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2022·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辛弃疾 D.沈括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主持编写的,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取名《资治通鉴》,B项正确;司马迁的著作是《史记》,排除A项;辛弃疾是南宋词人,排除C项;沈括是北宋科学家,他的著作是《梦溪笔谈》,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答案】B
【详解】
根据“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逐渐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同时也使宋代的军事实力较弱,B项正确;综合以上分析,ACD项与材料中所强调的内容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3.(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些传统节日还有着特别的习俗。下列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
A.贴对联,守岁 B.扫墓祭祖、踏青
C.猜灯谜、吃元宵 D.赛龙舟吃棕子
【答案】D
【详解】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D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春节,排除;B项反映的是清明节,排除;C项反映的是元宵节,排除。故选择D。
4.(2022·北京延庆·七年级期末)“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指的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答案】B
【详解】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据“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及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词。选项B符合题意;诗是在唐朝时期流行,A排除;曲是在元朝时期流行,C排除;小说是在明清时期流行,D排除。故选择B。
5.(2022·广东·东莞市长安培英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请为下图确立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
A.繁华的都市生活 B.高超的手工艺术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丰富的文化内涵
【答案】A
【详解】
依据图片“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宋代蹴鞠铜镜”,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各种表演,热闹非凡;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有各种艺人在这里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表演蹴鞠的等,故有蹴鞠的铜镜。A正确;“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不能表现是高超的手工艺术,B排除;唐朝实行开放的社会风气,C排除;图片“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宋代蹴鞠铜镜”与文化内涵不符,D排除;故选A。
6.(2022·河南洛阳·七年级期末)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 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答案】A
【详解】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A正确;《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科技著作,B排除;《牡丹亭》 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C排除;玉米原产自美洲,明朝时期传入中国,D排除。故选A。
7.(2022·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出现了瓦子,这是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是城市商业的繁荣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2022·黑龙江鸡西·九年级期末)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①正确;宋代海外贸易发达,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因此②正确;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因此③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宋朝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的说法正确,因此④正确。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对外贸易繁荣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可知宋代的市民生活丰富,B符合题意;社会分工指的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实现了分化,同时材料中不能体现社会分工,故排除A;材料中不能体现民间艺术发展,故排除C;根据材料“《东京梦华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的情况,不是对外贸易,故排除D;故选B。
10.(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末)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
A.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清明上河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故选B。
二、综合题
11.(2022·广东·汕头市金平区金园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3分。
材料一:司马迁创作《史记》,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在司马迁的写作过程中,他采取三种途径收集史料
途径 史料
途径一 司马迁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到会稽山探访大禹居住过的东穴,到山东曲阜观看孔子当年活动的遗迹。
途径二 《史记》参考了《左传》、《战国策》等典籍,同时参考朝廷的文书档案
途径三 司马迁重视收集相关历史人物的民间传闻和神话传说
(1)司马迁通过上述三种途径获得的史料,分别是哪些类型的史料。材料二: 《本纪》主要反映帝王政迹,《世家》反映诸侯等重大影响的人物。项羽不是帝王,却被司马迁写进本纪。陈胜不是诸侯却被写入《世家》,司马迁这是在告诉我们,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平民身份,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杨照《史记的读法》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项羽和陈胜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材料三:《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对汉武帝的评价
著作 对汉武帝的评价
东汉班固《汉书》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果能学一学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节俭,那就完美了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
姜鹏《汉武帝三张面孔》 如果看《史记》的文字,通过字里行间,仔细分析,就会察觉司马迁对汉武帝也是有很多看法
(3)根据材料,《汉书》和《资治通鉴》各自对汉武帝的态度是什么?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1)类型: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
(2)作用:项羽领导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陈胜领导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秦朝的残暴统治。
(3)态度:《汉书》是肯定汉武帝;《资治通鉴》是否定汉武帝
原则: -分为二的方法:全面客观的方法:多角度评价;辩证分析(答出任意1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途径一属于实地调查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文物史料;途径二参考的《左传》、《战国策》等典籍,朝廷的文书档案属于文献史料;途径三间传闻和神话传说属于口述史料。
(2)根据所学可知,“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指的是陈胜、项羽在秦朝灭亡中起到的作用,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失败,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项羽的作用是在他领导的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
(3)根据材料可知,“雄才大略”表明《汉书》对汉武帝持肯定态度,“穷奢极欲,外事四夷”表明《资治通鉴》因汉武帝的奢侈无度和穷兵黩武对其持否定态度;根据所学可知,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评价,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2022·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辛弃疾 D.沈括
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3.(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些传统节日还有着特别的习俗。下列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
A.贴对联,守岁 B.扫墓祭祖、踏青
C.猜灯谜、吃元宵 D.赛龙舟吃棕子
4.(2022·北京延庆·七年级期末)“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指的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5.(2022·广东·东莞市长安培英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请为下图确立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
A.繁华的都市生活 B.高超的手工艺术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丰富的文化内涵
6.(2022·河南洛阳·七年级期末)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 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7.(2022·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8.(2022·黑龙江鸡西·九年级期末)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对外贸易繁荣
10.(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末)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
A.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二、综合题
11.(2022·广东·汕头市金平区金园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3分。
材料一:司马迁创作《史记》,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在司马迁的写作过程中,他采取三种途径收集史料
途径 史料
途径一 司马迁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到会稽山探访大禹居住过的东穴,到山东曲阜观看孔子当年活动的遗迹。
途径二 《史记》参考了《左传》、《战国策》等典籍,同时参考朝廷的文书档案
途径三 司马迁重视收集相关历史人物的民间传闻和神话传说
(1)司马迁通过上述三种途径获得的史料,分别是哪些类型的史料。材料二: 《本纪》主要反映帝王政迹,《世家》反映诸侯等重大影响的人物。项羽不是帝王,却被司马迁写进本纪。陈胜不是诸侯却被写入《世家》,司马迁这是在告诉我们,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平民身份,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杨照《史记的读法》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项羽和陈胜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材料三:《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对汉武帝的评价
著作 对汉武帝的评价
东汉班固《汉书》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果能学一学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节俭,那就完美了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
姜鹏《汉武帝三张面孔》 如果看《史记》的文字,通过字里行间,仔细分析,就会察觉司马迁对汉武帝也是有很多看法
(3)根据材料,《汉书》和《资治通鉴》各自对汉武帝的态度是什么?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