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定向训练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定向训练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5 22:1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定向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可能产生力
B.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受到平衡力
C.一个物体不受任何力一定是静止的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磁铁与回形针不接触,回形针处于静止状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回形针对磁铁没有吸引力作用
B.剪断细线,回形针将向上运动
C.回形针受到的磁铁吸引力和细线对回形针拉力是相互作用力
D.回形针受到的磁铁吸引力和回形针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轿车的设计和使用包含许多物理原理,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甲:乘车时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飞出窗外
B.图乙:汽车的方向盘一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与门把手的使用原理相同
C.图丙: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D.图丁;挡风玻璃外侧起雾一车内温度高于室外,使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4、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棋子被击打飞出,说明它不具有惯性
B.棋子被击打飞出,是因为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
D.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惯性且受到重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
6、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正常体温约为39℃ B.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体重约为50N D.身高约为1.70dm
7、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运动起来
C.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8、有一小车在2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走了10米。对此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这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2秒内,速度是5米/秒
B.这小车在3秒内经过的路程为15米
C.这小车每秒的路程是5米
D.这小车每经过5米的路程经历1秒的时间
9、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滑块,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滑块的位置。开始时滑块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滑块,B是滑块滑到的最右端,滑块从A位置滑到B位置过程中,速度最快的位置在()
A.O点 B.B点 C.AO之间 D.OB之间
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就是对地面的压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甲乙两辆火车并排,甲中乘客看到乙车往东行驶。若甲车向西行驶,则乙车   (填“一定”或“可能”)向东行驶。
2、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   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像描述的是   球的运动。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球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
3、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8N的瓶子保持静止,手对瓶子的压力为10N,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   (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当手对瓶子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不变”“减少”)。
4、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为了生命安全,我国交通严禁超速行驶!高速公路超速行驶非常危险会给人身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小明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太原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小明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到太原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小明的爸爸以如图乙速度表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一位修路工人在长为 480 m的大桥正中间维修路面,一辆装有重型机械的卡车在离左侧桥头720m 处,以15 m/s 的速度匀速向大桥驶来:
(1)卡车匀速行驶到左侧桥头需要多久?
(2)为了使修路工人恰好能够安全的匀速跑到右侧桥头上,修路工人匀速奔跑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3、途经横县的南玉高铁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南宁至玉林列车运行时间将比现行线路大为缩短。下表是现行线路南宁东站到玉林站D8381次动车运行时刻表(2020)。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1 南宁东 始发站 10:13 0分 0
2 贵港 10:58 11:00 45分 140千米
3 兴业 11:32 11:34 1小时19分 196千米
4 玉林 11:57 终点站 1小时44分 229千米
(1)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贵港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玉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结果均保留整数)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如图,让小球从A处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滚下,B为斜面的中点。实验数据如表,则小球平均速度vAC=   m/s,平均速度vBC=   m/s。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
sAB=0.6 tAB=1.5 vAB=0.4
sAC=1.2 tAC=2.0 vAC= ▲
sBC=0.6 tBC=0.5 vBC= ▲
(2)选择坡度较小的斜面,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小球运动1s时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2、如图所示,用斜面、木板、棉布、玻璃板、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斜面的   高度自由下滑。
(2)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运动时受到   个力的作用。
(3)通过实验观察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   ;由此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做    运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可能是受平衡力,也可能不受力,B符合题意;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个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不符合题意;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受到平衡力,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答案】B
【解析】【解答】A.磁铁周围存在磁场,对回形针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回形针对磁铁也有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回形针受到竖直向上的磁铁对它吸引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细线对它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竖直向上的吸引力等于重力和拉力之和,剪断细线,回形针受磁铁对它向上的吸引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向上的吸引力大于向下的重力,所以回形针会向上运动,B符合题意;
C.回形针受到的磁铁对它的吸引力和它对磁铁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不符合题意;
D.回形针受到竖直向上的磁铁对它吸引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细线对它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这三个力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一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上的力,是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
3、【答案】D
【解析】【解答】A.乘车时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带来危害,A不符合题意;
B.汽车的方向盘是省力的简单机械,与门把手的使用原理相同,使用了轮轴,可以省力,B不符合题意;
C.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不符合题意;
D.汽车挡风玻璃内侧起雾,因为车内温度高,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方向盘是轮轴,可以省力,增大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水蒸气液化时,在温度高的一侧。
4、【答案】D
【解析】【解答】A.棋子被击打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棋子的运动状态,但被打出去的棋子也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
B.棋子被击打飞出,是因为它受到了击打的力,而不是惯性力的作用,惯性不是力,B不符合题意;
C.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它受到了击打的力,获得了运动速度,具有了向前运动惯性的,C不符合题意;
D.上面的棋子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将下落,在水平方上由于没有受力,水平方向不发生移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来判断。
5、【答案】C
【解析】【解答】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相对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与水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相对于湖边的树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即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
6、【答案】B
【解析】【解答】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很小,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一秒钟大约走1m的距离,即速度约1m/s,B符合题意;
C.成年人的质量约60kg,体重约G=mg=60kg×10N/kg=600N
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身高约1.7m,合17d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长度、速度、温度、重力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7、【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到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可能会静止,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符合题意;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可能会静止;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力的作用结果。
8、【答案】A
【解析】【解答】A.由于小车在2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2s内速度不变,据此可得它在前2s内的速度
A符合题意;
B.小车在3s内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确定,所以小车在3秒内经过的路程不一定为15米,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小车在其他时间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确定,所以小车每秒的路程不一定是5米,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小车在其他时间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确定,所以小车每经过5米的路程经历的时间不一定是1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吧;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9、【答案】C
【解析】【解答】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说明存在摩擦力,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滑块的位置,即O点,弹簧的弹力为零,开始时滑块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滑块,A点时,弹力最大,弹力大于摩擦力,故小球向右运动,滑块慢慢向右运动,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小,弹力变小,此时弹力仍然大于摩擦力,且合力是向右的,与速度同向,此时滑块加速,当弹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因为再往右运动一点,弹力继续减小,摩擦力大于弹力,合力向左,与速度反向,那么速度将减小,弹力接着减小,直至减为零,即此时在O点,过了O点,弹簧的弹力反向,即向左,摩擦力向左,合力向左,故速度变小,直至B是滑块滑到的最右端,速度变为零,故速度最大的时候是弹力等于摩擦力,在O点之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 产生的弹力越大;物体的运动和受到的力的大小有关。
10、【答案】D
【解析】【解答】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阻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错误;
C.重力和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相同,故错误;
D.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二力平衡,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
二、填空题
1、【答案】可能
【解析】【解答】甲乙两辆火车并排,甲中乘客看到乙车往东行驶,根据运动的相对性,甲车向西行驶时,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行驶,或以更低速度向西行驶。
【分析】运动静止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
2、【答案】甲;乙;甲;3∶5
【解析】【解答】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通过的相同路程,乙所用时间小于甲所用时间,因此乙的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b)图中,s与t成正比,因此图(b)描述的是甲的运动状态。由图知,甲球和乙球运动的路程相同,即路程之比是1∶1;甲球是5个时间间隔,乙球是3个时间间隔,所以甲球与乙球运动的时间之比为5∶3,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球的运动速度之比
【分析】根据相同时间的路程大小,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时间相同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再计算比值。
3、【答案】8;竖直向上;不变
【解析】【解答】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此时瓶子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大小为8N,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于瓶子的重力未发生变化,故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不变。
【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
4、【答案】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解析】【解答】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操作的错误是拉力不在水平方向,测量结果不准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增大,故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
【分析】水平匀速拉动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答案】变速直线;0.15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做变速直线运动。从B点运动到F点,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BF间的距离为
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分析】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不同,是变速运动;利用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三、计算题
1、【答案】(1)解:从标志牌到太原需要的时间:
=0.6h
(2)解:如图乙所示的速度是80km/h,汽车行驶的路程:
S2=v2t2=80km/h×1.5h=120km
【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所需时间;
(2)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
2、【答案】(1)解:卡车匀速行驶到左侧桥头时间为
答:卡车匀速行驶到左侧桥头需要48s;
(2)解:汽车从左桥头到右桥头的时间为
工人奔跑的总时间为
工人奔跑的路程为
工人匀速奔跑的最小速度为
答:工人匀速奔跑的最小速度为3m/s。
【解析】【分析】(1)利用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2)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结合时间关系,计算最小时间,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3、【答案】(1)解:由v= ,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贵港站的平均速度是v1= = =187km/h
答: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贵港站的平均速度是187千米/小时;
(2)解: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玉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2= = =132km/h
答: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玉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32千米/小时。
【解析】【分析】(1)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2)根据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0.6;1.2
(2)时间;小于
【解析】【解答】(1)小球平均速度vAC
小球平均速度vAC 为 ;平均速度vBC
平均速度vBC为1.2m/s。(2)选择坡度较小的斜面,是为了延长小车下滑的时间。由于由A到B可知,是加速运动,而到达B点需要1.5s,故1s的速度小于B点的速度。
【分析】(1)根据实验测量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2)物体下落时,斜面的坡度越小,便于测量时间,斜面上下滑的物体作加速运动。
2、【答案】(1)同一
(2)3
(3)远;匀速直线
【解析】【解答】(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小车在运动时,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以受3个力的作用。
(3)通过实验观察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远;由此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实验目的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车的初速度要相同;通过小车的运动距离反应速度的变化和摩擦阻力的大小;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假如不受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