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05 23:0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第四课的内容,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体会出现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意识到运动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节课我们将聚焦到滑动、滚动等运动情况。由于本单元不涉及力对运动的影响,但本课又必须让物体运动起来才能研究滑动、滚动等运动情况,所以借助斜面来驱动物体运动是最好的选择。
【教学思路】
本课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为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运动是物体的基本特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生活在斜面上的物体运动,引出斜面概念,再引导学生进入“物体在斜面上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的思考,知道物体在斜面上会有滑动、滚动两种情况。
探索板块:通过操作、观察“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而且和形状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学生在探究中也会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研讨板块:学生实验中看到的“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后,思考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总结发现物体的运动方式与物体形状有关系。
拓展板块:通过将斜面坡度增大,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变化,发现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进而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理解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科学探究:能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科学态度:能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积极参与科学实验,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难点: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
一、聚焦: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生问候
2.播放视频滑滑梯
提问:视频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滑滑梯)你们玩过吗?(玩过)大家说一说,滑滑梯有什么特点呢?(有斜坡)
3.引出课题
提问: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出示图片),如果在这个斜面上放一个物体,它会怎么运动呢?
小结:物体在斜面上可能滑动,也可能滚动。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板书课题: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二、探索: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搭建一个斜面。
(1)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物体在斜面上是怎样运动的。
(2)首先,我们一起来搭一个斜面。
2.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1)学生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物体是否运动,物体是以什么方式运动的。
(2)记录观察到的 现象,并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学生实验,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物体 运动情况
立方体
六棱柱
小球
学生汇报:物体可能会在斜面上滑动,也有可能在斜面上滚动。
4.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三、研讨: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根据学生做好的实验观察记录,提问学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一样吗?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有两种运动方式,分别是滑动和滚动。
2.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1)教师提出问题: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总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形状有关。球形或接近于球形的物体会以滚动的方式运动,非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以滑动的方式运动。
四、拓展: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如果将斜面一端升高,再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等物体分别放在斜面的上端,它们会怎样运动?
大家课后去实验观察,下节课我们再来分享一下。
五、巩固:练习巩固,掌握知识
练一练:
1.横放的直尺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2.圆珠笔和三角尺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都是滚动。(错)
3.为什么屋顶要设置成斜面的?
4.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运用了斜面?
【板书设计】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物体 运动情况
小方块 滑动
六棱柱铅笔 滚动
小球 滚动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