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2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3)景翳翳以将入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5)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杜牧《阿房宫赋》)
(6)?????? ??????,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7)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8)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9)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江皋(gāo) 木讷(nà) 漂泊(pō) 轻鸢(yuān)剪掠
B.剽(biāo)掠 赍(jī)发 朔(shuò)风 得鱼忘筌(shuān)
C.舟楫(jí) 倒涎(yán) 玷(zhàn)辱 弃掷(zhì)逦
D.巉(chán)然 怂(sǒng)恿 刈(yì)旗 咬文嚼(jiáo)字
3.下列词语的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舸舰弥津 臭名昭著 灼灼其华 茕茕孑立
B.流毒无穷 栏腰缦回 无路请婴 萍水相逢
C.锱珠必较 模凌两可 彤云密布 门衰祚薄
D.管弦呕哑 钉头粼粼 安然无样 命途多舛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盘盘焉(……的样子) 有酒盈樽(满)
B.遥襟甫畅(顿时) 莫不中音(合乎)
C.可怜焦土(可惜) 时则不至(或)
D. 过蒙拔擢(经过) 辇来于秦(车子)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乃有二十八骑 ②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
B.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②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②项王瞋目而叱之
6.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用之如泥沙???????? ? D. 与江山相发挥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A.项王军壁垓下?????????????????? B.岸土赤而壁立
C.目吴会于云间???????????????????? D.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
8.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 技经肯綮之未尝
9.课内文言文翻译。(4分)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分)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分)
二. 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墨妙亭记
苏轼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萃老①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萃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萃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萃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萃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萃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而萃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孙萃老:名觉,曾任吴兴(湖州)太守,熙宁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古代碑刻法帖。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 登:登上,到达。
B.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 抚循:抚恤。
C.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 故事:先例。
D.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 差:略微,稍微。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孙萃老“不知命”的一组是( )(2分)
①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②萃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 ③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 ④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 ⑤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 ⑥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⑤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章第一段是点题,交代孙萃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
B.文章第二段记述孙萃老在勤政之余,用心搜罗古文碑刻。
C.文章第三段是议论,主要是批判孙萃老的做法糊涂。
D.“物必归于尽”一句,画龙点睛,是全文的主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
(1)“山花醉药栏”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3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B督邮来巡县,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张飞酒后听说,大怒,将督邮绑在县前马桩鞭打,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刘备只得这么做了,并挂印而走。
C.曹操攻打徐州,刘备引兵相救,太守陶谦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刘备,刘备推辞了。曹操退兵后,陶谦及部下再次表达推让之意,刘备执意不肯。后来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刘备终是推脱,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后来徐州军民都拥立刘备,刘备领徐州牧。
D.吕布被绑至白门楼,吕布求刘备为他在曹操面前说情,刘备点头示意。吕布对曹操表示降服,曹操问刘备如何,刘备以吕布认丁原、董卓为义父而又杀之,劝曹操杀吕布,吕布大骂刘备,曹操下令将吕布勒死,然后枭首。
16.曹操派出蔡中、蔡和到江东诈降,周瑜再次将计就计。周瑜和黄盖经过密谋,使用 ,(计谋)让黄盖诈降。 向曹操献了锁战船的连环计,为火攻曹操创造了条件。(2分)
17.“那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且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苔涂脂”,此人指的是 (1分)
18.简述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情节。(5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
[注] ①端:开头,起。②贼:伤害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B、依孟子所言,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加上去的。这只是善的萌芽,还不是善的完成,善的完成有待后天的扩充。
C、孟子认为人有“四端”若不能充之,则会自我伤害,渐渐地此“四端”也会消失殆尽。
D、孟子此章主旨在于勉人扩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
(2)孟子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结合上面的选段,孟子认为人应该如何去追求“仁义”?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油纸伞
李振南
每当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深夜里听那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春雨时,我的思绪便会穿越时空,抵达江南小镇的小巷和它的油纸伞。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片片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恍然进入梦境。现在,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皓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演绎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油纸伞走向乡下,肯定是《白蛇传》以后的事了。这种竹木结构,用纸糊成的雨伞,都无一例外地散发着桐油的味道,芬芳但又有一丝刺鼻,那黄黄的颜色,温暖着打伞人的心。我家也有一把手柄长长的油纸伞,虽然不知道使用了多少个年头,伞面也已破旧,然而孩提时每每撑开,总会有山水的味道,有亲人的味道,在雨中一路追随陪伴。
按照我们这里的乡风,油纸伞是“有子生”的谐音,是吉祥的象征。所以,过去在闺女出阁时,其父母总要送上一把油纸伞讨个吉利。我家门角里的这把油纸伞是不是母亲的陪嫁物,我一直没有问过,那时也不懂得问。
我儿时使用油纸伞都是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又大又笨重的油纸伞,有时候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它撑开。在斜风骤雨中,油纸伞和人都晃荡在乡间泥泞的土路上,这时,雨模糊了视线,风吹淡了田园的颜色,雨在伞背叮叮咚咚地敲打着音乐,此起彼落,使寂寥中的行人有了一份乐曲的慰藉。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如今,油纸伞早已被式样繁多的自动伞、折叠伞所取代,它们做工精细,变化无穷,如五彩的花朵在大街上、小巷里、阡陌中次第开放。虽然我清楚的知道,它们也源于油纸伞的构想,是油纸伞的沿袭,但已缺乏了油纸伞的诗意。因为它们已没有了木质的温润,油纸的芬芳;没有了其张开时的热烈、坦诚和闭合时的羞涩、含情脉脉,已缺失了一个民族的古典情怀。所以,当若诗若梦的油纸伞逝去后,我们就再已无缘读到一首像《雨巷》那样令人心澄眼热的诗歌和《白蛇传》那样缠绵悱恻的故事了。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描写江南烟雨之景时,作者巧妙运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感,使景色更加生动传神,富有诗情画意。
B.虽然现在无从考证油纸伞是于何时、何地发明,由哪个匠人所造,但作者认为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
C.第三段描写细致,极富画面美,《雨巷》里的丁香姑娘和《白蛇传》里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油纸伞的古典情韵。
D.油纸伞是吉祥的象征,过去闺女出阁,父母总要送上一把讨个吉利。作者家门角里的油纸伞就是母亲的陪嫁物。
E.这篇散文联想和想象极其丰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具有浓郁的抒彩。
21.作者认为自动伞、折叠伞是油纸伞的沿袭,但“缺失了油纸伞的诗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在油纸伞上所感受到的多重“诗意”。(4分)
22.作者是怎么看待油纸伞的消逝呢?请结合文本加以阐述。(4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7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4分)
①2015年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将在我省福州市举办。②城运会既能反应一个城市体育运动发展水平,就能展示一个地区社会综合实力。③体育也是一种生产力,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④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都让当地城市面貌有了 的发展。⑤全国大型体育运动会落户福州,是福州新一轮发展的
(qì) 机,必将促进我市双文明建设获得大丰收。⑥全市人民闻讯,无不欢欣鼓舞,精神振奋。
(1)第⑤句横线处,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分)
(2)在④句横线处填写一个合适的成语 (1分)
(3)本段文字有两处语病,指出并改正。
序号 ,修改 (1分)
?序号 ,修改 (1分)
24.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3分)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七、作文(7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瓦缸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样的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清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参考答案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每个空格1分)
(l?)悟已往之不谏 (2?)潦水尽而寒潭清
(3?)抚孤松而盘桓 ( 4?)臣生当陨首
(5?)明星荧荧,梳晓鬟也
(6?)架梁之椽 ( 7?)千载谁堪伯仲间
(8)三顾频烦天下计 (9)袅袅兮秋风
以下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5
D
A
D
C
C
B
A
A
B
C
B
2.选D.(A讷nè 泊bó B剽piāo 筌quán C涎xián 玷diàn)
3.选A。(B廊腰缦回、无路请缨C 锱铢必较、模棱两可D钉头磷磷、安然无恙)
4.选D(过:过分 辇:乘车)
5.选C(A只有,仅仅;于是就 B率领;用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
6.选C(A。钩心斗角,古义:形容宫室建筑的结构精巧工致。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争斗、排挤。B.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或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C.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 D.发挥,古义:辉映/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或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7.选B(例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逃跑。ACD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B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墙壁一样)
8.选A(A定语后置,BCD宾语前置)
9.(1)确实走入迷途大概还不远,我已经醒悟今天归田是正确的,而以前做官是错的。(是、非)(2分)
(2)把宝鼎看成铁锅,把美玉看成石头,把黄金看成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鼎、玉、金、珠)(2分)
10.A(登:五谷成熟。)
11. B(②体现孙萃老悠闲自在,忙里偷闲。⑥是指“君子”的行为,排除有②⑥的选项。)
12.C(第三段,批判孙萃老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是表达作者要“知命”的观点。)
13. (1)有余粮的富裕人家,都争相拿出粮食帮助官府赈灾,救活的人不计其数。(定语后置1分,“所活”1分)
(2)这个亭子是否该建造,不值得争辩,但其中的道理却是不能不辨析的。(“是”1分,“足”1分)
14.(3分)(1)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1分)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1分)表达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1分)
(2)用典、借代(1分),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2分)
15.B (B刘备没杀督邮)
16.苦肉计、庞统
17.刘备
19.(1)C(渐渐地此“四端”也会消失殆尽——有误。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并不会消失殆尽,但对于“四端”,“苟能充之”和“苟不充之”结果大为不同。)
(2)“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才会安稳踏实。“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人必须遵此而行,才算是正确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仁”与“义”是人的心原本所具有的,只要顺着去做,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反之,则是人最大的悲哀。
20 . D 、E ( D 项,在作者的故乡才有这样的风俗,也不能确定作者家里的油纸伞是作者母亲的陪嫁物。E 项,作者没有流露悲观消沉情绪.)
21 .(4分)① 自然诗意:油纸伞具有木质的温润和油纸的芬芳。张开时给人热烈坦诚的美感,闭合时给人羞涩、含情脉脉的遐想;( 2 分)② 古典诗意:油纸伞具有民族的古典情怀,让人联想到烟雨江南,联想到《雨巷》 和《白蛇传》 的美丽故事;( 2 分)③ 生命诗意:作者孩提时撑开油纸伞,能感受到山水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在雨中一路追随陪伴。(2 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即得满分。)
22.(4分)油纸伞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了人们对美好感情的向往,油纸伞的消逝意味着一种传统文化的消逝。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油纸伞必然走向逐渐消失的命运。对油纸伞的消逝,作者流露了留恋不舍的情绪,表达了珍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言之成理即可。)
23.(1)契 (1分)(2)突飞猛进 (1分)
(3)序号 ② ,修改: “就” 改为“也” (1分)
序号 ④ ,修改: 删去“上海世博会” (1分)
24. 机遇对于天才是一双翅膀,对于强者是一把火种,对于弱者是一堆灰烬。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宋神宗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萃老从广德调任吴兴太守。第二年二月,在住宅的北边,逍遥堂的东面建造了一座墨妙亭,搜集从汉代以来吴兴境内的古文和前代遗存的碑刻来充实墨妙亭。
从东晋以来,吴兴就是好地方,被称为山水清美幽远。当地老百姓满足于鱼稻蒲莲的收入,欲求少,相处和睦。不是有特别的事情,很少有宾客到那里去。所以大凡吴兴的太守,大抵把啸歌吟诗、投壶饮酒之事作为消遣。自从孙萃老到任后,那年吴兴恰逢遭遇水灾,土质好的田地都歉收,湖州的人缺粮非常严重,准备相随离开那里。孙萃老开仓放粮赈灾,亲自抚恤慰劳前来的百姓,非常真诚。有余粮的富裕人家,都争相拿出粮食帮助官府贩灾,救活的人不计其数。这个时候,朝廷正改革立法,使者频繁往来,以为孙萃老会日夜处理文书,前往约期聚会,不能够再像以前那样举止从容自得其乐。可是孙萃老更加喜欢与宾客聚会,吟诗饮酒作乐,又在空闲时间,搜集遗散的文章,得到前人数百篇文章,编辑成《吴兴新集》,又把那些遗留在荒山野草中字迹尚存的残破碑刻,汇集到墨妙亭中。这一年的十二月,我因事到湖州,遍览后顿生叹息,孙萃老求我为墨妙亭写一篇记述的文章。
有人对我说,一切事物都要归于消亡,而依靠形体坚固的物体,更不能够长久,即使是坚固的金石,不久就会变坏。至于功业、名声和文章,它们流传到后世,才可以略为长久一些,现在竟然把功业、名声和文章托于金石,是久存的东西反而求助于速坏的东西。这已经是前人的糊涂,可是孙萃老又用高大的屋子来保存它们,推测他的心意,那恐怕是不懂得事物生灭都是由天命决定的道理。我认为知命的人,一定要尽人事,这以后理应没有遗憾。事物之有成形也必定有毁坏,就像人有出生必有死亡,国家有兴盛一定会有灭亡一样。虽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君子保养身体,大凡可以长生缓死的东西没有不用的,那治理国家,大凡可以保存国家挽救灭亡的措施没有不使用的,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才罢了。这才叫作懂得事物生灭都是由天命决定的道理。这个亭子是否该建造,不值得争辩,但其中的道理却是不能不辨析的。所以详细记述了要知命的观点,并把名物列在左边。
材料作文“摔成碎片的瓦缸”优秀考场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瓦缸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样的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
1.这道题材料的内涵较易把握,审题难度不大,可以说既平中见奇,又平中见深:它切合高三学生的生活经历,在青春的历程中往往伴随的是失误错误,也有许多不值得留恋的、无法还原的人与事;它体现了对人的关注,或指向人的内省,或指向人的处世,或指向人的生活态度;既能引导考生将触觉伸向社会现实,又能引导考生对事物进行哲理思考;既能引导考生将目光投入社会热点,又向考生播撒了人文关怀的浓浓雨露。题目有助于培养考生处理社会生活事务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学会把眼光投向远方,懂得哪些该放下,哪些该回头思考总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
2.(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卖缸人之所以大步往前走,是因为他明白再看多少眼也无法把缸变成完整的。这就启示我们:当出现了失误(损失)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失误(损失)上,只会伤害自己,而无益于事情的改变;放弃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机会。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卖缸人的态度就一定对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正因为害怕检讨自己的失误,害怕反思而失去了得到教训的机会,以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条路上跌倒吗?这就启示我们一旦出现了失误或者说错误,首先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眼,反思检讨,才能走得更好更稳。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辩证立意:把正反两方面的立意结合起来思考。既要有卖缸人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思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就看。这有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我们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理,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优秀作文一】不能挽回就放弃
有位诗人这样说过:记忆是人生道路上唯一的行囊。有人因打翻了牛奶仍在哭泣,有人因为失去太阳仍在叹息,也有人因为一叶飘落仍心神不宁。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会沾染一些尘土和晦气,心中多少会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们需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对过去了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能挽回的就挽回,不能挽回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放弃!
一味地沉浸于失去的悲痛,不但不能挽回,反而使自己更加悲痛;一味地回味悲痛,只会将悲痛放大,使自己遭受更大的悲痛。于丹说过:“当我们遭遇某种不好的影响时,我们所能做的最好是使自己冷静下来,接受它,然后说忘记。”这样才会及早地使自己从阴影中走出来,以更好的姿态去坦然地生活。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人问他为什么。乔治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经典的一句话!如果总是背着失误或错误的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感伤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追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有未来!
面对过错消极地沉湎于烦恼和悔恨之中,代价实在是太大。痛悔和思过仅仅是昨天的一个短短的小结,而我们却用凝固的时间换取了长久的谴责。结果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最刻毒的挥霍。悲哀已无法弥补以往的过错,痛苦已抹不掉那许久的失落。面对不能挽回的无法完整的“缸”,你能做的是放弃,像卖缸人一样,头也不回地勇敢地往前走。
放弃不可挽回的东西,使人集中精力,继续开创明天。不管我们失去的是什么,不管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苦难,让我们慢慢去淡忘,那些东西常常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我们应振奋精神面对我们的将来。
命运的概念是前行而不是退缩,好也罢,坏也罢,都要轻装前行。我们要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一直往前走。只因,我们需要展望未来。
【优秀作文二】病树前头,万木争荣
“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这是一句简短但蕴含哲理的英语俚语,它告诉我们:当生活中遭遇了缺憾与苦难时,我们要用乐观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要长时间的纠缠在里面,要跳出来,要努力向前看。正如刘禹锡所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破落的事物就让他破落吧,新生的事物总会发展起来,向前走,向前看。
于丹教授曾在《百家讲坛》中给我们讲述了英国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被困扰自己多年的遗憾所杀死的故事。吉姆之所以在牙医整理手术器械时就忽然死去,是因为吉姆过份沉溺于她母亲死于牙医手术台上这一悲痛中。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这个阴影之中,她从没想过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根治这种伤痛。她所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远回避,在牙痛的时候从来不敢看医生。“吉姆·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英国报纸作出了这样短小精悍的评论。的确,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与缺失,有了遗憾与缺失,我们就要用乐观、积极的心灵去化解,不要一味地去放大这种遗憾和缺失。放大遗憾,它就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那也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对待生命中的种种遗憾与缺失,我们需要心灵的乐观与勇敢。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培养出这种内心的乐观与勇敢呢?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告诉我们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失,涵养内心的勇敢与淡定。《论语》中提到过这么一个小故事。孔子的一个学生司马牛整天为没有兄弟而忧伤。他的同学子夏就劝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夏就能正确面对人生遗憾。孔夫子也常教导学生不为外界世俗扰乱平静内心,吸取天地浩然之气于内心,辩证看待事情,在内心筑成一段乐观与勇敢的长城。培养内心的乐观与勇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颗淡定、坚韧的心,有了这颗心你也就能用那乐观与勇敢的心去抵挡人生的遗憾与缺失了。
如果我们筑建内心乐观与勇敢的长城,我们就能如庄子般神游天地间,就能如高僧般“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就能如陶潜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能如刘禹锡那样吟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样的诗句。
用内心的乐观与勇敢去化解生命中的遗憾,我们方能轻装前行,快乐向前。
【优秀作文三】回首,又是一片天
在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之中,都会有无数的失误或者说遗憾。有些人出现失误之后十分难过,有的人像材料中的卖缸人一样头也不回地大步向前走。但也有人发现其实大大小小的失误的背后都是一片蔚蓝的天空。我们只有去用心回首,才会有收获的喜悦。
回首,让失误产生智慧,让失误变成财富。著名科学家斯蒂文·格伦两岁时,从冰箱里拿出牛奶。结果,瓶子太滑掉在地上,牛奶全洒了!厨房地板成了一片牛奶汪洋。妈妈来到厨房,没有责备他,而是要他回忆拿牛奶的过程。然后和斯蒂文·格伦做起了游戏,鼓励他尝试怎样才能把瓶子抓住、掉不了!斯蒂文·格伦很快就发现只要他两手握紧瓶嘴的那部分,瓶子就不会掉。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后来回忆到,也就是在那时他意识到不用去害怕失误。他说,失误只不过是通向未知的大门,而那些未知是科学新知的源泉。我们只要不断地回首反思,就能从中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回首,又让我们认清自己,站得更高。克兰富林说:“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失误,关键是能不能从失误中汲取教训,从而站到更高的地方。”威灵顿回首自己的指挥失误,找到了击败拿破伦的办法;美国的潘伯顿因操作失误而“发现”了“可口可乐”,并使其风靡全球;奠定电磁学实验基础的法拉第,正是由于不怕因实验中的一次又一次失误,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努力,才终于使磁铁产生电流,开拓了电磁学的新领域……由此看来,失误有可能成为一笔财富,其关键在于我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果断的行动。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获得诺贝尔奖时深有感受地说:“回顾最后通向发现(量子论)的漫长曲折的道路,我对歌德的话记忆犹新。他说,人们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戴维谈到自己获得成功时,也说过,“我的那些最主要的发现最主要的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得到的。”一个人从失误中回首,就会以新的力量和智慧奔向真理。经历着失败的黑夜,正预示着成功的黎明即将来临。
想起那个不顾一切的卖缸人,我不禁疑惑,这样的勇往直前,意义到底大不大。人生路上,勇往直前,必不可少,但是,常常回头贮足观望,或许又会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回首,又是一片天……
名师佳作点评:
以上三篇文章从学生习作中精选出来,成功的地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作者对材料进行了深入思考,以理性的目光对卖缸人的行为进行了审视和反思,以辩证的观点谈到了对待失误的方法和态度,立意深远,视野开阔。《不能挽回就放弃》《病树前头,万木争荣》均对卖缸人的行为表示了赞同,表达了对不能挽回的事物要敢于放弃,向前看的观点;《回首,又是一片天》则对卖缸人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质疑,指出要从失误中得到经验和启发,从而更好地前行。这充分表现了高三学生成熟而丰富的思想认识。
二是材料新颖,切合题意。三篇文章均以议论为主,为了阐明观点,小作者们运用大量新颖的材料,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从古代的《论语》、刘禹锡到现代的于丹;从政界的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的“关门”到商业界的“可口可乐”的发明;有体育明星的吉姆·吉尔伯特,也有众多的科学巨匠,如斯蒂文·格伦、普朗克、法拉第等,还有军事家威灵顿;同时还有于丹、戴维等人名言的引用。无疑,这些事例都能给文章中心以有力的支撑,充分表明学生并非一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密切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敏捷,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让人体味到了道理的客观性、真实性,从而给人以启迪。
三是精心打造语言,文采斐然。如《不能挽回就放弃》,题目干净利落,富于哲理。文章开头先引用诗人的话,接着进行评析:“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会沾染一些尘土和晦气,心中多少会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对过去了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能挽回的就挽回,不能挽回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放弃!”灵动而不失章法的行文,精炼而有意蕴的语言,使文道融合,流光溢彩。其他地方,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三篇文章富有文采、哲理的句子比比皆是,增添了作品的意蕴。小作者们信笔游走,出入自如,收放有度又紧扣中心的写作,实属难能可贵,也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这三篇文章又各有特点:《不能挽回就放弃》切题准确,立意高远,语言精彩,哲理味浓;《病树前头,万木争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紧密联系实际,例证、引用等论证方法结合,结构清晰,说理透彻,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回首,又是一片天》行文纵横古今,放眼世界,事例丰富。
总之,这三篇文章从文体上而言,都是议论文,结构上也没有特别之处,但能运用丰富的名言与事例进行论述,有力地证明了观点,文辞优美,语言富有思辨性、哲理性,都是佳作。这给我们以启示,创新并不是得到高分的唯一条件,只要我们平时练好语言基本功,夯实基础,照样可以在高考考场上取胜。
清流一中2011—2012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 一 数 学 试 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不等式的解集为 ( )
A (-∞,-1)∪(5,+∞) B(-1,5)
C(-∞,-5)∪(1,+∞) D(-5,1)
2、如图中直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 ( )
A.任意四边形 B.直角梯形
C.任意梯形 D.等腰梯形
3、已知等差数列中,,则该数列前9项和等于 ( )
A.18 B.27 C.36 D.45
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B.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是平面图形 D.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5、如果直线直线b,且a//平面,那么b与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 C D
6、有一长为1公里的斜坡,它的倾斜角为20°,现要将倾斜角改为10°,则坡
底要伸长 ( )
A. 1公里 B. sin10°公里
C. cos10°公里 D. cos20°公里
7、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为 ( )
(1)一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平行,它和经过另一条直线的任何平面平行
(2)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3)过平面外一点和这个平面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4)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0 B 1 C 2 D 3
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正方体中,与的位置关系为 ( )
A.相交 B.平行
C.异面而且垂直 D.异面但不垂直
9、已知△ABC中,AB=6,∠A=30°,∠B=120°,则△ABC的面积为( )
A.9 B.18
C.9 D.18
10、数列3,32,34,38,……中,316384是这个数列的 ( )
A.第13项 B第14项 C第15项 D不在此数列中
11、若,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12、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若,
则与的位置关系是 ( )
A.与异面 B.与都平行
C.至少与中的一条相交 D. 与相交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16分)
13、在等比数列{an}中,an>0,且an+2=an+an+1,则该数列的公比q=****
14、已知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公差为****
15、已知a,b为正实数,且的最小值为******
16、如图,在三棱柱中,若E、F分别是
AB、AC的中点,平面EB1A1F将三棱柱
分成体积为V1、V2的两部
分,那么V1 :V2为******
.
清流一中2011—2012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 一 数 学 试 题(答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锐角三角形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1)求B的大小;(2)若,,求b
.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且直线与都相交,求证:直线共面
19、(本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Ⅰ)画出它的大致直观图(不要求写画法);
(Ⅱ)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结果用 保留)
20、(本题满分12分)迎世博,要设计如图的一张矩形广告,该广告含有大小相等的左中右三个矩形栏目,这三栏的面积之和为,四周空白的宽度为,栏与栏之间的中缝空白的宽度为,怎样确定广告矩形栏目高与宽的尺寸(单位:),能使整个矩形广告面积最小,且最小面积是多少?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 对角线的交点.(1)哪些棱所在直线与
(2)求异面直线与CB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证:
.
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为等比数列,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Ⅲ)在(Ⅱ)的条件下,数列中是否存在三项,使得这三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此三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清流一中2011—2012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6、 A、B、C、D、D、A
7—12、A、D、C、C、D、B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7 :5
三、解答题
17、解:(1)由,根据正弦定理得-----------2分
所以,-----------4分
由为锐角三角形得-----------6分
(Ⅱ)根据余弦定理,得.-----------10分
所以,.-----------12分
18、证明:,不妨设共面于平面,设
,即,所以三线共面
19、解(Ⅰ)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Ⅱ)这个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组合体,它的下部是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1cm,高为2cm),它的上部是一个圆锥(底面半径为1cm,母线长为2cm,高为cm).
所以所求表面积,
所求体积.
20、解:设矩形栏目的高为,宽为,则,
广告的高为,宽为(其中)…………………(2分)
广告的面积………………………(4分)
………………………(10分)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11分)
答: 当广告的高为200cm,宽为100cm时,可使广告的面积最小.……(12分)
21、(1)、、、、、所在直线与(6分)
(2)(3分)
(3)略(3分)
22、解:(Ⅰ)∵ 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 当时,.
当时,亦满足上式,故,. ………………3分
又 数列为等比数列,设公比为,∵ ,, ∴.
. ………………6分
(Ⅱ).
. ……9分
(Ⅲ)假设数列中存在三项成等差数列,不妨设
因为 ,所以 ,且三者成等差数列.所以 ,即,, 即.
(方法一)因为 , 所以,.
所以 ,,所以 与矛盾.
所以数列中不存在成等差数列的三项. ………………13分(方法二)所以 , 即.所以 .因为,
所以 ,均为偶数,而1为奇数,所以等式不成立.所以数列中不存在三项,使得这三项成等差数列.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