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早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讥谑》中描述:寒冬腊月,制作一只“小坐床”,作为交通工具,在冰上拖拽前行。
“小坐床”指的就是冰床。古代冰床一般可坐三四人,脚部安装铁条,前面有人拉着前进,因此也被称为“拖床”。到明代,冰床已十分盛行,京城内甚至有人在冬天以拉冰床养家糊口。
穿越时空,我们一起探究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课堂导入
北宋:冰床形似雪橇
七年级下册精品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022
背讲考
七年级下册第12课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评价目标
背讲考-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
壹
贰
叁
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
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 其词风的特点,知道司马光和《资 治通鉴》
评价任务一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大都市:
传统节日:
繁华的都市生活
大都市 特点 地位
北宋的开封
南宋的临安
元朝的大都
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文化娱乐业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等
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春节、端午节、元宵节
市民冰墩墩生活在宋元时期,他最想要去的城市是哪里?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北宋开封
南宋临安
元大都
宋元时期的商业发达,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市民冰墩墩想去开封最繁华的地方看看,应该去哪?城市中好看好玩好逛的地方要去什么场所?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的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娱乐演出
出现原因: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瓦子
勾栏
是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市民冰墩墩在瓦子中,你可以进行哪些休闲活动?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说书
木偶戏
蹴踘图
杂耍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活动
说书、唱曲、蹴鞠、耍猴、演杂剧、耍杂技、……
杂剧陶俑
宋元时期戏剧的主要表演形式——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兴盛。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吹口哨和舞蹈
吹笛和击节板
市民冰墩墩想了解什么是杂剧?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
榴花角黍斗时新,
今日谁家酒不樽。
——南宋·戴复古
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市民冰墩墩会选择在哪些节日去城市逛会更热闹呢?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这些节日,秦汉时期已经基本定型,隋唐时期,节日文化内容不断充实,宋朝时,节日的习俗已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材料一: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当时世界的80%。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一个工商税超过农业税的朝代。
材料二: 东京、临安等大城市人口多达百万
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东京梦华录》
结合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
材料三: 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具有城市意识的官吏、士人、地主、农民等成为市民阶层的组成部分。
① 经济的繁荣② 城市的发展③ 市民阶层壮大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评价任务二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宋词:
元曲:
宋词和元曲
(军事)
人物 时代 特点
苏轼
北宋
词风豪迈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李清照
两宋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辛弃疾
南宋
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
(1)曲的组成:散曲、杂剧和南戏。
(2)曲的艺术特点: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3)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最著名的作品《窦娥冤》。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如梦令》《水调歌头》《满江红》《破阵子》等。
特点
发展
格式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宋词:
北宋前,内容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
从北宋开始,变化较大,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内容
变化
代表
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北宋文学家苏轼
(1)词风豪迈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2)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特点: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北宋灭亡之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之后通过描写个人流离不定的生活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忧患感情。
特点: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南宋词人辛弃疾
(1)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更为雄奇阔
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2)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特点: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1)内容: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2)特点: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
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元曲:
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的艺术。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元曲: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
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元曲: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是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城市经济繁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市民阶层扩大。
分析宋词、元曲在宋元繁荣发展的原因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合作探究
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的变化有何特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唐___
宋___
元___
诗
词
曲
可以唱的文学形式
可以演的文学形式
特点:自由化、通俗化
原因: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上层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融发展。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评价任务三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1.作者:
2.体例:
3.内容:
4.地位:
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 政治家。
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资治通鉴》: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朝代。
评价任务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题材的史学著作?
这部著作有什么历史地位?
司马光
(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
评价任务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评价任务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秦 朝
隋 朝
春秋战国
夏
商
东 汉
西 汉
三国两晋 南北朝
唐
五代
十国
西周
北宋
隋
司马迁
作者:体裁:
范围:
纪传体通史
黄帝——汉武帝
东周
作者:体裁:
范围: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战国——五代
司马迁
司马光
评价任务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2021·江西·中考真题)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B
D
中考演练
(2021·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历史事实,有可能同时被这两部著作记录的是
A.夏朝建立 B.北朝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C.秦灭六国 D.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A.《离骚》 B.《诗经》 C.《窦娥冤》 D.《天工开物》
C
C
中考演练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都市生活
文学艺术
娱乐:大相国寺和瓦子勾栏
杂剧:形成于宋代,
兴盛于元朝
传统节日:春节等
宋词:苏轼、李清照、
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与《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