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
一.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的不同景象。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4、迁移运用《雷雨》中学到的方法,学习《雪》。
二.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谜语导入
师:千条线,万条线,落在雨里看不见。(雨)你都知道哪些有关雨的词语?倾盆大雨、毛毛细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雷雨,看老师板书。(讲解雷的书写)齐读
【设计意图:用谜语导入适合低年级孩子的乐趣,通过说雨的词语,轻松过渡到雷雨,既是一种复习,也是一种拓展。】
(二)自读圈画 读中感悟
课前根据老师的预习单ppt预习单。课文已经读熟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0页,再来认认真真把课文读一遍,然后把课本轻轻反扣在桌面上,坐端正。老师说清楚了吗?开始。(生读课文)同学们小耳朵真灵,把老师的要求听得清清楚楚。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雷雨的?谁来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师板书:前中后。你看,课文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单,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主动去读课文,找问题,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三)品词析句 积累运用
师:学习雷雨前咱们先来看雷雨前。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想想,雷雨前的景物有哪些变化?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卡片出示“压”谁会做压的动作 用点劲。做着动作来读读这句话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什么感觉?生说:很害怕。很闷。带着你的感觉读读这句。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叫人喘不过气来,一起读。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出示卡片:乱。左边一个舌,右边是竖弯钩。谁会用乱说个词语。(乱摆、乱动、乱放、乱哄哄、乱七八糟)再来读读文中的这个词。出示卡片:乱摆在这大风中,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字就读“垂”,翘舌音在读’chui”,出示卡片:垂。瞧瞧这个字“垂”哪个笔画最多,(横画)而且横画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长,下面的一横比一横短。那咱们一起写写这个字,口诀:千字在中间,一横最长在中线,一竖一撇在两边,一横更比一横短。中间宽两头尖这个字才好看。孩子们,轻轻地拿出铅笔,坐端正。在田字格里工工整整的写一个。咱们再来读读这个字。垂“垂下来”什么意思?——掉下来 它们的意思很相近,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仔细看,什么时候用“掉下来”,什么时候用“垂下来”?同桌互相说一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柳枝垂下来)你发现了吗?(点出两个词)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再点出蜘蛛课件)小蜘蛛有丝连着呢,所以,作者说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课文用词多准确啊。谁来读?评:他把这两个轻声词读得又短又轻,让我们好像看到了那只小蜘蛛悄悄地快速的逃走了。小蜘蛛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呀?害怕相信你一定会读好这个句子风了,雨就要来了。一起读。(整段课文课件)除了狂风中的小树,除了急急忙忙逃走的小蜘蛛我们这个时候还会看卡片: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越——越——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尽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师评价:小朋友们的回答越来越好,老师也越来越高兴。
3、 看,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师生齐读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我采用的是随文识字,在处理“压、垂、乱”时,我采用组词语、做动作和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再放在文中去读、去品,学生在掌握生字的同时,也感悟了雷雨前的景象变化。】
学习雷雨中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场大雨就要来了。
师做动作:哗,哗,哗,雨下起来了。伸出你们的手,咱们一起下雨吧。(师生一起做拍手的动作)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再大点.....渐渐的,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师:刚才我们通过掌声表现了雨声的变化,现在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雨声的变化吗?自己试着练习读一读。ppt: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树哇,草哇,花哇都等着这场大雨呢?请你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吧?生再读一遍第4段。继续读第5段,第6段。你的声音为什么越来越小?它从大到小有一个过程。那你能再把这段读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个过程。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可以吗?看这,老师读这儿,男孩子读这儿,女孩子读这儿。咱们比比看,谁读得最好。我们配合着读出了雷雨的变化,给自己鼓鼓掌吧。
【设计意图: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来表现雷雨中的变化,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先用掌声表现雨声,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效果很出彩。】
师:学习雷雨后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快来看,你看到了什么。雨过天晴,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读这个词——彩虹。你能说说你眼中的彩虹是什么颜色的吗?五颜六色。多美呀!再来读读这个词。课件:过去,人们都以为“虹”是一种动物,两颗脑袋,细长的身子,正张着大嘴饮着雨水呢,这就是最初的“虹”字。多形象啊。所以,古人在造字时,用“虫”作了“虹”的偏旁。这个字就读:虹(几人)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小故事,有趣吗?从图上还可以看出什么?雷雨前逃跑的小蜘蛛呢?你在哪呀?你坐在网上干什么呀?织网、捕虫子吃、看彩虹...小蜘蛛坐在网上听,听到了什么?蝉的叫声越来越响,青蛙的叫声也越来越大了。多热闹的音乐会呀!小蜘蛛你可以带我们去欣赏雨后的美景吗?生配乐读7、8段。声音真好听,谢谢你。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读。读得真美。齐读7、8段。
(四)以例悟法 拓展阅读
师:作者按照这样的顺序清楚的介绍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拿出资料袋,读读《雪》这篇文章,看看他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雪太阳躲进了云层,天色越来越暗,风也越刮越大。一片,两片......雪下起来了。雪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变白了,汽车变白了,房子也穿上了白色的棉袄...... 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小朋友们都跑出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还有的在滑雪比赛呢!发现了没有,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同桌相互说说。下雪前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呀?这是下雪前的景象。雪中又是怎样的?Ppt:一片,两片......雪下起来了。雪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变白了,汽车变白了,房子也穿上了白色的棉袄...... 看(一片,两片。越下越大。白色的棉袄)通过这些词,你看到了怎样的雪?相信你能读好这两段。大地变成了白色的世界,多美呀!让我们来美美的读读吧。雪后孩子们都出来了,心情怎么样?把雪后的景象,把孩子们的快乐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拓展《雪》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来自主阅读文章,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寻求答案,告诉学生学以致用,真正的达到一课一得。也让学生拓展阅读面,丰富语言文字。】
(五)总结
师:孩子们,坐端正。眼睛看这——《雷雨》与《雪》两篇文章,作者细心的观察,清楚的描写顺序,让我们感受到了雷雨与雪的变化与神奇。今后,我们都要做个有心人,相信你也会写出非常精彩的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