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6 08: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什么是中国梦?
【课题解读】
怎样实现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的内涵
1. 初次提出
2012年11月
2. 含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基本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 实现途径
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为什么是“复兴”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据有关学者测算,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摘自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惊醒了还在醉梦中的中国人,英勇不屈的中国人开始了前赴后继再寻梦的历程……
(1)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国家强大,中国人在世界上就有价值、有地位、有精神、有尊严。
辽宁舰
基本内涵
(2)中国梦是民族振兴梦
“民族振兴”,就是不允许任何其他民族对华人进行歧视,更不允许欺凌蹂躏。华人会活得更有尊严,受到公平的待遇。
(3)中国梦是人民幸福梦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的依靠在人民,发展也在人民,而个人之梦也只有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能成真。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途径
材料研读:回顾历史,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史事 结果
“走西方的路”
“走自己的路”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中国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只有坚持中国道路,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中国梦。
取得革命的胜利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021年
建党10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49年
建国100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阶段(2020-2035)
第二阶段(2035-2050)
筑 梦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生活环境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全面从严治党
全党的共同任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一:当前,虽有量子计算、高铁等部分领跑项目后发先至,但我国科技创新跟跑的领域占多数。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较薄弱。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 ——吕薇《科技日报》
1. 原始创新能力较弱
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最大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最小等于“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2. 贫富差距大
新发展理念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
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
协调
绿色
开放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创新体现在:新四大发明(高铁、网络购物、共享单车、扫码支付)
共享体现在:精准扶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协调体现在: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协调发展。
开放体现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绿色体现在:美丽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0—2016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及环比增长率
2016主要经济体GDP
占世界份额
经济建设成就
1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圆梦
成就3: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棚户区居民迁入新居
超市商品琳琅满目
结合图片和身边例子,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意义:
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
1. 我国创新思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面对这一新形势:
2.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实现第一个
百年
奋斗目标
为实现第二
个百年奋斗
目标而努力
2021年7月
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11月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开启新征程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至上
③坚持理论创新 ④坚持独立自主
⑤坚持中国道路 ⑥坚持胸怀天下
⑦坚持开拓创新 ⑧坚持敢于斗争
⑨坚持统一战线 ⑩坚持自我革命
揭示
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
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
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
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坚持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
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想一想:
作为初中生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什么努力?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筑梦











追梦
圆梦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发展理念
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回答最紧迫的现实问题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中共成立100周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实现伟大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深化改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本课小结
1.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下面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教育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3.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是下列哪次会议以来(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D
B
D
巩固训练
4.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同。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 )
A.五四运动爆发100 年和改革开放100 年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和改革开放100 年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 年
D.五四运动爆发100 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 年
C
5.下列属于中共十八大为实现和谐社会美好愿望所采取的措施( )
A.创新宏观调控思维
B.企业结构
C.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D.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8.下列不属于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的科学判断( )
A.速度变化 B.结构优化 C.缺乏创造 D.动力转化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