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张PPT)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
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
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金孔雀般的好姑娘
为什么不打开哎 你的窗户
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
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
竹楼里的好姑娘
为谁敞门又开窗户哎
是农科站的小岩鹏
摘走这颗夜明珠
四步骤:
标:标出自然段
划:划出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记:把文中的好词好句作好记号。
想:提出问题,想想收获。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 开了,傣族人民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用“因为 ……所以”说说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所以这个泼水节十分令人难忘。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读读第三自然段。
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 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欢迎周总理
地上(撒满花瓣)
江面(一条条龙船)
天空(一串串花炮)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跟傣族人民是怎样欢度节日的?
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请画出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_____
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相互泼水祝福中,你体会到什么?
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假如你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呢?
幸福 快乐 激动 兴奋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 1961年的泼水节!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1961年的泼水节很幸福、很难忘。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1961年,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共同度过了一个幸福而难忘的泼水节。
核心问题: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串珠问题: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
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
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
1.“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敬爱”表现了周总理深受人们爱戴。
2.“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四面八方”可以体会到来的人特别多;从“赶”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兴奋。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这是一个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4.“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的装扮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对傣族人民的尊重。
5.“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表达了什么?
写出来傣族人民向周总理祝福时的欢乐场面,表达了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
6.“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幸福难忘的思想感情。“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核心问题: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国家对自己深切的关怀,所以说是难忘的。
串珠问题: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
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
因为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个很隆重的节日,这次泼水节能够跟周总理一起过,傣族人民非常高兴。
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
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
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
周总理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课文结构
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
周总理
热烈欢迎 高声欢呼
泼水 祝福健康长寿
笑容满面 敲鼓跳舞
泼水 祝福
共度节日
幸福难忘
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我会认
pō shuǐ
泼 水
pō
我会认
dù
wēn dù
温 度
我会认
qiāo
qiāo mén
敲 门
我会认
lónɡ
lónɡ fènɡ
龙 凤
我会认
jià shǐ
驾 驶
shǐ
我会认
rónɡ
rónɡ yì
容 易
我会认
cǎi
cǎi tà
踩 踏
我会认
pū mǎn
铺 满
pū
我会认
chènɡ
chènɡ shuǐ
盛 水
我会认
wǎn
fàn wǎn
饭 碗
我会认
zhù
fú
我会认
jiàn
kānɡ
我会认
shòu
chánɡ shòu
长 寿
蒲公英去旅行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wànɡ
小明出门又忘记带钥匙。
wànɡ jì
忘 记
wànɡ wǒ
忘 我
健忘
忘形
备忘录
念念不忘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huó po
活 泼
pō shuǐ
泼 水
泼水节
泼凉水
生动活泼
亮亮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
pō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jiǎo dù
角 度
jìn dù
进 度
长度
度假
温度计
一年一度
dù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水龙头旁,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引下细心洗手,准备吃饭。
lónɡ fènɡ
龙 凤
jiāo lónɡ
蛟 龙
lónɡ
龙虾
水龙头
画龙点睛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pào
lǐ pào
礼 炮
pào tái
炮 台
天安门广场礼炮轰鸣。
炮火
炮车
马后炮
一炮走红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chuān zhuó
穿 着
kàn chuān
看 穿
穿越
说穿
穿衣
滴水穿石
chuān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xiànɡ shànɡ
向 上
xiànɡ wǎnɡ
向 往
童年时,我向往快点长大。
走向
单向
向导
不知去向
xiànɡ
写字教学
笔顺:
造句:
lìnɡ
绕口令一向让我很头大,因为我总是说错。
kǒu lìnɡ
口 令
hào lìnɡ
号 令
令尊
司令
绕口令
令人神往
1.朗读课文。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fèng huáng
象脚鼓 凤 凰 花 银碗 柏树枝
点拨:本文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朗读时要充满幸福、快乐的感情,语调稍高。尤其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更应怀着深情朗读。
参考答案: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2.看看插图,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2.看看插图,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参考答案: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根据拼音写词语。
龙 船
难 忘
年 度
泼 水
花 炮
下 令
方 向
穿 着
2.照样子写几个“一AA”式的数量词。
一条条: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串串
一朵朵
一片片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961年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
,
。
4.判断正误 , 对的打“√”,错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 )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2)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欢乐的人群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来到人群中。
6.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只填序号)
①地毯 ②象脚鼓 ③对襟白褂
④鼓点 ⑤咖啡色 ⑥头巾
周总理身穿( ),( )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 ),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 ),敲着欢乐的( ),踩着凤凰花铺成的“( )”,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③
⑤
⑥
②
④
①
一、拼一拼后认真写一写。
二、照样子,填一填。
鲜红的( 地毯 ) 敬爱的( 总理 )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泼水节 ) ( 咖啡色 )的长裤
难忘的( ) ( )的长裤
( 水红色 )的头巾 ( 欢乐 )的鼓点
( )的头巾 ( )的鼓点
红领巾
老师
儿童节
深蓝色
浅绿色
悲伤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仿照加点词写两个。
( )( )满面 健康( )( )
( )年( )度 ( )面( )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一
四 八
一草一木
五湖四海
笑 容
长 寿
泼水节传说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
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
泼水节传说
泼水节传说
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 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