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3课 想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海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3课 想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辽海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06 21:3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想象
概述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想象是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的组成部分,是存在于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媒介,想象与创造相结合即联系生活创造艺术。
我校地处素有辽南鱼米之乡的高坎镇,水稻资源丰富。稻草秸秆取材广泛且天然环保。本课程针对乡村生活对于稻草秸秆的利用有限和中学生对于学习稻草编织方法有一定难度的现状。开拓创新思路,采取动手操作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课程效果良好。
这样依靠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既贴近生活,又与现代艺术创造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了解草编文化、关注自然以及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稻草的可利用途径,了解对稻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种环保低碳生活方式。掌握稻草的编织技法并应用于稻草蛇的编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相关视频、图片的赏析,认识到对稻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环保理念的体现。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练习、合作、创新等方式完成一件草编制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用凝聚我国劳动人民无限智慧的草编文化,引导学生关注绿色简约的低碳生活。提升本课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注自然,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与创造能力,以及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叠压法编织稻草,让学生了解稻草的深加工后的艺术价值,倡导环保低碳生活方式需要从身边做起。
教学难点
对稻草的精细加工与创新表现。
教学用具准备
教师
草蛇的模型、稻草、剪刀、喷壶、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
稻草(校本课程的材料特殊,需要提前一天到上课班级布置)、剪刀、喷壶。
板书设计
想象
稻草编织 —— 蛇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家乡美与资源利用
视频播放家乡美,学生熟悉的场景小视频
教师提出问题秋天收获了满仓稻谷,也收获了垛垛的稻草,在你的家是如何处理这些稻草的呢
学生回答多种答案
图片引导编织方法应用
师这几组图片为我们展示的稻草编制的物品有家居实用摆件,有建筑,人物,动物,植物,你喜欢哪件作品
学生回答
知道老师喜欢哪一件吗
是这件(出示实物,草编蛇)
出示“蛇”
师看上去好像挺复杂的其实他们的编法很简单,我们一起学习用稻草来编蛇。
(出示稻草编织)
活动2【讲授】探究稻草资源的编织利用
讲授新知——叠压法编织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练习叠压法编织。
第一步把稻草两根分一组,竖直方向的两根稻草在后,横向的两根稻草在前做十字交叉。
第二步竖直方向的稻草在横向稻草上方的部分,向内侧弯折包住横向稻草。
第三步在十字交叉的稻草内侧继续加横直的稻草,每次添加数量一致,横向的稻草向内弯折包住最前方第次叠加的横直稻草。以此类推,到第八次添加稻草后截止。
活动3【活动】深入探究
分析蛇形
1.蛇头三角形分上下颚。
2.蛇头到尾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创造编织蛇头
活动4【活动】课堂合作练习
播放视频,学生两人一组合作练习编织整条蛇。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
造型表现
①叠压法,蛇头部分造型(上颚、下颚、蛇信)上下颚的衔接
②发挥想象力的艺术加工,在蛇头、蛇身、蛇尾三部分的比例、粗细。
③外观的美感表现
活动5【活动】展示交流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谈谈收获与启发
自评与互评要点造型表现
①叠压法,蛇头部分造型(上颚、下颚、蛇信)上下颚的衔接
②发挥想象力的艺术加工,在蛇头、蛇身、蛇尾三部分的比例、粗细。
③外观的美感表现
活动6【活动】总结与拓展
刚才大家编制的作品,还有前面欣赏过得作品,看上去是我们手的功劳,其实它们的产生是我们想象力与创造力完美结合的结果,(出示课题想象与创造)想象是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的组成部分,是存在于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媒介,想象与创造相结合即联系生活创造艺术。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同学们打开书的第五课我们来欣赏一下还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
学生回答木头、易拉罐、瓦楞纸、树根等等
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资源可以再利用。同学们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其他资源创意更好的作品。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创造作品的可能是无限的。课下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