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想象①②
教学目标:
1、了解创意图形的特点与作用,学习图形创意设计的思维方法。
2、运用所学进行联想和想象练习,体会图形创意的一般过程,学生对联想和想象有了概念和形象上的认识理解后,引导其进行创造实践。
3、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意潜能,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学情分析:
学生美术基础较差,特别是设计基础。所以本课要上好必须设计好活动,重在引导,但是学生对这课内容比较感兴趣,喜欢参与活动,所以要针对课堂内容设置情景,激发他们参与进来,重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联想与想象的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
创造出独特而有内涵的全新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展示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1+1=?
生:思考:王、11、田......
师:同学们思维都很活跃,给出的答案都非常有创意!
通过这个极富创意的小游戏导入课题-图形想象①②,进入到后续的学习情境中去。
二、新授
1、了解创意图形的特点和作用
利用多媒体展示两个图形
师:你从这些图片中得到什么信息
生:1一滴血和一个水龙头,2、一把破伞,3、被砍伐的树林和一把斧头4、告诫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等。
师:优秀的图形设计以其超乎想象、特立独行的大胆创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从而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达。
师:现代图形创意设计广泛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于视觉传达的各个领域,包括招贴画、报纸、杂志、网络、路牌、霓红灯、包装、电影、电视广告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不同领域的创意图形。
[点评]从不同角度了解创意图形,说明创意图形设计广泛性,生活中随处可见,亟待我们投入进去,使学生有一种投入创作的使命感,为后面积极学习和勇于创新打下基础。
2、图形创意中的常用的方法-- 同构
利用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的某些相似性质,按一定的主题进行拼贴,或按某种内在联系与逻辑进行缝合。
分类:共生同构、异影同构、正负同构、换置同构等。
多媒体展示圆形、三角形、方形等产生联想图片
师:看到这些基本图形会联想到什么?
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学生有很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3、课堂小练笔:(任选一项完成)
1.以三角形、方形或圆形等基本形巧妙地展开联想,画出你能想到的有趣图形。
2.用26个英文字母或生活中的日用品,以想象的方法画出有趣的想象图形。
生:讨论、创作
师:巡回指导、给学生鼓励!
本节内容尽量避免老师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强加于学生,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使之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展现自己的才能,从中享受到自信和快乐。
4、学生作品展示:主要看作品是否新颖有趣,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点评]以简单基本形做源点,让学生展开思维,天马行空地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创作实践,使之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5小结:参与创新,时代的使命!
师:敢于创新,打破常规,是新时代赋于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同学们,你们都有会一对会飞翅膀,这对翅膀叫联想和想象。
6、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圆,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创造不同的形象。
要求:
有新颖的想象与联想
教学反思:本节课对教材进行了开放性的处理,为开放性的情景教学生铺平了道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较成功地把握和运用了感知讨论式和迁移尝试式教学模式,在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上,有效地体现了教的开放、学的开放、练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