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05 16:2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肇东市第四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的老年化人口逐渐增多。2015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47%,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基能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B.老年人体内的细胞都是衰老状态的细胞
C.老年人的皮肤上会长出“老年斑”主要与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有关
D.在正常情况下,细胞不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
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物质组成相同,形态不同,存在于不同时期的细胞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呈线状或棒状 B.染色体经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染色质
C.复制后的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D.姐妹染色单体间由着丝粒相连结
3.如图是某动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甲所示细胞的细胞核内有4条染色质
B.图示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C.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作用于图丙所对应时期
D.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是丁时期,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的是丙时期
4.体细胞与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基本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
A.不同体细胞的DNA相同,RNA也相同
B.体细胞是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C.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后严格均分到子细胞中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基本不变
5.用维甲酸(RA)处理未分化外胚间充质细胞后,细胞凋亡的数量明显增加,细胞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曲线可知维甲酸可能的作用不包括( )
抑制了细胞增殖 B.促进了细胞凋亡
C.诱导了细胞癌变 D.促进了某些遗传物质发挥作用
6.科学家用含 15 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21.3h
B.蚕豆根尖细胞的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代谢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复制发生在19.3-21.3h、38.6-40.6h之间
D.蚕豆根尖细胞的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用2-21.3h、21.3-40.6h来表示
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的凋亡对于生物个体发育有积极意义
C.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8.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B.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
C.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
D.草履虫细胞无丝分裂中不进行DNA的复制
9.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动物体内的细胞由于分化,其全能性不能表达
C.组织培养繁育花卉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0.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则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A.③⑤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11. 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柳树细胞中的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 X染色体特有区段上的基因,Y染色体没有,所以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C. 乳酸菌细胞中只有部分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 念珠蓝细菌细胞中的所有基因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1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
②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后,就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⑥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13. 油耳是指外耳道皮肤表面的盯聍腺分泌的盯聍油脂性成分较多,盯聍呈现黏稠的油脂状;干耳是指分泌出的盯聍油脂性成分较少,盯聍一般会逐步干燥,呈现薄片状。油耳和干耳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小组对该对相对性状进行了调查,其中200个双亲为油耳的家庭中子女的表现型为:油耳男孩92个,油耳女孩82个,干耳男孩12个,干耳女孩16个。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的传递符合分离定律 B. 这对相对性状中,油耳为显性性状
C. 理论上,这些家庭的子代油耳和干耳的比例为3:1
D. 控制油耳和干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4. 羊角蜜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D基因决定雄株,D-基因决定两性植株,d基因决定雌株。D对D-、d是显性,D-对d是显性,如:DD-是雄株,D-d是两性植株,dd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 )
A. DD-和Dd杂交并产生雄株 B. 一株两性植株的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 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 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15. 某植物茎的高度受两对基因的控制,若AABB高10 cm,aabb高4 cm,每一显性基因使植物增高1.5 cm,今有AaBb×AaBb,其后代高7 cm的约占(  )
A. 1/2 B. 1/4 C. 1/8 D. 3/8
16. 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B. 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C. 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D. 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7.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A. B. C. D.
18. 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
A. 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 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 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 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19. 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细胞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 乙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C. 丙细胞是乙细胞分裂的结果
D. 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20.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I、Ⅲ),如图所示。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某病是由位于Ⅰ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女性
B. 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II
C. 若某病是由位于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
D. 若某病是由位于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患病
21. 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B. 在BC段和HI段都能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C. 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 DF段和MN段发生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2.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B. 猪的白毛和黑毛,马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C. 隐性性状就是指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没表现出来的性状
D.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23. 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 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验证,得到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
C.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出的推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24.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
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4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C. 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
D.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只产生了2种配子——减数分裂正常
25.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F1的表型否定了融合遗传,也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B. “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假说
C. 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是由萨顿采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对蝗虫减数分裂过程的研究而提出的,并有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得以验证
D.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F2中3:1的性状分离比的得出不一定依赖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6. 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 若Ⅱ7不带致病基因,则Ⅲ1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2
C. 若Ⅱ7带致病基因,则Ⅲ10产生的配子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D. 若 Ⅱ3不带致病基因,Ⅱ7带致病基因,则Ⅲ9和Ⅲ10婚配时,后代男性患病的概率是1/18
27. 小明养的一对黑色兔子生出了 4只褐色兔,如果这对兔子再生4 只小兔子,则四只小兔颜色为( )
①全为黑色 ②全为褐色 ③2 只黑色2 只褐色 ④1黑色 3 褐色 ⑤1 褐色3 黑色
② B. ①或②或⑤ C. ⑤ D. ①或②或③或④或⑤
28. 下列有关自交和测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自交可以纯化显性优良品种 B. 测交可以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 通过自交可以用来判断豌豆高茎个体的基因型 D. 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29. 用纯合红眼灰身果蝇和白眼黑身果蝇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下列哪项不是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必需条件 ( )
A.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D.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
① B. ② C. ③ D. ④
非选择题:
31. 下图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及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____条。图2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图。
(2)乙图细胞处于曲线中的___________段,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
(3)曲线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种细胞可同时出现在该动物的___________中(填一器官)。
(5)甲图中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个四分体,图丙所处时期是___________。
32.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下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 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填个体编号)。
33. 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 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请回答: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短翅红眼 短翅白眼
雌蝇(只) 151 0 52 0
雄蝇(只) 77 75 25 26
(1)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
(3)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___________,雄果蝇的基因型_________。
(4)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
高一生物期中答案
A 2.B 3.C 4.A 5.C 6.D 7.B 8.D 9.D 10.D 11.D 12.A 13.C 14.D 15.D 16.D 17.B 18.C 19.B 20.A 21.C 22.D 23.C 24.C 25.B 26.D 27.D 28.D 29.A 30.A
31.(1) ①. 4 ②. 乙
(2) ①. BC ②. 极体、次级卵母细胞
(3)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卵巢
(5) ① 4 ②. 0 ③. 减Ⅱ中期
32.(1)隐性
(2)Ⅲ-1、Ⅲ-3和Ⅲ-4
(3) ①. Ⅰ-2、Ⅱ-2、Ⅱ-4 ②. Ⅲ-2
33.(1) ①. 常 ②. X
(2) 自由组合
(3) ①. BbXRXr ②. BbXRY
(4) ①. 4 ②. 5/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