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与计量单位的整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4页两个“红点”内容及“应用与反思”第1—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大括号、列表格、知识树、鱼骨图等)自主梳理、展示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的理解,建立量的观念,明确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图文结合,做到语言表达清晰有条理。
2.经历有序整理、分类归纳各种量及计量单位进率的全过程。形成自主整理信息、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进一步感受量与计量单位在生活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对量的计量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知识系统化。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量的互化及理解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学生自主整理量与计量单位的作品、检测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知识
1.谈话导入,激发欲望。
课前各位同学已经用自己喜欢的方对量与计量的知识进行了梳理,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有交流的机会。每个同学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计量单位进行交流,好吗。
交流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认真倾听交流展示的同学发言,听后可以质疑、补充完善和评价。
2.展示交流,构建网络。
请看课件:学习任务与评价标准
课前任务 评价标准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大括号、列表格、知识树、鱼骨图等)回顾梳理量与计量单位的知识 ①每个知识点梳理系统完整有序。★★ ②书写工整,图文结合。★ ③语言表达条理清晰,有根有据。★
选择展示学生的不同作品,引领学生补充完善并进行即时评价(略)。
我们知道除了用汉字表示长度单位,还可以怎么表示长度单位(用字母)用字母表示有什么好处(字母的简洁性、统一性)
3.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1)长度单位 千米 1000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Km m dm cm mm
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整理的? 对都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整理。
除了知道长度单位用语言和字母表示,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如果学生会说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接着追问同意这个说法吗?
达成共识:除千米外,上面的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千米和米的进率是1000。(板书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为什么其他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呢?
学生自由说。
师:千米和米之间确实还有两个单位“百米”和“十米”,现在在千米和米的中间加上百米和十米这两个单位,你看千米和百米的进率是多少,百米和十米的进率是多少 米和十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大家现在看这些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十)(十米和百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不太常用,所以没有统一学习)
这样整理长度单位有什么好处?
有序整理,不仅很容易看出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而且还能推断出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按照长度单位整理的方法、交流梳理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学生交流达成共识。
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 100 公顷10000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Km hm m dm cm
体积单位: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升)1000 立方厘米(毫升)
4.沟通联系、形成网络。
1公顷是怎么规定的?(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平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所以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1000)
观察面积单位的进率你有什么发现?(除公顷和平方米以外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是不是还有其它的面积单位?
师:这个单位叫做公亩 1公亩就是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怎么计算。
10×10=100㎡ 追问:公亩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公顷和公亩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
这样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
大家现在再看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中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你有什么发现?
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000。
这是什么原因?以分米和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为例,谁能来解释一下。
一条线段长1分米,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厘米。所以1分米=10厘米,再画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再画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1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现在明白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进率了吗
除了学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我们还学过哪些计量单位,请按照刚才的整理方法,把课前整理的再来分享一下?
质量单位 吨 千克 克
时间单位 世纪 年 月 日 时 分 秒。
质量和时间单位进率怎样记忆呢?
大月 小月 特除月的记忆方法
判断平、闰年的方法?(普通年 能被4整除就是闰年;世纪年 要能被400整除才可以。例如2000年是闰年,2100年不是闰年)
小学阶段实际主要学习了刚才我们整理的这些的量及计量单位,请看大屏幕,说说我们是如何整理这些知识的?
(引导学生总结整理复习的方法:分类归纳、有序整理、沟通联系。)
师提升:我们对这些计量单位进行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这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根据评价任务,对照评价标准,评价一下能自己能的几颗星。
评价 说出评价的理由。
联系实际、体会价值。
我们通过整理知道同一种量的计量单位都不止一个,有必要有这么多单位吗?
检测样题1:94页第1题 比一比
A. 崂山水库的容量是5601万立方米。
B. 一个水桶的容量是18.9升。
A. 一列火车从济南到上海需要10小时。
B. 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比赛中,创造了12.91秒的奥运会纪录。
A.五四广场的占地面积约为10公顷。
B.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4.81平方分米。
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计量单位呢?
学生交流达成共识 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计量单位。
处理本习题时,关注学生是否将不同的单位和进率混淆了,能否选用合适的单位以及简单的应用。注重每组中数量关系的比较,清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单位,且要根据计量的大小选用合适的计量单位。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95页第2题
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道理,特别对长度、面积、容积单位可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明辨是非:(用手势表示)
(1)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 )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3)小亮是1999年2月29日出生的。 ( )
(4)凡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 ( )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小强100米短跑成绩是14( )。 A.小时 B.分 C.秒 D.日
(2)一瓶可口可乐的容量是1.25( )。A.立方厘米 B.毫升C.立方米 D.升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吗
1( )=10( ) 1( )=100( ) 1( )=1000( )
三、梳理总结,提升见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计量单位进行了整理和练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你的感受。计量单位全搁在一块,想一想会有什么感觉?(零乱、无序、不便记忆)非常正确,我们是怎样整理的?(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对了,我们对这些计量单位进行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计量单位?谁来说一说。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更加增进了国际交流,不同的计量制度逐步趋于统一,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所以同学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对这些计量单位的知识掌握了吗?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四、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给小虎日记补充完整 :时间3分钟
今天是2021年9月28日,早上7时,我就从2( )长的床上起来。用3( )的时间很快的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质量约200( )的蛋炒饭,喝了50( )水,背起2( )重的书包,以每秒60米的速度奔向学校。来到教室,坐在高80( )的课桌前,我马上拿出一本封面面积约是2.2( )、价格是4( )钱的《口算天天练》开始做题。
给出答案同位互改。 全课得20颗星为优秀、16颗星为及格,16颗以下用努力。
学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整理你学会了哪些整理知识的方法?通过整理对这些知识还存在什么问题或困惑?
如何进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课下自己整理。
课后调查
(1)你家一年大约用水( ),用电( )。
(2)你家房子的居住面积是( )。
(3)你家每月的生活费是( )。
板书设计:
计量单位整理与复习
1000 10 10 10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00 10000 100 100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0 1000
体积(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1000 1000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100 12 31或(30 、29、28)24 60 60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整理复习的方法:分类归纳、有序整理、沟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