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7 09: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1.你想象中的陋室是什么样的?
掩映在荒草中
人烟稀少
衰落破败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看看他笔下的陋室与你想象的陋室,有怎样的不同?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从文中,你看到的陋室是怎么样的?刘禹锡的《陋室铭》,与你想象的陋室,有怎样的不同?
室外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室内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室中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环境清幽
交往不俗
情趣高雅
如此陋室:
借助陋室铭来警诫自己,要怀有安贫乐道的情趣,要坚守高洁傲岸的情操。
3.再读“陋室铭”,这个题目包含着怎样的心态和情感?
再读“陋室铭”
【托物言志: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再读“陋室铭”
4.疑难问题探究:文章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作者截取后一句,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即本文开头所说的“惟吾德馨”。
再读“陋室铭”
5.《陋室铭》之所以流传广泛,还在于它文本的写作特色,再读文本,你觉得本文在写作特色上有怎样的特点?
1.托物言志,构思美
文章展现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抒发和阐述,而是借助于自己生活居住的陋室来反映和展现。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最后又将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将自己和古先贤相比,层层蓄势。
2.骈散结合,语言美
本文短小精悍,语言优美整齐,读来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富有音乐美。从句式上来分析,作品巧用四字语、五字语构成骈句,言简意赅,虽非韵文,但均在偶句上押韵,音韵谐合,意蕴丰厚;修辞上,作品有排比、对偶、对比,类比、映衬、引用等修辞手法,读来如行云流水。
3.不同凡俗,思想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样的思想境界,是令人钦佩的。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比,也在透露着自己思想的不同,境界的不同。高洁傲岸,坚守品性。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又名《刘宾客文集》)传世。
居陋室之人:
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居陋室之人:
刘禹锡因热心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
和州的知县看到刘禹锡得罪权臣,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室三厅的房子,可知县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不怒反喜,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题写: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举动气坏了知县,又将刘禹锡的房子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提笔,
居陋室缘起:
“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依旧在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知县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就让刘禹锡搬到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光,搬家三次。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足以为快,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居陋室缘起:
通过对《陋室铭》的学习与理解,请你完成下面2个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1:
对于“陋室”,陶渊明用来隐居,想象着世外桃源的生活,选择归隐?就你对刘禹锡和《陋室铭》的理解,你觉得刘禹锡的人生选择,与陶渊明是否一致?写一则短评,表达你的观点。
学习成果记录:
(1)刘禹锡的生活其实很丰富的,来来往往的都是博学的大儒,他还经常弹琴看书,这种生活是隐居的生活吗?
(2)用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来比方自己的陋室,说明他依然看重名望,心态与隐居不同。
(3)刘禹锡用的是孔子的名句。孔子是儒家主张建功立业的代表人物。
仿照《陋室铭》,为自己写一篇《学生铭》
学习任务2:
仿照《陋室铭》,为自己写一篇《学生铭》
年不在高,有志则行。貌不在美,有德则灵。君是优生,凡事心诚。课堂神俱在,作业自能成。身体勤历练,玩乐有才能。考试可笑傲,榜题名。无恶习之乱性,有情趣读诗经。苏秦头悬梁,车胤[yìn]曾囊萤。老师云:“何苦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