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花引发人们诸多联想,派生出与之相关联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形成牡丹文化的基本________。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纯洁与爱情的象征。国尊繁荣昌盛,家重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牡丹兼而有之。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_________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牡丹花_________,雍容华贵,从气质上给人以富贵之感。自宋以来,牡丹即被称为“富贵花”。此说起自宋哲学家周敦颐,他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从此,牡丹与“富贵”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加上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人们喜爱牡丹,赋予了牡丹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秀品格。在《秋翁遇仙记》中,一伙恶奴毁花霸园,是牡丹仙子及时赶来救活了被毁坏的牡丹花,严惩了暴徒。牡丹这种不畏权贵和恶势力的精神,_________称赞。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内涵 前程似锦 姹紫嫣红 倍受 B. 内涵 似锦前程 万紫千红 备受
C. 内含 似锦前程 姹紫嫣红 备受 D. 内含 前程似锦 万紫千红 倍受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B. 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在今天又赋予了新的含义
C. 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赋予了新的含义
D. 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与其他不同组合构成的花鸟、山石等图景搭配,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B. 在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与其他花鸟、山石一起构成不同的组合,这些组合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C. 历代绘画及工艺美术各种作品,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加上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D. 在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加上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挑笔60秒,付钱40分钟。近日,浙江杭州徐女士经历了让她无所适从的40分钟。在某商店买两支自动铅笔一共16元,去付钱的时候徐女士才知道店里的电子支付系统出故障
了,只能付现金,徐女士鼓足勇气找人借现金,直到第23人,她才成功借到20元。
在移动支付( )的今天,不少人已经习惯了出门不带现金。“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作为一个缩影,说明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① 。对移动支付产生了依赖的消费者,一旦移动支付遭遇困难和障碍,就变得( ),这显然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和警醒。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 ② ,然而,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必须用旧的方式和办法才能解决麻烦,怎么办?一方面,消费者应该多点风险防范意识,在方便的时候准备点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商家也应该设置现金兑换点,以满足老年消费者、手机没电顾客的需求,以及应对网络、支付系统出现故障的特殊情形。更何况,“不得拒收现金”本身就要求商家准备部分现金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需要。
移动支付系统也会有漏洞,也会短暂性失灵,“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的尴尬经历,生动地说明“无现金社会”并未完全到来。不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意识到科技并非万能,也会存在盲区乃至死角,一旦技术临时性失灵,人就得发挥能动性,而不是束手无策、 ( ) 。
“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并不是要所有人都回到过去( ),而是提醒商家和消费者在享受科技便利的时候多些“未雨绸缪”。在考虑细节上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
心一些,商家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当今的中国横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数个反差鲜明的社会形态,在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的同时, ③ 。特殊群体和突发情况下的传统金融服务虽然是一种小众需求,但也同样关乎老百姓的权利与尊严。当移动支付手段更加健全强大和传统金融服务“查漏补缺”有机结合,“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的尴尬才不会再次上演。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方兴未艾 举步维艰 焦头烂额 故步自封
B.如火如荼 寸步难行 惊慌失措 抱残守缺
C.如火如荼 举步维艰 焦头烂额 故步自封
D.方兴未艾 寸步难行 惊慌失措 抱残守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商家在细节考虑上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B.在细节上考虑得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商家才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C.商家在考虑细节上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才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D.在考虑细节时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商家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19.作为以上报道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挑笔60秒付钱40分钟的无奈
B.移动支付系统也有漏洞!
C.“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技术尴尬还是人尴尬?
D.“无现金社会”并未到来,商家“不得拒收现金”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5个字。 (6分)
① ② ③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属于孩子们的纯真夏日是______的。刘仁杰的《夏至》中,孩于抬着头,若有所思,身后的老人埋头劳作,屋檐下酣睡的黄狗正享受着夏日的宁静。画面中,地里的菜叶儿、盛开的花儿、飞舞的蝴蝶以及孩子的脸庞,都沐浴着日光,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夏至正是莲花初放的时节,“赏莲”便成了夏日里一项极具风雅的活动。莲花素有“水宫仙子”的雅称,大家熟知的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就在他的府衙中栽种莲花,千古名篇《爱莲说》______“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更是______。( )。陈孟昕的工笔画作品《夏塘风轻花落迟》描绘了一片夏夜的莲池幻境。画面中,蓝紫相交的夜空、女子素雅的粉红衣衫、白净通透的莲荷,似有皓月普照,清透明亮。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播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的充满诗意和退想无限的夏夜画面。
夏至之景,有阳光熠熠,有______,更有宁静闲适的温柔面孔,它交织着多样的情绪,也是生活热度自然的延绵。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高枕无忧 应运而生 传颂至今 疾风骤雨
B.高枕无忧 水到渠成 传诵至今 疾风劲草
C.无忧无虑 应运而生 传诵至今 疾风骤雨
D.无忧无虑 水到渠成 传颂至今 疾风劲草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赏莲既要看莲花娇艳,也要看荷塘碧绿。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
B.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赏莲既要看莲花娇艳,也要看荷塘碧绿
C.赏莲既要看荷塘碧绿,也要看莲花娇艳。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
D.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赏莲既要看荷塘碧绿,也要看莲花娇艳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播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了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
B.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递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了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
C.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递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的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
D.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播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了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夏夜画面。
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下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一)语言表达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书法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从中国文化史的长河来看,书法在隋唐文化中的地位可谓_______。书法与诗歌一样,是隋唐时期最繁荣、最成熟的文化艺术。宋代文豪欧阳修“以谓书之盛,莫盛于唐”。隋唐书坛,______,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_______,彪炳千秋。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佛教高僧长期活跃在隋唐书坛,他们醉心翰墨,习书成风;他们_____,震撼朝野;他们见重当时,延誉后世。出类拔萃的书法僧因而步入宫廷,成为朝中侍书。智永和怀素是隋唐僧人书法家的杰出代表,可谓名噪一时,争衡千古。佛教的兴盛,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不仅佛教寺院里留下了他们的书迹,而且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书法既是中国特色的艺术,又是中国文化的标本
B.书法既是中国文化的标本,又是中国特色的艺术
C.中国文化中富有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就是书法
D.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艺术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举重若轻 群英荟萃 风靡一时 挥毫泼墨
B.举足轻重 群英荟萃 各领风骚 浓墨重彩
C.举重若轻 名家辈出 风靡一时 浓墨重彩
D.举足轻重 名家辈出 各领风骚 挥毫泼墨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佛教寺院里不仅留下了他们的书迹,
而且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B.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不仅佛教寺院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而且留下了他们的书迹。
C.使得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佛教寺院里不仅留下了他们的
足迹,而且留下了他们的书迹。
D.使得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不仅佛教寺院里留下了他们的
书迹,而且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人物的“高光时刻”。可以说,每一位在时代中出场的功勋人物,都肩负着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________________功勋人物,则是用一段段小故事来讲述“大人物”。于是,我们在《功勋》中看到,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由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袁隆平、屠呦心系黎民苍生的生计,呕心沥血地钻研;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只为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这样的故事,是千万个同路人的缩影。正如每个单元片尾的字幕致敬:献给为.作出贡献.____________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而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着奋斗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
《功勋》的每个单元片尾,画面自过去穿越时空,视角由往事观照现实,________________作出回答:为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为什么“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其实,先辈的功勋与祖国的山河、我们的美好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现在,连续剧《功勋》已经收官,结束追剧的你我,不妨对标先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体现 声名鹊起 郑重 亲密无间
B.体现 声誉卓著 庄重 密不可分
C.再现 声誉卓著 慎重 密不可分
D.再现 声名鹊起 庄重 亲密无间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
B.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人物的“高光时刻”。
C.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 ,着力挖掘人物的“高光时刻”。
D.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
1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题。
立春之时,当一滴水飞向空中化作雪,流在脚下结成冰的时候,“冬奥”就会______。从“冰丝带”到“雪如意”,从“雪游龙”到“冰立方”;名称中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又充满时尚感的冬奥场馆,将实现100%“绿电”运行,(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因而盛赞,北京冬奥筹办“树立了奥运新标杆”。
一场中国与世界的冰雪之约,展现了______的魅力。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新环境。除此之外,移动诊疗车、5G观赛体验等科技创新也在为“冬奥”带来更多亮点。
搭载冬奥筹办的“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城际交通网络构建起北京和张家口的“一小时经济圈”。张家口的风电、光伏电______向北京输送,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渐渐成形……冬奥筹办6年多来,从赛场到生活,从选手到大众,一项项承诺从蓝图变为现实。相信这份冬奥答卷,将在奥林匹克史上留下______的一笔。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约而至 多姿多彩 连绵不断 光彩夺目
B.如约而至 丰富多彩 源源不断 浓墨重彩
C.如期而至 丰富多彩 连绵不断 光彩夺目
D.如期而至 多姿多彩 源源不断 浓墨重彩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仅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章,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形成规范
B.不仅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形成示范,也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章
C.不仅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章,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形成示范
D.不仅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合乎规范,也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章
19.下列各句中双引号的作用,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A.从“冰丝带”到“雪如意”,从“雪游龙”到“冰立方”。
B.名称中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又充满时尚感的冬奥场馆,将实现100%“绿电”运行。
C.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D.搭载冬奥筹办的“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
河南省商丘市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那是一朵青翠欲滴的荷。怒放的第二天最艳丽,第三天色彩淡了,第四天垂下花瓣,第五天开始闭合,第六天便脱落。从含苞待放到半开、绽放、枯萎,在不到七天的时间里,荷把全部的美好献给人们,也算是_______了。
那日,我心头一动,_________,专程去南湖拜访枯荷。
此时的北国,已看不到荷花了。放眼望去,( )。它们有的似悠然小憩,有的如冷眼观天,并无半点枯槁的落寞与苍凉,独具风韵与自信,令我_______出敬意。
荷的春之青涩、夏之繁华、秋冬之残败,无一不是一种美。如此的人生,少时拼搏奋斗,壮年心怀梦想,老年悠然散淡。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所以生命之美是不变的。也只有盛开过、沧桑过,才能有所积淀,拥有当下_______的安然。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稍纵即逝 兴之所至 应运而生 泰然自若
B.县花一现 心血来潮 油然而生 泰然自若
C.稍纵即逝 心血来潮 应运而生 波澜不惊
D.县花一现 兴之所至 油然而生 波澜不惊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整整半个湖面的荷枯茎根根、残苞朵朵,却仍直直地挺立着
B.枯茎根根、残苞朵朵,荷直直地挺立着,占满整整半个湖面
C.整整半个湖面都是直直地挺立着的荷,枯茎根根、残苞朵朵
D.直直地挺立着的荷,枯茎根根、残苞朵朵,占满整整半个湖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生亦如此,少时心怀梦想,壮年拼搏奋斗,老年悠然散淡。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但生命之美是不变的。
B.少时心怀梦想,壮年拼搏奋斗,老年悠然散淡,如此的人生。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但生命之美是不变的。
C.人生亦如此,少时拼搏奋斗,壮年心怀梦想,老年悠然散淡。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但生命之美是不变的。
D.少时拼搏奋斗,壮年心怀梦想,老年悠然散淡,如此的人生。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所以生命之美是不变的。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花引发人们诸多联想,派生出与之相关联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形成牡丹文化的基本________。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纯洁与爱情的象征。国尊繁荣昌盛,家重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牡丹兼而有之。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_________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牡丹花_________,雍容华贵,从气质上给人以富贵之感。自宋以来,牡丹即被称为“富贵花”。此说起自宋哲学家周敦颐,他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从此,牡丹与“富贵”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加上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人们喜爱牡丹,赋予了牡丹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秀品格。在《秋翁遇仙记》中,一伙恶奴毁花霸园,是牡丹仙子及时赶来救活了被毁坏的牡丹花,严惩了暴徒。牡丹这种不畏权贵和恶势力的精神,_________称赞。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内涵 前程似锦 姹紫嫣红 倍受 B. 内涵 似锦前程 万紫千红 备受
C. 内含 似锦前程 姹紫嫣红 备受 D. 内含 前程似锦 万紫千红 倍受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B. 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在今天又赋予了新的含义
C. 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赋予了新的含义
D. 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与其他不同组合构成的花鸟、山石等图景搭配,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B. 在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与其他花鸟、山石一起构成不同的组合,这些组合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C. 历代绘画及工艺美术各种作品,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加上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D. 在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加上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17~19题答案】
【答案】17. A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内涵:概念的内容,也指内在的涵养,名词;内含:里面含有,动词。根据前文“形成牡丹文化的基本……”可知,第一空应选名词“内涵”。
前程似锦:前程像锦绣那样,形容前途十分美好。似锦前程:十分美好的前途。根据前文“国泰民安”和后文“的美好形象”可知,第二空应选形容词“前程似锦”。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根据前文“牡丹花”可知,只有一种花,所以“万紫千红”不合适,第三空应选可以形容牡丹花的词“姹紫嫣红”。
倍受:更加受到、格外受到。备受:完全受到,都受到。根据前文人们喜爱牡丹并赋予了牡丹优秀品格可知,第四空应选“倍受”,牡丹的不畏权贵和恶势力的精神更加受到人们的称赞。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前文的时间状语“1959年”独立于主语前,据此,“今天”也应独立于句前,排除A、B两项;
很明显,“赋予了新的含义”是“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用被动句才合理,排除C项。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牡丹……”中途易辙。可将“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改为状语“在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
二是“加上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就表现出……”不合逻辑。应改为“与其他花鸟、山石一起构成不同的组合,这些组合就表现出……”。
只有B项修改正确。
故选B。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挑笔60秒,付钱40分钟。近日,浙江杭州徐女士经历了让她无所适从的40分钟。在某商店买两支自动铅笔一共16元,去付钱的时候徐女士才知道店里的电子支付系统出故障
了,只能付现金,徐女士鼓足勇气找人借现金,直到第23人,她才成功借到20元。
在移动支付( )的今天,不少人已经习惯了出门不带现金。“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作为一个缩影,说明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① 。对移动支付产生了依赖的消费者,一旦移动支付遭遇困难和障碍,就变得( ),这显然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和警醒。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 ② ,然而,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必须用旧的方式和办法才能解决麻烦,怎么办?一方面,消费者应该多点风险防范意识,在方便的时候准备点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商家也应该设置现金兑换点,以满足老年消费者、手机没电顾客的需求,以及应对网络、支付系统出现故障的特殊情形。更何况,“不得拒收现金”本身就要求商家准备部分现金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需要。
移动支付系统也会有漏洞,也会短暂性失灵,“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的尴尬经历,生动地说明“无现金社会”并未完全到来。不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意识到科技并非万能,也会存在盲区乃至死角,一旦技术临时性失灵,人就得发挥能动性,而不是束手无策、 ( ) 。
“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并不是要所有人都回到过去( ),而是提醒商家和消费者在享受科技便利的时候多些“未雨绸缪”。在考虑细节上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
心一些,商家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当今的中国横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数个反差鲜明的社会形态,在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的同时, ③ 。特殊群体和突发情况下的传统金融服务虽然是一种小众需求,但也同样关乎老百姓的权利与尊严。当移动支付手段更加健全强大和传统金融服务“查漏补缺”有机结合,“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的尴尬才不会再次上演。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方兴未艾 举步维艰 焦头烂额 故步自封
B.如火如荼 寸步难行 惊慌失措 抱残守缺
C.如火如荼 举步维艰 焦头烂额 故步自封
D.方兴未艾 寸步难行 惊慌失措 抱残守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商家在细节考虑上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B.在细节上考虑得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商家才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C.商家在考虑细节上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才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D.在考虑细节时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商家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19.作为以上报道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挑笔60秒付钱40分钟的无奈
B.移动支付系统也有漏洞!
C.“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技术尴尬还是人尴尬?
D.“无现金社会”并未到来,商家“不得拒收现金”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5个字。 (6分)
① ② ③
17.A 18.B 19.C
20.①很容易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束缚 ②移动支付拥有很多好处 ③传统的金融服务也不能完全摒弃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属于孩子们的纯真夏日是______的。刘仁杰的《夏至》中,孩于抬着头,若有所思,身后的老人埋头劳作,屋檐下酣睡的黄狗正享受着夏日的宁静。画面中,地里的菜叶儿、盛开的花儿、飞舞的蝴蝶以及孩子的脸庞,都沐浴着日光,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夏至正是莲花初放的时节,“赏莲”便成了夏日里一项极具风雅的活动。莲花素有“水宫仙子”的雅称,大家熟知的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就在他的府衙中栽种莲花,千古名篇《爱莲说》______“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更是______。( )。陈孟昕的工笔画作品《夏塘风轻花落迟》描绘了一片夏夜的莲池幻境。画面中,蓝紫相交的夜空、女子素雅的粉红衣衫、白净通透的莲荷,似有皓月普照,清透明亮。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播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的充满诗意和退想无限的夏夜画面。
夏至之景,有阳光熠熠,有______,更有宁静闲适的温柔面孔,它交织着多样的情绪,也是生活热度自然的延绵。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高枕无忧 应运而生 传颂至今 疾风骤雨
B.高枕无忧 水到渠成 传诵至今 疾风劲草
C.无忧无虑 应运而生 传诵至今 疾风骤雨
D.无忧无虑 水到渠成 传颂至今 疾风劲草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赏莲既要看莲花娇艳,也要看荷塘碧绿。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
B.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赏莲既要看莲花娇艳,也要看荷塘碧绿
C.赏莲既要看荷塘碧绿,也要看莲花娇艳。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
D.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赏莲既要看荷塘碧绿,也要看莲花娇艳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播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了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
B.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递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了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
C.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递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的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
D.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播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了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夏夜画面。
17.C【解析】高枕无忧:用来形容平安无事,无所忧虑。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根据语境“属于孩子们的纯真夏日”,选“无忧无虑”合适。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根据因为栽种莲花而写《爱莲说》的语境,选“应运而生”合适。传诵:流传开来,被很多人诵读或称赞。传颂:传播颂扬,重在颂扬。传诵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而传颂的对象是人物事迹,选“传诵至今”合适。疾风骤雨: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疾风劲草: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语境中用的是“疾风骤雨”的本意,选“疾风骤雨”合适。故选C。
18.A【解析】“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跟后面“描绘了一片夏夜的莲池幻境”联系紧密,应该排在两个句子中的后一句。排除B.D两项。根据前面的“赏莲”,“看莲花娇艳”应该排在“看荷塘碧绿”的前面,排除C项。故选A。
19.B【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传播”与“清凉之感”搭配不当;二是“遐想无限”语序不当,应为“无限遐想”。三是“呈现的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夏夜画面”成分残缺,应为“呈现了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夏夜画面”。A项,“传播”与“清凉之感”搭配不当。C项,“呈现的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夏夜画面”成分残缺。D项,“遐想无限”语序不当,“传播”与“清凉之感”搭配不当。故选B。
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下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一)语言表达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书法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从中国文化史的长河来看,书法在隋唐文化中的地位可谓_______。书法与诗歌一样,是隋唐时期最繁荣、最成熟的文化艺术。宋代文豪欧阳修“以谓书之盛,莫盛于唐”。隋唐书坛,______,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_______,彪炳千秋。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佛教高僧长期活跃在隋唐书坛,他们醉心翰墨,习书成风;他们_____,震撼朝野;他们见重当时,延誉后世。出类拔萃的书法僧因而步入宫廷,成为朝中侍书。智永和怀素是隋唐僧人书法家的杰出代表,可谓名噪一时,争衡千古。佛教的兴盛,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不仅佛教寺院里留下了他们的书迹,而且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书法既是中国特色的艺术,又是中国文化的标本
B.书法既是中国文化的标本,又是中国特色的艺术
C.中国文化中富有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就是书法
D.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艺术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举重若轻 群英荟萃 风靡一时 挥毫泼墨
B.举足轻重 群英荟萃 各领风骚 浓墨重彩
C.举重若轻 名家辈出 风靡一时 浓墨重彩
D.举足轻重 名家辈出 各领风骚 挥毫泼墨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佛教寺院里不仅留下了他们的书迹,
而且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B.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不仅佛教寺院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而且留下了他们的书迹。
C.使得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佛教寺院里不仅留下了他们的
足迹,而且留下了他们的书迹。
D.使得隋唐士大夫和书法家不可避免地与佛教有些瓜葛,不仅佛教寺院里留下了他们的
书迹,而且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17.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注意前面强调艺术,后面突出文化, 同时前后句主语都应该是“书法”,说法不能绝对化。
18.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举重若轻: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 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举足轻重:形容有实力,所处的地位重要,一举一 动都对全局有重大影响。根据语境,形容书法地位重要,用“举足轻重”更合 适。第二空,群英荟萃:比喻许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在一起。名家辈出:形 容有才能的人不断地大量出现。这里强调人才大量出现,应用“名家辈出”。 第三空,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各领风骚:各自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番成就。语境形容虞世南等人在书法艺 术中的成就,故选“各领风骚”。第四空,挥毫泼墨:指书写或绘画动作的潇 洒豪迈。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这里侧重 书写动作的潇洒豪迈,应用“挥毫泼墨”。
19.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三处错误:一是偷换主语, 应在“隋唐”前加上“使得“;二是关联词语“不仅”位置不当,应将其调至“佛教 寺院里”之后;三是复句逻辑关系不当,应将“留下了他们的书迹”与“留下了 他们的足迹“互换位置。
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人物的“高光时刻”。可以说,每一位在时代中出场的功勋人物,都肩负着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________________功勋人物,则是用一段段小故事来讲述“大人物”。于是,我们在《功勋》中看到,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由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袁隆平、屠呦心系黎民苍生的生计,呕心沥血地钻研;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只为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这样的故事,是千万个同路人的缩影。正如每个单元片尾的字幕致敬:献给为.作出贡献.____________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而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着奋斗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
《功勋》的每个单元片尾,画面自过去穿越时空,视角由往事观照现实,________________作出回答:为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为什么“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其实,先辈的功勋与祖国的山河、我们的美好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现在,连续剧《功勋》已经收官,结束追剧的你我,不妨对标先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体现 声名鹊起 郑重 亲密无间
B.体现 声誉卓著 庄重 密不可分
C.再现 声誉卓著 慎重 密不可分
D.再现 声名鹊起 庄重 亲密无间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
B.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人物的“高光时刻”。
C.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 ,着力挖掘人物的“高光时刻”。
D.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
1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答案C
18.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思路点拨原句的语病类型:成分残缺。第二个分句缺主语“《功勋》”,第三个分句缺少动词“发掘”。
1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特殊句式的运用能力
答案 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 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句式 3分,语句通顺2分。合理即可)
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题。
立春之时,当一滴水飞向空中化作雪,流在脚下结成冰的时候,“冬奥”就会______。从“冰丝带”到“雪如意”,从“雪游龙”到“冰立方”;名称中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又充满时尚感的冬奥场馆,将实现100%“绿电”运行,(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因而盛赞,北京冬奥筹办“树立了奥运新标杆”。
一场中国与世界的冰雪之约,展现了______的魅力。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新环境。除此之外,移动诊疗车、5G观赛体验等科技创新也在为“冬奥”带来更多亮点。
搭载冬奥筹办的“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城际交通网络构建起北京和张家口的“一小时经济圈”。张家口的风电、光伏电______向北京输送,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渐渐成形……冬奥筹办6年多来,从赛场到生活,从选手到大众,一项项承诺从蓝图变为现实。相信这份冬奥答卷,将在奥林匹克史上留下______的一笔。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约而至 多姿多彩 连绵不断 光彩夺目
B.如约而至 丰富多彩 源源不断 浓墨重彩
C.如期而至 丰富多彩 连绵不断 光彩夺目
D.如期而至 多姿多彩 源源不断 浓墨重彩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仅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章,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形成规范
B.不仅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形成示范,也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章
C.不仅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章,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形成示范
D.不仅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合乎规范,也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章
19.下列各句中双引号的作用,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A.从“冰丝带”到“雪如意”,从“雪游龙”到“冰立方”。
B.名称中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又充满时尚感的冬奥场馆,将实现100%“绿电”运行。
C.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D.搭载冬奥筹办的“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
1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如约而至”,按着约定准时到达,一般用于与某人约定好时间或者事情,然后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如期而至”,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可以用于人与人之间,也可以用于事物与事物、人与事物之间,作用对象较广。文中是“冬奥”按照计划的时间到来,选“如期而至”更好。
第二空:“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与后文的“魅力”搭配不当;“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可以与“魅力”搭配。
第三空:“连绵不断”,形容连续而不中断,一般用于山脉、树林等事物,也用于革命、运动等事物;“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专用在物质的供应、运输方面,合乎“输送”的语境。
第四空:“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此处修饰“一笔”,不当;“浓墨重彩”,意思是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常常与后文“一笔”搭配使用。故选D。
1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语序上,先是奥运方面的成就,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成就,并且与前文的内容“名称中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又充满时尚感的奥场馆”“将实现100%“绿电”运行”先后对应,排除BD。“示范”,指做出榜样或典范,意义比“规范”重大,更适合成为后文“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因而盛赞”的原因,排除A。故选C。
19.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中的“招牌”双引号表示“具有特殊含义”。A是场馆名称,表示“特定称谓”;B“绿电”是“绿色电力”的简称,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着重论述或强调”。D“新引擎”,其双引号表示“具有特殊含义”。故选D。
河南省商丘市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那是一朵青翠欲滴的荷。怒放的第二天最艳丽,第三天色彩淡了,第四天垂下花瓣,第五天开始闭合,第六天便脱落。从含苞待放到半开、绽放、枯萎,在不到七天的时间里,荷把全部的美好献给人们,也算是_______了。
那日,我心头一动,_________,专程去南湖拜访枯荷。
此时的北国,已看不到荷花了。放眼望去,( )。它们有的似悠然小憩,有的如冷眼观天,并无半点枯槁的落寞与苍凉,独具风韵与自信,令我_______出敬意。
荷的春之青涩、夏之繁华、秋冬之残败,无一不是一种美。如此的人生,少时拼搏奋斗,壮年心怀梦想,老年悠然散淡。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所以生命之美是不变的。也只有盛开过、沧桑过,才能有所积淀,拥有当下_______的安然。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稍纵即逝 兴之所至 应运而生 泰然自若
B.县花一现 心血来潮 油然而生 泰然自若
C.稍纵即逝 心血来潮 应运而生 波澜不惊
D.县花一现 兴之所至 油然而生 波澜不惊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整整半个湖面的荷枯茎根根、残苞朵朵,却仍直直地挺立着
B.枯茎根根、残苞朵朵,荷直直地挺立着,占满整整半个湖面
C.整整半个湖面都是直直地挺立着的荷,枯茎根根、残苞朵朵
D.直直地挺立着的荷,枯茎根根、残苞朵朵,占满整整半个湖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生亦如此,少时心怀梦想,壮年拼搏奋斗,老年悠然散淡。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但生命之美是不变的。
B.少时心怀梦想,壮年拼搏奋斗,老年悠然散淡,如此的人生。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但生命之美是不变的。
C.人生亦如此,少时拼搏奋斗,壮年心怀梦想,老年悠然散淡。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但生命之美是不变的。
D.少时拼搏奋斗,壮年心怀梦想,老年悠然散淡,如此的人生。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主题,所以生命之美是不变的。
17.D(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消失。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像昙花那样一出现很快 就消失。语境指“荷”这种美好的事物很快就消失了,应选“昙花一现”。兴之所至:指人心里突然或偶然对某事产生了兴趣。心血 来潮:比喻心里突然产生某种念头,略含贬义。语境是说突然兴起了想去看荷的兴趣,选“兴之所至”更恰当。应运而生:本指顺应 天命而降生。现指人或事物适应时机、潮流而出现。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语境是说对荷的敬意自然产 生,应选“油然而生”。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态度镇静,一点也不慌乱。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 或曲折。语境并没有面对紧急情况的意思,应选“波澜不惊”。)
18.A(根据四个选项,可得知荷的三个状态:“整整半个湖面”“枯茎根根、残苞朵朵”“直直地挺立着”。再根据括号后“它们有的似悠 然小憩,有的如冷眼观天,并无半点枯槁的落寞与苍凉,独具风韵与自信”,可知作者是要突出荷的内在特质,而前面三个状态中与 内在特质最为契合的是“直直地挺立着”,A项中“却仍直直地挺立着”以转折句式突出强调这一特质,B、D两项重点在“占满整整 半个湖面” ,C项重点在“枯茎根根、残苞朵朵”,故选A项。)
19.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如此的人生”缺少谓语部分,结合前后语境,可改为“人生亦如此"。二是不合逻辑,应该 先“心怀梦想”再“拼搏奋斗”,可改为“少时心怀梦想,壮年拼搏奋斗”。三是关联词使用不当,最后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把 “所以”改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