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6 15:3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世界面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思考:此时殖民地半殖民地面临哪些任务?
概念解析
是指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外国的侵略势力。
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
是指反抗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本国的封建势力。
民族民主革命
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背景
重点探讨
结合教材与材料思考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相关史料
到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普遍不满。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地狱的入口”
1、政治: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经济: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思想: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外部:
(1)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2)美国独立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二)经过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结合教材梳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
1、第一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
(1)概况
地区 时间 结果
法属海地
1791—1804
建立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
葡属巴西
1810—1826
西属拉美
玻利瓦尔与圣马丁领导下西属拉美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
1822年
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2)特点:赶走殖民者,获得民族独立
(二)经过
基础梳理
结合教材梳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
相关史料
玻利瓦尔
“南美洲的解放者”
圣马丁
阿根廷"国父"
佩德罗一世
巴西皇帝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分别是南美北部和南部战场的领导人。两人于1822年在厄瓜多尔举行秘密会晤,后者将秘鲁军队交给前者指挥,并辞去“护国公”,前往法国定居。1826年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大陆300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巴西的独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没有经历过类似西属美洲殖民地那样的独立战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但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学习聚焦
(二)经过
基础梳理
结合教材梳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
相关史料
2、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背景
独立后的拉美各国(除巴西外)都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政治上各国普遍出现了军事独裁者(考迪罗:军官或地主集团首领)的统治,考迪罗(军阀独裁)主义盛行。他们依靠军队和教会,任意修改宪法,实行军事管制,随意搜刮民财,抢劫国库。许多国家陷入“横征暴敛、财政破产、军事政变”的恶性循环。如墨西哥在1824-1848年间发动了250次政变,更换了31个总统,其中在1841-1848年7年内更换了21个总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考迪罗们经常以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换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借款,从而为外国资本的渗入和政治干涉大开方便之门。总之,考迪罗制只能使国家和人民经常陷于苦难和不安之中。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①内忧:
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②外患:
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二)经过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结合教材梳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
2、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门罗主义:
1823年美总统门罗:“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大棒政策:
1904年12月6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其实质是加强对拉美的侵略。其特征是:武力威胁、外交讹诈。
金元外交:
运用外交政策推动经济扩张,将附带苛刻条件的投资渗透进拉美,扼住拉美各国的经济命脉,使其日益依附于美国。
(二)经过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结合教材梳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
2、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概况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
(3)特点: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
地区 时间 结果
巴西
墨西哥
1889年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910年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赶走独裁
1917年
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三)特点
重点探讨
(1)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
(2)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独立过程
(3)革命任务具有反封建反殖民压迫双重性质,争取民族独立是首要任
务,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4)以战争的形式独立,战争具有正义性
(5)由外来移民及其后裔中地主集团的先进分子领导
(6)独立后各国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四)影响
重点探讨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它在拉丁美洲的辽阔土地上摧毁了殖民制度,使绝大多数拉美国家获得了独立。……拉丁美洲独立战争进一步传播了自由、平等、独立的观念。……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很快废除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取消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商业专卖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但是,长时间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也对各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并导致了军事独裁者长期保持政权,形成了拉丁美洲特有的考迪罗主义。另一方面,大地产制仍然保留,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仍然处于经济阶梯的最底层,这就严重阻碍了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民主革命的任务仍然摆在各国人民面前。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相关史料
积极:
(1)结束了西、葡等的殖民统治,建立多个民族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美的政治布局
(2)奠定了拉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利于拉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
(3)革命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为之后的进一步革命埋下了伏笔
亚洲的觉醒是指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和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进一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族民主意识也不断发展;1905年的俄国革命运动也进一步唤醒了亚洲,终于形成了列宁所说的“亚洲的觉醒”的新局面。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何为亚洲觉醒?亚洲为何觉醒?代表性的事件有哪些?
亚洲觉醒:
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亚洲各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重点探讨
(一)背景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1、政治: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经济:
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思想:
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
结合教材与材料思考亚洲觉醒的背景?
(二)代表
基础梳理
国家 殖民者 性质 概况 结果 影响
印度
伊朗
中国
结合教材梳理表格
英国
英俄
列强
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1885年资产阶级成立国大党
1905提拉克主张推翻殖民统治
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1905-1911伊朗发生立宪革命制定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失败: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传播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中国社会变革。
(二)代表
“自治就是自己的统治,要把全部管理权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钥匙!”
——提拉克
相关史料
(三)特点
重点探讨
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亚洲觉醒的特点
1、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2、领导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
3、斗争力量:
某些国家工人阶级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4、斗争形式:
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
5、斗争结果:
亚洲各国人民相互支持、共同对敌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列宁《亚洲的觉醒》
相关史料
(四)影响
重点探讨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亚洲觉醒的影响
相关史料
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第一次建立了共和政体;……伊朗革命保住了其重要成果宪法;印度人民则迫使英国当局取消了孟加拉分治法案。……亚洲觉醒时期各国斗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开辟了斗争的新阶段。……亚洲民族运动在客观上成了西方工人运动的同盟军。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亚洲人民作为反帝力量登上国际斗争舞台,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3、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基础
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5、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一)背景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为了自卫,居民们自动组织起来,在一些要道设立陷阱,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早期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还表现在被捕奴隶进行的顽强斗争上,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是逃跑或自杀。据不完全统计,1700-1845年,仅在英、美贩奴船上就爆发了55次大规模的奴隶暴动。19世纪以来,武装斗争成为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
1、帝国主义的侵略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2、非洲人民一直进行不屈不挠的武装反抗
(二)表现
基础梳理
国家 殖民者 概况 领导 结果
埃及
苏丹
埃塞俄比亚
英国
英国
意大利
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唤起民族意识;1882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反英斗争
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1881年爆发反英大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
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打败侵埃意军
保持了独立
1894年,意大利发动侵略战争,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1896年打败意军
祖国党(爱国军官)
“马赫迪”(宗教)
孟尼利克二世
(皇帝)
(二)表现
相关史料
孟尼利克二世
阿拉比起义
马赫迪 (拉丁文Mahdi) 阿拉伯语的中文音译,意为“被真主引上正道的人”。伊斯兰教《圣训》曾预言:马赫迪是世界末日来临前一个有宗教领袖性质的人物,来伸张正义,铲除暴虐,解救苦难,恢复真正的伊斯兰教。是穆斯林的领导者。
(三)特点
重点探讨
根据所学知识,总结非洲抗争的特点
1、规模:
有组织、规模大、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2、形式:
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主要形式,但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是旧式的反侵略斗争
3、领导:
力量多样,但大多是封建统治阶级,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4、结果:
反抗的过程和结果有所不同,但都是争取民族独立
本课小结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比较与历史意义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原 因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特 点 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范围广、各国相互支持、彼此协作 有组织、规模大且持久的武装斗争
领导力量 土著地主集团中的先进分子 资产阶级、工农力量 力量多样,包括领袖、国王、知识分子等
代表运动 海地独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的斗争、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意 义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有观点认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是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起点,而非终途。请阐述其合理性
本课小结
19.20世纪初期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是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并进行民主革命的兴起阶段。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亚非拉的宰割、奴役,固然是一种不公正、不正常的现象,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必然要消灭这种不公正的现象,逐步建立一个公正的世界。但独立后的国家要致力于探索发展民族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努力寻找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道路,才是独立之本,发展之源。
时空坐标
本课小结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拉美的独立
二、亚洲的觉醒
三、非洲的抗争
1、背景:政治、经济、思想、外部条件
2、经过
3、特点
4、影响
1、背景:政治、经济、思想
2、代表
3、特点
4、影响
1、背景:政治、经济、思想
2、表现
3、特点
本课测评
1、(2022·山东临沂·一模)20世纪初,亚洲开始改变沉睡状态,“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被宰割、被奴役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革命因素”。这根源于( )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B.亚洲人民反帝斗争走向联合
C.亚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 D.世界殖民体系的衰退和瓦解
A
2、(2022·江苏·金陵中学二模)英国殖民者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终于认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成的恶果”,于19世纪中后期在印度各地设置了以保护森林、获得税收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管理机构。这一转变( )
A.有利于印度收回部分经济主权 B.旨在尽可能的维护经济侵略成果
C.表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 D.预示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