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6 10:58:45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导入新课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21-2022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
(1)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也是常任理事国;
(2)在美国等国家操纵下, 新中国被排斥在外,由台湾当局占据。
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
2.时间:
3.会议:
4.影响: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左)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放声大笑
中国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
①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重要作用(世界)。
【合作探究】为何我国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与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2:随着亚非拉一批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到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世界国家已在联合国总数中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打破了少数国家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毛泽东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材料1:
②大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③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
材料3: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二.中美、中日建交(一)中美建交
【合作探究2】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变?
敌对
正常化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1.中美关系改善原因:
美国: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升。②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③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2中国:①中苏关系恶化②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③扩大国际交往,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
国家处理外交事务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1971年4月)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随行记者抵达北京,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
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游览
(一)中美建交
试探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目的: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
性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环节。
细节:基辛格装病,秘密飞北京。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
材料: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就在基辛格结束访华几天后,7月15号,尼克松发表公开讲话:明年访华。此言一出,全世界震惊。于是,一些同中国关系犹豫不定的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对中国的态度。
——《1971重返联合国》第一集:世界需要中国
(一)中美建交
(一)中美建交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尼克松成为第一个踏上新中国土地的美国总统。
中美敌对状态的时代结束了,
中美关系缓和,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方声明:
美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
台湾问题
连连看:中美建交的历程1971年美国兵乓球队访华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开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为尼克松访华奠定基础1972年9月27日 毛泽东接见日本首相__________。田中角荣(二)中日建交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二)中日建交(二)中日建交
时间:
1972年
人物:
田中角荣(日本首相)
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田中角荣
注意:中日建交的时间早于中美建交!
意义:
1949-200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新增建交国家数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出现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中美关系 建交国家数量
和解前 (1971年之前) 64国
和解后 (1972年) 新增18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
建交后 (1979年) 119个国家
三.全方位外交主要表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加强与其他国家友好合作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活动1.时间:
2.外交政策:
3.外交原则:
改革开放后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5.外交
成就:
①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②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6.影响: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18年5月多米尼加建交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峰会
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力强大才是根本原因 !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温馨提示:请从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思考)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外交事业的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全方位外交
时间:
背景:
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与国际形势的变化
过程
1971年,基辛格访华
背景: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外交布局:
影响: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新中国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
1971年,第26届联大
中国综合国力;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外交政策等
课堂小结
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当是(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C课堂练习2.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课堂练习D3.“小球转动大球”的故事反映了我国与哪个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变?(  )A.英国B.日本C.印度D.美国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