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课 水墨游戏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课 水墨游戏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06 19:2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人教版)第1课《水墨游戏》
课 型 造型·表现 授课教师
课 时 一课时 指导教师
教材及教学分析 1.使用教材:《水墨游戏》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一课。2.教学内容:本课属于《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领域,以水墨画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中国画,尝试使用毛笔、墨、宣纸等工具和材料,开展趣味性的造型游戏活动。3.教材处理:首先,我采用了教师讲解、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游戏中,尝试中锋、侧锋用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获得多层次浓淡变化调墨的方法;其次,通过朗朗上口的口诀,使学生牢记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知识;再次,通过师生互动,掌握破墨法,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内化为学生的感性经验。最后,运用学生同龄人的微课演示,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掌握水墨画创作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演示探究——交流探讨——欣赏提升——联想创作”几个教学环节,通过玩墨色——找墨色——调墨色——画墨色——评墨色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墨色的神奇变化。
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对水墨画工具如何摆放、执笔等养成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学生能初步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学习水墨画的中锋、侧锋用笔,了解“墨分五色”,能运用水墨画的方法画一幅水墨小品。2.学习能力:三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中国画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表面的、感性的状态。他们活泼好动,第一次接触水墨,好奇心强。3.学习态度: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注意力不持久,而且由于是水墨画的入门课,作业完成的速度和效果不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工具和材料,掌握运笔、用墨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传统绘画的方法画一幅水墨小品。 2.过程与方法:(1)在开放式的笔墨游戏中体验、感受笔墨变化,体会水墨画的趣味。(2)师生合作探究破墨法,引导学生也可用添画的方法创作。(3)通过名家作品欣赏,重点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画意和墨色变化。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传承优秀传统美术文化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体验水墨画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 学习水墨画基本的运笔、用墨方法,表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
难点 体会水墨画的独特韵味,感受画面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1.有关水墨图片和知识所做成的课件。2.一得阁墨汁、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宣纸、水桶、书画毡。学生:一得阁墨汁、宣纸、毛笔、书画毡、调色盘、水桶、吸水布。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用中锋、侧锋,表现不同墨色的水墨画。2. 较高要求:能对画面进行联想,用创作一幅具有墨色变化的水墨画。3.个性探究:提高要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的运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式,进行一幅有主题性的水墨画创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堂常规:笔墨工具、材料按要求摆放。2.课前热身:神笔马良的故事一、创设情境,认识水墨工具水墨画创作的主要用的工具和材料是笔墨纸砚,人们称为“文房四宝”。这节课,咱们就用这些神奇的 “文房四宝”来玩一玩《水墨游戏》吧!二、探究水墨,游戏体验(一) 玩“笔”游戏1.认识毛笔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我们把它的笔头分成笔根、笔腹和笔尖这三个部分。2.游戏探究中锋和侧锋的笔法(1)介绍五指执笔法(2)笔墨热身小游戏(中锋练习)毛笔公公蘸点墨,竖起来,走一走,按一按,提一提,画个圈圈转一转,跺跺脚,点几点。(侧锋练习)毛笔公公沾点水,斜着走,按一按,提一提,走一走,画个圈圈转一转,跺跺脚,点几点。问:你刚才的运动中有什么发现? 小结:线条粗细靠按提。而我们作画时,笔尖垂直于纸面,笔锋在线条中间运行叫中锋。笔锋偏向线条的一侧,叫侧锋。用笔口诀:水墨水墨真神奇,中锋直,侧锋斜。线条粗细靠提按, 墨色浓淡水分离。(二)玩“墨色”游戏1.观察墨色层次变化你们看这幅画,你看出了几种墨色变化? 2.体验墨色层次变化尝试一下先用笔尖沾上浓墨,在纸上画一笔,用笔尖沾一次水画一笔,再沾一次水画一笔,这样连续沾几次水……在宣纸上试试看 体验这种逐渐加水的墨色变化。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巡视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或展示。小结:我们发现,随着水份的不断加入,墨的颜色也产生了浓淡深浅的不同变化。教师示范:古人有“墨分五彩”“墨即是色”之说,五彩即焦、浓、重、淡、清。3.师生合作,体验破墨法“水墨大碰撞”的游戏小结:先画出一种墨色,趁墨还没干的时候,再在它的上面再加另外一种墨色的方法叫做 “破墨法”。用墨口诀:点线面,真淘气,大小粗细、疏与密。浓破淡,淡破浓,画面效果各不同。三、欣赏名作,提升素养1.欣赏画家齐白石的作品作品《虾》——欣赏用墨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欣赏画家如何运用点、线、面2.观看同龄人的添画创作微课视频视频中的同学非常讲究蘸墨的艺术,而根据墨团进行添画的构思和用笔用墨的方法都很巧妙!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布置三个层次的水墨画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梯度作业。基本要求:能用中锋、侧锋,表现不同墨色的水墨画。较高要求:能对画面进行联想,用添画的方法创作一幅具有墨色变化的水墨画。个性探究:提高要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的运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式,进行一幅有主题性的水墨画创作。2.课件播放弹奏古琴的背景音乐,屏幕滚动播放优秀的学生水墨画、彩墨画作品。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游戏体验的画面,进行不同方向的观察,联想,进行大胆的变化、添画形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在水墨游戏中展现个人的独创性,更加尽兴的进行水墨游戏。五、作品展示,自评他评1.学生作业展示(粘贴长卷卷轴)2.教师组织学生谈谈自己本课的游戏体验,说说自己对水墨画的认识。3.你喜欢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进行绘画创作体验吗?在今天的学习中你遇到了那些困惑?你觉得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收获最多的是什么?……点评要点:(1)中锋、侧锋用笔(2)点线面、粗细、疏密(3)墨色浓淡(4)画面构图合理六、知识梳理,课后拓展这节课,我们一起和用毛笔和墨做了很多游戏,知道了运用毛笔中锋和侧锋,可以使线条产生粗细的变化。水和墨调在一起会呈现浓、淡、干、湿的水墨效果。在这里,老师牵着你们的小手一起推开了中国画的大门,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瞧,画家们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题材表现了他们的美好生活。课后,我们可以一起用今天所学水墨技法去表现我们的五彩生活吧!七、组织学生收拾与整理 按照老师的要求摆放。跟着老师回忆神笔马良故事。1.欣赏水墨动画效果,2.认识“文房四宝”。 1. 认识毛笔的结构。学习五指执笔法玩一玩笔墨小游戏。 4.学生谈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5.了解中锋、侧锋。 6.齐读用笔口诀1.欣赏作品感受墨色变化。2.根据老师要求,玩“墨色”游戏。 3.生观看教师示范,学习“墨分五彩”知识。4.师生合作,玩“破墨法”。齐读用墨口诀。1.欣赏国画大师的作品。(再运笔用墨、画面意境等方面给学生以启示。)2.观看微课视频。(观看同龄人是如何添画创作的,解决学生练习过程中眼高手低的问题。) 默读作业要求。生作画1.自评2.互评3.师评 和老师做动作欣赏、感受收拾与整理1.将毛笔、白瓷盘放入小水桶中;2.收拾毛毡,用抹布将桌面擦干净;3.有序排队回教室。 注重对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马良乐于助人的品德,以及发挥想象力,为创作作铺垫。1.让学生初步感知水墨形式,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2.了解中国画的传统工具。本环节是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执笔姿势,用玩“笔”的游戏方式,探究中、侧锋的笔法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墨色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口诀教学的方式,课堂也比较活跃,学生在朗朗的口诀中玩笔墨。不知不觉学习和掌握中锋、侧锋用笔、明白按和提是实现线条粗细变化的手段,懂得用水调墨色变化的方法,知识与技能全在口诀中。通俗、好记、易学。这个环节是玩“墨色”游戏,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探究 “墨分五彩”的知识。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解决学生练习中的不足,掌握“墨分五彩”的知识。通过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感受“破墨法”中的墨色变化。 “造型.表现”时切入口诀,帮助学生轻松学会点线面造型表现时能运用大小、粗细、疏密,破墨法的国画技法以解决课堂创作的难点问题。 分层次作业要求,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的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夯实本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用评价词汇表中的美术语言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通过欣赏水墨画精品,加深学生对水墨画丰富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唤起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注重养成习惯的培养。
教 学 板 书 教 学 范 画
第1课 水墨游戏中锋: 侧锋: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破墨法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