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6 23: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闻一多
最后一次讲演
一、看到今天的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并圈点勾画课文的重要语句,思考《最后一次讲演》是为什么而讲?演讲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1)为悼念李公朴先生而讲
(2)为谴责国民党反动派而讲
(3)为号召人民奋起斗争而讲
(4)为正义真理永远存在而讲
核心观点: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正义、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闻一多先生的讲演慷慨激昂,盛赞了李公朴先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并表明了自己誓死捍卫真理和正义的决心。
三、闻一多的讲演是讲给谁听的?他的演讲对象除了听众外,还涉及了哪些人?对他们有怎样的情感?
请小组研讨,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梳理
对国民党反动派--痛斥、蔑视、憎恶
对李先生--高度赞扬、敬佩
对进步青年--鼓舞斗志、呼吁勇敢反抗
还有对自己--表明献身革命的决心,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初识讲演,把握情感
色彩浓烈、泾渭分明
这既是一篇颂扬烈士的赞歌,也是一篇声讨反动派的檄文。闻一多先生慷慨激昂,爱憎分明,措辞犀利地表达了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感情倾向。
四、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补充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为了实现一党专政,国民党暗使特务制造了一系列屠杀爱国民主人士的事件。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当月15日举行追悼会在云南大学至公堂进行,由李公朴的夫人张曼筠同志报告李公朴的殉难经过。张曼筠同志在讲述时悲痛得泣不成声,而场内特务竟然谈笑抽烟,无理取闹,极为嚣张。闻一多先生见此情景,怒不可遏,本为防止出事,未被邀请演讲的他拍案而起,怒对凶顽,即席发表了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讲演,到会者一千多人深为感动。
当日傍晚,闻先生在参加《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后,在回家的路上,遭到特务的暗杀。
这篇演讲稿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评价作者
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满怀崇敬,反复称颂;对广大人民高声赞美;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充满愤怒、仇恨、蔑视,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从他爱憎分明的情感倾向中,大家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闻一多呢
我看到了一个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闻一多;
我看到了一个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闻一多;
我看到了一个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闻一多;
我看到了一个对光明充满信心,对胜利坚信不疑的闻一多。
臧克家的评价:巨人心中的巨人,大师笔下的大师。
冰心的评价: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朱自清的评价: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第二课时
一、品析语言,归纳技巧
闻一多先生这次即兴演讲在现场获得了多次掌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结合课文旁批和下面语段,认真探讨一下闻一多先生的演讲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强烈的反响。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展示。
1. 遣词用语犀利,情感鲜明
A:对李公朴先生充满着敬佩,高度颂扬他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恰是李先生的光荣”“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B:歌颂人民的力量,语气更是激情澎湃,再三强调“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并充满信心地指出“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
C:对国民党反对派充满蔑视、愤怒和仇恨。(说他们的行为是“偷偷摸摸地”“蛮横的”、罪行是“最卑劣最无耻”;)
诵读演讲,品味语言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地鼓掌)
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揭露他们的险恶意图,流露出作者极端的愤怒和对敌人的蔑视。
对敌人进行正面责问,显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你们
他们
我们
鼓舞人们团结斗争,表现了作者与群众亲密无间的革命感情。
2、妙用人称、立场坚定
诵读演讲,品味语言
诵读演讲,品味语言
双重否定句: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改句)
历史上任何一个反人民的势力都被人民毁灭了!(原句)
设问句:你们不要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改句)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原句)
反问句: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改句)
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原句)
3. 句式多样、尖锐犀利
诵读演讲,品味语言
设问句--激起波澜、严正质问
反问句--语言凌厉、气势逼人
感叹句--增强语势、掷地有声
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强烈
短句--斩钉截铁、犀利有力
诵读演讲,品味语言
“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仆,会有千百万个李公仆站起来
对比反复,强烈愤慨
三个“无耻”:强烈谴责了反动派。
三个“光荣:高度赞扬了李公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一篇好的演讲稿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1. 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2. 态度鲜明,立场坚定
3. 技巧丰富,感染号召
二、模拟演讲,再现情景
闻一多先生的即兴演讲极具感染力、号召力,我们不妨试着揣摩先生演讲时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等,再现情景,来进行一次模拟演讲。
模拟演讲,体会文字
周恩来总理在李公朴、闻一多的追悼会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闻一多先生,时局异常险恶,人心异常悲愤。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心,向殉道者默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周恩来
练习演讲,身临其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的中国,你有什么想对闻一多先生说的吗 来一段“即兴演讲”。
练习演讲,身临其境
先生,您的鲜血不会白流。
您的呐喊,唤醒了四万万祖国同胞!
您的不屈,激励了千百万民主战士!
您是一团火,照亮了史册;
您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
您是一团火,照出了魔鬼的嘴脸!
国民党反动派,他们,已然消亡!他们,已被打败!
新中国的主人,我们,团结一心!我们,继往开来!
您看,神州大地,锦绣山河,是否是您梦中的模样
您看,人民富足,百姓安康,是否是您心底的理想
您看,这日新月异的世界,这美的所在,是否是您,祈盼的未来
先生,您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战士!
祖国有我!传承有我!
三、联系生活,讲演励志
时光如流,在不知不觉中,生地会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已至46天了。你想为正在拼搏的自己和同学们说点什么吗?
提示结构:开场白(引出话题)——主体部分(观点内容)——结束语(寄予希望)
演讲要求:
1. 明确演讲的对象、演讲目的、拟好提纲、写下关键语句。
2. 适当运用表达技巧。如情绪高昂、多样句式、丰富修辞、人称变化,辅以恰当的神态动作等。
演讲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凝聚,品格的彰显。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闻一多先生的浩然正气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与后来者,使他们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奋力拼搏,甚至献出生命。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公朴、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敢为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先烈们前赴后继的奋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才有了当今和平昌盛的新中国!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