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 之 中 有 一 只 兔 子 , 浑 身 洁 白 如 玉 , 所 以 称 作 “ 玉 兔 ” 。 这 种 白 兔 拿 着 玉 杵 , 跪 地 捣 药 , 成 蛤 蟆 丸 , 服 用 此 等 药 丸 可 以 长 生 成 仙 。 久 而 久 之 , 玉 兔 便 成 为 月 亮 的 代 名 词 。 古 时 候 , 文 人 写 诗 作 词 , 常 常 以 玉 兔 象 征 月 亮 , 像 辛 弃 疾 的 《 满 江 红 · 中 秋 》 即 以 玉 兔 表 示 月 亮 。
唐明皇游月宫
相传唐明皇在有一年的一个八月十五之夜,做梦游历了月宫,当他飘飘然的游历到月宫前的时候,见月宫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幅牌匾,上书有“广寒清虚之府”六个大字,他好奇地走了进去。进宫以后唐明皇立即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数百名天上仙女,个个如花似玉,她们舞动洁白如玉的长袖,在云雾飘渺的太空,伴着美妙的
音乐,翩翩起舞。唐明皇看到一个个仙女体态轻盈,舞步优美动人,便越看越不想离去。正在他兴致高昂,情趣正浓之时,不觉惺眼醒来,原来这是一场美梦。但唐明皇念念不忘梦中的一切。他命令皇宫中的总管组织宫女,根据自己的记忆,设计排练了一套模枋月宫仙女表演的霓裳羽衣舞曲。
陶渊明(晋)《归园田居》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王维《山居秋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间。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温庭筠(唐)《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李贺《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余光中《月之故乡》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明天日全食(打一字)
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
长安一片月(打一《水浒》人名)
残月斜照影成对(打一字)
月
花好月圆
秦明
多《月亮的足迹》课件解说词
环翠国际中学 董斌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演示的课件是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月亮上的足迹》。本文侧重于记叙,将登月全过程叙述的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吸引人是本文的主要特点,所以,我设置课件的理念是将文字、图画与视频三者相结合。
在课件的首页,左上方是本课的课题,左下方清晰的显示教学过程。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样一句话, “这一小步,对人类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这是课文灵魂。
对于课题的导入,我采用视频的形式再现了当年人类登月的辉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听课的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在教学目标上,简洁的文字并配有儿童捧书而读的图画,不仅让学生清晰的了把握住本课的学习目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字词认知上,我采用了新颖的表格形式让学生焕然一新,生僻字加注红色强调学生对字的写法,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整体感知是本文要掌握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上,设置了两个问题,并配有相应的图片。具体的上课方式是采用“答小记者问”的形式。学生自由提问“简要概括登月过程”的问题,在学生完成采访活动之后可以看到条理清晰的四个登月过程。第二个问题“登月后作了哪些事情?”,同样小记者继续提问,并将六件事情展示。在这一环节中,虽然只有两个问题,但能够准确并全面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易于学生掌握。
问题研讨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这个环节我设置了三个问题,主要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且这三个问题是递进式的,第一二个问题是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而第三个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我的特色还表现在画面的选取上,遨游太空的宇宙飞船也昭示着学生对问题的不懈探索。
在整体感知和问题研讨的基础上我与同学在写作手法上进行了总结,有恰当描写、叙议结合以及数字说明这三种方法,并着重讲解第三种数字说明,然后让学生读课本并举例说明,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拓展延伸应该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环节。因为本文是一篇科学性文章,所以我注重让人文与科学在这里握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去回顾以前学过关于月的诗歌。另外,我还为学生搜集了很多课外资料,第一个是关于月的网址,里面有大量关于“月”为话题。另外还有很多关于月的诗词、神话、对联及谜语,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资源库。
作业设置上,为了能体现语文课堂特色,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写作练习。这个题目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还给学生配置了色彩鲜明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中国一小步,世界一大步。”神六飞天,续写辉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通过让学生来观看神六飞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勇于探索宇宙奥妙的热情。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的反馈,我把可见发到校园网上,同学们在课后浏览一下,有什么意见和感受,都可以跟我交流。让我们真正做到网络为语文服务。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时间顺序
2、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3、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 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速读中获取课文中的信息,提取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理解第一次登月对人类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登月过程的图片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数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飞上月宫。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乐球。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展示图片)
二、检查预习听写词语复述课文三、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指名学生回答第1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一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指名学生回答第2题,其他同学在书上作好标记。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提问: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提问: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3.播放几段录像和几张图片,补充一些形象的知识
四、问题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2.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第1题。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第2题,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稍作归纳。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五、拓展延伸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
让学生谈谈,互通有无,增长见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
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今年的10月15日,我国“神州”五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想,希望大家能学好知识、练好本领,将来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像杨立伟那样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七、布置作业
搜集“探索月球奥秘”的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登月 升空准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