的福寿螺吃光了。从此以后人们就意识到了福寿螺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了它作为美食的价值,于是福寿螺就被我国列为首批的生物入侵者。那么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生物入侵者》(板书课题)
这是一篇事理性的说明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达到三个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了解生物入侵,增强防范意识。
检查预习
昨天已经叫你们进行预习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词(学生集体读,师纠音)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几个词应该怎么读?(小黑板)
栖qī息 厄è运 酝酿yùn’niàng 劫掠lǜe 蜥蜴xīyì
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的祖师爷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是不是所有自远方来的都是朋友呢?对于像福寿螺这样的“生物入侵者”,我们还能“乐”吗?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自由阅读课文,找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再看看这篇课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还讲了哪些内容?(学生自由阅读,师走动检查阅读情况)
1.(大家看完了没有?)那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教师明确,课文的第几段?)作者是如何称呼这些“入侵者”的?(“移民”“偷渡者”)
2.那么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之外还讲了哪些内容?(提问个别学生)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写到危害、原因和途径、不同观点、采取的措施?
明确:危害、原因和途径、不同观点、采取的措施。
3.我们中国有个成语叫“鸠占鹊巢”,也就是斑鸠很懒,它自己从来都不筑巢,要生蛋的时候它就占人家喜鹊的巢,当一个物种一旦成为生物入侵者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点鸠占鹊巢的味道呢?那么当这些生物入侵者“鸠占鹊巢”的时候,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4.生物入侵带来了那么多的危害,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鸠占鹊巢”的呢?
5.面对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6.世界上一些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呢?
危害:经济损失和对物种多样化构成威胁
原因和途径:国际贸易、跨国宠物贸易、宠物主人的疏忽和遗弃
不同态度:主张“物竞天择”,主张干涉扼制
措施:实行监控计划
具体研读
在上课时我们已经说过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学习说明文应该要了解它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我们学过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学生回忆:时间、空间、逻辑)。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学生回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诠释、画图表、下定义、摹状貌等。)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课文采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在作文时,做者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请同学们与同桌进行讨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语言准确,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
打比方——使说明生动形象
拓展
除了课本中提到的生物入侵者,还有很多这样的生物入侵者,例如
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一分钟一英里的杂草)
美国白蛾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
非洲大蜗牛
牛蛙
海藻
北美虾
紫茎泽兰 空心莲子草 豚草 毒麦 互花米草 飞机草 假高梁 福寿螺
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发生病变,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加强抵御生物入侵,减少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我们也来出谋划策,提议各种有效对付生物入侵者的策略,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同学们可以上下桌四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有小组代表发言。
加强对生物入侵危害的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建立相关法律,加强对外来生物引进的安全管理
分析外来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电视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报道,水葫芦的过度繁殖是池塘里的鱼大量死亡,池塘主人把水葫芦捞起之后发现水葫芦特别长,就突发奇想把它们经过加工编制成藤制品出售,生意做得非常好。其实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对于这些生物入侵者,我们可以进行合理地利用,变劣为利,也是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