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讲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讲)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背讲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讲)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5 11:4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钱穆《理学与艺术》
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代发生了那些变化?
课堂导入
七年级下册精品
宋代经济的发展
2022
背讲考
七年级下册第9课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评价目标
背讲考-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



认识宋朝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了解我国的经济重心难移最终完成于宋朝。
认识宋朝对外贸易达到的空前水平,以及对瓦子的了解和再现,体会宋朝经济的繁荣。
“在我们要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 ——钱穆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整个封建社会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
贫宋?
富宋?
材料1:(北宋开封)“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刘春迎——《北宋开封城史话》
材料2:若以每户五口计算(北宋末年)人口当在1亿以上。——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怎么养活这么多人的?
评价任务一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农业的发展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①耕作技术:秧马
②作物:北宋时,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区在南宋时期,由广东和福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材料二 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从以下材料中,探究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材料四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评价任务一
1.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2.北方战火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宋代统治者政策的推进(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农业的发展
评价任务一
农业的发展
根据宋代《耕获图》和相关史料探究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食货志》
秧马
《耕获图》
垦田数对比
②耕作技术提高(秧马、牛转翻车)
①垦田面积扩大(圩田、梯田)
“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
—宋史《食货志》
③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的重要产粮区。
评价任务一
农业的发展
观察《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说说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发展的情况。
北宋,广东和福建
南宋,江淮、川蜀一带
经济作物茶树、棉花在南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
评价任务二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手工业的兴盛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①丝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一带丝织生产发达;
②棉纺织业: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高,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概括宋代纺织业发展的情况。
南方纺织业胜过北方。
材料一:宋代丝织技术迅速提高,各地都出现了一些享有盛誉的名特产品,如“东绢”和“蜀锦”,号称天下第一。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发展情况
(1)丝织业:北宋时,主要分布在四川、浙江一带。
(2)棉纺织: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增多。
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南宋棉毯
1、纺织业
评价任务二
手工业的兴盛
河北定窑
河南汝窑
瓷都
2.南宋时期,江南成为制瓷业重心
南宋罐耳瓶
宋代白瓷孩儿枕
北宋广口平底三足洗

冰裂纹花口洗
制瓷业
1.众多名窑,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2、制瓷业
评价任务二
手工业的兴盛
概况:
名地:
专业性:
技术高:
造船水平很高,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广州、泉州、明州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南宋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先进指南针
3、造船业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 “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
宋代船模型
“南海一号”复原图
评价任务二
手工业的兴盛
归纳: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耕作制度改变
粮食产量
提高
出现部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
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
人口增长
对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制瓷技术有改进
矿冶燃料有变化
印刷新兴活力强
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评价任务三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商业的发展
商业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代表:开封、杭州
突破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突破空间限制:城市中到处可开设店铺,乡镇出现草
市(“市”“坊”界限打破)
(1)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
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根据相关史料探究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北宋东京
唐都长安
《耕获图》
货郎图
都市生活
①城市人口增长,商业日益繁盛。
②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③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
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⑤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时间:日中而市>>>>昼夜不绝
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东京梦华录》
评价任务三
商业的发展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评价任务三
商业的发展
海外贸易
外贸税收成宋元国库重要财源
为了统一管理海外贸易,宋代设立了市舶司。宋初于广州、杭州、明州 (今宁波)设市舶司,后又设于泉州等地。
材料:与宋朝通商贸易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动以百万计。—关履权《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亚非
中国
香料、珠宝等
丝织品、陶瓷、茶叶等
①广州、泉州市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评价任务三
商业的发展
评价任务三
商业的发展
是世界最早的纸币
纸币
出现时间:
地区:
地位:
北宋前期
四川
——交子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商品经济的发展
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情况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
商业中心
制瓷中心
世界商港
苏湖粮仓
纺织中心
经济重心南移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唐朝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宋朝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招徕外国商人,力图将海外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市舶利益。“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的基本对外国策。这反映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重要原因是( )
A.政府政策支持 B.航海技术进步 C.造船业发达 D.商品经济发达
(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政治中心逐渐南移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A
D
中考演练
(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宋朝的全国总人口突破了一亿,大体是盛唐的两倍。宋朝的粮食亩产量特别是长江流域的亩产量达到了两至三石,也基本是唐代的两倍多。由此可见( )
A.宋朝时生产力有显著进步 B.唐宋的经济部门仅限于农业
C.唐朝重文轻武致粮食减产 D.宋朝粮食增幅低于人口增长
C
A
中考演练
宋代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商业繁荣
占城稻
棉花
纺织业
造船业
制瓷业
贸易
货币
城市
南移的过程
魏晋时期
唐代中期
南宋
江南经济的开发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