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在动手折和观察的过程中认识对称轴。
3.在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剪刀,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昆虫朋友,它们是什么呢?请大家脑补一下:它们身体的另一半会是什么样子呢?(课件出示:蜻蜓、蝴蝶的半个身影)
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昆虫身体左右两边的大小、形状、颜色、图案,都是一样的。像这样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现象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对称的知识。【板书:对称】
二、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理解“对称”的定义)
(1)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图形。课件出示主题图: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形,它们是对称的吗?
(2)为什么说它们是对称的呢?你有什么办法把图形左右两边比较一下吗?
(3)如何比较(验证)?(对折)
2对折后,你有什么发现?
3.课件出示蝴蝶、天安门对折过程。让学生体会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板书:对折 完全重合。
师小结:像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说明它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所以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4.出示“对称”的定义,让学生读读。
5.说一说:你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二、学剪对称图形。
过渡: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下面,让我们运用对称的知识剪一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好吗?
1、课件出示剪对称图形的方法与步骤:
(1)折一折:把一张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图形的一半形状。
(3)剪一剪:沿着画的线剪下来。
2.老师小结操作步骤:
(1)你学会剪对称图形了吗?自己动手试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2)展示几个学生作品:让学生观察这些对称图形的共同点。
3、师小结:虽然它们形状不同,但是,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图形分成了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在数学王国中把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对称轴时要用一条直直的虚线来表示。)沿对称轴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说图形的两边关于这条对称轴对称,所以就叫轴对称图形。
4、请学生在自己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三、巩固拓展新知,
过渡:下面看看你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自己判断说明判断的理由。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出示“鸭子”图。
判断一下这张图片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小结: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最简单的方法是对折一下,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过渡: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和自然景观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四、教师总结:
1.对称的设计,不单具有观赏性,还有实用性。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利用了对称的原理来设计创造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轴对称图形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2.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