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5 12:0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 课时 练习课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4.经历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①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②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③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难点: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课件、卡片。
一、新课导入
1.出示下列算式,要求学生读出这些算式,并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20÷5=4    18÷3=6    16÷2=8
21÷3=7 15÷3=5 6÷2=3
12÷3=4 18÷9=2
2.动手分一分,说一说。
(1)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6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个苹果?
(2)把18个苹果,每6个分给一位小朋友,可以分给几位小朋友?
组织学生用卡片代替苹果分一分,再根据分的结果思考:这两道除法算式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生1:这两道算式都是18÷6=3。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生3:第一题18÷6=3表示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
生4:第二题18÷6=3表示把18每6个分一份可以分3份。
师:这两题使我们明确除法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练习三”第10题
把下面的圆片平均分并说给同桌听,再写出除法算式。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片,同桌间相互分一分,一人分,一人列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5页的第1题。
2.教材第15页的第2题。
3.教材第16页的第7题。
4.教材第17页的第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除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
生2:除法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运算。
生3:除法是四种基本运算之一。
生4:了解除法和乘法两种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课外作业
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
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得到里的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