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大公因数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大公因数问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6 08: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1~100中任意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
2、经历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学习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
3、 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1~100中任意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等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那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呢?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什么呢?谁能来说一下呢?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那分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大家想一想,一会儿我们指名回答。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师:刚刚我们回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那我们今天来学习新的内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板书: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题目: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化成比较简单的分数。
师:请同学们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化成比较简单的分数。
指名回答。
生1:==
生2:==
生3:==
师:那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个分数比较简单呢?为什么?
生:第二个比较简单,因为化简后的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
师: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师:刚才我们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你们觉得麻烦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先找出18和24的共有的因数。
出示情境图
要想用边长6cm和边长8cm的正方形纸片将这个长24cm宽18cm的长方形铺满,选哪种纸片能正好铺满呢?
生:6cm的能正好铺满。
师:那8cm的呢?(不能)
师:那边长是3cm的呢?(能)为什么边长是3cm和边长是6cm的能呢?(因为24和18是它们的倍数,6和3是24和18的因数)所以,我们就说6和3是24和18的公因数。
师: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所以,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6.
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对进行约分
2、教学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讲解用短除法找最大公因数
(1)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学生找出图中所给信息
师:本题中你能找出哪些信息?
生找信息并汇报:两种彩带分别长3米和1米8分米,也就是30分米和18分米
求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还不能有剩余,就是求30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如何求30和18的最大公因数呢?
生:可以利用之前学过的列举的方法找最大公因数。
师:列举法比较麻烦,其实我们可以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板书
师: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要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不能用1),除到剩下的两个数只用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出除数相乘,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的时候要注意商的对位问题。
巩固练习
尝试练习:找18和30,15和20.8、10和20,12和42,16和24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巩固练习:运用短除法求45和30的最大公因数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快来说一说吧。
五、作业
课本59页“练一练”第1题;课本60页“练一练”第1、2题。
板书:
==
==
==
利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