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修下11.2 《石钟山记》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修下11.2 《石钟山记》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5 18:08:00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咴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不是特殊句式;
B.是宾语前置句,“余”作“欺”的宾语,前置了,“余欺”即“欺余”;
C.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D.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今以钟磬置水中”即“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故选B。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句中的“以为”,古今都是“认为”的意思。
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指“天空中”。
C.“所以”,古义,“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表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表结果。
D.“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一般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故选A。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世所以不传也 B.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C.自以为得其实 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所以:古义,表原因,……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
C.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今义,实际上,事实上。
D.以为:认为,古今同义。
故选D。
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苏轼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B.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月”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
C.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无射”为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为钟名。周景王造无射钟,耗费大量民力物力,因而失败。
D.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水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因而失败”错误,周景王造无射钟,虽然耗费大量民力物力,但是最终成功。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6.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一种古代散文文体,出现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
B.《水经》:即《水经注》,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元丰:宋神宗的年号,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庆历”“始皇”等。
D.无射:古代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周景王铸成的大钟声音符合该音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针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盲从古人,在“暮夜”乘舟实地考察,亲身探寻,得出认识事物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等详细地描写了石钟山月夜下的景象,绘声绘形,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C.作者从首段对郦道元、唐李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到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
D.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答案】
5.B
6.C
7.C
8.(1)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2)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却只凭主观臆测来判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其中,“两山间”是地点,是“回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有大石当中流”,意思是“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意思完整,中间不必断开,排除A项;“空中而多窍”是说大石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而”是并列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始皇’等”错,“始皇”不是年号。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说法错误,原文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可见并非彻底否定郦道元的观点。
故选C。
8.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1)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应当是“铿然有声之石”;所在,到处;是,这样;名,名词作动词,命名。(2)目,耳,名词做状语,亲眼、亲耳;臆断,主观臆测。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百丈山记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注),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若涌若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选自《宋代散文选注》,有删改)
(注)卑庳迫隘:房屋矮小狭窄。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石梁,循两崖 循:沿着
B.独其西阁为胜 胜:优胜
C.前揖芦山 揖:拱手行礼,此处指对着
D.不可殚数 殚:尽,竭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B.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C.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D.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丈山优美的风景大概从登上山三里多路,再越过十多级台阶才开始。
B.百丈山幽美险峻,既有小桥流水,凉风习习,又有峭壁飞瀑,水石相击。
C.百丈山上虽然有座庵,但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狭窄,没有观赏的价值。
D.芦山独立挺拔,登上芦山,周围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2)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若涌若没,顷刻万变。
【答案】
9.B
10.C
11.C
12.(1)唯独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
(2)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视,满山遍野白云飘荡,像大海里的波涛起伏;而远近各座山峰隐现于其中,就像时而在飞奔,时而在漂浮,来来往往,有的涌现,有的隐没,顷刻之间,变化万千。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B.“胜:优胜”错误,应为风景优美。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得石台”是动宾结构,句子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深昧险绝”是指“下临峭岸”所见,介词结构“于林薄间”作动词“望”的状语,“于林薄间东南望”是偏正结构,“于林薄间”之前应断开,其后不应断开,排除B;“下数十尺”是补充说明“投空下”的情况,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
故选C。
句子翻译:出了山门向东,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它下面临近悬崖峭壁,深暗险峻。在草木丛杂的地方向东南眺望,可以看见一挂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凌空而下长达几十尺。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C.“但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狭窄,没有观赏的价值”错误,文中有“独其西阁为胜”一句,可见前文说“无足观”是为了衬托西阁的景观之胜,而不是说它“没有观赏的价值”。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独,唯独;终夕,整晚上;益,更加;为,是。
(2)旦,早晨;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川,平地、平原;“出其中者”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其中出者”;顷刻,片刻。
参考译文:
登上百丈山三里多路,右边俯临深险的山谷,左边连接着陡峭悬崖,重叠的石块形成台阶,走了十多级台阶方才越过。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
沿着石阶向东走,就能看到一个小涧,有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涧旁)长满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时候,这里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声音。越过石桥,沿着两边山崖的曲折小路而上,可以发现一座寺庙,寺庙有三间小屋,都不能容纳十来个人。但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的涧水,后面临近一泓小池,习习清风从两边山峡间吹来,整日不停。门内横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桥,越过石桥向北走,踏着数级石梯能够进入一座庵中。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头缝隙奔射而出于西阁之下,南边和东边的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从小池中泻出,形成前面所说的小涧。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击之处,最值得观赏。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唯独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
出了山门向东,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它下面临近悬崖峭壁,深暗险峻。在草木丛杂的地方向东南眺望,可以看见一挂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凌空而下长达几十尺。瀑布的飞沫就像散落的珍珠和喷洒的雾气,在日光照射之下,光彩鲜明,晃人眼目,让人不敢正视。石台正对着山西南的缺口,前面对着芦山,此山独立挺拔而出,周围其他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也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太阳迫近西山,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也数不尽。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视,满山遍野白云飘荡,像大海里的波涛起伏;而远近各座山峰隐现于其中,就像时而在飞奔,时而在漂浮,来来往往,有的涌现,有的隐没,顷刻之间,变化万千。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阶为路,用以行走,并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那些畏惧险途的人有的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我同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到这里来游览,已经把山上的胜景都写诗记述过了,我又按照次序这样详细记述下来。山上最值得观赏的地方是石磴、小涧、寺院大门、石台、西阁和瀑布。因此分别作了短诗来描写这些地方,并呈给一同来游览的人。现在又写了这篇游记,用它来告诉那些想去游览而未能去的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
1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不香。”
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14.选文的论证极具说服力,请问其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5.文中画波浪线句可改为“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
13.C
14.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15.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土著居民”指的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人,“居民”虽在此居住但不一定在这里住了很久,事实上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扣而聆之’”中的“还”字强调了李渤在向当地久居的居民进行询问后又亲自进行了检验这一行为。“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严谨的做事风格,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分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段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
A.句中引号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
B.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
C.句中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
D.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中作者引用了李渤的原文《辨石钟山记》,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结合“跻崖穿洞”“询诸水滨”等语句可知李渤写作时曾进行实地考察并详细了解其情况,以此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李渤的表现不可讥之为‘陋’”,使论证更让人信服。由文中“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可知,李渤曾“穿洞”考察遇“双石”,而苏轼因无缘得见而没有深刻印象;李渤“询诸水滨”,而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作者将李渤的考察与苏轼的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体现李渤的考察更严谨,说服力更强。
1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
改句将“土著居民”改成了“居民”,“还‘扣而聆之’”改成了“扣而聆之”。那么,我们只要重点分析“土著”“还”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即可。“土著”说明住得久,因为“在这里住得久”所以才“更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突出强调李渤不仅问了,还亲自进行了检验,因为做事严谨,“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在选取询问对象和实地检验中做事严谨的风格,同时也更能体现其结论的正确性。据此即可得出原句表达效果更好的答案。《石钟山记》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咴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世所以不传也 B.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C.自以为得其实 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苏轼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B.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月”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
C.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无射”为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为钟名。周景王造无射钟,耗费大量民力物力,因而失败。
D.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水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6.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一种古代散文文体,出现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
B.《水经》:即《水经注》,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元丰:宋神宗的年号,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庆历”“始皇”等。
D.无射:古代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周景王铸成的大钟声音符合该音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针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盲从古人,在“暮夜”乘舟实地考察,亲身探寻,得出认识事物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等详细地描写了石钟山月夜下的景象,绘声绘形,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C.作者从首段对郦道元、唐李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到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
D.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百丈山记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注),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若涌若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选自《宋代散文选注》,有删改)
(注)卑庳迫隘:房屋矮小狭窄。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石梁,循两崖 循:沿着
B.独其西阁为胜 胜:优胜
C.前揖芦山 揖:拱手行礼,此处指对着
D.不可殚数 殚:尽,竭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B.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C.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D.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丈山优美的风景大概从登上山三里多路,再越过十多级台阶才开始。
B.百丈山幽美险峻,既有小桥流水,凉风习习,又有峭壁飞瀑,水石相击。
C.百丈山上虽然有座庵,但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狭窄,没有观赏的价值。
D.芦山独立挺拔,登上芦山,周围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2)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若涌若没,顷刻万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
1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不香。”
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14.选文的论证极具说服力,请问其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5.文中画波浪线句可改为“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