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生物复习讲座课件★★生物时政专卷(习题课件 讲解 共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生物复习讲座课件★★生物时政专卷(习题课件 讲解 共6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06 19: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第一部分 新题速递
2.生物时政专卷(一)
(分值:100分 得分(    )
2022年中考生物复习讲座课件★★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2022年1月,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组织的第二次青藏高原水生植物调查中,首次发现了生长于青藏高原的假水生龙胆,其花冠被机械触碰后,平均闭合时间为29秒,最短闭合时间仅7秒,可称之为世界上闭合速度最快的花。这种花冠被触碰后闭合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B
2.2022年1月26日,日本福岛县相马市沿岸海域40米深处捕捞到的黑鲉经检测发现,其体内放射性物质铯达到每公斤1 400贝克勒尔,是日本相关标准的14倍,这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
B
3.《Science》公布的 “2021 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科学家们首次从洞穴中的土壤中提取到了古人类细胞核中的DNA,并使用这种“泥土DNA”来重建世界各地穴居人的身份。下列关于DN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和蛋白质组成了染色体
C.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D.一个DNA分子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D
4.当人体需要某类细胞时,比如心脏出现问题,就取些成纤维细胞,“定制”打造成心肌细胞来帮助心脏恢复;当人体不需要某类细胞时,比如发生癌变,就引导癌变细胞快速凋亡。几位华人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组博士后邱肖杰、匹兹堡大学博士生张衍为这一设想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工具,2022年2月在《细胞》发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成纤维细胞打造成心肌细胞属于细胞分化
B.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C.细胞分化需要的能量由细胞核提供的
D.细胞分化均不改变遗传物质
答案:C
5.壬寅年大年初一,一朵古老的花儿来拜年啦!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植物》发表封面论文《一亿年前琥珀中发现起源于南非的适火性鼠李科植物》。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完好保存了一亿年前花朵、果实、叶片、原位花粉等多器官实体化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化石代表的植物属于绿色开花植物
B.它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D.果实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答案:D
6.据《日本经济新闻》2022年1月23日报道,京都大学的研究团队研究衣藻时发现,当水中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LCIB”蛋白质就集聚在能够促进吸收二氧化碳的酶附近,捕捉那些没能被酶吸收的二氧化碳。当水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LCIB”蛋白质就扩散到叶绿体中,从细胞外部吸收二氧化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衣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LCIB”蛋白质与二氧化碳的吸收息息相关
D.当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LCIB”蛋白质能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答案:A
7.在时隔50多年后,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周绍春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22年1月通过对雪地脚印、足迹链的跟踪以及粪便DNA识别,确认野生东北虎踪迹重现大兴安岭。下列有关东北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脊椎动物  B.牙齿只有门齿、臼齿的分化
C.胎生、哺乳  D.体温恒定
B
8.如图“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墩墩意味着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关于熊猫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体表被羽 
B.牙齿只有门齿
C.用肺和气囊呼吸 
D.胎生、哺乳
D
9.中新网2022年1月11日电,中国科学家在辽宁大连研究发现一件约50万年前异豺上颌化石材料,研究人员通过系统对比现在的非洲野犬和异豺的牙齿的形态学异同,提出异豺与非洲野犬亲缘关系较为密切,但是具有不同的演化方向,应规划为不同的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研究中使用了观察法
B.非洲野犬和异豺都有牙齿的分化
C.非洲野犬和异豺都属于哺乳动物
D.比较不同生物的同源器官可以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
A
10.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报告,首次解读了地球惨状:旱灾、野火、洪水全球肆虐。相较于1850~1900年气温,地球平均升温1.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延缓气温上升的是( )
A.多植树造林  B.出行多乘坐私家车
C.离开时随手关电器  D.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B
11.鼻咽癌是“中国特色”肿瘤,发病例占全球一半。中山大学马骏研究团队提出的“卡培他滨节拍化疗” 高效低毒治疗新模式,可将鼻咽癌治疗失败风险显著降低45%,且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减少了3/5,完成率达74%。该成果2021年发表于《柳叶刀》,并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鼻咽癌细胞的分裂不受机体控制
B.鼻咽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C.鼻咽癌与人类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D.鼻咽癌与病毒无关
答案:D
12.2022年2月11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李灵及其团队在《科学》上发表论文,下图是他们研究的一只馒头海星的骨骼局部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其表面上生长着鳞次栉比的小方解石晶体,这是一种在自然界中首次发现的神奇结构。海星作为常见的腔肠动物,下列不属于它的特征的是( )
A.没有肛门 
B.有刺细胞 
C.身体扁平 
D.身体呈辐射对称
C
13.2022年2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学期刊《ZooKeys》上发表文章,确认在云南高黎贡山发现一种昆虫新种杨氏胡蜂。下列对杨氏胡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节 
C.胸部有三对足  D.用体壁呼吸
D
14.2022年2月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蚊子偏爱红色、橙色、黑色等特定颜色,却易忽略绿色、蓝色、紫色等颜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蚊子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B.蚊子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C.蚊子偏爱红色、橙色、黑色等颜色属于先天性行为
D.与人类一样,蚊子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B
15.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2022年1月发表一篇动物学论文称,地球上最小的昆虫——缨甲,其体型小于半毫米(395微米),但飞行速度能与体型是它3倍的甲虫比肩。缨甲不一定具有的特征是( )
A.身体有很多体节  B.有两对翅 
C.用气囊呼吸  D.有三对足
C
16.2022年1月发表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上的文章,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和蒋学龙领导的团队从亚洲短尾鼩鼱的颌下毒腺中分离出来一种毒素——BQTX。这一毒素在结构和功能上与蛇的毒素相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短尾鼩鼱属于哺乳动物
B.短尾鼩鼱和蛇体温都恒定
C.短尾鼩鼱和蛇都用肺呼吸
D.该研究表明亚洲短尾鼩鼱和蛇的毒液在进化上有关联性
B
17.中国科学院詹祥江团队历时12年,以北极游隼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多年卫星追踪数据和种群基因组信息,发现一个和记忆能力相关的基因在迁徙距离更长的游隼种群中受到正选择。这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自然》杂志,并入选了2022年1月10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公布的“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鸟类迁徙是一种节律行为
B.鸟类迁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C.鸟类迁徙受遗传物质的影响
D.鸟类迁徙与环境无关
答案:D
18.为了防范和应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保护生物多样性,2022年2月12日农业农村部起草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擅自引进外来物种将被处罚”。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主要是因为
( )
A.生物入侵后没有天敌
B.外来生物的适应性太强
C.外来生物改变了原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外来生物捕杀了大量的本地物种
A
19.西班牙一个养殖场暴发禽流感疫情,截至2022年2月11日,已有超过13万只蛋鸡被扑杀。除了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荷兰、塞尔维亚等多个欧洲国家,均在近期出现了禽流感疫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有细胞结构,但不能独立生活
B.扑杀染病家禽,属于控制传染源
C.对禽类养殖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及时给未传染的禽类注射相关药物,提高其免疫力
A
20.2021年3月,出现Delta新冠变种;2021年11月下旬,出现Omicron新冠变种,新冠病毒的一再变种,严重削弱了新冠疫苗的保护作用。下列有关新冠肺炎和新冠疫苗接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B.新冠病毒变异速度快
C.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D.接种新冠疫苗后对多种传染病有免疫作用
D
21.2022年2月11日,英国卫生部门确认一例拉沙热死亡病例。拉沙热是由拉沙病毒引起,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急性烈性国际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拉沙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
B.对拉沙热病人隔离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接种的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体
D.接种疫苗防护拉沙热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
D
22.因为栖息地破坏,澳大利亚2022年2月11日正式把东部沿海多地的考拉保护级别从“易危”升为“濒危”。下列关于生物栖息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栖息地类型多样 
②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群体 
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根本原因 
④遭到破坏的栖息地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原貌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23.中外科学家合作团队对一件产自中国湖北、约5 600~5 200万年前的巨蜥科基干新属种“李氏始祖巨蜥”的化石进行研究,认为“李氏始祖巨蜥”补充了巨蜥科蜥蜴亚洲起源说的证据链,说明亚洲存在由巨蜥型类向巨蜥科演化的过渡阶段。2022年2月该成果以封面文章在《英国皇家学会自然科学会报B辑》发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B.该化石补充了巨蜥科蜥蜴亚洲起源说的证据链
C.蜥蜴的皮肤湿润能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答案:C
24.2021年4月1日《细胞》封面文章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友军团队经过20年追踪研究,发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迄今唯一“超级害虫”烟粉虱,具有一种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本领:其从寄主植物那里获得了防御性基因。首次证实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功能性基因水平转移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烟粉虱是一种昆虫
B.烟粉虱与寄主植物是捕食关系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该研究证明了基因能控制性状
答案:B
25.国家林草局2022年2月10日发布,该局组织开展于2012年正式启动的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完成。经调查和分类鉴定发现,野外未发现的物种有3种,野外仅存1~5 000株的物种98种,5 000株以上的物种182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它们的形态结构
B.如果某物种消失,可用同属其他植物替代
C.珍稀植物是我国珍贵的物种资源
D.保护这些物种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山区环境
B
26.2022年2月韩国发生了多起吃生蚝感染诺如病毒的案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的细胞比细菌的细胞小
B.生蚝属于软体动物
C.诺如病毒属于该病的病原体
D.生蚝必须充分加热煮熟后再吃
A
27.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2022年1月10日发布消息说,成功将经基因改造的猪的心脏移植入一名美国心脏病人体内,属全球首例。移植手术中使用的猪已经过基因改造——将猪体内3个会引起人类对猪器官产生排异反应的基因“敲除”;将6个相关的人类基因嵌入猪的基因组,以使其器官更易被人体免疫系统接受。同时,还使用了抗排异药物,防止器官排异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研究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B.器官移植与人的免疫功能无关
C.使用的抗排异药物主要是抑制免疫细胞的作用
D.猪心脏的开发可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
答案:B
28.世界著名杂志《自然》2021年十大科学发现,其中之一便是找到人类“一夜到白头”的原因,从生理角度来看,人们出现一夜白头的情况,通常都是因为压力过大或者遇到了刺激性很强的事件。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挫折,下列能减轻心理压力的对策有( )
①锻炼身体,乐观面对 ②逃避现实,不去面对 ③放弃学习,不再努力 ④拓展兴趣爱好,热爱生活
⑤亲近自然,放松心情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B
恐龙蛋重建图
29.一块在中国江西赣州的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有着7 200万至6 600万年历史的化石,属于一只没有牙齿的兽脚类恐龙,是迄今为止科学记录的最完整的恐龙胚胎,这项研究于2021年12月22日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A
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化石可以揭示史前动物的形态、习性等信息
C.恐龙胚胎和鸡的胚胎在蛋里的姿势相似,这可能表明了它们在孵化前有着相似的行为
D.恐龙胚胎像一只蜷缩的鸟,这证明了今天鸟类的许多特征是从它们的恐龙祖先中演化来的
30.崖柏,一种被发现后又“绝迹”100多年的恐龙时代的孑遗植物。2021年《林业科学》第11期首篇文章指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在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回归基地首次发现,在野外回归的40万株9年生崖柏中,有50株结出了圆润饱满的种子。关于崖柏的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C
A.根、茎、叶较发达 
B.用种子繁殖后代 
C.种子有果皮保护 
D.种子中有胚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北京冬奥会在2022年2月4日至20日举行。2月5日,范可新与曲春雨、任子威、武大靖组成的中国队获得短道速滑男女2 000米混合接力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该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2月7日,任子威获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 000米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金牌零的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运动系统组成来看,短道速滑主要由人体的________、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短道速滑运动的动力来自_____。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短道速滑运动属于___________行为。
(2)短道速滑选手参赛时,跑道的光线进入短道速滑选手的眼睛后,刺激_____________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大脑控制大腿处的股四头肌_________(填
“收缩”或“舒张”),牵动小腿处的骨绕膝关节运动,从而使小腿向前伸出。
 骨 
 肌肉 
 视网膜 
 收缩 
学习
(3)短道速滑者运动过程中,图2中的[______] _________使膝关节更加牢固,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缓冲骨与骨之间的撞击,从而减少损伤。但是热身活动不充分或姿势不当,容易出现各种运动损伤。为了体验短道速滑运动带来的乐趣,减少运动损伤,请对短道速滑者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关节囊 
 ⑤ 
 关节软骨 
 戴好护具(或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等,合理即可) 
(4)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分泌,从而促进神经元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如图3所示。a表示细胞的分裂和__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细胞吸收的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变成组成细胞的物质,另一部分参与细胞的_________作用,释放能量。
 分化 
 呼吸 
32.中国科学家最新合作完成的两篇揭示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演化过程中的遗传创新基础研究论文,2021年2月5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一:4亿多年前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陆生脊椎动物起源过程中伴随着两个重大的适应性功能形态演化事件,即适应水中运动的鱼鳍演化为适应陆地运动的四肢,及用鳃在水中呼吸演化为用肺呼吸空气。
资料二:中国科学家对现生肉鳍鱼类中与四足动物(成功登陆的脊椎动物类群)亲缘关系最近的非洲肺鱼基因组进行解析和研究发现,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经历了三步重要的遗传创新过程:首先,空气呼吸能力和空气嗅觉的遗传分子基础在肉鳍鱼类和辐鳍鱼类的共同祖先中已经出现;随后,肉鳍鱼类的祖先中出现更多呼吸相关基因和功能元件,使得它们的空气呼吸能力进一步加强;最终,肉鳍鱼类中的四足动物演化出了更多基因和功能元件,从而具备了完备的空气呼吸能力,成功摆脱水的桎梏。同时,与四肢
运动相关的功能也呈现渐进式创新的特点。
(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有无________。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是____________,这类生物不能完全脱离水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脊柱 
 两栖类 
 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2)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起源过程中伴随着两个重大的适应性功能形态演化事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这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___________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适应水中运动的鱼鳍演化为适应陆地运动的四肢,及用鳃在水中呼吸演化为用肺呼吸空气 
环境 
 自然选择 
(3)肉鳍鱼类和辐鳍鱼类的生殖方式都是_____________,这使得它们在繁殖的后代在进化上更有_________________
(填“优势”或“劣势”)。
(4)中国科学家研究脊椎动物水生到陆生演化过程是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________进行比较,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直接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
 有性生殖 
 优势 
 基因 
 化石 
33.植物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含碳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因此森林生态系统不仅维持着大量的植被碳库,也维持着巨大的土壤碳库。植树造林主要通过增加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最终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水平。因此,通过造林来增加土壤碳汇功能及潜力,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人员探究不同造林树种配置模式对不同土层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和结果如以下图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人造林树种配置模式
对照 保留其植被原始状态,以灌木、草本为主
甲组 台湾相思40%+木荷40%+马占相思10%+樟树10%
乙组 华润楠25%+红锥25%+樟树20%+米老排10%+木麻黄10%+水翁10%
丙组 马占相思30%+华润楠25%+山杜英25%+木麻黄10%+台湾相思5%+樟树5%
(1)植物能通过___________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含碳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因此能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平衡。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该变量,土壤种类、种植密度等其他变量都应该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量土壤储碳量时分别在每个试验区随机选取多个采样点采样,计算各采样点土壤储碳量的_____________,就可以得到该试验区的土壤储碳量。
 光合作用 
 碳—氧 
 人造林树种配置模式 
 相同且适宜 
 控制单一变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平均值 
(4)分析上图可知,人造林的土壤储碳量均__________原始林的土壤储碳量;而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原始林与人造林的土壤储碳量均_______________。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本实验,请就实现“碳中和”提出一点建议: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于 
 减少 
 多植树造林(或多选用合适的树种配置模式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 
34.淀粉是粮食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2021年9月24日《科学》发表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突破。与种植玉米等植物获得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不用依靠植物细胞结构,还提高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效率。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是玉米合成淀粉速率的8.5倍,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也是玉米的3.5倍。这项研究成果使淀粉生产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植株是依靠其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通过光合作用,以_______________和水作为原料合成淀粉,并把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储存在淀粉中。
(2)中国科学家研究人工合成淀粉是在实验室中,利用____________和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经过C1(二氧化碳)→C3→_________,最终合成Cn(淀粉)。整个系统中,通过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来获取____________。
 叶绿体 
 二氧化碳 
 化学能 
 二氧化碳 
 C6 
 能量 
(3)玉米种植需要大量土地,因为如果种植过密将__________,导致产量减少;玉米生长需要大量水,因为绝大部分水要用于玉米的____________作用,只有极小部分水用于玉米生长。
 光照不足 
 蒸腾 
(4)与传统种植玉米等植物来获得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有许多优势,请根据文章内容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请进一步分析人工合成淀粉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的速率比玉米合成淀粉的速率高,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也更高 
粮食危机(或大大节约土地和淡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促进碳中和等,合理即可) 
 人工合成
 “空气变馒头”,解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