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物中考二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三课时)(第四章、第五章)(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生物中考二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三课时)(第四章、第五章)(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05 18:1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考第二轮复习
第三课时
目录 (各章的重难点)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形态结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等)
第五章 病毒
(病毒的形态结构、分类、营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等)
一、细菌和真菌形成的菌落
1、菌落:
2、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
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大小 形状 颜色
细菌菌落 小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白
真菌菌落 (霉菌菌落) 大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状 红、褐、绿、黑、黄等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步骤
(1)、配制培养基 (2)、高温灭菌
(3)、接种 (4)、恒温培养
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细菌
三、真菌
1、真菌的形态
青霉与曲霉
青霉结构
曲霉结构
细胞核
(多细胞)
菌丝
绿色孢子
黑色孢子
扫帚状
放射状
2、真菌的生殖方式
1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 与动植物共生
四、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腐生、寄生和共生
腐生——有些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
寄生——有些细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和人患病;
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4)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五、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制醋(醋酸杆菌);泡菜、酸奶(乳酸细菌)
蒸馒头、制面包(酵母菌);酿酒、制酱、腐乳等(曲霉)
(1)
真空包装: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烟熏法:通过太阳光或熏烟把水分蒸发掉
脱水法
腌制法:用盐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细菌和真菌接触。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
(2)
渗透保存法
一、病毒的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蛋白质外壳
内部遗传物质
病毒
(DNA或RNA)
第五章 病毒
结构 细菌 真菌 病毒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成型的细胞核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大肠杆菌噬菌体
③松毛虫病毒
④口蹄疫病毒
⑤幽门螺杆菌噬菌体
⑥豌豆萎黄病毒
⑦新型冠状病毒
如此微小的病毒能独立生活吗?生活方式是什么呢?
如果将这些病毒分类,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你将它们分成了哪几类?
二、病毒的分类
①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
(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内)
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
病毒,也叫噬菌体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分
动物
植物
细菌
②大肠杆菌噬菌体
③松毛虫病毒
④口蹄疫病毒
⑤幽门螺杆菌噬菌体
⑥豌豆萎黄病毒
⑦新型冠状病毒
①⑥
②⑤
③④⑦
病毒
病毒
病毒
据外部形态的不同分
杆状
球状
蝌蚪状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大肠杆菌噬菌体
③松毛虫病毒
④口蹄疫病毒
⑤幽门螺杆菌噬菌体
⑥豌豆萎黄病毒
⑦新型冠状病毒

③④⑥⑦
②⑤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对人类有害的方面
1、引发人类各种疾病
2、许多病毒会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给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
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1、预防疾病,利用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者无毒的病毒研制疫苗,防治一些病毒性疾病。
2、基因工程中,利用病毒能够达到转基因和基因治疗的目的。
3、利用噬菌体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4、消灭农业害虫
中考原题
1(2021年山东济南中考第13题).如图为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与丙比较,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乙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
C.丁主要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D.图中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2021年山东济南中考第16题).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和食品保存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低温冷藏可以用来保存新鲜的蔬菜水果
B.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C.有氧条件下,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
D.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或面包变得松软
4(2021年山东潍坊中考第18题).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做了经典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如图为该实验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简单
B.噬菌体必须寄生在大肠杆菌的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C.侵染细菌时,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中
D.噬菌体外壳蛋白是由大肠杆菌的DNA控制形成的
3(2021年广东中考第25题)利用细菌生产人胰岛素,利用山羊乳腺生产人凝血因子,两项应用都涉及到的技术是( C )A.克隆 B.发酵 C.转基因 D.组织培养
5(2021年江苏常州中考第12题).如图四种生物中,属于酵母菌的是( B )
A. B. C. D.
6(2021年河南中考第10题).《天工开物》中有关于酿酒的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其中的“曲”即酒曲。酒曲中含有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 A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大肠杆菌
7(2021年云南中考第37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诗中提及的葡萄酒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而来的。酿制葡萄酒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A )A.酵母菌 B.醋酸菌 C.乳酸杆菌 D.霉菌
8(2021年云南中考第30题).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与真菌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 D.所有细菌、真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不利的
9(2021年江苏常州中考第31题).2020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地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口罩种类  ,研究目的是   探究不同种类口罩的过滤效果  。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   减少实验误差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  棉布  口罩。(3)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型状肺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扔进专用垃圾桶  (选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4)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病者属于  传染源  ,新型冠状肺炎主要通过  
飞沫等 和接触传播。国家为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
10(2021年河南中考第24题).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流行。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国内感染风险较低,但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防控新冠疫情比较经济、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有关部门呼吁民众尽快接种新冠疫苗,早日建立我国群体免疫屏障。目前,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三类新冠疫苗均已在河南接种。
资料二 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其表面的S蛋白能激活免疫系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Vero细胞)”是目前我省接种的新冠疫苗之一。科研人员为获得制备该疫苗所需的大量新型冠状病毒,将少量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采用这种方法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   活细胞   里。
(3)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把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基因嵌入到不致病的腺病毒中制备而成。接种该疫苗后,人体内可合成S蛋白,进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能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即  抗体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S蛋白相当于  抗原   。
(4)制备重组蛋白疫苗首先需要把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基因转入到酵母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使之合成S蛋白。这一环节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微生物培养和   转基因   技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