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乱、垂、虹”四个生字,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会写“垂、乱、沉”等12个生字,能够合理安排汉字的间架结构,注意部件儿间的穿插避让合理搭配。读好轻声词,体会“越来越......”类型词语的特点,读出词语的变化。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雷雨来临前、来临时、来临后大自然景物的变化。学习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来临前、来临时,来临后的景象。积累课文中运用生动、准确的动词。
3.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想象人物内心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了解雷雨来临前后大自然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探索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记录大自然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准确书写课后生词;准确书写生字,并做到间架结构匀称,笔画安排合理。2.边默读课文,边想象雷雨前、中、后大自然的景象。
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自读识字
师:同学们,喜欢下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和雨有关的而且是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雷雨)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那们想不想知道文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生:想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十八课,听清楚老师的初读提示:认认真真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也要停下来多读几遍。好,小手端起课本来,看看谁的读书姿势最端正。(生读课文 师巡视)
合作交流 整体感知
师:尽管课前大家按照预习单的要求预习了课文,但刚才还是读的很认真,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生字都认识了吗?生:认识了
师:快快拿出自主学习单,同桌把词语部分互相读一读,如果他(她)读对了,你就夸夸他(她),如果哪个字音读错了,你就教教他(她)。
生:互读词语
师:刚才大家读的很认真,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一)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1.出示第一组词语(1)蜘蛛、蝉、彩虹、师:谁来试试师评价:读的很准确
师:谁再来读读,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他(她)一起读。师评价:小老师读的很认真。
师:看红色的字你发现了什么?生:他们都是带有“虫”字旁的字。
师:奥,原来他们都是动物家族的成员。看这个字:“虹” 怎么读?生: “虹”师:怎样记住它?生:左边一个“虫”字旁,右边一个共,加一加的方法。
师:组个词生:彩虹
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这个“虹”字也带有虫字旁呢?听完老师讲的这个小故事你们就明白了。传说古代的人们因为科学知识的缺乏,不知道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而认为“虹”是一条可以呼风唤雨的大虫,每当大雨过后,就弯着身子把头伸进黄河里饮水,在古文中就有了“虹饮于河”的说法,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用“虫”字旁做了这个字的偏旁,现在你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看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师:那就让我们牢牢的记住这个字。生:齐读
2.出示第二组词语垂下来 压下来师:谁来试试预设一:
如果第一次学生就读对了,教师评价你可真了不起,这两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在单独读的时候要读轻声。预设二:如果学生没有读对,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读法呢?让别的学生再来试试。师:好,你读,再请你读,一起来。
3.出示带有“垂下来”“压下来”这两个词语的句子。(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2)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生读后评价(二)指导写“垂”课前老师在梳理大家的自主学习单的时候,发现“垂”这个字很多同学觉得不太容易写美观,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师:垂,加偏旁,能变成什么字?生:睡。师:是呀,我们在睡觉的时候眼皮是要垂下来的。“垂”什么结构? 生:独体字师:独体字我们在写的时候要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生:中间位置师:再看这个字的笔画,那我们在写的时候哪些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呢?生1:第一笔是横撇,不要写成竖撇;生2:中间的横最长,我们要写在横中线的位置;3:竖写在竖中线靠左一点;生4:每道横之间的距离都是均等的。师:是呀,这个字特别讲究对称美,我们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另外,写正确笔顺也是写好这个字的前提,我们跟着大屏幕一起来书空一下。生:跟着大屏幕书空。
师:注意了这些,再写起来就容易多了,现在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来写一遍。师范写:千字在中间,一横最长在中线,一竖一撇两边站,一横更比一横短。下面在自主学习单老师教我写的字下面的四个空白田字格中认认真真的写两遍。生写生字,老师强调注意写字的姿势。
师:写完的同学同桌互相评一评,如果你的同桌做到了占格准确,结构匀称,注意了字的对称,那就给他一颗星,如果你的同学什么地方写的不规范,那你就告诉他,让他再写一个。
师:好,得到星星的同学请举手,真了不起;没有得到的也不要泄气,我们只有把每一次写字当成一个练字的过程,那我们的字才会越写越好。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师课前大家都读了课文,那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谁能根据自主学习单想一想的这部分内容来回答一下。生:这篇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师:板书前、中、后师:这篇文章作者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多清楚呀!
三、词句引领 读中感悟
(一)雷雨前:
师: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的景象吧!
1.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师:谁来读读这个句子?(1)理解“压”,做做压得动作。(2)引导学生体会: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给我们什么感觉?(闷害怕 )(3)指导朗读: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个句子:生读。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压得我们都喘不过气来,谁再来读。一切都好像静止了似的,一点风丝也没有,让我们一齐读。师: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2.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1)这个字认识吗?出示“乱”(2)组个词:乱摆、乱说......(3)理解 “乱摆”,师:现在你们就是风中的小树,老师读句子,你们做动作。学生起立做乱摆的动作,你们看,你往这边摆,他往那边摆,这就是乱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4)理解“垂下来”:师:垂下来是什么意思?生:落下来、掉下来
师:对,他们的意思差不多,那什么时候用垂下来,什么时候用掉下来呢?我们来看这两幅图片(课件),谁来说说第一幅图,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第二幅图呢:柳枝从树上垂下来,那垂下来和掉下来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学生理解垂下来还连着和掉下来就分开了)师:所以作者说: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呀,一个垂字就把小蜘蛛逃跑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的,谁再来读一读。
3.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师:一场雷雨就要来了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你的朗读告诉老师。(课件:打雷。听完再读)师:让闪电再亮一些,让雷声再响一些吧。师:看,雷雨前的景象变化可真快啊。师引读一个,师生合作。(课件显示:乌云越_____越______)
(二)雷雨中:
过渡:师:大雨终于下起来了。师:那雷雨在下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6自然段段,想一想这个问题,想好的同学请举手。生:雨大。
师:你从哪句体会到的?(出示: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感受到雨的确下的很大,指导朗读。生:由大到小师: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出示:课件: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师:这句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渐渐地。师:出示图片,这是雷雨前的一幅景象图,那现在上面的景物会有哪些变化呢?你能用渐渐地。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吗?师:看,这天气可真像一位魔术师,多神奇呀!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后三个自然段,感受一下天气的神奇变化吧!
(三)雷雨后:
师:不久雨过天晴,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课件:草虫鸣)。师:是呀,他们都迫不及待的要出来了呢!让我们把它们唤出来吧。齐读。(出示课件:第8段。)师:刚才不叫的蝉,现在又唱起来了。谁来当蝉读一读。(分角色读)师:逃跑的小蜘蛛也回来了。你看,它正悠闲自得地---(坐)在网上呢,谁来当这只小蜘蛛,读一读。师:每当大雨过后,池塘、河边、田野就属它叫的最欢了,他是谁?(青蛙)我们都是那一只只叫的最欢的小青蛙,让我们合作着来读吧!(师生读第八自然段)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师:你们读得太美了,你们觉得雨后景色怎么样?雨后的景色可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美图音乐)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荷花开得更娇艳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小兔子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什么从哪里怎么样来说一说吗?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你又看见了什么?课件出示: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雨后的景色真美呀(出示:寂静之声,学生写,师巡视)师生交流师: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你们眼中的景色更美!
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一种自然现象,学会了一种写作方法,课下之后请同学们去观察一下每天的日出日落,也像作者一样去按照一定的顺序也一篇观察日记,我们的语文课外读本第五单元的内容就是介绍大自然的,课下之后读一读,相信会带给大家更大的帮助与启发。