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集贤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集贤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22 22:5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佐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教’”。
1.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隐藏的食谱”。
B.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C.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
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B.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C.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D.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皿,都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体现了严格等级观念。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社会交往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小题。(19分)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①,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又诘偃:“胶东南近琅邪,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其铁盐。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给二郡也?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服罪当死。上善其诘。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②。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③,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行郡国,所见便宜④以闻,还奏事。上甚悦。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⑤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⑥,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
  注:①制,帝王的命令。②繻,用作通行证的帛。③传,凭证。④便宜,利益、好处。
  ⑤横草,使草倒下。⑥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 属:写作
  B.还,奏事,徙为太常丞 徙:提拔
  C.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 辞:托辞
  D.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致:送达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终军志向的一项是( )(3分)
  ①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 ②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
  ③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④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⑤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 ⑥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终军年少时以好的口才闻名,武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不同一般,他的能言善辩在驳斥徐偃狡辩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B.徐偃假托皇帝的命令,让胶东、鲁国一带熬盐炼铁,对张汤的弹劾巧言狡辩。终军审理此案,接连几次诘问,使徐偃理屈词穷。
  C.皇上要派使者出使匈奴,终军阐述了自己的情况,表达了出使匈奴的愿望。皇上觉得他的话很不一般,就提拔他为谏大夫。
  D.南越和汉朝和亲,终军请缨前往,由于越相吕嘉弑君篡位,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均被杀害,年仅二十多岁的终军也未能幸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3分)
②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3分)
③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4分)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8.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5分)
9.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诗人抒发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2)闻道有先后, 。 《师说》
(3)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
(4)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5) ,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6)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琥珀手链
年近半百的湘楚大学考古系教授柏寒冰,业余爱好除了看书.著述之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抽闲去叩访城南的古玩街。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看过去,金石.字画.瓷器……在一种高雅而古典的气氛中,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他不着意于收藏,但偶尔也会买上几件被店主看漏了眼的小玩意,价格便宜,又“真”又“古”,作平日休憩时的把玩,那一份快意只有他自个儿知道。
古玩街的店铺,他太熟悉了,有经营专项的,也有啥都上柜出售的,前者历练已久,属于“老江湖”了,后者往往初入此道,于杂乱中显出一种热闹。柏寒冰特别留意于后者,往往在这种地方,可以“拣漏儿”,淘到称心的宝贝。
在午后稀薄的阳光下,柏寒冰走进了这家新开张的“赏奇斋”。进店一看就知道店主就是个品位不高的新手。
柜台里果然站着个年轻人,不到三十岁,长得很粗壮,浓眉,大眼,高鼻,下巴上蓄着一小撮胡子。看见有客人进来,他只是点点头,连问候都没有一声,不是过于自矜,就是有点傻愣。
柏寒冰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进门时,从墙上挂着的营业证上,知道这个店主叫毕聪。
柏寒冰先看字画,真的,好的,少!有一幅黄胄画的《毛驴图》,初看,题款是真的,细看,那几头毛驴用笔用墨虽与黄胄真迹有几分相似,但缺那么一点精气神。看得出是一张黄胄的真迹,分成了两张画,这张是真款假画,另一张呢,只可能是真画假款,没挂出来罢了。他再看博物架上的玩意儿,最终也只是摇了摇头。然后踱到柜台前,俯下身子,细细地看。他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不是一串琥珀手链么?但说明卡上只是标着“旧式手链”四个字。
他相信他的眼力不会错,这串暗红色的琥珀手链,是用八颗琢磨好的琥珀珠穿成的,每一颗都有拇指甲那么大。此刻他只是想知道,毕聪是否明白这串手链是琥珀的。
柏寒冰问道:“请问这手链是什么材质的?”
毕聪说:“不知道。是从一个老宅子里收购来的,应该是个老玩意吧。”
“出价多少?”毕聪想了好一阵,咬了咬牙,说:“五百元吧。”
柏寒冰心里笑了:这样大的琥珀珠,每颗应在百元左右,可见毕聪真没看出这是琥珀手链。
“请拿给我看看,好吗?” “好,好。”毕聪连声应道。
柏寒冰并不是真要看,只是作出看了又看的样子罢了,然后说:“可以少点儿吗?”
“多少呢?你说个价。”
“四百元怎么样?”
毕聪装出很犹豫的样子,吞吞吐吐地说:“你就再加五十元吧。”
“行。我要了!”
柏寒冰付了款,转身准备走时,毕聪很恭敬地说:“你是柏寒冰教授吧?”
柏寒冰愣了,问:“是。我并不认识你呀。”
“我买过你一本谈考古的书,上面有你的照片。我叫毕聪,请你记住我,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
“小毕,我‘拣漏’了,这是琥珀手链,你居然没有看出来!”
“是吗?我高兴啊,今天认识了你这位大教授。”
“小毕,再见!”
“柏教授,走好。”
又过了些日子,立冬了。
本市的一家拍卖公司,从古玩街征集了一批古玩,准备邀请企业界人士竞拍,响应者甚众。
在竞拍之前,拍卖公司先请文物专家前来鉴定.估价。还特意通知了有古玩送审的店主到会场旁听,以便增长见识。 柏寒冰当然在受邀的专家之列,当他走到会场门口时,毕聪立刻迎了上来。
“柏教授,你好!”
“啊,是小毕,你送了什么好玩意?”
“一张已故大画家黄胄的《毛驴图》,很多企业家都看中了这张画哩,出价不会低的。”
“就是挂在你店里墙上的那一幅?”
“对,就是那一幅,还得请你美言几句啊。那串琥珀手链,你觉得满意吗?我店里还有几个琥珀佩件,你什么时候来看看吧。”
柏寒冰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拍拍毕聪的肩,说:“你年纪虽小,心眼却多,真让我长了记性。”然后,一昂首走进了会场。
轮到柏寒冰发言时,他公正地评说了所有送审的古玩,重点谈了对《毛驴图》的意见:款识虽真,画却是伪造的,一定要撤下来!
毕聪痛苦地垂下了头。
第二天,柏寒冰特意去了古玩街的“赏奇斋”,把那串琥珀手链放在柜台上,钱也不要退还,扭头走出了店堂。
(1)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始终围绕湘楚大学考古系教授柏寒冰与“赏奇斋”老板毕聪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展开情节。
B.柏寒冰教授特别留意古玩街新开张的店铺,因为在这种地方往往可以淘到称心的宝贝,他在“赏奇斋”就捡漏儿,淘到了一条琥珀手链。
C“毕聪想了好一阵,咬了咬牙,”“毕聪装出很犹豫的样子,吞吞吐吐地”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了毕聪的自矜甚至是他的傻愣。
D.柏寒冰教授淘到琥珀手链后,甚是高兴,不想却钻进了毕聪的“套”,毕聪知道那手链是琥珀的,是有意让柏寒冰尝点甜头,让他在关键时刻说违心的话。
E.小说前半部分写柏寒冰教授到“赏奇斋”去淘宝,看到黄胄的《毛驴图》并对这幅画作了详细的赏鉴,主要为了表现柏寒冰是古玩鉴赏的行家。
(2)结合全文分析柏寒冰教授这一人物形象。(6分)
(3)谈谈“琥珀手链”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4)请说说你对本篇小说主题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太炎先生二三事
刘诚龙
太炎先生因为革命意志曾经十分坚定,与其老师也断绝了师生关系。他从师俞曲园先生七年有余,师生情谊甚是深厚。此后太炎先生出乡梓,流日本,与其师不见者十又余年。一日归省恩师,被俞老师臭骂了一顿,话语难堪死了:“不忠不孝,非人类也。”且十分绝情,要永断师生关系,说“曲园无是弟子”。惹得太炎先生生了点毛毛火,做了一篇《谢本师》,“谢”者,非谢谢也,乃谢绝也,意思是:你不认我这个弟子,那我也不认你这个老师。在太炎先生那里:师情,我所欲也;革命,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师情而取革命也。太炎先生的弟子周作人也写过一篇《谢本师》,因为太炎先生后来思想渐趋保守,将“汉奸”曾国藩尊为“人伦模范”,引起了其时革命性很高的周作人强烈不满:“先生现在似乎已将四十余年来所主张的光复大义抛诸脑后了。我相信我的师不当这样,这样的也就不是我的师。先生昔日曾作《谢本师》一文,对于俞曲园先生表示脱离,不意我现今亦不得不谢先生……”
敢自嘲者真名士。太炎先生因反满,而国家国家,国已非家。国这个家,已不容他了,所以,他出走日本。到了日本,生活曾经极度困窘,常常是一连好几天都冷火冷灶,举不了火,每天买一块小麦饼过日子,穿在身上的衣服,盖在肚皮上的被子,也有三年而未洗的,“困厄如此”而“德操弥厉”。依然不思悔改,性情也不曾稍改,他与日本人山根虎次郎一起办报,文斗解决不了问题,就斥诸武斗,互挥老拳。又常常上街,高呼“反革命”口号,多次差点进局子。一日,日本警察来查户口,叫填写调查表,太炎先生一挥而就,填的是:职业:圣人;出身:私生子;年龄:万寿无疆。太炎先生并非私生子,本来是私生子者都极力遮掩,非私生子而敢以私生子给自己头上扣粪,太炎先生可能是千古一人吧。
鲁迅先生曾经在《章太炎先生二三事》里说:“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其实,在革命家与学问家的中间,太炎先生还做过小段时间的宦家。他与袁世凯恩怨两难忘却。袁欲复辟帝制,太炎先生曾于1914年元月七日,手持羽扇,扇柄上挂着袁世凯授予的二级大勋章,大摇大摆地来到总统府,袁明知来者不善,拒不接见。让章太炎在传达室久等,好不耐烦!章太炎此时暴跳如雷,口口声声大骂袁贼,掀翻传达室的桌椅,打碎门窗的玻璃,这就是当时京城家喻户晓的章太炎大闹总统府。此后袁下令对章太炎监禁,两人因大义而交恶。
其实,在此之前,太炎先生与袁世凯曾有过一段“蜜月”,他曾致书袁世凯,力陈人才之重要。袁世凯看了,高兴答道:“至理名言,亲切有味。”还把太炎先生招致麾下,于1912年,委任东北筹边使。太炎先生曾自供:“兄弟看来,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当富贵利禄现目前的时候,那神经病立刻好了,这才要不得呢!”在东北筹边使“现目前的时候”,太炎先生的神经病是不是立刻好过?不太清楚。我们只知道,太炎先生获得了这一任命,高兴地往长春走马上任了。太炎先生本色是书生,哪知道这所谓筹边使其实是个光杆司令,装相罢了。可是,他不太懂,上任之时,想象场面一定隆重欢迎、热烈欢迎的:机场有官员列队拍手掌,路边有小学生列队打腰鼓,晚上有文艺明星弄歌舞晚会。结果呢,什么都没有,惹得太炎先生大发雷霆:“本使为民国政府所任命,吉林地区官员竟敢目无本使,就是目无国民政府。”太炎先生还真把这帽子当回事了,可是呢,吉林都督陈昭常也不抗辩,只是微微一哂。这不是自找难堪?这是王蒙先生所谓的“尴尬风流”吧?却是没了风流,只剩尴尬。
是真名士自风流,可是,一入官场还会是真名士吗?一入官场谁也名士不起来,哪怕是章太炎先生。太炎先生后来脱了蟒袍,又当名士去了,敢掀袁世凯桌子了,敢砸袁世凯家的玻璃了,好!好!好!这才是真名士。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从章太炎先生与其师俞曲园先生断绝师生关系来看,章太炎确实最初革命意志比较坚定。
B.章太炎先生曾写过一篇《谢本师》,来表达他对恩师的谢意和敬意。
C.章太炎先生敢于自嘲,敢于说自己是私生子,这恐怕应该是真名士的表现吧。
D.从章太炎先生与袁世凯的恩怨来看,章太炎不会逢场作戏,不能适应官场的一套,不适合做官,给自己弄得好尴尬。
E.文章选取章太炎先生的几件事情来展现他的个性,从文章的选材来看,详略得当,处理很好。
(2)文章标题是“太炎先生二三事”,从文中所记叙的几件事情来看,章太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6分)
(3)文章第一段写周作人和章太炎断绝师生关系,第四段记叙章太炎在担任“东北筹边使”时的一件尴尬事。作者写这两段有什么作用?(6分)
(4)文章结尾说“好!好!好!这才是真名士。”你认为章太炎先生是真名士吗?谈谈你个人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曾几何时,刷卡消费还被认为是潮人范儿,现在又有一种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悄然而至——消费刷手机。
B.遇到世界杯比赛,总有人把它当成了解世界的窗口。但您非说从足球能看出民族特性来,我只能说您是目无全牛。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D.他把设想同几个同学一讲,大家一拍即合。石峰于是放弃了保研的机会,踌躇满志地走上了创业之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最近卫生部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B.通知要求,各地要本着“在流入地政府管理,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原则,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C.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居民不但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
D.备受社会关注的罗彩霞诉8名被告侵害其姓名、受教育权一案,由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在长沙异地开庭审理,最终双方以调解结案。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 , , , , , 。
①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
③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
④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
⑤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
⑥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A.①④⑥②③⑤ B.②③④⑥⑤① C.③④⑥②①⑤ D.⑤③②④⑥①
16.在下面的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5分)
假如窗边太朴素了,你可以在窗外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 ; , ; , 。即使无风无月,无雨无雪,它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也泛出一片青翠,生动而空灵。
17.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等离子体杀死细菌的过程,请依次概括这个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每点不超过6个字)(6分)
等离子体是一种离子化气体,一般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科学家在一个大气压环境下让等离子体的温度平稳保持在 35℃到40℃之间;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破坏细菌的DNA结构,杀死生长在伤口处的由生物膜保护的细菌。由于低温等离子体直接瞄准了小面积的特定感染区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周围组织不会受损。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的比你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不抄袭不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9分)
  【参考译文】: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年轻时喜好学习,凭着博览善辩、会写文章,在郡中闻名。十八岁时,选为博士弟子。到郡府接受遣送,太守听说他有奇才,召见了终军,认为他确实奇异,与他结交。终军告别太守离郡,到长安上书论事。武帝认为他的文章很特别,拜终军为谒者,供职宫禁中。
  元鼎年间,朝廷派博士徐偃到国巡视风俗。徐偃假称受诏,让胶东、鲁国煮盐铸铁。返京后,汇报情况,调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假称受诏的大危害,按法是死罪。徐偃认为,《春秋》经义,大夫出国境,如果有可以安定国家保存万民的事情,可以自作主张。张汤能施加法律,却无法驳倒他。皇上有令让终军去审讯,终军反问徐偃说:“古时候,各个诸侯国习俗不同,百里之外.消息不通,不时有朝见天子和参加盟会之类的事情,安危形势,瞬息万变,所以有未得到君主诏令允许就自作主张的道理;现在天下统一,万里风俗相同,你在汉朝的国境内巡视,却说是出疆,什么道理?再说盐铁,各郡均有储蓄,你让二国煮盐铸铁,国家不值得当作大事,你却用安定国家保存万民为托辞,为什么?”又反问徐偃说:“胶东南近琅琊,北接北海,鲁国西靠泰山,东有东海,从四郡得到盐铁,徐偃你估计四郡的人口田地数目,日常的用具器物食盐,不够用来同时供给二郡国吗?竟然假称受诏,自作主张,作威作福,顺从百姓心愿,沽名钓誉,这是圣明天子须加以严惩的。”徐偃理屈辞穷,承认有罪该死。皇上认为他的反驳很好。
  当初,终军从济南出发,到长安为博士弟子时,进入函谷关,守关官吏给终军一个帛边做的符信。终军问:“要这干什么?”官吏说:“作为返回时的符信,回来要用这来合符的。”终军说:“大丈夫西游进京,最终也不会返回合符的。”丢下符信离开。终军巡视郡国,把他见到的对国家有好处的事情记下来,返回后上奏皇上,皇上很高兴。
  朝廷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终军主动请求出使说:“我没有点滴之功,却能够供职宫禁,值宿警卫,领取了五年的俸禄。边境不时有警报,臣子应当披上战甲,拿起武器,冲锋陷阵,在前面开路。但因我能力低下,不会打仗,不能为国驰骋疆场。现在听说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我希望竭尽智谋精力,辅助使者,针对单于出谋划策,趋吉避凶。我年纪轻,才能低,不熟悉侍从官员以外的事,不能担当一方重任,私下很怨恨自己。”皇上认为终军的回答很出色,提拔他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朝和亲,朝廷就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想让他入朝,与境内诸侯同等看待。终军主动请求说:“希望领取长绳子,一定要把南越王捆绑起来,带到朝廷。”终军于是前往说服南越王,南越王听从,请求将全国归属汉朝。南越的丞相吕嘉不想归属汉朝,出动军队攻杀南越王,南越王与汉使臣都被害。终军死时,才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为他“终童”。
8.“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1分)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1分)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1分)“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彩,且更新颖。(1分)(意思对即可)
9.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1分)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1分),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1分)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1分)表达诗人欢乐喜悦,超脱豁达的情怀(2分)。
11.
(1)D A(D得3分,A得2分,B得1分(A“始终”一词不够准确;B柏寒冰教授在“赏奇斋”实际上中了毕聪的计谋;C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毕聪的处心积虑;E主要是为后文做铺垫)
(2)古玩鉴赏方面的行家里手,从对黄胄画作的鉴赏和对琥珀手链的识别上可见一斑;真诚,他从毕聪那里买到琥珀手链之后即如实告知毕聪那条手链是琥珀的;精明,当他看到琥珀手链并确定是真品之后,还与毕聪讨价还价;正直不阿,面对毕聪的狡诈,坚持正义,不说违心的话。(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一是线索作用,作品的情节大都围绕手链展开;二是通过人物对手连的态度,生动的刻画了人物形象;三是凸显主题作用,一条琥珀手链彰显了当今社会人们在利益面前不同的选择。(每点2分)
(4)观点一:主题思想鲜明,发人深思。 以小见大,作品以一条琥珀手链反映在纷繁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不同追求;讽刺了毕聪这一类处心积虑的人;警示我们:正义和正直时刻都在考验着人们,在多元的社会中,要抵御诱惑,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观点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抓住柏寒冰教授和毕聪顾客和店主双方的心理,采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以琥珀手链为线索,以黄胄的《毛驴图》作为矛盾冲突点,刻画人物性格;通过柏寒冰教授买到手链.最终送还手链,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明.突出。
观点三:情节结构紧凑.跌宕。 以“琥珀手链”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小说前半部分舒缓.波澜不惊,后半部分高潮迭起,令人惊奇,似意料之外,又尽在意料之中;在小说的情节当中,埋伏笔,作铺垫,使小说平中见奇。
12.(1)(5分)AC(B、章太炎的《谢恩师》,不是表达他对恩师的谢意和敬意,而是表明与恩师断绝关系。D、并不是章太炎不会逢场作戏,不能适应官场的一套,而主要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官职也只是一个光杆司令。E、文章的选材上并未详略得当,因为几件事情在记叙笔墨上基本均衡。)
(2)(6分)(每点2分)
①性格暴躁;与日本人山根虎次郎一起办报,文斗解决不了问题,就斥诸武斗,互挥老拳;与袁世凯交恶,暴跳如雷,口口声声大骂袁贼,掀翻传达室的桌椅,打碎门窗的玻璃。
②敢于自嘲,真性情,真名士:敢于自嘲,说自己是私生子,大闹总统府。
③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牺牲一些东西:为了自己的革命立场,与恩师断绝关系。
(3)(6分)
①这两段的共同作用都是能使传记内容更丰富,能使我们多侧面了解传主,(2分)
②具有趣味性,增强可读性。(2分)
③写周作人和章太炎断绝师生关系,还可以说明章太炎对作为学生的周作人影响之深;(1分)第四段写章太炎的尴尬事,可以体现出章太炎的书生本色,(1分)还能衬托出他反对帝制的决心和勇气。(1分)(答出两点即可)
(4)(8分)是真名士。敢于自嘲,敢于大闹总统府,大骂袁世凯,掀翻桌椅,打碎玻璃;他为了自己的革命立场,可以与恩师断绝关系,这一切都说明了他有着真名士的特征和表现,所以说他是真名士。
不是真名士。章太炎先生在做革命家与学问家的中间,还做过小段时间的宦家,这说明他也想做官并且因为这事给自己弄得好尴尬。
13.A(B项,“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C项,“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不合语境。 D项,“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14.D (A项,成分残缺,应在“添加剂”的后面加上“的专项活动”。B项,句式杂糅,可改为“本着……的原则”,或“以……为原则’”。C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但”调至“居民”前。)
15.D 【解析】 根据语境,⑤承接上文比较合适,然后就③②④,这比较容易看出来。最后以⑥①结尾。
16.示例:有月 你可以欣赏它迷离的倩影  有雨 你可以欣赏它萧萧的歌吟  有雪 你可以欣赏它清雅的素妆(每句2分,符合要求即可)
17.①控制温度 ②瞄准感染区域 ③破坏DNA结构(每点2分)评分建议:若过程的先后顺序表述有误,则不得分。若将“控制温度”答成“降低温度”“保持低温”之类的,可得1分。
题目答案:
18.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意不难理解。材料中的叶子曾经被风吹上了天,但最终被风吹进了烂泥潭,这是因为它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飞翔是借助了风的力量。材料中鸟的感叹是带有明显总结性的议论。鸟的感叹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告诉我们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要飞翔,就要靠自己的力量”,告诫我们成功的内在因素在于自身的实力与努力。
因此,从以下角度立意最能切合材料的内涵:
(一)成功需要借助外物,但更需要自身的实力(自我的努力)。
(二)外在环境(因素)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三)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