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新课标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十四课《立体的画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立体综合材料艺术以及浮雕的艺术特点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超轻黏土作为材料,将其加工成立体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超轻黏土、工具、白乳胶、彩砂纸、画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超轻黏土的立体造型方法。
难点:使超轻黏土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
四、教学策略
本课选择了立体画面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平面表现”向高年级“立体表现”过渡期间的身心特点,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接触,但是对于如何制作的更好还比较陌生;另一种方法是浮雕,学生对雕塑有一些了解,为制作浮雕具备了条件,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作出美观、有创意的作品。
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发现——欣赏探究——欣赏提升——探究方法——趣味引导——分析演示——联想创作——展示评价——课后拓展”几个教学环节,通过尝试、探究、分析、联想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制作的要点和制作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尝试发现
1.教师出示一张龙纹浮雕图片,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张图片中的图案什么?”
2.指名回答,并解释“浮雕”的具体概念。
3.延伸探讨,引出立体的画面。
教师小结:我们运用各种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画变成立体的画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学习这种有趣的画。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发现,初步了解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二)欣赏探究
1.欣赏感受:教师出示古代、近代、现代各种不同材料的立体造型浮雕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其魅力。
2.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能看出来用了哪些方法吗?
让学生寻找我们生活中的浮雕以及浮雕在生活中的应用。(指名回答)
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材料可以做浮雕?(易拉罐、木条、石子、纸绳、谷类、丝绵、光盘、纸杯、纸等)
想一想:怎样发挥材料的特点,才能让做出的浮雕更有创意? (质感、色彩、软硬、薄厚)
(设计意图:从作品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中的艺术,以及创作材料的无处不在。)
(三)欣赏提升
1.出示浮雕的作品请学生欣赏,说说给你的感受,思考浮雕有什么特点?
2.结合浮雕作品,请学生说说浮雕怎样制作?师生共同总结出浮雕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说自己的想法,开阔学生思路,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四)探究方法
(1)学生继续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分析材料,研究不同材料的特质和立体造型的制作方法。
猜一猜:立体的画面是如何制作的呢?
(2)学生小组探究后交流汇报。
(3)教师总结立体造型的制作方法: 通过卷、压、折、剪、粘、搓、压、揉等方法可以让不同材料变成立体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讨论、交流,不但学习制作方法,同时还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五)趣味引导
出示“海洋馆”照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每个学生用超轻黏土设计创造出不同的海洋生物,开办自己的“迷你海洋馆”。
(设计意图:设计有趣的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不再被动学习。)
(六)分析演示
教师播放用超轻黏土制作的海洋生物图片,并亲自演示立体海洋生物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给学生进行作品制作示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基础性的塑造之后才能让学生们有创作的基础和空间!)
(七)联想创作
1.作业要求:
(1)、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幅浮雕作品。
(2)、制作时,构思精巧,色彩协调。
(3)、使用超轻黏土工具、白乳胶制作时保持教室整洁。
2.教师巡视指导,明确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实践。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提前准备好镶好彩色砂纸的画框,模拟成“迷你海洋馆”,让学生们在“迷你海洋馆”的空间里创作自己想象中的海洋生物,把“海洋馆”主题情境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学得更有兴趣。)
(八)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教师评价作品:
1.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并把自己小组的“迷你海洋馆”放到“大海洋馆”(黑板展示区)里进行展示。
2.给同学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并宣布“迷你海洋馆”正式开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品评自己的作品,并把作品的可欣赏价值提升到新的高度,使得学生们更加重视自己的艺术创作结晶,提高审美水平和审美趣味。)
(九)课后拓展
利用生活中任何物体,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材料,进行立体画面的创作。我们要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回去后可以尝试来制作,开阔学生的视野。
师生共同总结: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是为了让学生们除了在课上有限的时间制作艺术品之外,还能够在课余时间寻找生活中的普通材料,把它们变废为宝,发现身边一切事物的美,让孩子们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