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张PPT)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城镇与乡村的差别:
城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
居民聚居地。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
经济效益高、各类建筑聚集、交通运输和信息交
流发达。
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
一、城乡土地利用
城乡土地利用
农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
建设用地: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
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荒漠、石山、戈壁、永冻土地、雪山等
城镇用地: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住、绿
化等建设用地
乡村用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占有较大比
重,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对分散
二、城乡空间结构
☆按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以划分为______区、______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_____区、交通与仓储区、__________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商业
居住
工业
风景游览
(一)城市功能区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1.城市存在着不同层次、功能各异的发展核心,它们
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
2.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各种功能区相
互联系、相互组合。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能够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避免互相干扰,保证城市的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也使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得到合理利用。
城市功 能分区 特 征 空间分布
(位置)
商 业 区 1.占地面积小,主要为点状或 条带状分布 2.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 3.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4.建筑物高大稠密 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城市的三个基本功能区
位于市区外缘,近河流、铁路、公路干线
1.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协
作和竞争性强,集聚成片;
2.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3.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工
业
区
高级住宅位于市区外缘,低级住宅位于内城和工业区
1.城市最基本的职能
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
方式,面积占40%~60%
4.建筑质量上分高级与低级住
宅区
5.位置上,出现高级与低级住
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
住
宅
区
空间分布(位置)
特 征
中心商务区(简称CBD):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
常德市城区
工业区
文教区
居住区
商业区
仓储区
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一、同心圆状
1.城市可分为五个圈层:过渡区先为高级住宅区,后来因为商业、工业等不断入侵,环境质量显著下降
2.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带规律: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层次最高;越靠近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越高,地租也就越高;越往城市外围,地租地价就越低。
1:中心商务区 2:过渡区
3:工人住宅区 4:高级住宅区
5:通勤居民区
成都市
二、扇形状
1.在同心圆学说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了联结中心商务区的辐射状交通干线的影响。
2.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由中心商务区向外放射形成不同职能的楔形地带,交通干线两侧地租地价较高,楔形外部为低收入住宅区。
1:中心商务区 2:批发商业区、轻工业区
3:低级住宅区 4:中等住宅区
5:高级住宅区
沈阳市
三、多核心状
1.大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多种功能区
2.城市的多核心构成城市众多的生长点,交通区位最好的地域可形成中心商务区
1:中心商务区 2:批发商业区、轻工业区
3:低级住宅区 4:中级住宅区
5:商业住宅区 6:重工业区
7:公共设施 8:郊区住宅区 9:郊区工业区
常德市城区
重庆
兰州
四、条带状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
2.历史文化
3.经济发展水平
3.交通运输状况
4.政策
制定城市规划的原则:
1.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人居建设、交通路网布局、重点项
目建设和园林绿化配置,
2.协调好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
等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关系。
乡村空间结构的特点
1.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
商业、交通、行政等用地为主,其外围则以农用地
为主。
2.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从乡村聚落的空间
形态来看,主要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
受到当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
3.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1.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
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3.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
境的不利影响;
4.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
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类型
如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
1.城市规模可能无限制扩大,“摊大饼”式的盲目扩
张。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
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2.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协调处理好功能区之间的关
系,尤其是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的关系。发挥企业的
集聚互补效益,统一处置工业“三废”。
3.工业用地的比重不能过高,生态用地的比重不宜过低。
4.减少交通运输对于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但又要确保
居民出行便捷。
5.城市的开发建设,要从平面变为立体,向城市的地下
要空间,向城市的上空要空间。
地租问题和城市功能分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商业
住宅
工业
与市中心的距离
地租水平
①y=150-50x
②y=72-12x
③y=30-3x
(y地租水平,x与市中心的距离)
商业
住宅
工业
地租等值线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甲图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乙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图回答15—17题。
15.甲图中的直线a、b、c代表的城市用地类型与下列三个表达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y=150-50x, ②y=72-12x, ③y=30-3x(y表示付租能力,x表示与市中心区距离)
A.a—商业—①, b—住宅—②, c—工业—③
B.a—商业—②, b—工业—①, c—住宅—③
C.a—住宅—①, b—商业—③, c—工业—②
D.a——工业③, b—住宅—②, c—商业—①
16.乙图中,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
等值线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17.若要在乙图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三、城乡区位分析
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
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水文
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文化
城镇空间布局指向:
效率指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人流、物
流汇聚处易形成大城市。
社会公平指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公
共设施均衡布局。
滨水指向: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数量较多,河流交
汇处,大河入海处易形成大城市。
地形指向:平原地区城镇建设最为有利。
避灾指向:城镇选址尽量避开地震频区、滑坡、崩塌、
泥石流多发区和地质活动断裂带。
交通指向:交通运输枢纽处易形成大城市。
文化指向:历史文化胜地、旅游圣地、教育科研机构较
多处,易形成文化中心和旅游城市。
环境指向:城镇布置在工业区的上风向或城区河流的上游,
要有良好的植被和大面积的水面。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A.在邻近____、_____、____的地方,在____条件较好
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_____有利于形成城市。
B.在河流__________处,在大河______处,在优良的
_____和______附近,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如
海口、武汉)
河流
湖泊
海洋
水源
绿洲
干支流会合
入海
海港
河港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这些经济事物包括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等。
A.邻近________,有利于形成工矿城市(如大庆)
B.邻近____________,有利于形成口岸城市(如丹东)
C.邻近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形成铁路枢纽城市(如株洲)
矿产地
港口或边境
多条铁路交叉处
重庆
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是指从政治文化角度来分析某一城市与其他行政单元的空间关系。比如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跨越式发展,就是得益于它们毗邻香港、澳门的优越地理区位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1._____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并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较大的城市
2.沿___沿___沿___地区城镇较多,_________处和______处往往形成较大的城市
3._____枢纽出也易形成较大的城市
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人口
河
湖
海
河流汇合
入海
交通
城市的区位选择
1.城市选址应避开_____灾害(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频繁的地区
2.港口和码头应建在河流____岸处(因为水深、泥沙少)
3.城市建设要考虑_______的承载力。
4.就地形因素而言,_____最有利,丘陵困难多,山区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工程措施
5.有污染的工业区应布置在居住区的____风向和城区河流的_____游。
6.城市周围要有良好的植被,最好还应有大面积的水面。
地质
凹
平原
下
下
地基
风频图(风向玫瑰图)
最大风频:北风
最小风频:西南风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建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或与冬夏季风垂直方向的郊外
最大风频:西北风
最小风频:东北风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建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或与冬夏季风垂直方向的郊外
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方法
(1)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
(2)布局在与冬、夏季风相垂直的郊外
冬季风
夏季风
(3)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
B
A
C
A
C
B
A
B
C
A
B
C
B
C
A
C
B
A
读“风向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图”,回答有关问题。
C
上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是合理的,那么该城市的风频图可能是:
B
1.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 )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2.若a、d均为住宅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环境优于a B.a地价高于d
C.a交通通达度优于d
D.行政因素是造成a、d分化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某城市风频玫瑰图和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1-2题。
C
A
钢铁厂、有色冶金厂可与水泥厂、建材厂(砖厂)、硫酸厂集聚,便于回收废渣和废气:
炉渣、煤粉尘——制造水泥、砖,
二氧化硫——制造硫酸
2SO2+2H2O+O2=2H2SO4
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3-4题。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B
A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
设施齐全
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
密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
新开发区
C
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D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8.该城市C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D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8.该城市C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8.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D
C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B、C、D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____;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___,理由是什么?
⑵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⑶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
保护老城,发展新城;制定法律或法规;分类分区保护;尽量不改变老城原貌。
D
A
处于城市下风向和河流下游;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
铁路穿城而过 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产生噪音。
地租等值线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下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图回答16—17题。
16.乙图中,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等值线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17.若要在乙图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B
B
四、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 心 地 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主要职能是提供货物和服务;较高级别的中心地辐射影响较低级别的中心地;其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所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
服务范围 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
门槛 某一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高于门槛,中心地就能获得一定的经营利润。
结合下表和图,你认为枣强镇附近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
⑴ 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⑵ 购买彩电、冰箱等电器,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⑶ 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参观博物馆
名称 枣强镇 衡水市 石家庄市
距离 0km 25km 90km
人口规模 37 000 415 000 875 000
前往该地的频率 每周一两次 两三个月一次 每年一两次
寻求的服务功能
在理想的均质平原上,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分布的趋势,中心地位于正六边形的正中间
2.相同等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1.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反之不可。
3.六边形面积的定量关系: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3倍
四、中心地理论
4.中心地的级别越高,其数目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相互间距离越远。
大小不同的六边形代表什么?
图示中心地一共有几个级别?
补画完图中没有画完的中心地服务范围。
每一个级别的中心地的个数分别有多少?有什么规律?
同等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关系是怎样的?
6. 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6个
1,6,24,74,243,
彼此独立和排斥
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1.图中的城镇共有几个等级?
2.不同等级的城镇的数目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
3.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
3
负相关
城镇级别越高,相互间距离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