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7 09:5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导入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九曲十八弯,犹如奔腾的巨龙,行在祖国广袤的疆野之上。黄河上唯一的瀑布景观,是因河口突然收束狭如壶口而得名的壶口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中国第一大瀑布是贵州黄果树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
梁衡先生用他精妙的语言,将壶口瀑布描写的出神入化。今天,我们就跟随梁衡先生走进他的散文《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
梁衡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游记特点。
2.把握游踪,掌握写景手法。
3.揣摩语言,体会景中之情。
壶口瀑布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
游记的要素
一、所至,即作者的游踪。
二、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
三、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字词积累
告诫( ) 雾罩( )
推搡( ) 驰骋( )
旋涡( ) 寒噤( )
雾霭( ) 出轧( )
乘隙( ) 迂回( )
汩汩( ) 潺潺( )
震耳欲聋( ) 恕不可遏( )
ǎi
jiè
tuī sǎnɡ

ɡǔ

zhèn
zhào
jìn
chěnɡ
zhá

chán
è
词语解释
推搡:使劲推;推抢。 驰骋:(骑马)奔驰。
寒噤:寒战。 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乘隙:利用空子,趁机会。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潺潺:形容雨声、水声等,潺潺流水。
从从容容:留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常常有余。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常用以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到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第一次 雨季;第二次 枯水季节
2.请用原文回答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以及什么是“壶口”?
(1)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
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 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
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第二段)
(2) 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
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
便是“壶口”。(第三段)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篇游记的所至、所见、所感?
精读课文,完成表格
季节 声 势 景
雨季
枯水季
季节 声 势 景
雨季 略写
枯水季 详写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刚)
隆隆冲去轰然而下
(刚)
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丝如缕
(柔)
“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凝重” “猛烈”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龙槽”“深不可测”;大水“向龙槽隆隆冲去”时“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大水“向两边涌去”时,“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飞毯抖落”。
雨季 枯水季
速读课文,提炼信息
1.作者在不同季节两次来到壶口瀑布,面对所见之景,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观景时的直接体验一雨季时“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枯水期时“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前者偏重“可怕”,后者偏重“震撼”。
2.试着将这些表达感受的文字分类,并谈谈你的理解。
由景物引发的感想一“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作者巧妙地把水的多样与人的多情联系起来。
基于景物进行的理性思考一“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作者使用拟人的手法,诠释黄河的个性。
通览全文,理清脉络结构
开篇:交代地点和游览次数(1)
雨季观瀑——河岸俯视:声、形、色——可怕(2)
俯视龙槽—奇
仰观河面—雄
枯水季节观瀑—立足河心 由上至下—险
(3—5) 平视两旁—柔
细观脚下—力
结尾:总结升华——河的性格,人的精神(6)
壶口瀑布
总领全文
议论抒情
巧做铺垫
详略有序
思考问题
课文写水,为什么第⑤段要写“脚下的石”呢
1.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文章以写水为主,但不宜对石不置一词;
2.从观景的角度来看,作者定点换景,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
3.作者所感慨的小小壶口却有“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
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
头对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描写“脚下的石”也是很自然地;
4.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这样就改变了前面描写河
水在石壁的阻遏挤压下“各自流淌”所可能带来的片面印象,不仅提升了文
章的境界,也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奠定了景物描写
上的基础。
用石头来衬托黄河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
比读一句,感受磅礴气势
朗读第3段,找出非常形象地描写即将坠入深海的河水的一个句子。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比读一句,感受磅礴气势
原句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时碎成堆堆白雪。
改句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挤、撞、推,搡、呼、拥”罗列在一起,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水的种种动态。“挤着”“撞着”突出波浪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密度”很大,“推推搡搡”是横向的动态,“前呼后拥”是纵向的动态,这样就把“撞”的情态写得非常细致生动。
比读一句,感受磅礴气势
原句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干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改句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搡着,前呼后拥,撞向石壁,黄浪霎时碎成白雪。
梁衡使用这么多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比读一句,感受磅礴气势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从瀑布的态势、力量、颜色等方面表现河水排山倒海、湍急汹涌的特点,用词准确而精炼,“势如千军万马”是总体描绘波浪,“挤着、撞着”则突出波浪数量多,密度大,“推推搡搡”是横向的动态,“前呼后拥”是纵向的动态,把“撞”的情态写得细致而生动,表现了黄河奔腾的气势。
精读一段,欣赏表达之美
“我突然陷入沉思”,这是由景抒情,所以这个段落有两个层次,第一层写景,第二层抒情。
第一层又有三个层次,写三种水,从不同角度涌入龙糟。“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当然”提示上文写的都是直接跌入龙槽的水,属于第一层;然后引出有些水无法涌人龙槽,要从两边涌去,属于第二层;还有一个关键词“尽管这样”,又引出第三层,还有一些水,不能尽收其中,干是从各个路径涌入龙槽。
默读第④段,试着将第④段分层,并说明理由。
精读一段,欣赏表达之美
请同学们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词语使用、句式特点、情感表达等不同的角度为第④段文字做批注,分析这一段的表达之美。
精读一段,欣赏表达之美
(1)善用拟人,生动形象。例如,连用“夺路而走”“乘隙而进”
“折返迂回”三个常用于人的四字词语,描写壶口附近的河水,将水的流淌方式写成人的动作,使其一下子就带有了不同的情感,甚至成为人遭遇困难、阻碍时选择、心态的象征——有的果断放弃,有的伺机而动,有的灰心退却。
(2)“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如此声势浩大的瀑布还具有艺术的美,这是音乐的美感,画面的美感。
修辞之美 描写之美
精读一段,欣赏表达之美
“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
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
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这里重复使
用动词,连续五次使用“跌”,三次使用“碎”,
不仅强化了瀑布流水的力度,也因适当的重复而形成
了独特的音节效果,这一句的表达,先概说,然
后细写。
用词之美 、层次之美
精读一段,欣赏表达之美
在描写没有“跌入”壶口的河水时,作者用一组比
较整齐的短句,描写一般人不易关注到的景物:“或
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
在石间,哀哀打旋”三个短句,分别描写泉、溪、漩
涡三种细小的水的形态,非常准确,与前面宏大的“
钢板出轧”似的水相映成趣。
句式之美、情感之美
精读一段,欣赏表达之美
这段文字,具有层次之美、描写之美、用词之
美、句式之美、修辞之美、情感之美、境界之美。 请
同学们课下继续品读课文,找出喜欢的语句,多角度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之美。
如:第3段中提到黑猪的作用?
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
“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这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诵读一节,感悟深刻哲理
作者看壶口瀑布,由黄河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人的各种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
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想到了人——
诵读一节,感悟深刻哲理
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
诵读一节,感悟深刻哲理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诵读一节,感悟深刻哲理
概括了黄河伟大的性格,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这几句综合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加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水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齐排列的句式郑重庄严地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宁折不弯、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之情。
想到了民族精神——(第六段)
本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游记,细致地描写了两次观看壶口瀑布的场景,写出了它气势磅礴、雄壮威武的气质,表现了黄河博大宽厚、柔中带刚的个性,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赞美。
游记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结构上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 完整的格局。
朗读《黄河颂》片段
感受黄河的蓬勃气势和她的伟大坚强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