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
(时间 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澎湃 ( pài ) 懊悔( ào ) 狂澜( luán )逼狭xiá?? B.屏障 ( zhàng ) 祈祷( qǐ ) 哺育( pǔ )哽gěng住?? C.崎岖 ( qū ) 默契( qì ) 炽热( zhì )可汗hán?? D.嗥鸣 ( háo ) 怪诞 ( dàn ) 污秽 ( huì )燕yān山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是( )(3分)
A 恐惧 延绵 荒草凄凄 B 舜息 嫉妒 来势凶凶
C懒惰 丑陋 人声鼎沸 D 沮丧 幽寂 人迹罕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
B 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 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末然作词,聂耳谱曲。?? B.《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是李在钊在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所作。?? C、《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D、《木兰诗》选自唐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 6. 选词填空(2分)?? 我一纵身 (跃、跳、跨)过板凳坐下,我的心稍微 (安静、平静、宁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 (华丽、漂亮、潇洒)的绿色礼服,……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 (庄严、肃穆、严肃)的气氛。 (节选自《最后一课》)??7.仿写题:以某一具体事物(如:大树、小草、灯塔……)开头,仿照例子造句(字数可以不同)。(3分)?? 例:小溪是勇敢的,它不畏高山峻岭的隔阻,不畏脚下道路的崎岖,勇往直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赏析(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分)
9、本诗的主旨句是: (2分)
二 阅读理解 (45分)
(一)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7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10、解释下列字词。(3分)
⑴ 邑人: ⑵ 利其然: ⑶ 扳:
⑷ 环谒: (5)自是: (6)稍稍:
11、解释下列字词并给画线字注音:(2分)
⑴ 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泯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13、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句是 ( )(2分 )。
A、借旁近/与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传/一乡秀才/观之D、余闻之/也久
14、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3分)
15、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3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最后一课(选段)(17分)
接着,韩麦尔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6、.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 “监狱大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钥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句的深刻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神;歌曲《中国娃》中有这样的歌词:“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韩麦尔先生的话和歌词都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这句话中“钟声”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声”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是因为( )(2分)?? A. 面临失去工作,背井离乡的威胁。?? B. 不能再教法语,内心异常悲痛。?? C. 对最后一课即将结束的莫名的恐惧。?? D. 身体虚弱,营养不良。?? 21.“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岁!’”?? (1) 这段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2)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分)?? 22、.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他陷入极大的痛苦中。?? B.竭尽全力上了最后一课,感到十分疲倦。?? C.明天就将离开小镇,对前途命运充满担忧。??
(二)一碗馄饨(11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2分)
24.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 (3分)
25.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3分)
26.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3分)
三、作文(50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 、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选自《读写舫?走笔》)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