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一、积累·运用(3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阔绰(chuò) 拭去(shì) 颓唐(tuǐ)
B.腌臜(yānzɑ) 捯气(dáo) 荣膺(yīng)
C.醋栗(lì) 坎肩(kǎn) 魁梧(kuí)
D.锱铢(zhī) 盘桓(huán) 俯身(f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
A.哄笑 羼水 千钧之力 无缘无故
B.踮记 荒唐 君子固穷 伤痕累累
C.荤菜 门槛 提心掉胆 战战兢兢
D.惋惜 洋溢 不屑置辨 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我看他表面上镇静,实际上是如坐针毡,痛苦得不得了。
B.父亲每年必从新加坡回来一次,和我们共享天作之合。
C.祖母坐在一个靠近她床的松软的大椅子里,无精打采地闭着眼睛,嘴巴微微地张开着。
D.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经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A.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感知它。
B.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C.监察组将继续紧盯网吧乱象治理,努力营造健康绿色的上网。
D.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的力量在于“润物细无声”。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蒲柳人家》是一部中篇小说,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刘绍棠。
B.《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第六病室》等。
C.《溜索》写的是一群马帮汉子在奇险的环境中溜索过江的经历。
D.《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选自《朝花夕拾》。
6.《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下面的阅读笔记,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6分)
《儒林外史》阅读笔记
回目 人物
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
第二至 五十四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 儒林 士人 周进、严监生、匡 超人、杜慎卿……
第五十五至 五十六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 市井 奇人 季遐年、王太、 盖宽、荆元
7.阅读课文《蒲柳人家》(节选)中的两个句子“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1)“一丈青”是哪部古典名著中哪个人物的绰号 请再写出该名著中另外两个人物及其绰号。(6分)
(2)请写出两个关于“关公”的故事名称。(6分)
二、阅读·理解(2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2分)
油匠梁满仓
王振东
①梁满仓是黄土洼第七生产队的油匠,包产到户那年,梁满仓把油坊盘了下来。
②梁满仓榨油从未马虎过,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像妇女绣花一样。购买芝麻时,不能夹杂丁点儿坷垃柴草,干净得要像瓜种一样,秕的霉的一概不要。榨油时,从炒料、磨糊、蒸馏、包饼、装垛,到开榨,每一步都极认真,极仔细。炒芝麻最为关键,油香不香,就看这一步。炒轻了,虽然出油多,但油不香;重了,出油少,油还有股子焦煳味,不好吃。芝麻须炒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榨出的油最香。这样的火候,只有他自己才能把握住。所以,他榨出的香油,色如琥珀,橙黄微红,晶莹透明,浓香醇厚,闻着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十里八村的人都喜欢吃他家的香油,连城里的饭店,也到他家买油。
③梁满仓家的香油名声好,除色道好、香味浓外,还有就是不掺假。梁满仓害怕毁了自家油坊的名声,从不将油批发给油贩子,除坐摊卖油外,还自己挑油下乡卖。梁满仓让老婆守着油坊,自己走村串户,边走边吆喝:“灌香油,黄土洼的香油来了。”这时,村妇们纷纷端芝麻提瓶,围拢过来,叽叽喳喳的声音灌满一街筒子。梁满仓称芝麻灌油,称芝麻时秤低低的,称油时秤高高的。村妇们端着香油一闻,会夸道:真香!
④梁满仓磨油卖油,不欺不诈,老少不骗,经吃过他家香油的人一传,引来了县城一家大饭店的老板,一尝,果然香,当即买了五十斤,并把梁满仓作为定点供货商,月月让梁满仓给他的饭店送油。一家大超市的老板在那家饭店吃饭时,菜没入口,已闻到了浓浓的香油味,吃后更是赞不绝口,问饭店老板在哪儿买的油。超市老板听说是在梁满仓的油坊买的,立即找到他,和他商量供货事宜。事情很快谈妥了,梁满仓把香油注册了商标——“一滴香”,扩大了生产规模。他要把“一滴香”做成响当当的品牌,履行自己的承诺。
⑤这天,梁满仓下乡收芝麻,后晌回到油坊时,见准备送超市的几百斤香油不见了,问妻子,妻子说超市来人拉走了。正狐疑间,梁满仓见屋角里有两只大塑料壶。油坊里本没有这么大的壶,梁满仓问妻子是谁家的,妻子支支吾吾地说不上来。梁满仓更加狐疑,拿壶一看,发现壶底有少许油,金黄色,一闻,不是香油的味道,双目便像一杆双管猎枪,直直地对准妻子:“这壶到底是哪儿来的 ”
⑥“别管哪儿来的,赚到钱那才叫本事。”妻子的嘴硬起来。
⑦“你是不是往香油里掺假了 ”
⑧“是的,你想咋着 ”
⑨“你这不是坑人吗 ”
⑩“我就掺了一百斤菜籽油,都是油,谁也吃不出来。再说,我这不也是为了咱的油坊吗 ”
“咱开油坊十来年了,从未掺过杂使过假。你这是自己砸自己的牌子啊!”
“都啥年代了,你还这样死脑筋,不掺假就赚不到大钱!”
“中啊,看我回来咋收拾你!”说完,就去推摩托。
妻子抢先一步跨到摩托车前:“你要去哪儿 ”
梁满仓眼里喷着火,“啪”地发动了摩托。
“你不能去退货,那样让超市知道了,往后咱这油坊就没法开了。”
“你这个败家娘儿们,走开!”说着,梁满仓使劲一拨拉,妻子就被推到了一边,摩托吼叫着蹿上公路。妻子声嘶力竭的叫骂声从身后传来:“你这个人,生就那穷命,脑子不开窍,真是没出息……”
梁满仓心说:“我就是没出息,但做人要有良心,做生意要讲诚信呀!”
退完货,梁满仓长出一口气,心里无比轻松。
(选自《短篇小说·原创版》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8.梳理文章内容然后填空。(4分)
梁满仓榨油一丝不苟→ → →梁满仓妻子卖油掺假,梁满仓得知后退货
9.请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10.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4分)
梁满仓榨油从未马虎过,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像妇女绣花一样。
1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梁满仓的性格特点。(4分)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文章按照顺叙的记叙顺序记叙了梁满仓榨油、卖油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梁满仓的赞美之情。
B.文章第②段用大量的篇幅记叙梁满仓购买芝麻及炒芝麻的过程,突出了梁满仓做事认真,榨油技术高超。
C.第段中“心里无比轻松”表现了梁满仓退完那批掺假的香油之后,如释重负,非常安心。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刻画人物,突出了人物的高贵品质。
1. C A项,“颓”应读“tuí”;B项,“腌”应读“ā”;D项,“锱”应读“zī”。
2. A B项,“踮记”应为“惦记”;C项,“提心掉胆”应为“提心吊胆”;D项,“不屑置辨”应为“不屑置辩”。
3. B “天作之合”指上天成全的婚姻(多用作新婚的颂词)。用在此处不合适,可改为“天伦之乐”。
4. D A项,语序不当,应将“领悟它”与“感知它”调换位置;B项,两面对一面,应在“能”后加上“否”;C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上网”后加上“环境”。
5. D 《孔乙己》选自《呐喊》。
6.小说主体部分通过展现功名利禄对周进、匡超人等读书人灵魂的毒害,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在他们之后,作者以四位各怀才艺、淡泊名利的市井奇人作为压轴人物,与儒林士人形成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组人物与楔子中品行高洁的王冕呼应,更加凸显了作者的这一追求。
7.(1)《水浒传》中扈三娘的绰号。示例:“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等。(写出两个即可)
(2)示例: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写出两个即可)
8. 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作答时先通读全文,梳理情节,找到与梁满仓相关的内容,然后结合题干中的提示分析概括。第②段“梁满仓榨油从未马虎过,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对应题干中“梁满仓榨油一丝不苟”;抓住第③段“还自己挑油下乡卖……自己走村串户”,可概括出“梁满仓走村串户卖油”;抓住第④段“县城一家大饭店的老板……和他商量供货事宜”,可概括出“饭店、超市老板订购梁满仓家的香油”;第⑤~段写梁满仓妻子卖油掺假,梁满仓得知后退货。
[答案] 梁满仓走村串户卖油 饭店、超市老板订购梁满仓家的香油
9. 本题考查文章开头段的作用。解答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从内容上看,“梁满仓是黄土洼第七生产队的油匠”“梁满仓把油坊盘了下来”交代了梁满仓的身份及梁满仓把油坊盘下来的事;结构上,“梁满仓是黄土洼第七生产队的油匠”照应标题,“梁满仓把油坊盘了下来”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答案] 照应标题,交代梁满仓的身份及梁满仓把油坊盘下来的事;引出下文,为梁满仓榨油、卖油做铺垫。
10.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一般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句式等角度入手分析。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像妇女绣花一样”写出了梁满仓榨油态度的认真。
[答案]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梁满仓榨油时的认真和一丝不苟。
11.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文中相关语句,从言行入手,并结合典型的事例。抓住第②段“梁满仓榨油从未马虎过,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可概括出梁满仓做事一丝不苟;根据第④段“梁满仓磨油卖油,不欺不诈,老少不骗”,第⑤~段梁满仓的妻子卖油掺假,梁满仓得知后退货,可概括出梁满仓讲诚信。
[答案] 做事一丝不苟;讲诚信。
12. D 文章没有运用外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