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第3节第3课时《解决问题(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第3节第3课时《解决问题(二)》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5 14:4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到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是学生认识减法的现实意义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学伊始,安排一个“摆一摆”的游戏,引导学生重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在比较多少时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地接受并掌握这种方法,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一样,都要用减法计算。从而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圆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第一行摆5个圆形纸片,第二行摆和第一行同样多的三角形纸片。边摆边想: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我一眼就看出这位同学摆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不用数就看出来了,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吗?
预设
生:我是一一对应着摆的。
师(演示课件):是这样摆的吗?大家觉得这种摆法怎么样?
师: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摆法再摆一摆,摆的三角形纸片要比圆形纸片多4个。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摆的)
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摆,能很清楚地发现谁多谁少。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量的多少,体会一一对应方法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1页例6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预设
生1: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
生3: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理解题意。
①摆一摆:用圆形纸片将小雪、小华套中的个数分别摆一摆。
②分一分:将小华的圆形纸片分成两部分,看看小华比小雪多多少。
③说一说:图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
生:12-7=5(个)。
师:谁能说说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
生:“12”表示小华套中的个数,“7”表示小雪套中的个数,“5”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
(3)明确比的过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没有小雪套中的7个,能确定小华套中的被分成了哪两部分吗?
小结:把小华套中的12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7个,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个,所以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用减法计算。
(4)检验解题结果。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检验方法。
(5)拓展练习。
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师:你们能用刚才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求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就是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3.回顾反思,突出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学会了哪些方法?
小结: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时,首先要了解题目中有哪些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解题方法;最后检验解题结果。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可以转化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来解决,都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动手操作中明确解题方法,提出多种解题策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2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23页5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后汇报、订正。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23页7、9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二)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12-7=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