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一中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等级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15小题,共 45分)
1.下图是有关不同地区古文字的几则考古资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②为古代文明提供了实物佐证
③文字是文明产生的主要标志 ④它们都没有演变成现代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早期希腊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和移民史。移居海外的古希腊人出于防卫的需要,通常是筑城
而居形成城邦。在此过程中,城邦不断分裂扩张,第一代殖民城市成为母邦,以其为基础,
再形成无数子邦。下列关于古希腊城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国寡民,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 B.信仰相同,语言风俗习惯基本一致
C.上下统属,逐渐形成君主专制政体 D.文化中心,富含民主意识科学精神
3.考古学家在位于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年代约在前1世纪至1世纪之间,
很多学者倾向于这是月氏人首领墓。其中出土的公羊金饰有着帕米尔高原上马可波罗羊的典
型特征,还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女神维纳斯等古希腊神灵金饰品,一些扣饰上的动物图案则
有中国元素。该墓葬群可见证( )
①赫梯人入侵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王国的鼎盛
③“凿空”西域后的互动 ④多元文明的交融互鉴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4.以下为哥伦布《航海日志》的摘录。据此,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哥伦布的航线受到地圆说影响 ②哥伦布对金银的渴求促使他远洋航行
③哥伦布远航到达了泉州和杭州 ④传播基督教是哥伦布探险的动因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学生以“火鸡的故事”为案例,通过分析解读得出了以下观点。其中,较为合理的表述( )
约1500年 西班牙人在委内瑞拉见到印第安人饲养的火鸡,作为观赏禽鸟带回欧洲。帕修甫主教指示从新大陆返航的每艘船必须带回10只火鸡,雌雄各半。
17世纪上 半叶 欧洲改良版的火鸡品种被引入北美;1621年移民在传统丰收庆祝日时烤火 鸡以感谢上帝和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据说这是第一个感恩节。
1863年 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是全国性节日。烤火鸡成为感恩节大餐上的标配。
第1页
①观点一:“新大陆”———新空间新视野
②观点二:双向交流———在新旧大陆之间
③观点三:统一战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
④观点四:长期共存———北美地区实现了文化认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7世纪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第一个宣布用本民族语言实行普及教育的人,他主张教育工作
者应当打开男女青年天赋才能自由发展的道路,对青年人应不限等级和地位,要采取同样的
教学原则。这表明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
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成果 B.具有民族性民主性和人文性
C.促进了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 D.推动了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
7.如图为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据此分析,该转移反映了( )
A.欧美长期处于中心地位 B.世界科技中心的多元并存
C.美国是唯一的科学中心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8.图4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A.工业发展迅速 B.农业经济衰退 C.贫富差距缩小 D.服务业占主体
9.图1是一位学者笔记的部分内容。由此推知,其思考的问题是( )
A.古代亚洲科技对欧洲的影响 B.工业革命发生地的偶然与必然
C.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的原因 D.世界文化中心转移的主要轨迹
10.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美国沃伦等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抨击政府的抗疫行动不力,而身为总
统的共和党人特朗普则抨击沃伦行为是“政治闹剧”。这反映出美国( )
A.代议制弊端日渐凸显 B.民主共和制危机严重
C.政党政治的斗争升级 D.两党对垒执政的态势
11.国外世界史著作《欧洲史》中在同一主题下呈现了四幅插图(如下图),这四幅插图共同的
主题是( )
第2页
A.世界经济的形成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物种的洲际交换 12.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
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B.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C.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布运动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七七事变——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
13.下图是一战欧洲战场的西线,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处爆发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B.②处爆发索姆河战役,双方均伤亡惨重
C.③处爆发马恩河战役,标志德军"速决战”破(产)
D.④处爆发凡尔登战役,同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14.下图是1926年苏联发行的1卢布货币。图中的货币( )
A.体现农业集体化的特征
B.成为苏联模式的重要标志 C.与新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D.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产物
15.
上述图文反映了( )
①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具有深刻的影响 ②卢梭直接民主主张在革命中得以实现
③卢梭人民主权说促成了共和制度的确立 ④法国的革命面临着反革命势力的威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17题18分,18题17分,共55分)
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世界三大植物饮料发展情况简表
茶 可可 咖啡
茶在唐宋时期逐渐 向中国边疆及周边 传播。17 世纪后,茶成为欧洲社会重要的饮品。18 世纪后,英国人在南亚、东南亚建立茶叶种植园。 ——据梅维恒、郝也 麟《茶的世界史》 在公元前 2000 年前后的 墨西哥考古遗址中就有 可可饮品残存。到了玛雅 时期,可可饮品十分受欢 迎。在阿兹特克文化中, 可可饮品也是不可或缺 的存在,尤其是在庆典和 祭祀场合。现在可可品不 但在美洲,在世界各地也 随处可见。 ——据钟华《科潘美食: 中美洲饮食传统溯源》编 写 1502 年,在也门出现了一种用 原产自埃塞俄比亚的植物的果实制作的新饮料——咖啡。咖啡随后迅速在伊斯兰世界广泛流行起来。到 16 世纪末,欧洲商人和旅行者开始试探着到奥斯曼帝国境内探险,关于这种“阿拉伯酒”的报告也传到了欧洲。不久,欧洲人也开始饮用咖啡。——据安东尼·威尔蒂《咖啡:黑色的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世界三大植物饮料传播的路线,并分别说明其原因。
(14分)
第3页
(2)根据材料并承接上题,简要指出人类文明交流有哪些途径。(6分)
17.(18分)
(3)简述以上两图所示交通工具出现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意义。(6分)
(4)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请你为确定一个主题。(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 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
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之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
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虽然它承袭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
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
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
亚历山大。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指出亚历山大帝国沟通了哪些古代文明?结合材料说明“希腊
化时代”的文化特点。(6分)
15—17世纪,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
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
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
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
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
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 等《新全球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15—17世纪欧洲航海探险对加强世界联系产生的影响。(4分)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 ——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
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
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 (必修第一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实行的政体和为该政体奠定法律基础的文献是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宪法是哪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什么原则?材
料所说的“三项大权”中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哪个机构掌握? (8分)
材料三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 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余、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带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请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4)根据材料四,概括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5分)
第4页会宁一中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等级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分,共 15小题,共 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A B A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C C
二、非选择题(16题 20分,17题 18分,18题 17分,共 55分)
16.(20分)
(1)路线:茶:中国内地——中国边疆及周边——欧洲(或英国)——南亚、
东南亚(或全球);
可可:中美洲(墨西哥、玛雅文明区、阿兹特克文明区)——世界各地;
咖啡:埃塞尔比亚(非洲)——也门(阿拉伯半岛)——奥斯曼帝国——欧洲—
—世界各地。(每个路线2分,共6分;考生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不超过6分。)
原因:茶: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茶叶之路)(2分);新航路开
辟,茶叶向欧洲传播;殖民扩张,欧洲(英国)建立茶叶种植园;世界市场的逐
渐形成,茶叶贸易不断发展。(任答1点,给2分)
可可:美洲文明的兴起与发展(玛雅、阿兹特克文明的影响);美洲祭祀文化的
需要;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扩张;全球贸易体系的形成。(任答1点,给2分)
咖啡:欧洲与西亚地区的交流;欧洲的殖民扩张;欧洲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任
答1点,给2分)
(2)途径:经济文化交流;商品贸易往来;外交活动;人口迁徙;语言文化传
播;生活方式相互影响和传播;战争交流;和平交流;民族融合。(每点2分,共
6分;考生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不超过6分。考生如笼统回答暴力冲突与和平交
往,给4分。)
17.(18分)
(1)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特
点:承袭希腊的传统,并与东方文化交融;是一种多民族的文化:文化中心发生
了转移。(每个文明1分,特点任答1点得2分,共6分)
(2)影响:促进了全球贸易和商业交流;推动了物种交换;改变了世界人口的
结构;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任答2点,得4分。)
(3)背景: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革新了动力技术,催生了交
通工具的革命。意义:汽船、火车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
们的出行;促进了地区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加强了整个世界的联
系。(背景2分,影响任写2点得4分)
(4)主题: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世界日益变成一个整体;世界一体化进程;
(答案不固定,可围绕一体化酌情给分。共2分)
18.(17分)
(1)政体:君主立宪制(2分)文献:《权利法案》(2分)
(2)宪法:1787年宪法;原则: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国会;司法权:联邦
法院(8分)
(3)特点:德皇权力较大,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有
一定的民主特征。(写两点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