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变色龙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筛子(shāi) 伶俐(líng) 恐吓(xià)
B.魁梧(kuí) 赔偿(cháng) 乞丐(gài)
C.下贱胚子(pī) 旗帜(zhì) 坎肩(kǎn)
D.径自(jīnɡ) 咳嗽(sou) 契诃夫(hē)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粟。
B.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杉和敞着怀的坎肩。
C.奥楚蔑洛夫认出这人是手饰匠赫留金。
D.“他哥哥来啦 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北京电视台的几个文化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
B.大家都认为他是异想天开,但他没有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C.思想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人的大脑不会无缘无故产生某种思想。
D.患失眠症的人,夜晚难以入睡,白天无精打采,脾气也变得暴躁。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变色龙的变色现象与其他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相似。
②变色龙最拿手的绝活儿就是变色,它皮肤的基本颜色是绿色,但它可以随时变出深绿、浅绿、紫、蓝、褐色等,甚至可以变出各色相间“花里胡哨”的花纹色。
③变色龙的肤色会随着背景、温度和心情的变化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他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吓敌人。
④变色龙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少数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是它们的天堂。
⑤变色龙变色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己,使自己免遭袭击,从而生存下来。
A.②①③⑤④ B.③②①⑤④ C.④②①③⑤ D.④③①②⑤
5.吕金凌同学为了解《变色龙》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搜集了一些资料,这些资料中有语病,请你帮忙修改。
①19世纪90年代是契诃夫创作达到高峰的时期,创作了不少杰作。除了契诃夫自己主动研究现实外,19世纪90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小的影响,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更加深入。②在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他编造了一个害怕一切新事物、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别里科夫的形象。③契诃夫相信新生活必然会到来,旧制度一定会灭亡。在剧本《樱桃园》里,他喊出了“新生活万岁!”
(1)①句成分残缺,应在“ ”前加“ ”。
(2)②句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3)③句语序不当,应将“ ”和“ ”互换位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合二而一
契诃夫
您不要相信那些犹大,那些变色龙!在我们这个时代,失掉信心倒比失掉旧手套还容易。我就失掉了信心!
那是一天傍晚,我坐在公共马车上。我是个地位很高的人,不宜于搭乘公共马车,不过这一次我穿了一件肥大的皮大衣,可以把脸藏在貂皮衣领里。再者,您知道,坐这种马车可以省点钱……尽管时间很晚,天气很冷,车厢里却坐满了人,可谁也没认出我来。我坐在车上,时而打盹儿,时而打量乘客。……“不,那个人不是他!”我打量着一个身材矮小、穿着短小的兔皮大衣的人,暗自想道,“那不是他!不,那就是他!就是他!”
我暗自想着,相信了,却又信不过我的眼睛……那个身穿短小的兔皮大衣的矮子,非常像我办公室里的一个工作人员伊凡·卡皮统内奇。……伊凡·卡皮统内奇是个身材矮小、猥琐而窝囊的人,活在世上无非是为了拾起别人掉在地下的手绢,为了给人拜年拜节而已。他年轻,然而脊梁已经弯成弓形,膝盖老是往下弯,手上肮脏,手心恭敬地贴紧裤缝。他的脸似乎被房门夹痛,或者被人用湿抹布揍了几下。那张脸无精打采,一副哭丧相。谁瞧见他,都想唱《松明》这首歌,心里不好受。他一看见我,就瑟瑟地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倒好像我要把他吞下肚去,或者活活杀死似的。每逢我责备他,他总是呆若木鸡,四肢颤抖。
比他更卑贱、沉默、渺小的人,我还没见过。就连比他更安分的动物我也没见过……
身穿短小的兔皮大衣的矮子使我强烈地联想到伊凡·卡皮统内奇——完全跟他一样嘛!只是这个矮子不像那个那么伛偻,也不显得窝囊,反而举止随便。最可气的是,他在同邻座的乘客谈政治。全车的人都在听他讲话。
“甘必大①死了!”他说着,不住转动身子,挥舞胳膊,“这对俾斯麦来说倒正中下怀。要知道甘必大很精明!他会同德国人打仗,要德国人拿出赔款来,伊凡·玛特威伊奇!因为他是天才嘛!他是法国人,然而他有俄国人的灵魂。很有才能!”
嘿,这个无聊的家伙!等到售票员拿着车票,走到他跟前,他才不再谈俾斯麦。
“为什么你们的车里这么黑 ”他对售票员发脾气说,“你们没有蜡烛还是怎么的 怎么会乱成这样 可惜没有人来教训你们!要是在国外,你们早就挨骂了!乘客不是为你们服务的,应该是你们为乘客服务!见鬼!我不明白长官大人们对这种事会怎样看!”
过了一分钟,他要求我们大家都挪动一下。
“你们挪动一下,让出地方来!我跟你们说话呐!给这位太太让出个位子来!你们要有礼貌!售票员!到这儿来,售票员!你们收了钱,要给人找位子嘛!这太可恶了!”
“这儿不准吸烟!”售票员对他嚷道。
“这是谁不准 谁有这个权利 这是侵犯自由!我不容许任何人侵犯我的自由!我是自由人!”
嘿,这个畜生!我瞧着他的嘴脸,不相信我的眼睛了。
“不,这不是他!不可能是他!他不懂‘自由’和‘甘必大’之类的字眼。”
“不用说,这儿的规矩妙得很!”他说道,“跟这些先生在一块儿生活简直要命!他们拘泥形式,死抠条文!形式主义者,庸俗之辈!他们要把人活活地憋死!”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听见我的笑声,瞥我一眼,声音颤了一下。他听出我的笑声,大概也认出我的皮大衣了。一刹那间,他的背脊弯下去,脸上露出一副哭丧相,说话声停住,胳膊耷拉下去,手心贴紧裤缝,腿发软。他的模样立刻全变了!我再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这个人就是伊凡·卡皮统内奇,就是我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他坐在那儿,把小鼻子藏在兔毛里。
这时候我瞅着他的脸。“这个猥琐而窝囊的小人物,”我暗想,“难道能说出‘庸俗之辈’和‘自由’之类的字眼 啊 难道有这种事 是的,他居然说出来了。这种事没法叫人相信,然而又是真的……嘿,这个无聊的家伙!”
经历过这样的事以后,看你还相信不相信这些变色龙的可怜相!
我是再也不相信了。得了吧,你骗不了我!
[注] ①甘必大(1838—1882):法国政治家。
6.文章主要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说说。(4分)
7.说说文章标题《合二而一》的含义。(2分)
8.第1段“我就失掉了信心”中加点部分“失掉了信心”有什么深刻含义 (2分)
9.作者将文章中的“我”设计成一个“地位很高的人”有什么作用 (3分)
10.本文中的主人公和《变色龙》中的主人公在性格上都有“善变”的特点,但两个人的“善变”是一样的吗 作者对待这两个人的态度一样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11.《变色龙》中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来表现人物心理,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咳”“拧”等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一个人物,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他(她)的特点。(100字左右)
1. B A项,“吓”应读“hè”;C项,“胚”应读“pēi”;D项,“径”应读“jìnɡ”。
2. D A项,“醋粟”应为“醋栗”;B项,“衬杉”应为“衬衫”;C项,“手饰”应为“首饰”。
3. A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本句中用来形容“文化类节目”,用错了对象。
4. C
5.(1)创作 他
(2)编造 塑造
(3)旧制度一定会灭亡 新生活必然会到来
6.
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了伊凡·卡皮统内奇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言行:他在办公室领导面前显得卑贱、沉默、渺小;在公共马车上却显得很自信,高谈政治。
7.
“合二而一”中的“一”是指“伊凡·卡皮统内奇”这个人物,“二”是指这个人物所体现出来的“双重人格”。
8.
“失掉了信心”,既指“我”对评判身边人物一事失掉信心,也折射出小说中的伊凡·卡皮统内奇对自己失掉了信心,放弃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屈服于权势,变得猥琐而窝囊。
9.作者将“我”设计成一个“地位很高的人”,为主人公伊凡·卡皮统内奇的“善变”提供了具体的背景;同时“我”和伊凡·卡皮统内奇身份的悬殊对比,可以深刻揭示伊凡·卡皮统内奇“善变”的社会原因。通过这样的人物设定,可以更深刻地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病态。
10.
①两个人的“善变”是不一样的。《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警官,他媚上欺下,趋炎附势,仗势欺人。本文中的伊凡·卡皮统内奇则是一个小公务员,他对上不谄媚,只是怯懦;对普通人不是欺压,而是挺直腰杆,宣扬要做个“自由人”,哪怕是片刻也好。②由于这两个人物的身份不同,所以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有所不同,对警官是嘲笑,对小公务员则半是嘲笑半是同情。
11.:他战战兢兢地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我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